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不務正業”,300多臺織機不賣布,結果跑去生產一次性餐具

近日,記者走進位於蘭溪經濟開發區的浙江三森紡織有限公司。吸引記者前來的,不是這裡的龍頭產品牛仔布料,而是再普通不過的一次性餐具。

在佔地30多畝、由老紡織廠房改造而成的新式車間裡,記者看到,工人們把一張張以秸稈、稻草、甘蔗渣為原料製成的植物纖維,投進鐵罐內打漿,經過破碎、沉漿、冷壓、熱壓等工序,潔白的一次性可降解餐具成品便新鮮出爐了。“目前我國的秸稈、稻草利用率很低,而通過我們公司生產線的處理,利用率能達到100%。”該公司辦公室主任吳孝林介紹。

“不務正業”,300多臺織機不賣布,結果跑去生產一次性餐具

好好的紡織企業,怎麼“不務正業”生產起了一次性餐具?

浙江三森紡織有限公司創建於2009年,是一家專業生產牛仔面料的企業,擁有各類織機300多臺,同時擁有自己的服裝廠,年生產300萬條牛仔褲,遠銷海外。2018年,該公司的工業總產值達5.14億元。

然而,傳統紡織企業存在“投入大、收益低”的痛點,公司創始人邵廣銀主動謀求轉型,進軍環保新材料行業。“我們專門遠赴歐美國家考察。”邵廣銀說,考察期間,他們發現,用環保材料取代塑料生產一次性可降解餐具很有前景。“既能減少白色汙染,還能提高資源利用率,行情也很樂觀,可謂一舉多得。”邵廣銀的想法,得到了蘭溪市委、市政府的諸多引導和支持。

“不務正業”,300多臺織機不賣布,結果跑去生產一次性餐具

今年4月,依託母公司,借用老廠房,浙江瑞然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掛牌成立。“除了專業性人才外,很多都是原班人馬,培訓再就業。”邵廣銀說。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3億元,一期投資1.3億元,20臺設備已投產,一期項目全部投產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億元,利潤1000多萬元。

“不務正業”,300多臺織機不賣布,結果跑去生產一次性餐具

“我們的產品種類齊全,包括一次性的快餐盒、碗、餐盤等。”浙江瑞然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廠長邵曉英說,產品主要面向美國市場,下一步,他們還計劃開拓歐洲市場,“前兩天就有一批西班牙的客商慕名前來,並達成了訂單協議。”

閱讀延伸:

紡織服裝業寒冬未消退,紡服企業愈發縮減主業規模,越來越多的大型紡服企業將主力運營副業,如房地產、股權投資、醫療美容、鋰電池、跨境電商……

2015年,做服裝起家的寧波人鄭永剛曾表明心跡:“靠服裝賺錢的時代早已過去,我更希望大家稱呼我為金融家。”2015年年中,杉杉股份發佈34億元定增預案,擬以22.97元/股的發行價格,向杉杉控股和“明天系”旗下的華夏人壽、天安保險三名特定投資者發行1.5億股, 從目前的業務結構上來看,杉杉集團的服裝業務佔比已經不同於人們過去的認知。服裝只佔到集團總業務的13.7%,鋰電池材料佔比79.79%,新能源汽車佔比4.27%。

雅戈爾:投資、地產成支柱

因男裝而聞名的國內老牌企業雅戈爾如今已形成紡織服裝、股權投資、房地產三足鼎立的新格局。顯然,在服裝行業整體低迷之下,雅戈爾正通過各種方式謀求新的增長點。

朗姿:進軍醫療美容

雖然目前朗姿股份有限公司的主業仍為品牌女裝的設計、生產與銷售,但這並不能阻止集團進軍醫學美容行業的步伐。朗姿表示,集團已關閉部分虧損和低效店鋪,並將繼續發展以服裝、嬰童、化妝品和醫美為主導的“泛時尚產業互聯生態圈”。

奧康:入股跨境電商

宏觀經濟不景氣,消費者見識漸廣、消費觀念轉變及互聯網經濟衝擊讓國內鞋服企業日子愈發難過,企業進行轉型升級時,也有“看走眼”的時候。浙江奧康鞋業股份有限公司於去年6月宣佈4.8億元入股跨境電商蘭亭集勢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發力跨境電商。

俗話說”不能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裡“,越來越多的大型紡織服裝企業已經不滿足於服裝這個老本行, 不少上市公司為了公司發展需求,將更多的資金和精力投入到副業上,順應大勢均走上了多元化道路!

指點科技

紡織面料ERP解決方案供應商

致力於打造專業紡織面料ERP

如有需求,可私信我們!

紡織面料行業,獨家點評資訊,請關注指點紡織ER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