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镇南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015)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参考总体规划南部镇区规划范围,东至规划经七路与新宁横公路,南至规划纬六路、河流及明州大道,西至规划下应大道延伸段,北至规划纬一路。规划用地面积307.66公顷。

规划期限

本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与《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总体规划(2008-2020)》保持一致,规划基准年为2014年。

功能定位、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结构

1.功能定位

规划充分考虑基地现状特征,发展优势、机遇及上轮规划要求,将云龙镇镇南地段功能定位为:云龙镇南部居住环境优化、配套功能较为齐全的居住区。

2.发展目标

根据功能定位及用地布局,确定本地段的发展目标为:适当加强公建设施建设,完善云龙南部居住配套功能,拓展云龙镇的居住空间;通过城市更新,改善村民住房条件和住宅环境。

3.规模

本地段规划可容纳总人口3.28万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288.21公顷(不包括水域面积15.94公顷、区域交通设施用地3.51公顷),占总用地的93.68%,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约87.87平方米。

规划结构

规划以自然河流、行政村界、主要道路等为分隔,根据建设实际和开发要求,形成“一心居中、一轴贯穿、两副相辅、三片齐荣”的功能布局结构。

“一心居中”:指片区公建中心,是本片区的核心。

“一轴贯穿”:是东西贯穿片区的原甲汪公路改线,形成片中的发展主轴和联系纽带。

“两副相辅”:东西两片居住组团的公共服务设施点。

“三片齐荣”:指两个居住组团和一个产业组团。

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镇南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015)

用地规划

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158.04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54.84%,其中二类居住用地158.04公顷。

① 规划以城镇道路及自然水系围合空间,形成3个基层社区,集合为1个标准社区。

② 沿东西向片区发展轴的住宅或公寓,加强其裙楼的商业功能。

③ 甲村横河沿线景观核心区内的住宅小区要结合绿带布置优美的居住环境。

④ 新开发的居住地块应以开发中高层住宅为主。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按标准社区级服务中心-基层单元社区级服务平台二级配置,既层级配置相应的公共设施,又为居民就近享用各级公共设施。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7.94公顷,占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6.22%,人均公共设施用地5.47平方米。其中综合用地2.19公顷,文化设施用地1.06公顷,教育科研用地14.69公顷。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9.46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3.28%。

工业用地

规划工业用地21.41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7.43%。

绿地

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37.64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13.06%。其中公园绿地25.95公顷,主要为滨河小公园及沿街公园。防护绿地10.76公顷,主要为铁路两侧防护绿地。广场用地0.93公顷,为镇南地段功能核心内的广场,重点开放空间。

水域

现状水域面积15.48公顷,规划对现状的河道进行局部拓宽和整理,水域面积到达15.94公顷。

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镇南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015)

绿地及公共开放空间规划

绿地系统

规划利用沿河绿带增加滨江绿地、小公园、街头绿地,供居民就近散步、健身和休憩。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37.64公顷。

规划公园以软质景观为主,并配有必要的活动场地和健身设施,以方便居民或游客驻留和活动。公园的绿地率应达到75%以上,硬质铺地的覆盖率控制在20%以内。

街头绿地也应以软质景观为主,并配有必要的景观构筑和休憩设施,为硬质的城镇街道界面增添绿意和渗透,以及公共开敞空间的锲入。街头绿地的绿地率应达到85%以上,硬质铺地的覆盖率控制在10%以内。

水体系统

规划水域面积15.94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5.18%。规划范围内沿甲村横河绿地空间应公共开放,形成连续的游憩绿道。

公共开放空间系统

1.开放空间廊道

①行人、自行车游憩步道:通过河网沟通,沿河空间应公共开放,形成连续的游憩绿廊,宽10米,有利于组织步行、自行车休闲系统,并连接各公园和公共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活和健身,重点打造沿河流两侧游憩步道。

②水上游览空间:开发甲村横河水上游览功能。

③滨江开放空间:强化沿甲村横河北岸绿带功能,体现云龙镇镇南地段自身景观风貌,打造生活生态休闲带。

2.重点开放空间

①地段核心区周边公共开放空间:结合公共建筑布置广场绿地,为居民提供休憩、集散等各类活动。

②两处社区中心公共开放空间:承载居民日常生活健身功能,为居民提供休闲、游憩、运动场地。

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镇南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015)

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等级

规划区内道路形成“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级系统:

①主干路规划

明州大道:规划红线宽度53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新宁横公路:规划红线宽度35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下应大道延伸段:规划红线宽度36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②次干路规划

经三路:规划红线宽度24米,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

经六路:规划红线宽度24米,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

纬一路:规划红线宽度24米,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

纬三路:规划红线宽度24米,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

③城乡支路系统规划:

规划充分地块开发需要,以及与干路实现合理级配,充分提高支路系统的可达性和连通性。支路设计车速20公里/小时。

交通系统规划

1.常规公交站点分布规划

区内优化调整现状公交站点,并根据规划路网及周边地块情况新增公交站点。

2.公交首末站规划

规划设置一处公交首末站,位于纬四路与经三路交叉口的西北角以东,面积约3091平方米。

3.公共停车场规划

结合用地性质,交通需求,经综合考虑,规划区宜采取分散原则,规模不宜太大,规划区域共布设公共停车场5处,规划停车位626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