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應勇:垃圾分類工作的效果超過預期,為上海市民點贊

應勇:垃圾分類工作的效果超過預期,為上海市民點贊

應勇:大家好!第三十一次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議順利完成了各項議程,取得了圓滿成功。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兩位主講嘉賓作了精彩的演講,各位成員提出了許多極具價值的深刻見解,對上海加快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借鑑意義。本次會議還進行了一位副主席的換屆。在此,我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對卸任的會議副主席史畢福先生為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所作的貢獻,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謝!我們期待新任副主席凱颯先生為諮詢會帶來更多的精彩!

我們共同確定明年會議的主題是“邁向更高水平開放、更高質量發展的上海”。國際企業家擁有全球視野,屆時一定會有更多的真知灼見貢獻給我們。我們將真誠聆聽國際企業家們的專業觀點,進一步匯聚世界智慧,加快將上海建設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議一直受到媒體廣泛關注。本次會議的成功,離不開記者朋友們高效的新聞服務。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应勇:垃圾分类工作的效果超过预期,为上海市民点赞

1、彭博新聞社:兩個月前臨港新片區揭牌,有沒有新進展可以分享,今後一年有沒有具體的計劃?

應勇: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是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延續和發展,但不是簡單的空間擴大、政策平移,而是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以更大的力度推進全方位更高水平對外開放。要實施具有較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政策和制度,進行更大的風險壓力測試。從經濟形態來說,要建設一個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從城市形態來說,要打造現代化的新城。

那麼臨港新片區特殊在哪裡?我想核心是實行更加開放的政策與制度,可以概括為“6+2”。“6”就是在特殊經濟功能區裡實行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和信息的快捷聯通。“2”就是兩項制度: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稅收制度和全面風險管理制度。圍繞“6+2”形成一些特殊政策制度安排,比如我們還要建立特殊綜合保稅區,上海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支持臨港新片區的50條特殊支持政策等。

今天是臨港新片區掛牌滿兩個月,兩個月以來運行順利。我們出臺了管理辦法,組建了管理機構,各項工作也按照《總體方案》在順利推進。新註冊企業1329家,集中籤約了62個項目,涉及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重點項目,總投資超過260億元。還與16家重要的金融機構、上海國有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下一步,我們將全力推進新片區的建設,力爭儘快取得有顯示度、有影響力的實際成效。

2、上海外語頻道:請問主席先生,今年IBLAC主題是“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您覺得一座城市如何提升它的核心競爭力呢?

邁克爾·狄克曼:世界各大城市和自貿區之間都存在各種各樣的競爭,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在競爭中勝出。大城市往往面臨共性的問題,比如交通擁堵、空氣汙染、教育資源不均衡等問題。今天會議的討論還涉及垃圾管理、如何確保充分就業、如何降低房價等問題。我們還探討了如何進一步改善上海的營商環境,為上海市民提供更宜居的環境等議題。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真正造就一座偉大的城市。

我手上這本厚厚的資料中,包含了今年IBLAC所有成員提出的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對許多方面提出了具體建議,目的是讓上海的營商環境變得更好,從而吸引更多企業來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也讓上海市民過上更好的生活。

今天下午的討論非常全面,涉及到管理一座大城市面臨的方方面面的問題。在世界各地的大城市中似乎有這樣一種趨勢,一旦看到什麼問題就會指責這座城市的管理者,說是他們造成的問題,但是事實上只有你真正成為一個管理者,才知道每天的工作是多麼複雜。作為一個城市的管理者,任何一個舉動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我特別想祝賀上海市政府,在你們的領導下,上海這座城市一直站在全球競爭的前沿。未來,需要努力吸引全球更多企業的更多投資、更多關注,從而累積更多增長和更多財富,最終進一步提升上海市民的生活水平。通過這樣,上海就會成為一座偉大的城市。

3、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請問應市長,第二屆進博會即將開幕,作為執委會主任,您能否介紹一下各項準備工作?作為舉辦城市的上海,打算如何放大進博會的溢出效應?

應勇: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辦在即,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舉辦時間仍然為11月5日至10日,內容仍然是國家展、企業展和虹橋論壇“三位一體”。目前有64個國家將參加國家展,其中15個國家為主賓國;企業展的展出規模從去年的27萬平方米增加到33萬平方米,參展企業的數量和質量都明顯超過第一屆;“虹橋國際經貿論壇”將更名為“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其合作單位在世貿組織、聯合國貿發會議、聯合國工發組織的基礎上,今年還將增加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國際貿易中心等國際組織。

我們將按照習近平主席對進博會提出的“辦出水平、辦出成效、越辦越好”的要求,聚焦“規模更大、質量更優、創新更強、層次更高、成效更好”,繼續以一流的城市環境和一流的服務保障,確保第二屆進博會圓滿成功。

上海作為進博會的舉辦城市,同樣也要注重進博會的溢出帶動效應。這個溢出帶動效應,應該是全方位的。首屆進博會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為了進一步放大溢出帶動效應,上海市制定了7方面50條舉措,正在推動落實。我們要加快建設虹橋進口商品保稅展示交易中心等功能性平臺,把上海打造成聯動長三角、服務全國、輻射亞太的進出口商品集散地。進博會期間,我們還將舉辦上海城市推介活動。進博會後,國家展將向公眾延展8天,以滿足廣大市民的觀展願望。

4、人民日報:請問應市長,長三角發展一體化已經到了“密集施工”階段。作為龍頭城市,上海如何進一步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在這個新的背景下,虹橋商務區會不會有新的定位發展?

應勇: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佈,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今年,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作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上海正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和使命擔當,按照總書記的要求,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加快推進相關的工作。

上海按照國家《規劃綱要》確定的戰略定位和目標任務,將著重加快三個重點區域建設,第一個重點區域就是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剛才我在回答第一個問題時已經說過了。

第二個重點區域,就是要在上海的青浦、江蘇的吳江、浙江的嘉善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這個示範區要加快走出一條生態與發展相得益彰、跨行政區域共建共享的新路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探索經驗和提供示範。

第三個重點區域就是您剛才講到的虹橋商務區,虹橋商務區在國家的《規劃綱要》中有一個新的定位,就是要打造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國際化中央商務區和國際貿易中心新平臺。

圍繞這樣的新定位,我們正在研究制訂一系列政策措施,概括起來就是兩個方面:一是按照新定位制定了實施方案,二是加快編制虹橋商務區規劃。

我們要通過加快集聚一批功能性的平臺和高能級的貿易主體,來加快推進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使之成為服務長三角、服務全國、聯通國際的開放樞紐。

5、上海廣播電視臺:請問應市長,目前上海實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近4個月了,請問成效如何?下一步將如何提高垃圾末端處置能力?

應勇:垃圾分類是新時尚。近年來,特別是今年貫徹實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來,上海上下積極行動,廣大市民踴躍參與,自覺遵守,垃圾分類工作的效果超過預期。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類的體系初步建立,全市居住區垃圾分類達標率從去年底的15%,提高到今年9月份的80%。

有關部門告訴我,經過努力,到9月底,全市每天分出可回收物比去年底增長5倍,分出溼垃圾比去年底增長130%,分出幹垃圾比去年底減少26%,分出有害垃圾比去年增長5倍,這個數字的變化也說明了上海在生活垃圾前端分類取得了初步效果。

從中端來說,現在已經初步建立了全面全程分類收運。從末端來說,由於前端分類達標率的提升,幹垃圾焚燒的熱值提高了14.3%,現在全市每天的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量為1.7萬噸,比2017年底提高了41.7%,而填埋的比例下降到30%以下。

您剛才問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末端設施能力的建設。我多次講過,加快生活垃圾末端處置設施和功能化利用設施的建設,這在上海當下遠比多建幾幢樓來得重要。近兩年,上海持續加大垃圾末端處置設施和“兩網融合”體系建設的投入,這才有了生活垃圾填埋率的下降。

我們要加快資源化利用末端設施建設,目標就是到2022年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這裡我要為上海市民點贊,向上海市民表示衷心的感謝。

6、上海日報:狄克曼主席先生,您覺得上海應該在哪些方面進一步努力,從而成為一個更具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呢?對於安聯或者其他國際知名的金融機構來講,應該怎麼做才能和上海形成共贏?

邁克爾·狄克曼:在今天的討論中,有很多金融機構給上海的建議,包括進一步推動上海資本市場國際化、債券市場國際化,以及設立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我相信這些關於金融開放的政策,上海市政府相關部門一定會仔細研究。從安聯的角度來講,我們最近剛剛在上海市獲得一張新的牌照,可以進一步整合在上海的各種業務,進一步思索如何能為上海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在今天的討論中,講到了養老金和養老金體系,這是非常重要的話題。如果有了合適的養老金安排,更多的人會覺得老年的時候更有安全感,實現老有所養。安聯和中方合作伙伴也有很多年的合作,推出了對消費者來講非常簡單易懂的保險產品,截至目前已有1000萬用戶,現在需要考慮如何為市場提供互補性的產品。我們希望通過努力,不辜負上海市政府給予我們的信任,做得更好。

7、南華早報:請問在當前國際經濟下滑、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上海有沒有感受到外商投資方面的壓力,有沒有相應的對策和措施加大引資力度?

應勇:今年以來,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符合預期,保持了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發展態勢。我們堅持集中精力抓經濟,心無旁騖促發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穩增長放在突出位置,努力用穩增長的硬任務落實好促發展的硬道理,用自身發展的確定性來有效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有效應對了經濟下行的壓力。今年以來,上海經濟運行呈現企穩回升的好勢頭,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長6%。與此同時,工業投資、利用外資都繼續保持好的增長勢頭。今年以來工業投資的增長在去年增長17.7%的基礎上又增長了16.3%,連續18個月保持兩位數的投資增長。去年,新設外資企業項目、合同利用外資、實到外資都同步實現增長,今年1-9月份仍然保持了“三個同步增長”,分別增長了40.2%,8.9%和13%。

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如何不確定,我們穩增長的目標不變,我們自身發展的確定性不變。經過不懈的努力,我們有信心完成今年全年的經濟增長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