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少為人知的夏縣城內關帝廟

山西夏縣究竟有多少座關帝廟呢,恐怕很難有人說清楚。目前已經納入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就有牆下村關帝廟、夏縣城內關帝廟、裴介關帝廟、高家埝村關帝廟、大臺村關帝廟、胡張泊頭關帝廟、西陰村關帝廟、興南村關帝廟、南郭村關帝廟等多所。此外還有奉祀著關公、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五虎將的蘇村五虎廟。夏縣城內關帝廟,又被稱為夏縣關帝廟,是縣城內一處有著深厚歷史淵源的文物古蹟。

夏縣城內關帝廟,位於夏縣城內解放南路11號,是第五批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建築為明代建築。由於為一位研究古建的學者朋友拍攝城內關帝廟圖片,最近我再次拜訪。讓人十分驚喜的是,這座古建關帝廟已經修繕完成,雖然還沒有開放,但已經煥發出新的風采。


少為人知的夏縣城內關帝廟

夏縣城內關帝廟

夏縣城內關帝廟創建於元,增建於明,歷代縣令相繼修葺增制。正殿梁脊板上有“乾隆三十二年九月初二日吉旦文林郎知夏縣事加三級紀錄八次紀功二次王怡典史朱□□重修謹志”題記;獻殿梁脊板上有“順治十年……”題記。全廟坐西朝東,佔地面積9000平方米,中軸線依次建有山門、牌坊、獻殿、正殿,二進院內現存配樓各一座,三進院內獻殿東西兩側各有廂房一座,正殿後的聖母殿毀於民國時期火災。

少為人知的夏縣城內關帝廟

重建關帝廟山門碑記

山門懸山頂建築,面闊3間,進深2間。柱頭上櫨鬥支承耍頭,無斗拱之制。牌坊為二柱單樓式木牌坊,單簷歇山頂,斗拱四鋪作三抄單下昂,補間斗拱兩朵,皆為雙重拱,下部石雕刻精細。琉璃脊飾。簷下置七踩柱頭科和平身科斗栱,柱頭科1攢,平身科2攢,柱頭科45°出斜栱。正殿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四周迴廊,重簷歇山頂,柱頭斗拱四鋪作補間斗拱一朵。大殿平棊彩畫精緻,繪製內容豐富,內有1994年新塑的關公彩繪泥塑像。刀、印樓各1間,進深1間,歇山頂,設斗拱一跳。廟內現存清代石碑4通。

少為人知的夏縣城內關帝廟

山門琉璃脊


少為人知的夏縣城內關帝廟

山門木構

少為人知的夏縣城內關帝廟

木牌坊


少為人知的夏縣城內關帝廟

刀樓


少為人知的夏縣城內關帝廟

印樓


少為人知的夏縣城內關帝廟

印樓琉璃

少為人知的夏縣城內關帝廟

印樓藻井


少為人知的夏縣城內關帝廟

正殿


就是這麼一座珍貴的明代古建築,作為凝聚“忠義仁勇”關公文化精神信俗,而又處於縣城中心的關帝廟,知名度卻是很低的。不僅外地人幾乎不知其名,就連縣城裡的人們也是知之甚少。更多的是以夏縣老文化館的角色存在的。在文旅大融合發展的今天,在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構建誠信和諧社會的今天,夏縣城內關帝廟實施修繕,弘揚“忠義仁勇”的關公精神,的確是夏縣文化的一大幸事。科學保護,創新開發,這座古建定會成為夏縣乃至山西著名的人文景點,造福更多的百姓。特別是夏縣的關公銅像已經成為高端傳統文化的經典品牌,如果能再與夏縣城內關帝廟和夏縣其他關帝廟的文化、建築、碑刻等元素深度融合,創意開發深具夏縣文化標籤的當代藝術佳作,豈不更妙。我想如果關公英靈有知,也會感到欣慰。我期待著。

少為人知的夏縣城內關帝廟

清道光二十三年關帝廟北廊房重修碑

少為人知的夏縣城內關帝廟

重塑關帝像碑記

站在修葺一新的關帝廟院子裡,仰望古建,一磚一瓦,琉璃、木構都是那麼親切自然而又文脈綿延。雖然沒能一睹關帝塑像的神威風采,但感念乾坤忠義,夏縣這塊熱土已是情感浩蕩!

少為人知的夏縣城內關帝廟

備案編號:運城網信A00236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