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這輛粉紅色的坦克看似簡單,卻是見證了一個偉大的時代變遷!

1991年的捷克斯洛伐克雖然已實現了民主化,而蘇聯軍隊卻仍然佔領著這個國家。就在這一年的4月28日,首都布拉格的一處象徵著蘇軍的著名地標遭到了破壞。

金斯基廣場上著名的“坦克紀念碑”——一輛綠色的IS-2M坦克——被人整個塗成了粉紅色,中間還插著一根粉色的巨大中指。

這輛粉紅色的坦克看似簡單,卻是見證了一個偉大的時代變遷!

向坦克下手的人很快便因為“擾亂公共秩序”遭到了逮捕。警察甚至不需要偵破他的身份,這位24歲的藝術學校學生大衛·切尼直接將自己的大名簽在了“作品”上。在蘇聯人的抗議之下,政府把坦克塗回了綠色,將中指取了下來。

這輛粉紅色的坦克看似簡單,卻是見證了一個偉大的時代變遷!

這個坦克碑從一開始就是陰差陽錯的產物。蘇聯人本來設想的是把第一輛開進城的T-34坦克做成坦克碑,結果卻由於弄錯編號選用了這輛寫有數字“23”的IS-2m,連型號都是錯的。

這輛粉紅色的坦克看似簡單,卻是見證了一個偉大的時代變遷!

1945年也正值“解放”之初,布拉格市民尚未領教布爾什維克的厲害,並不反感這輛五米高臺上的23號斯大林式卡其綠坦克。然而,隨著蘇聯和捷克斯洛伐克關係的變化,它的命運也就變得多舛起來。

1968年,為了反對捷克斯洛伐克試圖民主化的“布拉格之春”改革,蘇聯出動軍隊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短短數小時內,蘇軍便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六千餘輛坦克開進城市,牢牢地控制住了布拉格。

23號坦克的地位也隨之扶搖直上。由於1968年和1945年這兩個蘇軍進入布拉格的年份正好相差23年,坦克炮塔上的“23”字樣令蘇軍將士們深受打動,將坦克碑看作是勝利的預言家。坦克碑因此大受重視,一躍晉級為捷克斯洛伐克的國家標誌之一。在很長時間裡,坦克碑所在的金斯基廣場都被人們稱為“蘇維埃坦克人廣場”。

在布拉格市民眼中,“23”的數字則像是預言了他們慘遭蘇聯鐵蹄踐踏的厄運。坦克紀念碑的形象也隨之一變,象徵的不再是1945年的“解放”,而是1968年的侵略和鎮壓。

人們甚至從很多方面質疑這輛坦克與1945年“解放”的關係——有人說它根本沒參與過佔領布拉格,有人說它根本沒到過它後來矗立的斯密霍夫區,還有人說布拉格根本不是被蘇軍解放的——真正的解放者是曾被納粹德國俘獲的前蘇聯將軍弗拉索夫,他領導一支由蘇聯戰俘組成的部隊打進了布拉格,最後卻遭到了蘇聯的清洗。

這輛粉紅色的坦克看似簡單,卻是見證了一個偉大的時代變遷!

轉眼又過去了23年,1991年的東歐發生了劇變。蘇聯老大哥日薄西山,捷克斯洛伐克的總統也不再是共產黨領袖,而是1989年“天鵝絨革命”後通過選舉上臺的異見領袖瓦茨拉夫·哈維爾。

在時代劇變面前,蘇聯軍隊卻還照舊駐紮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內,象徵著蘇軍佔領的23號坦克也仍然停在布拉格街頭,人們對它的反感和排斥也就越來越強烈,越來越公開化。

1991年4月28日凌晨5時,布拉格美術學院學生大衛·切尼帶著一群同夥爬上了布拉格坦克碑的基座,將其塗成亮粉色。期間警察曾短暫出現,結果被切尼事先偽造好的政府許可文件唬住,未作干預。完成塗色後,他們又為坦克按上了一根巨大的中指,並在坦克碑基座上留下簽名:“大衛·切尼和新高手組織”。

這輛粉紅色的坦克看似簡單,卻是見證了一個偉大的時代變遷!

天亮以後,布拉格市民驚訝地發現了粉紅色的坦克和中指。軒然大波隨之而來:各國攝影記者齊聚現場,粉色坦克很快登上國際媒體;捷克斯洛伐克國防部長公開出面,對藝術家表示譴責,並向蘇聯道歉。士兵被派到現場,用塑料板遮蓋住粉紅色的坦克,然後動手將它刷成綠色,中指也被取了下來。

在拉鋸戰和嘲諷攻勢下,政府終於表明了態度。23號坦克穩定在了粉色,並移到郊區。切尼得到釋放,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沒過多久,蘇軍便在6月份完全撤出捷克。坦克上的“23”又一次言中了歷史,只是這次勝利的不再是坦克。

這輛粉紅色的坦克看似簡單,卻是見證了一個偉大的時代變遷!

但正是切尼的行動,讓破壞蘇軍紀念碑的做法成為了潮流。從1991年到今天,越來越多的境外蘇軍紀念碑被拆除或移走,雖然俄羅斯方面不斷砸錢施壓,2007年還專門成立了保護境外蘇軍紀念碑的機構,境外俄羅斯人也不斷推進紀念碑的修復,但境外鋼鐵戰士們的面子仍然難以保全。

這輛粉紅色的坦克看似簡單,卻是見證了一個偉大的時代變遷!

2009年,格魯吉亞炸燬了庫塔伊西蘇軍紀念碑。該碑由蘇聯人設計建設於80年代,到拆除前已經損壞得十分嚴重,紀念碑的銅料多被偷走。雖然遭到國內和俄方抗議,格魯吉亞政府仍然炸掉了這座紀念碑。不幸的是,由於爆炸時安排失當,紀念碑的碎片飛到圍觀人群中,砸死了一對母女。

這輛粉紅色的坦克看似簡單,卻是見證了一個偉大的時代變遷!

被切尼塗成粉色的坦克存放在列薩尼軍事博物館中,偶爾出來和民眾一起慶祝停戰紀念等重大節慶。2011年,粉坦克乘著筏子沿著伏爾塔瓦河來到布拉格,慶祝自由周20年。坦克上重新插上了那根手指。布拉格的坦克碑原址上建了一座噴泉。

在俄羅斯和東歐各國,粉色坦克的形象也深入人心。2009年的俄羅斯科幻電影《人煙之島》中就出現了粉色的坦克,並在網上激起討論。2010年,烏克蘭公園裡的蘇軍坦克碑也被人刷成了粉色。

這輛粉紅色的坦克看似簡單,卻是見證了一個偉大的時代變遷!

與粉紅化後深受群眾喜愛的布拉格23號坦克相比,真正下場悲慘的,是蘇聯和東歐各國立起的領導人雕像。這些曾經高大而神聖的領袖形象,在蘇東劇變後遭到了驚人的凌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