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私募基金為什麼這麼火?

YOYO小魚


不存在火不火,國內對參與私募的投資人有比較高的門檻,這是因為私募基金本身風險相對較高,當然收益也相應較高。由於投向不同私募基金也分很多種股票型、股權類、地產類等等。總體來說,私募相較公募由於募集渠道相對特殊,規模也小很多,因此必須靠較好的收益來吸引投資人,所以相對公募基金,私募做高收益的動力也越足。與公募基金不同國內多數私募都是民營,另外相比二級市場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沒有倉位限制,面對市場變化時可以更靈活!


信託行業小觀察


我國的私募基金髮端於風險投資,初期多以私募股權方式存在灰色地帶中,隨著滬深兩市證券交易所的成立,券商客戶資金未進行第三方託管等因素助推下,以LP模式出現了嚴格意義上的私募基金。2000年左右,一大批具有專業知識的證券從業人士離職和海歸加入私募基金行業,綜合類券商也在同一時間取得資管業務資格,私募基金從半地下、半遮半掩中轉為地上公開,加入WTO和2007年的牛市更是加快了行業的發展,監管層也意識到私募基金堵不如疏,實時在2014年7月公佈了《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從此私募基金駛入快車道,最近5年更是爆發式增長,截止2018年底,私募基金管理規模已達12.7萬億,和公募基金不相上下。為什麼私募基金髮展這麼迅速?為什麼這麼火爆?本文就試圖聊聊這些問題。

私募基金是什麼?

私募基金:通過非公開渠道發行,面向少數投資者募集資金而設定的基金。通常有個人投資者建立集資賬戶(灰私募)與建立有限合夥企業進行證券投資等。合作通過“君子協議”來進行。簡言之,就是一小群想要投資但不懂投資的人,把錢交給懂投資的“高手”炒股,追求有一定風險的高投資回報,有了利潤以後與“高手”利潤分成。

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相對應,其最主要的區別體現在募資渠道上,前者小範圍、特定渠人群、非公開,後者正好相反。非公開是很多私募基金忽略違規的一個重災區,即不能公開宣講,廣告、各種媒體上誘導投資者購買。記得2015年,北京某公司在機場路廣告私募被罰很慘。

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的區別

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第一個字上面,一“私”一“公”。具體來看:

1、募集對象和募集方式

公募基金面向普通投資者公開募集,投資起點通常在1萬元,而私募基金面向特定高端投資者定向募集,投資起點通常在100萬以上。

2、操作難度上

公募基金規模龐大,運作要求較高,建倉、調倉和減倉需要較長時間,而私募基金規模相對較小,建倉、調倉和減倉通常三五天內即可完成,能更貼近市場運行。

3、在投資方式上

倉位比例、槓桿高低、對沖買賣機制、投資分散度等方面有著嚴格的限制,私募基金限制較少,有較大的管理自由度和投資多樣性選擇。

4、盈利模式

公募基金主要收入來源是管理費用,所以公募基金追求規模,看重相對收益,業績或不是思考問題的出發點,而私募基金是“2+20”模式,只有客戶賺錢,私募基金才能存活下去,追求絕對收益。

5、利益綁定

公募基金一般不會有管理跟投,而私募正好相反,客觀上刺激私募基金傾盡全力獲取收益的同時,也嚴格風險控制。

6、流動性方面

公募基金在募集建倉封閉區之後,大部分公募基金投資者都可以在交易日隨時申購贖回,增加基金經理管理難度,而私募基金通常是按季度或者按月申購贖回,保持了產品的穩定性,於基金經理而言可以在更大格局中佈局,獲取超額收益。

私募基金為什麼這麼火爆?

私募基金的火爆,主要源於其追求絕對收益以及靈活機動。

1、業績優異。截止今年上半年,所有私募基金中位數為13.47%,樣本7971只基金,同期可統計的公募股票基金有1007只,其中位數為23%,注意的是我們沒有剔除指數型股票基金,如果剔除指數型股票基金,公募基金的中位數基金10.75%,遠遠落後於私募基金收益。換個角度,我們同樣統計前10%的收益,私募基金前10%平均收益為57.20%,但是公募股票型基金中,剔除指數在今年上半年表現最好的是易方達消費也僅有58.11%,第二名天弘新興文化為56.71%,換言之,公募股票型最好的表現也基金比私募前10%的平均收益高一個百分點。

2、公募基金有倉位最低限制,私募基金沒有限制。當市場處於趨勢性下跌時,公募基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下跌,即使基金經理知道還有很大的跌幅也無能為力,例如2015年股災和2016的熔斷,而私募可以清倉,保持空倉狀態。

3、基金行業的人員流動模式導致優秀的基金經理都選擇獨立創業。這個行業都是研究生畢業,基金公司研究員,然後基金經理助理,然後基金經理,有一定名氣後辭職創業。這就導致很多基金經理懷有賭一把、一戰成名的心態,從而忘記了嚴格的風控。只要跑贏滬深300就是勝利,萬一排名靠前不就賺了。

4、絕對收益和利益綁定。私募基金用業績說話,路演說的天花亂墜,業績差勁,基金分分鐘被贖回解散,同時跟投自己管理的基金綁定利益。

總之,公募基金有那麼一些為公司乾的感覺,而私募基金則是為自己幹。


私募基金的選擇以及國內靠前的私募基金公司

私募基金的選擇在邏輯上和公募基金的選擇一樣,也是從由誰管理,投什麼,怎麼投,過往業績,基金公司以及基金經理這些方面入手。

重點提醒的是:私募基金都有一個靈魂人物,這個人物是你重點考察分析的對象。例如伯克希爾哈撒韋,那重點就是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私募基金具有很強的個人色彩,投資者一定要慎之又慎的選擇,具體我們以後寫文章來分析。

最後附上截止9月2日,100億規模以上前十大陽光私募基金公司。

總結:私募基金是高端淨值客戶的首選,普通投資者特別是中產請謹慎參與。同時私募基金整個行業目前開始洗盤,每天有無數產品清盤也有無數產品新成立,這更需要投資擦亮眼睛,量力而行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我是溯源歸一,關注我,一起實現財務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