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在農村,有兩個兒子的家庭發愁,可是,有兩個女兒旳家庭也說發愁。為什麼?你怎麼看?

用戶鄉村三哥


對於在農村有兩個女兒比用兩個兒子還發愁,其實這種現象在農村的確是非常普遍的,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吧。其實農村傳統的養兒防老的封建習俗,還是根深蒂固的,還沒有改變兒子就是傳後人的說法。儘管現在社會上提倡男女一律平等同工同酬,女兒也是也有養老的義務,也是傳後人的說法,但在農村這些說法至少還沒有改變思想的意識。



我們村裡就有好多雙人戶,的確在平常的生活當中顯得非常的幸福,父母的壓力也非常的少,而且也沒有到縣城裡買樓的願望,總是嘴裡掛上就是兩個丫頭片子,別的也沒有說其他的問題。特別對於爺爺奶奶這一輩兒來說,可以說在人面前唉聲嘆氣的,是會有點低三下四的感覺,總感覺到自己沒有傳宗接代的人。這應該就是說作為雙女戶最頭疼最犯愁的一件事。



也許有人說可以把一個丫頭留在自己的身旁來養老,也就是找一個女婿做倒插門。其實這種現象自古以來就有之,但是後人經過多年的觀察得出的經驗總結,一旦父母去世以後,再經過一段時間生活中會出現一些摩擦,而且有時與村民格格不入,這些子女就會產生認祖歸宗的想法,或者說倒插門的女婿老了以後也想回到自己的老家,於是就開始做通自己老婆的工作,最終還是回到了老家安家落戶,過上了安穩的日子。這種現象在農村倒插門女婿的現象回老家非常普遍的。



我們鄰村裡就有一個倒插門,記得小的時候,這一對夫婦養了6個孩子就一個兒子,兒子在這邊當然也隨了母親的姓。可是在父親死了以後,臨終囑託自己的兒子一定要認祖歸宗,結果在死了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孩子就回到了父親的老家。而且這個兒子又把自己的父母的墳墓請回了自己的老家,過去了有20年的時間裡,結果也沒有回到自己母親親生地來上過一次墳,或許是這個兒子混的不是太好。所以這種現象在農村是非常普遍的,而且也都擔心這種現象的發生,因此雙女婿都是心裡非常憂愁的,只是表面上表現不出來。



總之,對於現在社會信息發達了,交通工具也發達了,也許有的人說養了兒子也可以在外面生活,特別對於那些孩子比較有出息的,而且在大的城市裡生活,到最後也沒有回到農村去住。似乎養兒養女對這種狀況時基本上一樣的,但有時這些這些兒子是能夠回到老家來上墳的,而且還會叮囑後人自己的老家在哪裡。關於這種情況另一種說法,這些父母在世的時候這個問題的時候至少自己有兒子,有自己的傳宗接代的後人,而且還是自己的姓沒有改。也許有人說現在娶個兒媳婦非常的難,主要是我國的婚姻狀況男多女少,但這並不代表著所有的農村的男性娶不上媳婦。大家對於這種現象有何高見?進行留言交流。


三農一姐


大家好,我是七隻蟲。農村有兩個兒子的家庭發愁。有兩個女兒的家庭也發愁,這是怎麼回事?你怎麼看?正好我就是有兩個閨女。我感覺除了買房娶媳婦兒之外,閨女比兒子更發愁。

我感覺這個女孩比男孩嬌氣。養的時候也是小心翼翼。我經常給我的大女兒說。你要好好學習。一定要上個大學。女孩和男孩不一樣。男孩學習不好,就算是不上大學。也可以到處,闖蕩。就算吃苦受罪。也許會闖蕩出一片天地。女孩吃苦不要緊,萬一要是碰上壞人。一輩子都是後悔莫及。父母根本不放心。女孩子,一定要上學。即便是上學,父母還是不放心。什麼早戀呀,懷孕呀,墮胎呀。這種事情在學校不是沒有。作為家長。我們都會小心翼翼的,旁敲側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一個勁的做心理溝通。就怕孩子,步入歧途。尤其是個青春期的,都比較叛逆。說輕了不管用,說重了又怕他們心裡受不了想不開。等到好不容易大了,懂事了。到了結婚的時候。還發愁。

如果是男孩子父母。娶個媳婦,兩個孩子,情投意合就行了。就算是婆媳不好。大不了分開住。但是女孩的家長,就會顧慮更多。畢竟是我們的孩子,嫁到別人家去。那是一個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不但要看,兩個孩子是不是情投意合。還要看,男孩子的父母是不是一個通情達理,心地善良的人。這樣才會對自己的孩子好。

我今年三十多歲,結婚也是好十好幾年了。但是爸爸媽媽還是在為我操心。我媽就經常說。一個閨女,三輩子不省心。父母這輩不省心。哥哥弟弟這輩不省心。侄子這輩不省心。所說的不省心就是你有事情的時候他們總惦記操心。

所以,我認為生閨女比生兒子,還要操心。還要發愁。



七隻蟲


因為,各有各的愁啊

我家都是兒子,挺羨慕有兒有女的家庭。在農村重男輕女,都想要兒子,然而,這幾年的經濟壓力,上學、兒子大了彩禮房子車子一系列套餐也讓有兩個兒子的家庭犯愁。雖然有人鼓吹兩個女兒是兒女情況排名最幸福的情況,但是兩個女兒也是犯愁的,尤其是在農村。

兩個兒子的愁什麼

兩個兒子的家庭一胎的時候挺高興,有兒子了心理裡踏踏實實的。要二胎就開始擔心,過實話,兩個兒子壓力確實大,孩子聽話,努力學習,有能力的還好說。

單說兩個兒子的婚姻就是大事,從開始的彩禮,後來的房子車子都是一次不小的花銷。

兒子結婚後看孫子也是一個問題,給誰看,看多久?

錢錢要愁,還要用心用不完。

兩個女兒的愁什麼

現在計劃生育鬆了,很多家庭要二胎,罰不罰款不知道,周圍很多人要了,兩個兒子的不要,一兒一女的還有的家庭也要,兩個女兒的也要。

主要是兩個女兒的會擔心還是女兒,這年頭養女兒挺好,但是養3個負擔也是挺重的,一般家庭能養起,那生活質量肯定會有影響。

兩個女兒再要一個就是3個孩子,第3個是兒子還好,從此死了要孩子的心,抓起孩子的教育,努力掙錢,一心備戰生活。可是再生個女兒怎麼辦?3個孩子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還是一男一女都挺重的負擔,3個女兒還要不要兒子?不要兒子了周圍的閒話怎麼聽,要的話下一個是兒子嗎…太難了,這個時候即是死衚衕,又是三岔路口。


瀟常媽咪


有人說農村家有兩女兒比兩兒子還發愁,你知道為什麼嗎?

可以這麼說,發愁的是少數。更多的是高興和無壓力。不外乎以下二個原因;


女兒養老 招上門女婿

我姨家就是二個女兒,因為我姨夫有本事,從年輕時就上竄下跳,做過各種生意。積累了上百萬的家產,招女婿只有二個要求,一是要上門,二是人要老實。招了個很老實的上門女婿,教他做生意等。又生了二個兒子,一個隨夫家姓,一個隨女家姓。感覺生活的也是蠻幸福的。養老不成問題,生二個女兒也是非常好的。女孩子往往更能理解父母,與父母溝通更有效,也會更孝順。我在農村的所見所聞,一般都是女生更心疼父母,與父母的關係也更加親近。

男娃負擔大 女娃無壓力

我兒子學校的班級中,一共為60學生,男生40人,女生20分。男娃將來結婚等負擔壓力極大,結婚,買房買車等,其實負擔還是在家長身上。尤其是農村,條件越差,負擔越重。所以二個女兒相比二個兒子,我相信大多數人選擇女兒。


傳宗接代不再是問題

即使是農村人,現在的思想也開放了很多。早已沒有了古人那種“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封建思想了。


真的據我所看到的,發愁的不多。當然,這個可能和南北差異有關,南方可能感覺更想要兒子,重男輕女思想可能更嚴重些。很多南方的婆婆,媳婦生了兒子則罷了,生了女兒,就叫你一直生出兒子為止。


三農時節


在農村養女兒比養男兒愁,是有道理的。到底愁什麼呢?愁在幾千年的封建思想禁錮著人們的頭腦,難以釋懷。

我有個遠房的舅舅,他養了兩個女兒。從大女兒出生就一臉不是一臉,內心充滿了抱怨,但是也不明著說出來。還好當時農村可以生二胎,舅舅想下一個生男孩,可是天公不作美,偏偏又生了個女兒,這下舅舅徹底崩潰了,獨自喝了好長時間的酒。


現實就是現實,再不如意也得接受,女兒慢慢長大了。大女兒考上大學,最後把家安置在城裡,很少回來。小女兒沒上大學,到外面打工,最後認識了一個男朋友,也嫁在了外地。

家裡只剩下孤苦伶仃的舅舅和舅媽,每次去舅舅家,他就給我說起他對未來的擔憂,總的來說就是兩件事。

其一,怕自己老了沒人養,由於自己的女兒都在外地,都有了自己的家庭。現在呆在農村,萬一生病了,誰來照顧,必定嫁出去的姑娘。

其二,傳宗接代沒有了後人,舅舅姓王,他們那一代只有他一個兒子,現在女兒都嫁出去了,王姓人也就沒人姓了。

仔細想想,舅舅的焦愁是受傳統思維的影響,現代社會,只要孩子有她的幸福,無論男女都一樣。


農人李哥


我把村裡小故事講給大家聽,大家就知道題主說的家有兩個女兒為什麼發愁了。

養兒育女都得操心,兒子操心的是房子和媳婦,所以養兒子的是經濟負擔,養女兒沒有經濟負擔,但心理壓力比養兒子大多了,女兒更讓父母擔心和操心。

我們村的村規:家裡有兩個女孩的,可以留一個戶口在村裡,將來繼承家產並且給父母養老。

老張家有倆閨女,大閨女被母親留在了身邊,找了個外地的小夥做養老女婿,後來小閨女長大了嫁在本村,而小閨女長嫁人以後,老張夫妻和大女兒大女婿在村裡蓋了一棟大瓦房,房產證上的名字是老張的名字,這是老張故意留了一手,防備女兒女婿不孝順,可以拿房子說事。

老張的小女兒小女婿在青島打拼,家裡經濟條件還不錯,商人圖利,夫妻倆在青島打拼那些年唯利是圖,把錢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農村很多夫妻,他們總是不由自主的偏心某個孩子,老張夫妻倆喜歡小閨女,小閨女能掙錢,讓老倆口在村裡比較有面子,大閨女天天守在眼前,有時候說話會發生衝突,於是更顯得小閨女好了。

老張兩口子一開始沒怎麼愁倆閨女,只不過有一天小閨女兩口子從青島回了老家,趁著老張不在家的功夫,小閨女從娘手裡騙出了房產證和父親身份證,去有關部門把房產證改成了自己的名字。

等老張回來時,已經改過來了,老張氣的大罵老婆糊塗,這事被大閨女知道了,話說倆閨女就沒一個省事的,大閨女找到妹妹往外要身份證和房產證,殊不知妹子怎麼捨得到嘴的肥肉吐出來,姐妹倆大吵一場。

於是大閨女在父母跟前哭鬧,說夫妻倆蓋房子時付出了那麼多,有錢財有人力,如今房子被妹妹搶去,父母被姐妹倆鬧騰的腦門疼,勸哪一個都勸不通,老張一氣之下血壓升高,栓了一半身體,老張臨死時寫了遺囑,把房子留給大閨女。

誰知道遺囑竟然沒有用處,因為房產證之前被過了戶,老張屍骨未寒時,大閨女就到政府把自己妹妹給告了,姐妹倆對簿於公堂,老張老婆對兩個閨女爭家產的事愁的頭髮都白了。

養閨女其實沒有那麼多愁事,畢竟像老張家那樣的孩子少,說養閨女愁,無非是擔心閨女被壞人給騙了,姐妹倆爭奪家產,這種事情並不多。

總體來說,農村最愁的還是倆兒子家庭,普通農民就是累死,也拿不出兩棟樓房的首付。


夕陽抹紅顏


不能吧,農村的孩子都出去打工了,能吃苦在城裡最次的乾飯店服務員工作,然後和男服務員如長的漂亮點和廚師長搞對象,有了對象先租房穩定點包個飯店也挺好,農村爸媽來打工洗菜刷碗還給看飯店打更。這是舉個小例子還有從是別的工作和行業,農村孩子進城裡無親無靠就得先吃苦背水一戰,站這山望那山高小錢不愛掙大錢掙不著懇定不行,另外養女孩和養男孩還不一樣,男孩你當上家長的得準備錢買房往家娶媳婦,女孩不用你有一萬給一萬沒錢也能嫁出去,我認識一位朋友就是兩女兒,朋友在北京郊區做拆扒動遷房,一天累的沒人樣兒,把全家都帶去了,倆女兒在比京紮下根買了房子和車。

個人看法兒女都一樣,農村怕女孩被人欺,那男孩不爭氣就沒人欺嗎,你啥能耐沒有一天還要在村裡說上句,你一樣被人看不起。


三江水16


養兒育女都得操心,兒子操心的是房子和媳婦,所以養兒子的是經濟負擔,養女兒沒有經濟負擔,但心理壓力比養兒子大多了,女兒更讓父母擔心和操心。

我們村的村規:家裡有兩個女孩的,可以留一個戶口在村裡,將來繼承家產並且給父母養老。

老張家有倆閨女,大閨女被母親留在了身邊,找了個外地的小夥做養老女婿,後來小閨女長大了嫁在本村,而小閨女長嫁人以後,老張夫妻和大女兒大女婿在村裡蓋了一棟大瓦房,房產證上的名字是老張的名字,這是老張故意留了一手,防備女兒女婿不孝順,可以拿房子說事。

老張的小女兒小女婿在青島打拼,家裡經濟條件還不錯,商人圖利,夫妻倆在青島打拼那些年唯利是圖,把錢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農村很多夫妻,他們總是不由自主的偏心某個孩子,老張夫妻倆喜歡小閨女,小閨女能掙錢,讓老倆口在村裡比較有面子,大閨女天天守在眼前,有時候說話會發生衝突,於是更顯得小閨女好了。

老張兩口子一開始沒怎麼愁倆閨女,只不過有一天小閨女兩口子從青島回了老家,趁著老張不在家的功夫,小閨女從娘手裡騙出了房產證和父親身份證,去有關部門把房產證改成了自己的名字。

等老張回來時,已經改過來了,老張氣的大罵老婆糊塗,這事被大閨女知道了,話說倆閨女就沒一個省事的,大閨女找到妹妹往外要身份證和房產證,殊不知妹子怎麼捨得到嘴的肥肉吐出來,姐妹倆大吵一場。

於是大閨女在父母跟前哭鬧,說夫妻倆蓋房子時付出了那麼多,有錢財有人力,如今房子被妹妹搶去,父母被姐妹倆鬧騰的腦門疼,勸哪一個都勸不通,老張一氣之下血壓升高,栓了一半身體,老張臨死時寫了遺囑,把房子留給大閨女。

誰知道遺囑竟然沒有用處,因為房產證之前被過了戶,老張屍骨未寒時,大閨女就到政府把自己妹妹給告了,姐妹倆對簿於公堂,老張老婆對兩個閨女爭家產的事愁的頭髮都白了。

養閨女其實沒有那麼多愁事,畢竟像老張家那樣的孩子少,說養閨女愁,無非是擔心閨女被壞人給騙了,姐妹倆爭奪家產,這種事情並不多。

總體來說,農村最愁的還是倆兒子家庭,普通農民就是累死,也拿不出兩棟樓房的首付。


一簾幽夢Zgp


我一個兒子一個女兒,但是我還是發愁,兒子等兩三個月就十八週歲了。整天玩遊戲,幹活怕累又怕時間長,叫他乾點活或者吃飯,等來等去等我們吃完碗洗了,他又熱飯,我性格急,很難接受所以搶了他手機,可搶不過他,他自己摔了,不止一次己摔壞好幾個了。因為從小爺爺奶奶重男輕女非常嚴重,老公覺得沒在兒子小時候陪伴兒子,更加寵愛兒女。因老公哥哥多,所以很難找媳婦,家裡窮老公十三歲就出門掙錢貼家用,讓哥們都多讀書,他最懂事也擔務了學業,就連住的房子都沒,為了不想讓兒子象他父親那麼苦,鄉下有三層樓房,城裡剛全款買了二面房還在裝。看到兒子這樣我也無語了,和我吵架不讓他玩遊戲,還選擇自殺,當時我也覺得這樣的兒子當沒有生,還好女兒被爺爺奶奶看不起,但跟了我一天天變的更乖更懂事,假如讓我說有兩個女兒還發愁的家庭,我個人認為叫著得不到永遠是最好的,不管兒子還是女兒。乖巧懂事的各有不同,養兩個女兒的你們就知足吧。


陽才春


題主是聽誰說的在農村有兩個女兒的家庭發愁的?

以我農村老家身邊人為例,我老公的兩個好友一個是兩個兒子,一個是三個女兒,後來又生了一個小兒子。

有兩個兒子的好友以前沒有隻有一個兒子的時候打工是經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後來有了二兒子,立刻變得不一樣了,現在出門打工幾乎一年倒頭都不回來,變化之大讓人吃驚。他對我老公說不拼不行啊,兩個兒子最少要準備100萬啊!不然怎麼買房娶媳婦啊。


而另一個好友有三女一男四個孩子,生活壓力可想而知,但是他對未來卻沒有太多的壓力。因為他有三個女兒,可以幫襯她們的弟弟買房娶妻。


雖然這對女兒來說不公平,但是在農村,這是現實。

農村人重男輕女,男多女少,所以男的娶老婆男,有兩個男孩的家庭要準備房子彩禮錢,所以他們的父母必須拼命工作努力存錢。


而在農村,如果是兩個女孩的家庭,那是生活的輕鬆很多,到了婚嫁的時候,那真是一家有女百家求。


所以題主說的兩女戶發愁,不知道愁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