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道家典籍《抱朴子》——卷七,塞難(選摘,原文加譯文)

塞難

道家典籍《抱朴子》——卷七,塞難(選摘,原文加譯文)

或曰:“儒道之業,孰為難易?”

抱朴子答曰:“儒者,易中之難也。道者,難中之易也。夫棄交遊,委妻子,謝榮名,損利祿,割粲爛於其目,抑鏗鏘於其耳,恬愉靜退,獨善守己,謗來不戚,譽至不喜,睹貴不欲,居賤不恥,此道家之難也。

出無慶弔之望,入無瞻視之責,不勞神於七經,不運思於律歷,意不為推步之苦,心不為藝文之役,眾煩既損,和氣自益,無為無慮,不怵不惕,此道家之易也,所謂難中之易矣。

夫儒者所修,皆憲章成事,出處有則,語默隨時,師則循比屋而可求,書則因解注以釋疑,此儒者之易也。

鉤深致遠,錯綜典墳,該河洛之籍籍,博百氏之云云,德行積於衡巷,忠貞盡於事君,仰馳神於垂象,俯運思於風雲,一事不知,則所為不通,片言不正,則褒貶不分,舉趾為世人之所則,動唇為天下之所傳,此儒家之難也,所謂易中之難矣。

篤論二者,儒業多難,道家約易,吾以患其難矣,將舍而從其易焉。世之譏吾者,則比肩皆是也。可與得意者,則未見其人也。若同志之人,必存乎將來,則吾亦未謂之為希矣。”

【解釋】

有人問:“儒家和道家的事業,哪一個困難哪一個容易呢?”

抱朴子回答說:“儒家的事業,是容易事業中的困難者;道家的事業,是困難事業中的容易者。拋棄朋友,離開妻兒,謝絕榮譽功名,不要利益俸祿,眼睛要割捨燦爛美麗的色彩,耳朵要排除優美動聽的音樂,恬淡謙退,獨守善德,誹謗來了而不必悲傷,榮譽到了也不會歡喜,看到顯貴不會羨慕,位居低賤不以為恥,這是學習道家思想時的困難之處。

然而出門沒有慶賀與弔唁的要求,進門沒有照顧家人的責任,不必勞神於儒家七經,不必用心於樂律曆法,思慮不必為推算天文曆法而吃苦,心思不必為讀書做文而受勞,眾多的煩惱既已減少,中和的元氣自然增益,無所施為無所憂慮,不必害怕不必恐懼,這是學習道家思想的容易之處。這就是我所說的“道家事業是困難事業中的容易者’的意思。

儒家所修養的,就是效法已有成規的事情,出仕和隱退都有一定的原則,言談和沉默可以隨機應變,尋找老師時可以說到處都有,讀書時遵循著註解就可以消除疑惑,這是學習儒家思想時的容易之處。

領悟深奧的道理,綜合運用三墳、五典,完全精通《河圖》、《洛書》中紛繁複雜的思想,博採百家學說,積恩德於民眾,盡忠心於君主,抬起頭來觀察天象的吉凶,低下頭去思考人間的風雲,一件事不明白,那麼所做的事情就不順利,一句話不恰當,那麼褒貶的言論就不明確,舉手投足都應成為世人的法則,隻言片語都將被天下人廣泛流傳,這是學習儒家思想的困難之處。這就是我所說的“儒家的事業是容易事業中的困難者’的意思。

如果深入地評價儒、道兩家,儒家的事業困難更多,道家的思想簡約容易,我正是因為害怕學習儒家的困難,於是將捨棄儒家而追隨容易學習的道家。世上譏諷我的人,比比皆是;可以與他一起理解其中深意的人,卻還沒有見到。如果有志同道合的人,那也肯定只能出現於未來,即使如此我也不會認為是很稀少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