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揚州這些千年古樹,訴說江南老城的不朽人文傳奇

揚州有諸多的歷史街巷、古樹繁花、小橋流水和私家宅院......當然,不僅僅揚州,類似的城市風情在一些江南老城,也幾乎能夠同樣覓得。

一個城市的文化只有具備了某種特質,才富有雋永的個性魅力。

踩著唐詩宋詞的韻律,走進“綠揚城郭”,我們無不陶醉於揚州的婉約柔情。同時,我們還會發現一些歲月千古流逝的痕跡,那是自然與人文長期交融、積澱,最終凝結而成的“化石”......

揚州這些千年古樹,訴說江南老城的不朽人文傳奇

▲古韻揚城---途徑揚州的鹽阜路,透過風擋玻璃:左側是連片的行道樹銀杏,路標“史公祠”是揚州明末的著名將領史可法紀念館。

揚州的銀杏很多,特別是古銀杏在老城區多有分佈。

銀杏,最早出現於3.45億年前的石炭紀,與恐龍是同一時期的物種。遭遇了50萬年前第四紀冰川的極度低溫,它居然奇蹟般的存活了下來。所以,銀杏有資格被叫做“活化石”。

甫入揚州,我們就會強烈地感受到,自然與人文的相互滲透。

揚州這些千年古樹,訴說江南老城的不朽人文傳奇

▲夜看揚州市---“夜市千燈照碧雲”是中唐詩人王建的七絕《夜看揚州市》中的名句,主要寫的是當年揚州夜市生活:千年以前的“KTV”和“慢搖吧”裡面,笙歌響徹,群起歡騰,麇集與揚州的各方紅袖歌妓與客人們,徹夜尋歡,醉生夢死......

論揚州當年的城市規模,在唐代是第一位的。對所謂GDP的刺激,對消費的拉動,對就業的促進,對民生的改善,以及對文化的推動,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切要素,揚州都遙遙領先了。

“揚一益二”之說,就是界定出揚州是大唐帝國的第一都城。

那麼,與經濟極度繁榮相伴而生縱情享樂,杜牧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姓名”那些奢靡浮華之風,是否也會影響到揚州文化的品格呢?

揚州這些千年古樹,訴說江南老城的不朽人文傳奇

▲古風浩蕩---揚州城市雖然經歷了千年變遷,許多古建築和古樹,都被妥善保存了下來。

這就是在古木蘭院的兩棵古銀杏襯托下,佇立於街心綠島的唐代石塔。

揚州這些千年古樹,訴說江南老城的不朽人文傳奇

▲蜀儈夕照---這是在揚州北郊的蜀岡,千年古剎大明寺南面,一棵古老蒼勁的蜀儈,在夕陽下熠熠生輝。

蜀儈,是一種類似於松柏的樹種。

大明寺,我們不能望文生義,它並非是明代的寺廟。它始建於南朝宋孝武帝劉駿大明年間,在1000多年的歷史歲月中,數次毀於雷火併重建。

因此,我們已經難以考證這棵蜀儈究竟是高壽多少了......

儘管頸部折斷過,它依然頑強的活著,似乎還保持著與多桀的命運抗爭的姿勢,氣宇軒昂,不屈不撓......

揚州人,為它進行了支撐。

揚州這些千年古樹,訴說江南老城的不朽人文傳奇

▲祥廬小苑---這裡不是什麼鹽商故居,而是揚州東關古街一個工薪階層的私家宅院。

方寸之間,亭臺樓閣,小橋流水,花木扶疏......歷代心靈手巧的揚州人,講究生活的品位,親近自然,愛花護樹。

我們發現,一個普通市民家庭,苦心經營的自我生活空間,來源於一種精緻、優雅的生活態度,更是一個城市人文精神的縮影。

可見,源遠流長的揚州文化的精髓。被揚州的子民們,一代一代地傳承了下來。

揚州這些千年古樹,訴說江南老城的不朽人文傳奇

▲深宅亮色---這裡是揚州老城區的古巷--毓賢街。

秋風漸甚。高聳的銀杏身披炫目陽光,茂密的葉片,似金色蝴蝶,在高爽的秋風裡金閃閃,亮燦燦。純淨的天幕因此藍得透徹,藍得純粹,藍得令人沉醉。

尋常巷陌,青磚黛瓦白灰縫,斑駁滄桑的古樸民居,似乎在向人們講述著一段悠遠輝煌的歷史。

千古不息的銀杏樹,恣意揮灑著生命的無限張力......

揚州這些千年古樹,訴說江南老城的不朽人文傳奇

▲迷你銀杏---揚派盆景園藝的傑作。

揚州這些千年古樹,訴說江南老城的不朽人文傳奇

▲金髯仙人---清代揚州鹽運使司衙門附近的古銀杏樹。

在我的眼裡,儼然一位慈眉善目,精神矍鑠,仙風道骨的仙人。他居高臨下,頷首微笑,庇護著變遷中的城市,關注著那些為生計奔波忙碌的芸芸眾生......

樹,也是有豐富感情的。

揚州這些千年古樹,訴說江南老城的不朽人文傳奇

▲千年大樹---揚州東西主幹道文昌路的唐代銀杏。

這棵銀杏,高20餘米,冠徑達18米。根據植物學家的鑑定,樹齡在1000年以上。

這是揚州人引以為自豪的“唐宋元明清,從古看到今”的一條大道。而這棵唐代銀杏,巨冠如傘,雄踞大道中央,撐起一片歷史的天空。它的磅礴大氣,彰顯著帝王之尊,詮釋著“大唐第一都城”的遺風。

大樹那“V”字形主幹,是60年前的一次雷電災害劈開的。我們已經無法考證,那一次極端天氣,風雨交加之中雷電瞬間釋放的巨大能量,是一次什麼程度的劫難。

她為什麼大難不死,依然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那麼,她那被雷電活生生劈下來的樹木殘片,如今究竟又在哪裡呢?

揚州這些千年古樹,訴說江南老城的不朽人文傳奇

▲枯木逢春---按理來說,被雷電劈下來的一段樹木殘片,那滿身傷痕的枯木,頂多也就是作燒火材的......

揚州人楞是沒有遺棄它。

栽枯木於泥土,植凌霄于山腳,再輔以漢白玉圍欄......枯木:紋理粗獷,質地堅硬,昂首向天,盤虯蒼勁。凌霄:藤蔓盤繞,綠葉蓊鬱,紅花朵朵,曼妙綻開,星星點點。

一片枯木,成就為一幅剛柔相濟,生死相依的人文畫卷。 這決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廢物利用,而是一次神奇的藝術創作。

“枯木逢春”成為了著名的瘦西湖的一處精華景點。

揚州這些千年古樹,訴說江南老城的不朽人文傳奇

▲歲月化石---凌宵的滕蔓使勁鑽進枯木的空洞,徑直往上攀緣著,天竺的葉子開始變得紅豔了。

一年又一年......歲月不停流逝,凌宵將繼續她的生長。 銀杏殘片難道死了麼?

顯然沒有。

她已經轉世,以另一種方式,繼續著她的生命。

輕撫飽經滄桑的枯木,我們能夠感知她均勻的呼吸,觸及她有力的脈搏......

是揚州這一方水土,是那些普通的揚州人,賦予了她第二次生命。

一片枯木,造就一個神奇的樹樁盆景;一段傳奇,向後人默默講述生命的千年不朽。

歲月化石,承載的是歷史文化名城的渾然大氣,她是揚州悠久歷史的見證,更是厚重的揚州文化的魂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