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這一年,上海的龍舟氛圍就這樣熱起來了

這一年,上海的龍舟氛圍就這樣熱起來了

“古老的龍舟傳統,已經在上海這座大都市的新一代身上,得到了傳承。”上海龍舟協會會長鬍凌潔說。

11月23日,2019年上海城市業餘聯賽·“體彩杯”上海市民龍舟聯賽總決賽,在佘山腳下的月湖鳴鼓開賽。這是上海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龍舟賽事——滬上中外龍舟愛好者、共103支龍舟隊伍匯聚在一起,相互切磋,提升技藝。而歷時近7個月的本屆上海市民龍舟聯賽,也於當天畫上圓滿句號。“今年,明顯感到上海的龍舟氛圍較往年又提升了,龍舟賽場越來越熱鬧,水平也越來越高。”工商外國語學校的一位龍舟教練如此說道。

这一年,上海的龙舟氛围就这样热起来了
这一年,上海的龙舟氛围就这样热起来了

有山有水有龍舟,上海只此一處

這可能是上海歷史上最美的一場龍舟賽。當天來到賽場時,不少記者同行都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的確是太美了。30萬平方米的月湖,坐落在佘山、薛山、鳳凰山等環繞之處,秀麗的山峰相映在嫵媚的湖光之中,而龍舟,為這一美景平添了熱鬧和靈動——和舟共楫穿濤谷,金鼓齊鳴逐浪頭。比賽現場,選手們揮槳斬浪、激情澎湃。“有山有水有龍舟,上海應該只此一處。”月湖雕塑公園的相關負責人吳堅說。

这一年,上海的龙舟氛围就这样热起来了

本次賽事的協辦方,上海申鑫邁馳帆船俱樂部負責人王曉紅告訴記者,目前滬上水上運動的人氣逐年升溫,“每到週末,對龍舟、皮划艇、賽艇、帆船帆板等水上運動感興趣的市民絡繹不絕地來到這裡。在月湖舉行的水上運動賽事,也一年比一年多。”

这一年,上海的龙舟氛围就这样热起来了

為提升上海龍舟水平,龍舟聯賽用了不少心思

本次總決賽的亮點,除了唯美的比賽地,還有特別的項目設置——設立2000米繞標賽。這在上海龍舟辦賽史上是極為罕見的。

據解到,由於水域條件限制,上海的龍舟賽一般設立500米直道賽與200米直道賽。然而,月湖寬闊的湖面可謂得天獨厚,成為賽事組委會設立2000米繞標賽的前提。

2000米繞標賽,要求龍舟需繞著賽道划行一圈半,途經3個大彎道,非常考驗舵手的掌舵能力,稍不注意就可能衝出賽道。“繞標賽比直道競速難多了,特別是轉彎的時候,很容易衝出賽道。我們的鼓手也很糾結,敲鼓不敢太快也不能太慢,怕在前期消耗隊員們的體力,又怕速度起不來。”上海海洋大學的一位選手說道。胡凌潔告訴記者,劃2000米賽道,更多地考驗的是選手的耐力和對節奏的掌控。“這畢竟是強強對抗的總決賽,設置2000米繞標賽,一是為了推動上海龍舟賽事項目多元化發展,二是為了增加難度,以此提升賽事的觀賞度和參賽選手的實力。”

設置新項目,只是辦賽方助力提升上海龍舟整體實力的“小心思”之一。本屆賽事還有一個極其罕見的舉措:不為參賽隊伍提供舵手。換句話說,每支隊伍都要擁有自己的舵手。一位龍舟國家級裁判告訴記者,龍舟比賽的勝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舵手控櫓的技術。舵手需要很好的平衡能力,還要熟悉和善於觀察河道的水速、流向、風向,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是任何龍舟隊員都能勝任的。目前上海龍舟的整體實力在全國還算不上拔尖,舵手不足是問題之一。“往往一到比賽,有的隊伍就去問辦賽方和專業隊借舵手。”

“強制要求各隊自備舵手,能夠推動其提升辦訓水平,保障將來賽事的良性發展!”上海龍龍舟隊的高震寧如此解讀。這支幾乎清一色由老外組成的隊伍,對龍舟的熱情和專業程度,一點不輸給任何隊伍。“我們一週至少訓練兩到三次,由來自22個國家的至少50多個老外組成。”據瞭解,這支隊伍的舵手就是已經60多歲、掌舵經驗十分豐富的委內瑞拉人瑪瑞亞。

这一年,上海的龙舟氛围就这样热起来了

圖說:幾乎全是由老外組成的上海龍龍舟隊。

傳統味道未淡去,龍舟精神永不過時

歷經7個月,8場分站賽,一場總決賽;吸引總共311支龍舟隊、5480名龍舟運動員參賽;賽事覆蓋上海社會不同階層、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今年的市民龍舟聯賽,借上海城市業餘聯賽這股“東風”,“刮”遍了上海,“刮”出了龍舟運動的新氣象。

9月在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江南造船”)護廠河裡舉辦的首屆“江南看艦杯”龍舟賽,作為市民龍舟聯賽8場分站賽之一,十分具有代表性。當天,19支隊伍共460餘名“江南員工”參賽,轟轟烈烈的比賽後,企業內掀起了划龍舟的熱潮。“在154年的歷史長河中,幾代江南人用忠誠和堅韌鑄就‘愛國奉獻、求實創新、自強不息、打造一流’的江南精神。龍舟作為中國最傳統的體育競賽項目,‘同舟共濟、同心同德、團結拼搏、奮勇爭先’的龍舟精神,是當代企業文化的最佳體現,與江南精神高度契合。”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

这一年,上海的龙舟氛围就这样热起来了

圖說:“江南造船”派出的龍舟隊在本次總決賽中。

總決賽當天,“江南造船”組織從6個部門選拔了23名隊員參賽,在公開組22人龍舟200米直道賽、2000米繞標賽,取得第六名的成績。

此外,市民龍舟聯賽推出首屆上海颯爽巾幗鳳舟賽,也在滬上引發轟動效應。誰說女子不如男,鳳舟角逐也精彩!比賽當天吸引到了上海眾多媒體,上海市主流媒體都以“70年後鳳舟賽重返上海”為題競相報道。

这一年,上海的龙舟氛围就这样热起来了

圖說:首屆上海颯爽巾幗鳳舟賽上,愛康-生命之舟龍舟隊的14位女隊員幾乎都曾是乳腺癌患者。

據介紹,為了辦好聯賽,市龍舟協會在統一賽事名稱、標識,統一賽事軟硬件標準,統一選派裁判隊伍,統一市場開發,統一賽事宣傳等方面,都做了積極的探索與嘗試。

推廣龍舟運動,除了辦出有特色的賽事,更缺不了專業人士的輔佐和支持。以聯賽為契機,市龍舟協會今年多次開設龍舟教練、舵手培訓班,培訓對象集中在中、高校教師。此外,市龍舟協會今年還對一級裁判員與各類專業教練員進行註冊登記,為聯賽各分站賽裁判員的統一選派創造條件。其中,龍舟教練員的評級、註冊,統一選派為國內首創。

市民龍舟聯賽的成功舉辦,帶動了申城的龍舟氛圍,而這也充分證明了一點:在當下日新月異的上海,千年傳統文化的味道沒有淡去,龍舟精神的內涵永不過時,並且潤物細無聲地融入了越來越多人的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