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每年房價漲幅上限5%?濱江西興宅地限價4.92萬

01

最近,杭州一塊宅地火了。

不是地段不可複製,也不是體量驚人,而是因為上限房價“突破”了原來的板塊天花板。

它就是將於11月19日出讓的濱江西興宅地(板塊首宗“雙限地”)。

位置其實不算差,西側緊鄰迎春南苑,直線距地鐵1號線西興站約700米。但對比時代濱江·丹楓四季、綠城·曉風印月等盤,又明顯遜色不少。

體量只有約4.4萬㎡,容積率2.3,可建體量約10.1萬㎡。

地塊除了住宅,還包括商業商務和公租房。其中,住宅佔比不超過80%(80969.2㎡),公租房配建8096.92㎡,其餘商業商務體量12145.38㎡。

每年房價漲幅上限5%?濱江西興宅地限價4.92萬/㎡的背後邏輯

西興宅地實景

由於構成複雜,地價並不高。

起價228546萬元,摺合樓面起價22581元/㎡。上限價格296546萬元,摺合封頂地價29300元/㎡。

而之前濱江區最貴宅地,地價高達34464元/㎡,且有13%自持,即中海雲宸。

但意外的是,地塊未來房價上限,卻超過了目前板塊所有在售樓盤。

住房毛坯均價上限44700元/㎡,毛坯最高單價49170元/㎡。裝標上限4500元/㎡,即精裝住宅均價上限49200元/㎡。

就房價上限來說,僅次於望江、江河匯流區。

02

和二手房價格體系涇渭分明不同,限價下的濱江區,無論位置好壞,新房價格基本差不多。

比如,上週剛領證的區政府樓盤——曉風印月,小戶型均價47100元/㎡,大戶型均價48100元/㎡(含裝標4500元/㎡)。

再往前的中海雲宸,位於長河,純139㎡戶型,精裝均價4萬7(含裝標5000元/㎡)。

還有地塊東南方向約1公里的時代濱江悅,毛坯均價4萬2。加上裝標,也基本一致。

距上次開盤已4個月的奧體紅盤——杭州壹號院,主力房源170-180㎡,均價48100元/㎡,與曉風印月大戶型也一樣。

可見,除了超大戶型,精裝均價4萬7,已是濱江區限價天花板。

每年房價漲幅上限5%?濱江西興宅地限價4.92萬/㎡的背後邏輯

據悉,近期即將首開的傲旋城,及計劃今年底入市的世茂浦沿項目,大概率也是遵循這一原則。

所以,單從上限價格看,濱江區房價漲了約2200元/㎡。

從另一個角度看,新地塊也為明年上市的房源,釐定了新的房價體系。

打個比方,預計明年上市的時代濱江·丹楓四季,和曉風印月明年續銷的房源,就可能按照49200元/㎡的新標準來。

不過,僅從漲幅看,並不高,只有4.7%。

03

因為新宅地或新項目推出,導致板塊限價“突破”的,不止濱江區。

比如,剛剛首開的仁恆濱江園,精裝上限70800元/㎡,也比之前南星69800元/㎡的價格,漲了1000元/㎡。

單論漲幅,比濱江區還低,只有1.7%。

但也有漲幅很高的。

如原計劃今天出讓的臨安城區宅地,精裝上限高達26300元/㎡(裝標3500元/㎡),比如意溪湖貴了整整4550元/㎡,漲幅高達25%。

不過,這個漲幅,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因為,最高限價等於銷售價的前提條件是:市場夠火熱。南星和濱江,是符合的。

每年房價漲幅上限5%?濱江西興宅地限價4.92萬/㎡的背後邏輯

而目前的臨安樓市,流搖屢見不鮮。僅以目前市場售價,去化就很困難,甚至已出現買房送車位,更不用說2萬6以上的售價了。

也就是說,臨安的高漲幅,其實沒有意義。

唯一的例外,可能是今年9月成交的崇賢商住地,精裝上限2萬3。

比之前板塊最貴的秋實宸悅(高層精裝均價20600元/㎡),高了2400元/㎡,漲幅約11.7%。

之前2萬上下的實宸悅和上河宸章,賣得都很好。若提升到2萬3,會有壓力但不會太差。

綜合來看,目前幾宗新房價格上漲的案例,平均漲幅估計也就在5%左右。

這恰恰符合傳言已久的房價調控主基調:年漲幅上限5%。

04

所以,與其說是突破限價,倒不如說是精準調控,來得更準確。

仔細觀察全國樓市,你會發現,儘管沒有明文規定,但明裡暗裡,已經有大量信號表明:5%就是年房價漲幅上限。

最典型城市,莫過於蘇州。

今年開年後,蘇州樓市一片火熱,四月底房地產價格指數高達5.7%,很快就被點名批評。

隨後蘇州緊急召開座談會,明確提出全年房價漲幅目標必須控制在5%以內。如果得不到控制,調控會即可加碼。

結果房價繼續失控,而進一步加碼的限購和限售政策,也隨之出臺。

每年房價漲幅上限5%?濱江西興宅地限價4.92萬/㎡的背後邏輯

另外,重慶某開發商座談會也透露:今年全市房價漲幅要控制在5%。

而在不久前,重慶原市長黃奇帆更大膽預測:未來十幾年,房價趨於穩定,既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平均增長率大體在5%左右。

他給出的理由是:中國GDP今後十幾年平均增長率5%左右,M2增長率類似,而房價漲幅不應超過前兩者。

實際上,今年以來官方多次強調重申:房住不炒,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房地產是個金融屬性非常強的產業,尤其在持續三年火熱之後,積蓄了大量金融風險。無論大漲還是大跌,都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穩才是首位,但允許小幅上漲或下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