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兩種宗教信仰的碰撞:羅馬帝國為何要迫害基督教?

在基督教的歷史上,從來不乏聖徒和殉教者,而這些殉教者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羅馬帝國時期。那時,基督教遭到了羅馬帝國的迫害,成千上萬的基督徒被判處死刑,有的甚至被扔進角鬥場,任由獅子猛獸啃食他們的身體,以取悅羅馬公民。

兩種宗教信仰的碰撞:羅馬帝國為何要迫害基督教?

基督教常常以此來襯托羅馬帝國異教皇帝的殘暴不仁和不寬容,但是事實並非如此,羅馬帝國對於宗教信仰其實相當寬容,在羅馬帝國境內,存在著千千萬萬各不相同的宗教信仰,羅馬人的宗教觀與古代中國人一樣,都有祖先崇拜和泛靈論的特點。羅馬人崇拜者各式各樣的神,除了羅馬的神系,他們還會接納諸如密特拉等東方宗教,此外,他們認為偉大的君王在死後也會成神,比如奧古斯都死後,就被羅馬人當做神靈崇拜。羅馬帝國的萬神殿就是這種觀念的鮮明體現,萬神殿中集合著帝國各個民族的神靈,他們一同被放在萬神殿中供人瞻仰。

可見,羅馬人對於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僅不刻薄,而且相當寬容,但為何一向對宗教信仰表示寬容的羅馬人卻對基督教如此刻薄呢?這裡面的原因相當複雜。

一、羅馬帝國迫害基督教的動機

羅馬帝國迫害基督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基督教的排他性惹怒了出基督教以外的其他宗教,帝國迫於輿論或出於偏見打壓基督教。二是基督教的一神論主張其他神靈都是偽神,這等於否定了羅馬皇帝的神性,羅馬皇帝出於統治的目的對其進行鎮壓。

兩種宗教信仰的碰撞:羅馬帝國為何要迫害基督教?

萬神殿有著各民族的神靈

基督教不同於羅馬的其他宗教,他是具有鮮明排他性的一神教,對於基督徒來說,世界上只有一位真神,那就是耶和華,其他的所謂神靈,要麼是偽神,要麼是魔鬼假扮,而那些敬拜偽神和魔鬼的信徒如果死前沒有皈依基督教,顯然沒有好下場。這一論斷與當時羅馬其他宗教的看法截然不同。當時羅馬大部分宗教都屬於多神教,有著鮮明的泛靈論特點,他們之所以能和平共處,主要在於各民族對各自宗教的傳統和祭典儀式,全都不言自明地表示認可和尊重。而基督教排他的一神論則徹底打破了這種默契,基督教不承認其他神靈的合理性,基督徒也拒絕參加異教的儀式,這種傲慢的做法觸怒了基督教以外所有的宗教。在整個帝國形成了強大的反基督教的輿論,這種輿論無疑增長了羅馬帝國臣民的偏見,這使得在迫害基督徒的行動中,羅馬皇帝總能得到相當的輿論支持。

兩種宗教信仰的碰撞:羅馬帝國為何要迫害基督教?

被扔入競技場的基督徒

除了這一原因,更為主要的是,基督教只承認耶和華為獨一真神,以及上帝高於一切的教義,觸動了羅馬皇帝的政治利益。作為獨裁者,羅馬皇帝宣揚自己的神性,並且希望臣民效忠於自己。到了戴克裡先時代,戴克裡先更是宣稱自己是神靈轉世,而且引進東方式的宮廷禮儀來彰顯自己的威嚴。而羅馬公民,也有認皇帝為神的傳統,比如奧古斯都死後,就被羅馬人當做神來崇拜。而基督徒恰恰否定這一切。

對於基督徒來說,唯一的真神只有耶和華一個,而耶穌則是他的聖子,其他的神靈都是偽神和魔鬼假扮,按照這個定義,羅馬皇帝自然也是偽神,既然羅馬皇帝是偽神,自然沒有忠於的必要,基督徒視聖經為真理的源泉,將服從上帝的旨意當做畢生的使命,羅馬皇帝作為異教徒得不到基督徒絲毫的認可。對於羅馬皇帝來說,這種否認自己統治權威的行為是不可容忍的,必須予以打壓。

兩種宗教信仰的碰撞:羅馬帝國為何要迫害基督教?

奧古斯都死後就成為了神

實際上每當捉到基督徒,羅馬皇帝都會給予他機會,比如圖拉真就說,只要基督徒願意向羅馬神祗獻祭以及承認羅馬皇帝為神,就可以將其釋放,這足以表明羅馬皇帝與基督教爭論的核心就在於自己的統治利益,這是迫害基督徒最為核心的動機。

二、羅馬帝國對於基督徒的迫害行動

因為基督教對於羅馬皇帝神性的質疑,因此從尼祿、圖密善再到瓦萊裡安、戴克裡先,羅馬帝國一直奉行對基督教的迫害政策。

比如公元44年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雅各就在耶路撒冷被殺,公元60年,耶穌門徒之一的安德烈在希臘被釘上十字架,公元67年,來羅馬傳教的耶穌門徒彼得都被殺死。尼祿在遭遇羅馬大火後,更是將基督徒作為替罪羊予以捕殺。

兩種宗教信仰的碰撞:羅馬帝國為何要迫害基督教?

羅馬大火

在圖拉真時期,耶路撒冷和安條克的基督教領袖更是被殺,公元177年更是發生了里昂殉道事件,當時羅馬人逼迫不肯改變信仰的基督徒坐在競技場內燒紅的鐵椅上,或讓牛用角將其刺死。

到了戴克裡先時代,由於基督教的規模擴大,迫害的力度也增強了,其中最激烈的一個迫害行動是在弗裡吉亞的一個小鎮,那個小鎮的民眾和官員都皈依了基督教,行省的總督害怕會有激烈的反抗,於是調來了羅馬軍隊前來拆除教堂。軍隊和教民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基督徒全部進入教堂,決心阻攔軍隊,不讓他們玷汙上帝的居所。軍隊被民眾的反抗激怒,遂縱火焚燒教堂,以至於整個教堂的男女老少全部做了殉教者。

兩種宗教信仰的碰撞:羅馬帝國為何要迫害基督教?

殉教的基督徒


除了迫害之外,基督徒由於其獨特的宗教觀念,還受到整個羅馬社會的排擠,當時基督徒無法擔任官職,還被禁止公開集會和敬拜上帝,因此他們只能轉入地下,進行秘密集會。儘管迫害如此嚴厲,但基督教由於其教義貼近窮人,而且在邏輯上勝過多神教,並具有強大的組織力,因此倖存了下來,在公元251年,羅馬的基督教會擁有46個神父,42個侍僧,52個讀經者,贍養著1500個孤兒寡母,而根據史學家估計,這一時期羅馬城至少有3-4萬基督徒,可見基督教的生命力。

兩種宗教信仰的碰撞:羅馬帝國為何要迫害基督教?

基督徒只能轉為地下活動

三、君士坦丁大帝出於政治利益轉變了對基督教的看法

基督徒一直被迫害直到君士坦丁大帝頒佈米蘭敕令,停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此後,在狄奧多西時期,基督教更是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並開始了對多神教的鎮壓。

君士坦丁大帝停止迫害基督教的原因有二,一是基督徒的數量已經大幅增長,不僅是窮人,就連很多富人官員軍人都改信基督教,在進行迫害代價很大。二是他發現了基督教可以鞏固自己的統治。

兩種宗教信仰的碰撞:羅馬帝國為何要迫害基督教?

君士坦丁大帝結束了對基督徒的迫害

基督教的一神觀念有利於君士坦丁構建帝國統一的信仰,這對當時經常爆發內戰的羅馬帝國十分重要,二是君士坦丁進行了邏輯的變通,用基督教來論證自己的神聖,以前羅馬皇帝之所以迫害基督教在於基督教否認自己的神性,但君士坦丁卻巧妙利用了基督教的教義論證了自己的合法性。基督教既然承認了皇帝的神聖性,自然也就沒有必要進行迫害。

君士坦丁通過厚待教會讓教會宣稱自己是上帝的唯一代言人,基督徒要想上天堂必須服從上帝的教導,而皇帝是上帝選擇的人間代言人,因此服從君士坦丁就是服從上帝。君士坦丁用巧妙的詭辯論證了自己的合法性,將基督教變為符合皇帝利益的宗教。

兩種宗教信仰的碰撞:羅馬帝國為何要迫害基督教?

君權神授

縱觀羅馬帝國迫害基督教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皇帝對於宗教的態度全在於是否符合其政治利益,當羅馬皇帝發現基督教可以為其統治辯護時,便立即順應民意,改變了迫害政策。宗教的興盛取決於其能否滿足統治的需要,這無疑是政治的又一大奧秘。

兩種宗教信仰的碰撞:羅馬帝國為何要迫害基督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