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納雍民族風情博物館—新房神仙坡


納雍民族風情博物館—新房神仙坡


新房神仙坡

神仙坡是黔西北烏蒙高原上鮮活的民族風情聚居地,地處納雍縣和水城縣交界處的新房鄉,距離納雍縣城54公里。神仙坡就象一個聚寶盆,寬闊平坦的大壩被饅頭似的小山坡圈著,山坡上綠草叢生,鳥語花香,形成了一個奇特的遊樂場所。

神仙坡之所以如此令人流連往返,緣於它深刻的歷史背景。傳說古時候,在神仙坡腳下的一個村子裡,有一對青年男女在一次對歌中互相傾吐愛慕之情,結成深厚感情。可是思想封建的父母極力反對他們的婚事,將他們各自禁閉。為了自由,他們衝破父母的重重枷鎖。在父母的追趕下逃到了神仙坡的叢林之中,狠心的父母就放火燒坡,一對真心相愛的情侶就在火焰中化成一股青煙,飛上了藍天,成了神仙。人們為了紀念他們對愛情執著的勇敢精神,每年端午節就匯聚於此,採取各種各樣的活動方式,表達對他們的懷念之情,於是年復一年,神仙坡便成了山歌的海洋,遊樂的天堂,青年男女聚會的情場。

一年一度的端午時節,神仙坡就會變得熱鬧非凡,大約有5萬多人將不遠萬里匯聚於此。其中黔西北、黔東南、滇東北的少數民族就有不少,他們從很遠的地方趕到神仙坡來尋親會友,會同納雍縣的苗、彝等少數民族同胞歡度佳節。這一天,跳蘆笙舞、鬥牛、賽馬、對歌等各種活動方式,在神仙坡各展風采。瞧!所有人群中,最令人注目的要算穿著刺繡工藝精美、圖案造型古樸自然、美觀大方的苗族同胞和穿著織造精美、黑底花紋、鑲有虎頭等花邊的彝族同胞、尤其是彩色豔麗的彝族馬桶裙加之配戴的金銀首飾,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珠光寶氣,令人羨慕不已。人們站滿了神仙坡的各個山頭,有的用高吭的歌聲來抒發內心的感情,有的用舞蹈來表達內心的愛意,有的則用鬥牛、賽馬等方式來顯示自己的強壯、英武等等。

聽!遠處山坡叢林中傳來了嘹亮的對歌聲。“妹要唱歌唱起來,哥在這邊好安排。哥在這邊安排好,一個一首唱起來”;“說到唱歌就唱歌,要唱河頭對河腰。要唱葫蘆漂下水,要唱石板水上漂”等。他們用這些膾炙人口的山歌來抒發心中的情愛,尋覓心上的情人。幾個苗族同胞正在柔軟的綠草坡上歡快的跳蘆笙舞,他們邊吹邊跳,一會兒背對背,腳對腳;一會兒單腿蹲地邊吹邊跳;一會兒鑽火圈翻個空心筋斗;一會兒五六個人手拿蘆笙站在一個人的肩上,形成孔雀開屏狀,令人歎為觀止 。

這種高難度的民間雜技運動,曾經多次出國表演,深受海內外人士的歡迎,在這裡邊,你還可以看到富有民族特色的棍子舞——耍煙桿舞。他們手拿一根長約一米,用杜鵑花根莖雕成的煙桿,在菸斗上放入自己生產的菸葉,點上火,用嘴含著菸頭,或蹲或站,或前或後的在山坡上將其煙桿舞來舞去,只見他們吞雲吐霧,白霧將其裹在綠草叢中,形成錐狀,可見他們耍藝之高,真是人間一絕。

更讓人感到刺激的要算彝族鬥牛和賽馬了。請看壩子中央,一頭壯實的蠻牛,在主人的吆呵聲中,繃直後腿,怒睜圓眼,死命的抵角,竭盡全力為主人爭光,誰贏了就在牛頭上戴一朵大紅綢花,主人也將獲得養牛專家的殊譽。在壩子邊緣,黃泥沙土已被歷史輾成人工天然跑道,身穿“查爾瓦”的彝族青年們各自駕馭“英雄結”的剽悍駿馬,在跑道上群起飛馳、四蹄翻騰,競相角逐,千萬圍觀者歡聲雷動,吶喊助威,扣人心絃,令人激動萬分。誰先到達終點,誰就是賽馬英雄,誰就是姑娘們追求的心上人。

像這種熱鬧非凡的場面要延續到夜幕降臨才逐漸停了下來,這時,人們也開始互相傾吐自己的衷腸,把事先準備好的上等土酒端出來,用大海碗或牛角斛斟滿,互相敬“轉轉酒”,表達各自的敬佩之情。曾有詩讚曰:“樹綠山高碧草歡,人顏直做彩雲看。蹁躚笙舞風吹浪,駘蕩情歌雨動蘭,歲歲端陽連蒂藕,年年神祗戀青山。群山洶湧峰巒醉,民俗風騷動宇寰”。五月端午的神仙坡,不愧為納雍縣鮮活的民族風情遊覽勝地。


納雍民族風情博物館—新房神仙坡


:圖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