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上百家現金貸排隊湧入印度掘金,這裡是聖地,還是沼澤?


上百家現金貸排隊湧入印度掘金,這裡是聖地,還是沼澤?

文 | 羅素

印度,被視為下一個潛在的中國。

這個人口總數超過13億、只比中國少4000萬的國家,才剛進入人口紅利期。

目前,中國人口的平均年齡是37歲,印度則是27歲。

在印尼和越南監管層層收緊、菲律賓嚴打博彩業的背景下,精明的現金貸從業者們,開始將目光投向位於南亞的印度。

最近兩月,已有近10撥考察團遠赴印度。一家系統風控商透露,有上百家平臺準備“排隊”進入印度。

印度是現金貸的最後聖土嗎?這個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保爾稱為“幽暗國度”的地方,充滿了神秘,也充滿了未知的挑戰……

01 走,去印度

曾被譽為“中國現金貸出海第一站”的東南亞市場,正在收緊。

2019年2月,在一起出租車司機自殺事件後,印尼金融服務管理局(OJK)收緊了監管。

一大批在當地的中國現金貸從業者,紛紛打道回府。

在菲律賓和越南,情況也不容樂觀。

菲律賓的賭博和現金貸團隊都擠在一個區域,最近,菲國正在大力打擊當地賭博。

“目前並未針對中國現金貸,但從業者也人心惶惶。”在東南亞和印度都有業務的現金貸從業者江漢明表示。

在越南,不久之前,暴力催收引發了兩起惡性事件,相關視頻在越南本地電視臺被頻繁播放,越南公安出手,“抓了兩撥中國的現金貸公司”。

國內局勢收緊,東南亞利好出盡,精明的現金貸團隊都在紛紛尋找下一個出口。他們瞄準的,是印度。

上百家現金貸排隊湧入印度掘金,這裡是聖地,還是沼澤?

印度被看好的理由有很多。

首先,毫無疑問是人口。

截至2018年,印度已經有13.53億人口。相比之下,印尼是2.68億,越南是9000多萬,菲律賓是1.07億。

人口基數大,就意味著市場大。

波士頓諮詢預測,到2023年,印度線上借貸規模將為3500億美元,是2018年的近5倍。

其次,印度的徵信體系尚不健全,但有其獨特優勢。

世界銀行報告顯示,2018年,印度的徵信記錄易獲取度,居於全球第29位。

印度政府的生物身份識別系統會採集居民的虹膜,並綁定其手機號、銀行賬號。借貸時,可以調用這些數據。

人口基數大,基礎設施和金融設施相對完備,和東南亞不同,印度,不是未經開墾的蠻荒之地。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很多中國信貸從業者開始躍躍欲試。

2019年2月,一則消息傳出:崑崙萬維在清倉趣店後,準備投資有“印度版分期樂”之稱的印度現金貸公司Krazybee。

在此之前,樂信和小米,均已投資Krazybee。

目前,落地印度的中國信貸從業者,主要集中在古爾岡(新德里的衛星城)、班加羅爾和孟買。

“今年6月之後,印度更火了。最近兩月,起碼有10撥考察團來印度。”印度當地的系統風控商羅和平稱。

目前,市面上一個六天五晚的印度考察團,價格為2萬餘元。

“有的公司落地得很急,負責人參加考察團到印度,走的時候已經在註冊,甚至在招人了。”羅和平發現,這比東南亞市場還要狂熱。

業內人士估計,目前,已經有一二十家中國現金貸公司在印度落地,還有百餘家正在準備落地。

到明年,這個數字,可能增加到兩百家。

印度,會成為中國現金貸最後的聖土嗎?

02 市場特徵

羅和平已經在印度市場做了一年業務,他對這個市場的判斷是:“可以做起來,但明顯沒有國內現金貸那麼暴利。”

這個市場和東南亞市場有一個最大的區別:監管已經劃好了跑道,大家別想一上來就把市場做爛。

上百家現金貸排隊湧入印度掘金,這裡是聖地,還是沼澤?

目前,大家最關心的,首先就是利率。

“印度的年化利率紅線和中國一樣,是36%。”考察了十幾家印度現金貸之後,現金貸從業者李寒得出了這個結論。

儘管印度政府對此沒有明文規定,但這是當地信貸業默認的紅線。

“但在36%之外,印度還允許人工審核、人臉識別等手續費的存在。目前,政府並沒有規定一個上限。”李寒表示。

也就說,可以在36%的基礎上,再加一些風控的費用——而這,就有了可操作的空間。

目前,中國現金貸玩家在印度放貸的年化利率,在24%到300%不等,以200%到300%這個區間居多。

大家都不太敢把利率定得太高,一是怕監管盯上,二是怕用戶不去借,數據不好。

目前,整個行業相對比較剋制。

其次,大家關心的,是放款額度。

2018年,印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1.26萬元人民幣。同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萬元。

也就是說,印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中國的四成五。

因此,印度現金貸的額度要比中國低,一般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換算成人民幣,長期產品能上萬,短期產品則在300-500元之間。

至於還款週期,長期產品一般是一年,短期產品在半個月到一個月之間。

最後一點,印度用戶的逾期率不算高,且尚未出現惡意騙貸的團伙。

據多位從業者描述,目前印度借貸用戶的主要特徵是:二三十歲,未婚,有正式工作,月收入約兩三千元,借錢是為臨時週轉應急。

多位從業者透露,現在這個市場的首逾率在30%-40%之間。

“我們團隊接過一萬多個案子,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印度用戶直接表示‘我就是不還錢!’”張宏稱,印度還未出現惡意騙貸。

但相對來說,印度的催回率比中國要低。

張宏觀察單月數據發現,印度電話的接通率能達到40%左右。而在中國,第一天的接通率僅為18%-23%,最高也很難超過25%。

接通率高,為何催回率低?

在中國,第一天的回款率最高,然後越往後越低。

但在印度,回款高峰,會出現在逾期的第3、4天到第10天。

“很多印度人不還錢,是因為真的窮,有心無力,只能等到發工資再還。”張宏稱,印度市場有“發薪日貸款”的典型特徵。

“此外,印度人時間觀念淡薄,很多人不瞭解逾期後果,以及自己將要面對的催收動作。”他表示。

在這樣的市場行情下,印度現金貸的真實盈利情況如何?

一家頭部現金貸平臺在印度經營了一年,他們透露的核心數據是:月利潤8%。

也就是說,年利潤接近100%。

“總體來說,印度市場可以賺錢,但是不會像中國市場那樣嗜血和暴利。”李寒稱。

在中國現金貸最瘋狂的時候,年初投入1千萬,年末甚至可以收回1個億。

“因為印度的落地成本很高,年化收益有50%-100%就非常不錯了;做得不好,可能只有20%-30%,甚至虧損。”李寒說。

他表示,目前盈利的,多是放款規模超過1億美元的大公司,“大部分中國公司還未賺錢”。

03 挑戰

印度市場確實有機會,但是,這裡的錢也不好賺。

印度在揹包客中間赫赫有名,評價兩極化:要麼是天堂,要麼是地獄。

上百家現金貸排隊湧入印度掘金,這裡是聖地,還是沼澤?

印度加爾各答街頭

剛到印度時,江漢明也一度懷疑人生。

他去拜訪一家印度信貸機構,飢腸轆轆之際,被請吃“最好的外賣”。上來的,是一個餅,配6盤咖喱,全素。

“他媽的,這地方是人待的嗎?”他邊吃邊詛咒。

還有一位現金貸從業者到印度,連拉7天肚子。“命比錢重要。”他立馬回國。

除了需要適應當地的艱苦環境,嚴格的監管,也是一大考驗。

“在印度,犯錯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很難野蠻生長。如果說印度經濟落後中國10-20年,印度互金落後中國5年,印度的監管,就領先中國5年。”他們表示。

比如說,印度政府規定,非銀行金融機構展業,必須持牌。

“一般來說,申請印度非銀行金融公司(NBFC)牌照,需要8個月以上的時間。”出海法律資深顧問王捷表示。

目前,很多中國公司會掛靠當地持牌企業,“給牌照方千分之三到五的費用”,有從業者透露。

“但這樣做,法律風險較大,特別是當資金流水大到一定程度時。”王捷稱。

當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還沒有一家中國公司通過走申請的途徑,獲得印度NBFC牌照。

當然,還有一些中國公司收購,或者正在籌備收購牌照。

“買牌照加中介費,我用了20萬美金。現在價格略有下降,100萬人民幣可以搞定。”江漢明表示。

除了牌照門檻,還有巨大的資金門檻。

印度監管要求,需要在銀行存入一定的保證金,才能開展借貸業務。

“我們就存了2000萬盧比。”江漢明說。

在實際展業時,國情複雜多樣的印度,也為中國團隊埋下了很多坑。

“我們都和印度員工直接說英語。光是語言,就能幹掉40%-50%的中國土老闆。”江漢明說。

此外,印度的政治、宗教、文化狀況異常複雜:

作為“宗教博物館”,這裡有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等宗教;

這裡有1652種語言和方言,憲法規定的官方語言有18種,主流語言有五六十種;

這裡有二十多個邦,每個邦都有民選政府,相對獨立……

為此,一些公司招了少量的小語種催收員。“作為催收員,會的語言越多越好,我們有一個語言天才,能說12種印度語言。其他催收員搞不定的,都交給他。”江漢明說。

在印度展業時,種姓制度,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印度的種姓制度,把人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在種姓制度之外,還有賤民。

“印度貧富懸殊很大,階級流動性極低。所以當信貸做到一定規模後,你就會發現,市場很難爆發。”江漢明說。

“中國社會相對平等,需要考慮的,主要是用戶的收入。但在印度,我們估計,有2億人是完全沒有收入的。因為還款能力太差,低種姓的人不能做,婆羅門和剎帝利又往往不差錢,所以我們的客戶,往往是首陀羅以上、剎帝利以下的人群。”江漢明表示,這就篩掉了40%-50%的印度人。

但總體來說,大部分人依舊看好印度市場。

許多從業者都認為,印度的信貸市場已經過了萌芽期,開始進入健壯期;而印度政府對此的態度,是隻要合規,都會鼓勵。

“政府態度相對寬容,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底線。他們也逐漸發現,有中國公司在進入印度。”

上百家現金貸排隊湧入印度掘金,這裡是聖地,還是沼澤?

因為邏輯能力極為突出,印度和中國的風控、數據、推理人才,在國際上都享有盛譽。

“印度人非常聰明。”羅和平稱,在一個聰明且具有活力的國家掘金,需要步步謹慎。

稍微越界,就可能會被驅趕;甚至擴張太快,都會被反噬。

“在印度,不適合撈快錢。”一位現金貸從業者表示,這絕不是一個可以隨意收割的國度。

*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