09.20 日本政壇的怪傑一枝梅

日本政壇的怪傑一枝梅

小泉1942年出生於神奈川縣,跟灌籃高手中的櫻木花道是老鄉,他畢業於慶應大學經濟學部。

日本政壇的怪傑一枝梅

小泉純一郎是個政治世家,他的祖父小泉又次郎和父親小泉純也在二戰前後叱吒政壇多年。正因為如此,小泉經常被視作世襲議員。

家庭的優越,讓小泉形成了獨特的政治性格,他沒有粗獷的權力慾,彷彿置身於粗俗的政治世界之外,過著都市優雅的生活。與政治相比,他更重視自己的生活質量,他喜歡享用美食,欣賞歌劇、音樂、歌舞伎,這些愛好和在大企業裡的工薪族沒有什麼區別,給人留下了“他是一個普通的人”的印象。

日本政壇的怪傑一枝梅

作為政治家,他沒有擔任過主要閣僚。1970年,小泉任福田赳夫的秘書,1972年當選議員。1986年,任眾院大藏委員長,1988年擔任竹下內閣厚生相,1992年任宮澤內閣郵政相,1996年再次擔任橋本內閣厚生相。

但是作為政治基因的遺傳決定了一個政治家的執著與嗅覺。小泉的父輩把政治家的胸襟和鋒利的口齒遺傳給了小泉。DNA有時會支持大腦,小泉就是一個例子。

日本政壇的怪傑一枝梅

小泉既不是有實力的派閥,更不是什麼知名政治家,但是他卻屢屢參選自民黨總裁,這都說明他在用自己的積累換取更多的東西,為他成為最高領導人積累業績。他大膽的算計,也反映出了一個出色領導人的形象。

機會終於在2001年年初到來了,森喜朗由於執政不利灰溜溜的下臺了,自民黨的支持率也跌至有史以來的最低點。

但是小泉的到來完全扭轉了這種頹勢,在2001年4月舉行的由黨員參加的自民黨總裁預備選舉中,小泉獲得了壓倒性的優勢。在47個都道府縣中,小泉在東京、大阪等41個都道府縣取得勝利,獲得了87.2%的地方票。一般黨員的地方票對小泉的支持,決定了之後舉行的由自民黨國會議員參加的本選舉的結果。

小泉在首輪選舉中就以壓倒性的優勢擊敗了原首相橋本龍太郎,獲得了日本首相之位。

什麼叫政治家?就是神不知鬼不覺的就把政敵搞到發瘋的人。

小泉從祖父和父親那裡繼承來的良好基因,把自民黨的支持率重新扶持起來,屬於他的時代終於到來了,而這個時代足足有五年的時間。

小泉很明顯是後者,他在執政中常常怪招頻出,讓人應接不暇。

在當上首相後,小泉在組閣和黨內人士安排上公開表示將擺脫“派閥主義”,他說到做到,他無視派閥的存在,選拔了一批與眾不同的另類人才擔任閣僚。

日本政壇的怪傑一枝梅

圖:小泉純一郎與田中真紀子

他啟用了慶應大學教授,之後再郵政民營化改革方面積極推進小泉政策的竹中平藏為財政相,還有田中角榮的女兒田中真紀子作為外相。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日本這樣的男權社會中,小泉內閣中的17名閣僚中竟然有5名士女性,這是前所未有的。更讓人感到欣慰的是,在閣僚中竟然有三位是非議會成員。除此之外,牛尾電機會長牛尾治朗、豐田自動車會長奧田碩、大阪大學教授本田正明、東京大學教授吉川洋都成為了小泉內閣的高參。

閣僚完全由小泉一手安排,完全沒有聽取黨內元老的意見,這完全是由於小泉在黨內具有超高的支持率,根本不需要元老的掣肘。

政權剛剛建立不久,地方法院判決國家對麻風病患者的政策違憲,小泉決定接受判決,不再上訴,這是前所未有的政治決斷,展現了一個政府敢於為錯誤買單的勇氣,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小泉政權的人氣。

日本政壇的怪傑一枝梅

小泉內閣面臨的最大問題和森喜朗內閣一樣,就是重建日本經濟。小泉認為,解決經濟問題絕對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簡單處理,不進行經濟結構的改革就不可能恢復景氣。這與歷屆內閣借景氣優先之名在各地亂搞公共建設的政策不同,而是明確表明,只有推進包括財政重建在內的結構改革,景氣才能得以恢復。“沒有改革就沒有發展”成為小泉的政治金匾。

小泉並非只是說說而已,他的經濟結構改革大刀闊斧,且深入實際。小泉內閣通過處理金融機構鉅額不良債權,廢除規制、推進民營化,建立高效、競爭的經濟體系;通過將新增國債控制在30萬億元之下,修改公共投資等既存年度支出,改革財政構造,廢止道路公團等特殊法人,進行了民營化改革,改革養老金,醫療等針對少子高齡化社會的社會保障制度,調整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地方制度等等。

這些改革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建立一個高效、簡潔的新政府形象。

小泉大力削減道路建設等公共事業,推進郵政的民營化,這些都是為了節省國民的稅款。但這樣的改革,卻給了自民黨傳統支持層造成了直接的打擊,可想而知黨內的抵抗會是多麼的強烈。

但作為繼承了前輩優秀政治基因的超級政治家,小泉卻視此為最好的機會,他通過媒體,製造輿論,將黨內抵抗勢力醜化成反面角色,把這場爭鬥化作了一場“好人”與“惡勢力”之間的決鬥,小泉劇場剛剛開眼,這齣劇目就叫“一條道跑到黑”。

日本政壇的怪傑一枝梅

小泉將郵政事業民營化定位為“改革的核心”,為實現這一目標表現異常的執著和熱情。2004年,諮詢會議制定出以將郵政事業分為四個公司,即郵政、儲蓄、保險、窗口綜合業務為內容的民營化基本方針,小泉隨即在內閣會議上通過了這個方案。這種省略了執政黨事前審查的做法極為罕見。

在小泉看來,決定他首相之位的並不是自民黨內的派閥爭鬥,從根本上來說,想要政權穩固的唯一方法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一系列的民心政改,讓他贏得了連選連任,進而作為黨首平穩渡過了2004年7月的參院選舉。這次選舉,讓小泉治下的以首相為主導的政策改革變得理所當然。

小泉在參院選舉後改組內閣,一向忠誠的武部勤擔任了負責自民黨運營的幹事長,這個被看作是徹底排除抵抗勢力打下的伏筆。

對於由首相主導制定的郵政民營化基本方針,自民黨內爆發出強烈的抵抗。作為傳統,郵政族包括很多舊竹下派議員,有超過2.4萬個郵政局的大約27萬名郵政職員。這個網絡是一個在各地方紮根很深的組織,郵政民營化政策使自民黨分化成兩部分,並展開了鬥爭。

日本政壇的怪傑一枝梅

但是,任何的障礙都不能阻擋小泉的腳步,只要是他認定的事,就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攔。

小泉在2005年通常國會的施政方針演說中明確表示,將向國會提交郵政民營化法案。有關法案是由諮詢會議綜合歸納各方意見,以內閣決議的基本方針為基礎制定。但是,執政與執政黨之間的協調工作十分不順利。4月19日,領導層在深夜召開有關郵政問題的會議,強行決定將法案交由領導層決定。在27日召開的自民黨總務會議上,作為黨的決議,同意將法案提交國會審議。政府於同日向國會提交了郵政民營化相關法案,反對派雖然同意了將法案提交國會審議,但不等於同意了法案的內容,政府與反對派之間繼續將如何修改內容進行折中。

之後,政府對法案內容進行了部分修改,再次提交自民黨總務會討論,結果法案沒能按慣例獲得全體一致,不得不採用表決方式來獲得自民黨的同意。反對派認為這種做法不符合黨運營的慣例,加以反對,並表示將在國會表決時不受黨決議的約束。

結果,郵政民營化相關法案於7月5日提交眾院表決,綿貫等37人投了反對票,14人棄權或缺席。自民黨內共有51人“造反”,超過了預計的人數。

法案僅以5票之差得以在眾院通過,連小泉也承認這是一場“緊張比賽”。8月8日,法案提交參院審議,結果是108票贊成,125票反對,法案在參院被否決。

小泉認為民營化法案被否決就等於內閣不信任案獲得通過,於是他召開臨時內閣會議,斷然決定解散眾議院。有4名閣僚對解散眾院表示難以接受,會議時斷時續,超過了兩個小時,非同尋常。最後,小泉果斷罷免了拒絕署名的農水相島村宜伸。

日本政壇的怪傑一枝梅

大選在9月11日舉行,小泉將這次大選上升為支持還是阻礙改革,表示本次解散眾院就是郵政解散,對郵政民營化是贊成還是反對,我想就此清楚地問信於民。

小泉對黨內造反的議員一概不予公認為自民黨推薦的候選人,而且還在這些人的選區擁立被稱為“刺客”的新候選人,試圖徹底肅清反對派。引起了人們關注的“小泉劇場”成為了選戰的話題,投票率比上一次大選增加了7.65%,達到67.51%。

結果自民黨取得了歷史性的大勝。自民黨有296人當選,其中包括83名被稱為“小泉之子”的新議員當選。加上參加聯合政權的公明黨的31人,執政黨佔據了327個議席,佔到眾院定員480名議員的三分之二,獲得了絕對多數。

這為郵政民營化的相關法案得以成立掃清了最後的障礙,在10月召開的特別國會上,郵政民營化相關法案得以最終成立。之前反對和棄權的自民黨議員,面對小泉的強硬手腕,大多數被“招安”,成為了法案的支持者。

自此,自民黨內部的大清洗結束了,內部再也聽不到對小泉政治唱反調的聲音了。

總選舉大勝後,郵政民主化也走上了正軌,在這種情況下,小泉繼續發揚了他的“二桿子”精神,明確表示在2006年9月自民黨總裁任期結束後,他將主動隱退。作為最高領導人早早就表明自己的退任時期,表現出他要主動放棄權力的決心。這一點,迄今為止能夠做到的只有小泉一人而已。

這種堅定和執著,是這位政界怪人立足於政界五年不倒的最大資本。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大鬍子二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