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聽老人們講,那些年旭光農墾的故事

結束這次上饒農墾之旅回來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上饒三清媚女子文學研究會的毛素珍會長對我說:“我們上饒農墾,有太多可寫的東西,王老師加油喲!”是的,我一直想好好寫些什麼,但卻一直不敢下筆,也不是沒有思路,角度也想好了,只是我真真切切的怕寫不好。關於農墾,這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尤其對於我們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來講。

听老人们讲,那些年旭光农垦的故事

雖然貌似農墾完成了自己曾經的歷史使命,雖然目前在很多地方農墾一直徘徊在低谷中,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些年農墾系統所凝結和煉就的精神還在,農墾系統的國有土地還在,只此兩點,就足夠了。況且,目前有很多農業墾殖場已經成功完成轉型,在改革大潮中,獲得了第二次生命,創造了第二次輝煌,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並站到了農墾系統發展的時代前沿,成為了農墾系統可學習、可效仿、可追逐、可進步的標杆。

听老人们讲,那些年旭光农垦的故事

這次上饒農墾考察之行,走訪了弋陽縣旭光墾殖場、三縣嶺墾殖場,橫峰縣的紅橋墾殖場,鉛山縣太源畲族墾殖分場。所到之處,拜訪當年戰鬥在農墾一線的老領導、老同志、老員工,聽他們講過去的農墾故事,聽他們講那些年的農墾……

听老人们讲,那些年旭光农垦的故事

關於旭光墾殖場與旭光鄉

旭光鄉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東南面,東鄰鉛山,南西毗鄰貴溪。轄區面積57.56平方千米,總人口數6850人(2017統計)。旭光鄉地域分散,分六片呈插花型分佈在疊山、圭峰、南巖等鄉鎮境內。鄉政府駐地在鐵沙街分場,距320國道12公里,離縣城18公里。 寶豐縣遺址、唐宋古銅礦遺址在旭光鐵沙街分場,白馬清真寺在旭光白馬山分場,明尚書江俊故里在旭光旗山分場,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謝枋得祖墓在旭光洪山分場。

听老人们讲,那些年旭光农垦的故事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底六十年代初,一批批意氣風發、滿腔熱血的人,從全國27個省市聚集到了這裡,弋陽旭光墾殖場,一個由省直管、政企合一、政農林“三塊牌子一套人馬”的以農墾為發展龍頭的組織,就在那個如火如荼的年代成立了。他們走進旭光深處,披荊築路、夯土為牆、伐木為椽、斬棘建房、開荒造田、爬山造林。那個時候的人們,講究的是大無畏的革命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拼搏精神,公而忘私的集體主義精神,艱苦樸素、厲行節約的勤儉持家持場精神。

听老人们讲,那些年旭光农垦的故事

旭光首任場長方定松

說起旭光墾殖場,有一位老紅軍戰士不得不提起,他叫方定松。方定松老人1910年出生在江西上饒鉛山縣石塘鄉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中,曾參加方誌敏領導的紅軍在武夷山區打游擊,後回在戰鬥中負傷離開部隊養傷。1949年7月鉛山縣解放,方定松老人身體恢復健康後又重新回到革命隊伍中。五十年代末擔任過鉛山縣縣長。

听老人们讲,那些年旭光农垦的故事

1960年初,根據時任江西省省長的邵式平提議,在弋陽縣創辦旭光墾殖場,方定松老人調任旭光墾殖場任首任場長。方定松老人回憶當年建場,當年旭光場總部駐地鐵沙街,到處是芭茅,雜草叢生,野獸成群。初到旭光,墾殖場廣大幹部和職工就住在毛竹搭建的簡易房內,這種簡易房,夏季溼熱,冬季冷潮,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帶領著旭光墾殖場全體幹部職工,生生的在旭光創造出屬於農墾系統自己的一片藍天。

听老人们讲,那些年旭光农垦的故事

旭光墾殖場任職時間最長的黨委書記葉石水

提起老書記葉石水(在1977-1987年期間任旭光墾殖場黨委書記),在我們走訪旭光墾殖場現在的年輕幹部時,他們仍然都能滔滔不絕的講起老書記的二三事。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葉石水擔任旭光墾殖場黨委書記期間,一年三百六十多天,有一半時間都待在各分場基層。在山坳野地裡、在山澗河流旁、在田邊地頭邊,經常會看到他頭帶斗笠,肩系毛巾,與農工們在一起商討墾殖對策。那個時候的他,騎著一輛自行車,一天騎行幾十公里是家常便飯。職工們不會忘記,每年的春插、雙搶,他都在墾殖生產的第一線,與職工同吃、同住、同勞動。不要以為老書記是走過場,當年旗山的插秧高手曾和老書記比賽插秧,結果還是被老書記遠遠的甩在了後頭……

听老人们讲,那些年旭光农垦的故事

八十年代後期,旭光墾殖場農墾工業蓬勃發展,總場機關條件好了,購買了大客車、麵包車、小車,但老書記卻很少坐車,仍然堅持騎自行車下鄉。老書記在旭光墾殖場主政十年,把旭光墾殖場的經濟推向了歷史的巔峰,但他仍然保持著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工作作風,沒有極特殊原因,他從來不陪客吃飯,到各分場工作吃飯也要交飯票,即使是到生產隊農工家裡吃“派飯”,事後他也如數交錢和糧票,從來不搞特殊化。

听老人们讲,那些年旭光农垦的故事

我們遇見了旭光墾殖場第十四任主政者方定根老人

在位於上饒市弋陽縣旭光鄉的弋陽國際文學村(江廖肖村),我們見到了方定根老人(上圖),方定根老人在1991年-1993年任旭光墾殖場場長。他是大學畢業後,就來到了旭光墾殖場工作,一晃兒時間已經過去了六十載,當年意氣風發、帥氣十足、滿腔熱血的青年人,如今已經是八十多歲的遲暮老人。看到方定根老人,讓人不由自主的感嘆,悠悠歲月的無情。

听老人们讲,那些年旭光农垦的故事

時間回到一九五七年秋冬之交,一位剛剛滿十八歲的江蘇青年,手捧著書本,響應祖國“青年人志在四方”的召喚,放棄家鄉放棄優越的城市生活,毅然決然的來到了千里之外的旭光墾殖場,參加社會主義農墾建設,那個時候的旭光墾殖場還叫洪山墾殖場。他就是本段文字的主人翁方定根。方定根畢業於財政部揚州財校,是我們國家第一代自己培養的財會專業人員。在旭光墾殖場,他從會計做起,然後是會計科科長、分管財務的副場長,以及旭光墾殖場第十四任主政場長,前後在旭光墾殖場認真用心工作三十五年。

听老人们讲,那些年旭光农垦的故事

旭光墾殖場是一個政企合一的大社會,人員來自二十多個省市區,將這樣一群來自不同地域、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統一到一個思想層面、一個行動層面上來,談何容易?但方定根老人以他任勞任怨、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嚴以律己、恪盡職守、不徇私情、和藹可親的工作作風,贏得了全場人的敬佩和讚譽,從這一點上講,與其說方定根老人是一位場領導,倒不如說他是一位師者,為旭光墾殖場培養了一大批各類專業人才,尤其是帶出了一大批工作作風硬朗、為人正派、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後輩人才。這也許正是農墾人幾十年來所凝成的農墾精神的具體體現和傳承。

听老人们讲,那些年旭光农垦的故事

旭光場的養豬女——巾幗勞模黃蓮珠

黃蓮珠是一個極普通的旭光場職工,她一九三五年出生在浙江省峽縣,一九六零年與丈夫全家遷到旭光墾殖場寶峰分場小旗山生產隊,投身到農墾事業的生產勞動,在小旗山這個孤寂的小山村一待就是五六十多年,黃蓮珠也由當年的一個風華正茂的小姑娘變成了一位古稀花甲的老人,可以說,她把她所有的青春年華和大好時光奉獻給了旭光墾殖場。

听老人们讲,那些年旭光农垦的故事

黃蓮珠是一九七0年接手了小旗山生產隊小型養豬場飼養工作的,這個時間距離她及她們全家來到旭光墾殖場寶峰分場整整過去了十年。這個養豬場離分場有十幾華里之遠,而且當時不通公路,黃蓮珠作為一位女同志獨自一人承擔了飼養養豬場最初的1頭公豬、5頭母豬、100多頭小豬的任務,她即是養豬場負責人,又是飼養員、獸醫,還要負責飼料採購、運輸,硬是一個人把這項艱辛的工作擔當下去,母豬產豬患的時候,不論是酷暑寒冬,她都是整天整夜守在豬圈旁邊,用自家的雞蛋、紅糖補充母豬營養不良。在豬場工作十三年間,她每天工作十幾小時,沒有白天、黑夜,家務事都沒有辦法顧及,由於黃蓮珠的辛勤工作,養豬場每年出欄成年豬100餘頭,產小豬100餘頭,為全場婦女樹立了榜樣和典範。

听老人们讲,那些年旭光农垦的故事

旭光墾殖場鐵沙街的趣聞“三長兩短”

我們走進旭光墾殖場鐵沙街分場,分場書記劉安順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安順書記跟我們講了許多鐵沙分場的農墾歷史和趣聞,其中最有意思的是這裡的“三長兩短”和鐵沙街“金小姐”。

听老人们讲,那些年旭光农垦的故事

六七十年代,在旭光場工作過的幹部職工都知道,總場機關所在地鐵沙街的“三長兩短”。“一長”是鐵沙街的馬路長,從鐵沙街分場的三層樓(當時分場辦公、宿舍的綜合樓,八十年代已經拆除),到農科所的奶牛場(現在是旭日銅礦辦公樓),這條用宋代冶煉的鐵礦石鋪成的馬路長度達兩公里。“二長”是旭光紡器廠的職工宿舍長,一幢樓長達120米,共有68套房間,“三長”是旭光總場職工醫院走廊的椅子長,一條椅子長達40米,可同時坐病人將近一百人。

听老人们讲,那些年旭光农垦的故事

“兩短”中的“一短”指的是當地鐵沙街本地人尤其是男人矮小的比較多。說是當時生活困難,大家吃不飽,營養跟不上,再加上男孩兒從小就要上山砍柴,肩挑重擔,水含礦物質高行等這些原因造成。所以鐵沙街裡的男人綽號都被叫成什麼什麼矮子的比較多。還有“一短”,說的是旭光墾殖場書記、場長的家屬宿舍矮小,六七十年代,旭光墾殖場屬省管單位,場領導都是正縣級幹部,但他們卻住在用黃泥、亂石頭砌築的低矮土牆房內。

听老人们讲,那些年旭光农垦的故事

旭光場鐵沙街有位“金小姐”

宋淳化至康定年間(公元990-1040),鐵沙街由唐德宗時期,寶豐鐵場升為寶豐縣。當時鐵沙街可謂是商賈林立,歌舞昇平,人往如鯽;寶豐河江寬水深,滿載鐵礦的帆船直通信江。相傳,當時的鐵沙街,日消費“百條豬、千擔米”,也是鐵沙街最鼎盛時期。據傳,當時鐵沙街一位最富有的財主,有一個聰明、漂亮的小姐,深得她父親的寵愛。年方18時,得暴病身亡,她父親食不能安、夜不能寐,日思夜想;為紀念他聰明、美麗的女兒,用數十兩黃金,鑄造了一個“金小姐”,並埋在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從此,千百年來,鐵沙街“金小姐”的故事,一直流傳到今天。

听老人们讲,那些年旭光农垦的故事

寫在後面的話

時光冉冉,轉眼六十年歲月匆匆而過,當年旭光墾殖場,如今已經變得青山麗水、風光旖旎、空氣清新、良田肥沃、林海深深、溪水潺潺的好地方。鐵沙街枯木逢春、稠情厚意的喜迎八方來客;張灣新村高樓撥地、花團錦簇、小橋流水、快意人家;白馬山繼續它的生態建設,寶粟河水早已唱出歡樂的歌;楊橋、靈範那油旺旺的黑土地,千萬畝稻粟風姿綽約婀娜多姿。

听老人们讲,那些年旭光农垦的故事

“昔日繁華景,今日更精彩”。承繼著艱苦創業、求真務實、勤勞樸素、精誠團結等農墾優良傳統的旭光人,在新時期新時代,在這千年盛世之機,搶抓機遇、忘我拼搏、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用自己聰明智慧和辛苦汗水譜寫出一曲曲農墾事業再立新功再創輝煌的新篇章。

听老人们讲,那些年旭光农垦的故事

旭光農墾之行,讓我感慨萬千,於是賦詩一首兩段,以為記:(一)“旭光蹉跎六十年,千磨萬擊精氣傳。築就華章成舊事,塗滿麗景農墾田。”(二)“改革春風四十年,旭光二次抖新顏,意氣風發千萬裡,鬥志昂揚挺在前。”

听老人们讲,那些年旭光农垦的故事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弋陽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攝影旅行家 更新:2019.08.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