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志剛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志剛

漳州位於福建省東南部,東瀕臺灣海峽,與廈門市隔海相望,東北與泉州市接壤,西北與龍巖市相接,西南與廣東省的潮州市、汕頭市毗鄰。

漳州蘇氏,是閩南一大望族。蘇姓入閩肇漳於唐總章年間(668-760年)。宋時,我們漳州蘇氏已有蘇頑、蘇逢、蘇迪、蘇傳、蘇紹、蘇良翰、蘇叔和、蘇元、蘇竦,蘇溥等10位進士。其中,蘇頑是福建蘇氏第3位進士,排名僅次於泉州晉江蘇國華、蘇季成兄弟二人。正如元末進士郭惠寫的《蘇氏族譜序》所說:“龍溪大姓曰蘇氏,為清漳之世家”。

據志書所載,漳州籍古代蘇姓名人有150人。其中唐代1人,五代1人,北宋5人,南宋7人,元代8人,明代41人,清代87人。歷代進士有12人,舉人23人,貢生25人。品級最高者,為一品內大臣蘇明和福建陸路提督蘇明良二人。

其中,當代宗賢近百人。本文將專題介紹蘇志剛先進事蹟,以弘揚正氣傳遞正能量。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志剛


蘇志剛,男,1974年生,漳州市華安縣人。2005年11月入黨,2009年6月擔任華安縣新圩鎮新圩村黨支部書記。2012年被評為漳州市勞動模範,2013年被評為福建省勞動模範。新圩村分別被評為省級和國家級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2016年6月入選全省優秀共產黨員擬表彰對象名單。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志剛


自2009年6月擔任村支部書記以來,帶領全村人走出一條適合新圩村發展的新路子。他帶領全村發展茶葉3700多畝、開辦茶葉加工廠50多家,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3370元;帶領村幹部創立“三級聯調”制度,讓矛盾糾紛“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在他的帶領下,新圩村30年如一日堅持“一圩一日”集中辦公制。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志剛

新圩村面積22.25平方公里,轄9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共485戶1885人,其中黨員65人,本屆村兩委班子成員10人。新圩村由於地廣人稀,最偏遠的自然村距離村部有10公里。上世紀80年代,村黨支部根據村民有趕集的傳統習慣,即農曆逢三、逢八“五日一圩”,為方便村民辦事,因而開創了“一圩一日”集中辦公制度。30年的傳承、堅守與創新,形成“兩委”議事、民主理財、便民服務等“一圩一日”集體辦公辦事制度。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志剛


每年“七一”和春節,村兩委深入黨員、村民代表家中進行隨訪,徵求意見建議,並向村民代表、黨員、老幹部通報和工作總結通報的“兩隨訪四通報”制度,共收集群眾意見建議36條,其中獎勵優秀學生、補助高齡老人、修建道路等13條建議被採納。新建一座總建築面積520平方米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和一座 “幸福園”,修建3座老人活動中心,有效改善群眾居住環境。同時,組建12支居家養老服務隊,無償為高齡和空巢老人服務,每年由村財投入5.4萬元,為村民統繳新型農村醫療保險費,實數現全村參保率100%;建立獎學助學制度,對家庭困難的學生提供經濟支持。

2012年4月9日,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在調研中充分肯定新圩村的做法。

歡迎親們在底部發表神評,與我們交流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志剛

傳家風|揚正氣,從關注開始

更多詳細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天下蘇氏信息平臺》!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志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