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我32岁,本硕7年,工作5年没起色:死拽专业的人,到底有多可悲

我32岁,本硕7年,工作5年没起色:死拽专业的人,到底有多可悲

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不知在你的认识里,是否存在这样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

“既然我花了多年的时间学了一门专业,尽管自己不喜欢不擅长,但是学了这么久了,肯定不能轻易丢掉吧,因为人总是要找个正经工作吧。”

没错,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仿佛放弃自己所学专业去尝试新领域,意味着某种背叛,或者再往深了说,这里面还有很大的担忧,在于自己没有信心更没有底气,去和那个领域科班出身的人竞争。

果真如此吗?

事实上,如今的职业赛道,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我32岁,本硕7年,工作5年没起色:死拽专业的人,到底有多可悲

一、

“老师,你的建议是让我切换职业轨道?可是我不甘心啊,我本硕读了7年,在这个单位做和专业对口的岗位已经5年了......如今我32岁了,后面还要考虑恋爱结婚成家的事情,年龄已经容不得我折腾了......”

来访者孙萌(化名)在咨询结束后的第三天,给我发来了这样一段微信文字。

我想了想,给她做了以下回复,大意是:

1、本专业的工作是你既不喜欢也不擅长的,当时只是冲着这份工作所谓的光鲜和高薪,由于内部驱动力的缺乏,导致你既缺乏意愿深入研究本专业,又未能积累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这是你做了5年专业对口工作却迟迟无法成长的根本原因所在;

2、既然这个职位、这家公司甚至这所城市不在你未来的蓝图内,何必非要把自己绑在所谓的“专业”上呢?事实上,在过去的时间里,你不是没有机会,只是你从来不敢踏出这一步;

3、人这一辈子,不怕走错路,就怕不给自己其他的机会或尝试,选错路很正常,我们可以及时调整及时止损,但怕就怕明明选错了路,还各种自我安慰和说服,就这样蹉跎了一生。

回复完孙萌的微信,我的内心五味杂陈。

我32岁,本硕7年,工作5年没起色:死拽专业的人,到底有多可悲

二、

回想很多人选择专业的时候,有多少人真正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或者擅长什么呢?

你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是如何选择的专业?

是不是家人觉得这个专业在当时很热门,所以你就报了?

是不是你家有亲戚从事这个专业,似乎你报考这个专业未来能有人“罩着你”一般,所以就选择了这个专业?

是不是当时你的成绩并没有什么优势,为了能最大化发挥分数的价值,上一所较为理想的学校,所以在专业上退而求其次,报考了分数能够的上、但你一无所知的专业?

是不是你因为讨厌某个学科,于是采用排除法,不考虑需要学这门学科的专业,就在有限的几个不需要和这个学科打交道的专业里,挑选了一个看起来不那么讨厌的专业?

......

你是上面的哪一种情况呢?

是啊,多数人选择专业的时候,其实是“两眼一抹黑”:既不了解自己,又不了解专业,仓促草率的决定注定了今天的种种困惑和迷茫。

可怕的还不止于此,最可怕的还在于,大学4年迷迷瞪瞪过来了,毕业那会儿为了逃避激烈的求职压力,于是选择了继续留在学校里读研,而在其他专业上你依然没有任何探索,只能选择这个你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专业,一读又是3年。

整整7年下来,你在专业方面除了知道些专业名词之外,并没有学习吸收到关键点,这一纸研究生文凭是有多“水”,其实你比其他人更清楚。

不过这纸文凭在校招的时候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在寻找本专业对口的工作中能为自己谋得一家不错的公司或平台。

然而当你真的投身职场去面对形形色色的专业问题时,你之前掩藏或埋下的问题终于爆发了:它让你在这份工作中感受到的痛苦和折磨大过成就感;它让你在这份工作中更多的是在疲于应付,从来不走心;它让你的内心对这份工作充满了戾气,像个饱受委屈的“受害者”,恨不能向每个人控诉这些年来你所遭遇到的不公和痛苦。

这是千千万万的“孙萌”们大概的职场心路历程。

我32岁,本硕7年,工作5年没起色:死拽专业的人,到底有多可悲

在我看来,任何一份专业或职业从来都没有错,它希望真正热爱并且愿意投入努力的人们加入,一起致力于推动专业或行业的发展,而正是那些贪图好处试图浑水摸鱼的人们才是最需要反思的。

你知道吗?

你守着一份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专业,表面上是为了“不浪费”,但事实上,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浪费”!

就像有段话说的那样——

“只因为学生时期选择了某个方向,哪怕不感兴趣甚至不擅长,也硬着头皮顺着逼仄的小巷继续走下去。

可人这一辈子,明明有很多选择的机会,选错了,换一条也许就柳暗花明;只是不少人选错了,抱着‘算了吧’的态度。

不仅把‘专业’搞得很不专业,还白白荒废了大把时光。”

我32岁,本硕7年,工作5年没起色:死拽专业的人,到底有多可悲

三、

再说说“浪费”这件事情。

为了方便说明,我就以我自己为例好了。

请问,一名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从事了10来年的会计专业,如今主业是写作、培训和咨询,是不是一种专业上的浪费呢?

坦白说,我的特质并不符合在会计领域深入发展,反倒是我对人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你不能说,因为今天我转型到一个和会计不太相关的领域,所以我之前的4年大学及10多年财务工作经历就“浪费”了!

如果说句掏心窝的话,我会告诉你,我不仅没觉得过往这些年学习及从事会计的经历被浪费了,反而给我打下了很多扎实的基础,给今天的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我32岁,本硕7年,工作5年没起色:死拽专业的人,到底有多可悲

首先,从特质维度分析;

我的主导功能是外向感觉,辅助功能是内向情感,但是如果任由这两个功能发展,我很可能会在理性分析方面存在不足,例如我在从事会计之前的情绪很不稳定,特别容易受他人影响;

因此,我需要发展理性思维功能,方能让我的主导和辅助功能得以更为有效地发挥。

而10多年的会计学习及工作经历,无疑大大提升了我的理性思维功能,让我渐渐有了客观分析和判断事务的经验和基础,不论是写文章,还是做咨询,甚至线下训练营的课程设计,都离不开理性思维功能。

其次,从能力维度剖析;

作为更长远的发展方向,无疑现在从事的事情更能匹配我特质中的主导及辅助功能,但是这些年学习会计及从事会计职业的经历,为我的今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很多能力渐渐潜移默化成为“可迁移技能”,例如我的财务思维和理念、分析事物时的务实和冷静、甚至于如今自己开创工作室带领团队需要的领导力,以及相应的费用控制等等,都和我多年的财务工作经验密不可分。

这样一分析,你还在为我放弃了10多年的财务工作而感到惋惜吗?

事实上,当我发现这些核心的东西一直给我提供力量和支持时,我十分感恩自己过去的工作经历。

我32岁,本硕7年,工作5年没起色:死拽专业的人,到底有多可悲

四、

我在知乎上看过一个提问,大意是:

“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有一个拍案叫绝的回答是这样的: “当我还是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肉。”

所以,当今的职业发展趋势,早已不再是一人一生一份职业做到老的传统模式了,而是你在各种尝试和探索中,找到可以运用的多种版块,慢慢地搭建出属于自己的未来,找到自己独特的价值点。

而那种效仿前辈不需要动脑就可以安稳无忧的职业时代,正在悄然退出历史的舞台。

最后,我想和你说——

人生漫漫,千万不要让自己被所谓的专业、工作甚至某种身份裹挟了;

你不知道今天经历的一切对于未来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和意义,何妨大胆一点,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

你无法预见到这些独一无二的经历又到底会历练出怎样的一个你,未来的你又会站在哪里,会如何看待今天的一切?

但如果因为惧怕未知,你就此关闭了种种可能,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那么毫无悬念地,你只有眼睁睁看着其他人活出了精彩的人生,而你渴望的改变却永远不会发生在你的身上。

以上。

我32岁,本硕7年,工作5年没起色:死拽专业的人,到底有多可悲

作者简介: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著有以职业咨询案例分析为素材的职场畅销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成为职业规划领域为数不多的咨询实战及个人发展实用书籍。2018年职业规划及工作方法干货类新书《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被评为2018年度经管类十大好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