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通濟橋的故事

前幾年,衡水市區“在水一方居民區”的在建工地上,發現一通古石碑,高 1.4米、寬0.5米、厚0.2米。正面鐫刻“通濟橋”三個楷體大字,上款為:大清同治十三年歲次甲戌陸月 穀旦。下款鐫刻十二位董事人的名字。石碑的背面鐫刻建橋紀念文字,碑首中間刻有“永垂不朽”四個大字,以示此項善舉萬古流芳。兩側分別鐫刻騎鵬和坐鯨兩幅吉祥圖案。這是一座大橋的紀念碑。

元朝、明朝時期,滹沱河多次南移至漳(滏陽)河。據乾隆《衡水縣誌》記載:明永樂十六年,滹沱河經束鹿縣入注衡水縣。清雍正四年,滹沱河氾濫,洪水從(束鹿)木邱經衡水縣西部流入,先後在焦汪村、五花營村和河西街南河溝注入滏陽河。道光初年,滹沱河自束鹿東流經深縣王家井入衡水的橋頭村,再向東入滏,在衡水縣西部留下多條河道。至今,衡水市區康寧街的靜安路斜街、哈院以南的斜樓、人民公園以及班曹店一帶的的河道等等,都是當年滹沱河留下的故道痕跡。

衡水故事 | 通濟橋的故事

從明朝末年至清中期,滹沱河夾帶著太行山的洪水,滾滾流淌于衡水縣西部。常常從橋頭村進入衡水縣境,向東經馮家村、前王村、青楊樹村一直流向河西街的西口向南流入河西街以南的南河溝向東排入滏陽河。河西街的人們站在河西街西口,常常看到洶湧波濤的滹沱河水從西北方向衝過來。所以,河西街又稱“觀瀾街”,河西街西口建造的城郭門樓(西皋兒)又稱“觀瀾門”。

一時間,滹沱河已經成為縣境內第二條大河,因此,這條流經過的河道以南的舊城、大廟、疙瘩頭、何家莊、馬家村、宋家村、小王家村、趙家莊小圈村、大圈村及河溝諸村莊,車輛人員進出縣城受阻,而依靠木船擺渡解決交通來往。清康熙十九年《衡水縣誌 ▪ 徭役篇》中有“滹沱河水手一名,銀七兩二錢”的文字,記載了官府曾在境內滹沱河上設置擺渡的史實。但是,各村民仍然會有修橋的需求,多在河上修建木板橋。怎奈滹沱河水溜湍急,板材常被沖走。清同治十年,由村民馬永聚、明元智、彭書香及生員張光乾等人發起募捐集資籌款修建滹沱河石橋的行動,歷經三年,於同治十三年(1875年)六月石橋建成,屬單孔石拱橋。取名“通濟橋”,比喻“.往來通達”,寓意“橋以通濟名,必通而後有濟也”。橋址選擇在南河溝口,這裡地勢較高,又是問津街的南口(也稱“觀音堂衚衕”),向東緊靠滏陽河,豐水期橋下可通大型木船。距離安濟橋的西橋頭只有三十丈之遙,水陸交通十分方便。

衡水故事 | 通濟橋的故事

令人們想不到的是,自從通濟橋建成後,滹沱河北移改道流經安平縣境,從此再未南侵。而漳河早在乾隆年間已改道注入衛河流向山東,滏陽河終於成為獨立的河流。民國25年(1936年)劉耀卿編撰的《衡水縣鄉土志課本》中,曾對“通濟橋”作過記敘。

值得一提的是:明嘉靖三十二年至清乾隆三十年,二百多年間,衡水縣在這一片地域曾兩度修建過大型石橋。修橋期間,在攔河工地的南面(上游)向西開挖河道,沿河西街的南坡開挖到河西街的西頭,再向北繞道問津街北口,向東挖回到原河道。然後修築兩道攔河大壩,將漳(滏陽)河水引進新挖河道(稱之為“月河”),修橋期間,河上航運從未間斷。石橋建好後,這條月河自然成為一條環繞河西街、問津街的“護街河”。河西街的西口外和問津街的北口外都修築了吊橋。每當滏陽河汛期,特大木船也能在這條月河暢行。

衡水故事 | 通濟橋的故事

問津街南觀音堂、通濟橋、南河溝圖片

問津觀音堂

觀音堂,位於通濟橋的北面,南問津街路西。觀音堂是前後兩進院子,正殿為觀音殿。觀音殿內自然是敬奉著觀音菩薩,觀音又稱觀世音,是佛界裡第一位菩薩,又叫"觀世音大士"。唐代因避諱李世民名諱,略去"世"字,又稱之為觀音了。觀音菩薩在中國百姓中恐怕要比釋迦牟尼(如來佛)還廣為人知。在眾多寺廟裡,觀音大多是亭亭而立,玉樹臨風,一手持柳枝,一手託淨瓶。或者跌伽而坐,雙手合十,面目端莊,伊然大家神聖。或者她坐在蓮臺之上,面和目慈。觀音堂又稱普濟禪院,送子觀音。每逢觀音誕期,殿內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絡繹不絕。

衡水故事 | 通濟橋的故事

通濟橋

值得一提的是:明嘉靖三十二年至清乾隆三十年,二百多年間,衡水縣在這一片地域曾兩度修建過大石橋。修橋期間,在攔河工地的南面(上游)向西開挖河道,沿河西街的南坡開挖到河西街的西頭,再向北繞道問津街北口,向東挖回到原河道。然後修築兩道攔河大壩,將漳(滏陽)河水引進新挖河道(稱之為“月河”),修橋期間,河上航運從未間斷。石橋建好後,這條月河自然成為一條環繞河西街、問津街的“護街河”。河西街的西口外和問津街的北口外都修築了吊橋。每當滏陽河汛期,特大木船也能在這條月河暢行。

衡水故事 | 通濟橋的故事

元、明時代,滹沱河多次南移至漳(滏陽)河。據乾隆《衡水縣誌》記載:明永樂十六年,滹沱河經束鹿縣入注衡水縣。清雍正四年,滹沱河氾濫,洪水從(束鹿)木邱經衡水縣西部流入,注入滏陽河。道光初年,滹沱河自束鹿東流經深縣王家井入衡水的橋頭村,再向東入滏,在衡水縣西部留下多條河道(至今,衡水市區康寧街的靜安路斜街、哈院以南的斜樓及人民公園的河道等等,都是當年滹沱河留下的故道)。

衡水故事 | 通濟橋的故事

每年,滹沱河夾帶著太行山的洪水,滾滾流入衡水縣境內,經過河西街西口向南流入河西街以南的南河溝向東排入滏陽河。人們站在河西街西口,常常看到洶湧波濤從西北方向衝過來。所以,河西街又稱“觀瀾街”,河西街西口建造的城郭門樓(西皋兒)又稱“觀瀾門”。

衡水故事 | 通濟橋的故事

那時,滹沱河從橋頭村進入衡水縣,向東經馮家村、前王村、青楊樹村一直流向河西街的南河溝入漳(滏陽)河。成為縣境內第二條大河,因此,這條新流過來大河以南的舊城、大廟、疙瘩頭、何家莊、馬家村、宋家村、小王家村、趙家莊小圈村、大圈村及河溝諸村莊,車輛人員進出縣城受阻。康熙十九年《衡水縣誌 ▪ 徭役篇》中有“滹沱河水手一名,銀七兩二錢”的文字,記載了官府曾在境內滹沱河上設置擺渡的史實。但是,各村民仍然會有修橋的需求,多在河上修建木板橋。怎奈滹沱河水溜湍急,板材常被沖走。同治十年,由村民馬永聚、明元智、彭書香及生員張光乾等人發起募捐集資籌款修建滹沱河石橋的行動,歷經三年,於同治十三年(1875年)六月石橋建成,屬單孔石拱橋,取名“通濟橋”,比喻“.往來通達”,寓意“橋以通濟名,必通而後有濟也”。橋址選擇在南河溝口,這裡地勢較高,是問津街的南口,向東緊靠滏陽河,豐水期橋下可通大型木船。距離安濟橋西橋頭只有三十丈之遙,水陸交通十分方便。

令人們想不到的是,自從通濟橋建成後,滹沱河北移改道安平縣,再未南侵,滏陽河終於成為獨立的河流。乾隆《衡水縣誌》載“全漳入於衛(河)”。民國25年(1936年)劉耀卿編撰的《衡水縣鄉土志課本》中,曾對“通濟橋”作記敘。

衡水故事 | 通濟橋的故事

藺 相 如 臺 原址:北滏陽村的問津水源廠

衡水故事 | 通濟橋的故事

十四年前,為尋找“藺相如臺”,我從舊城村向東北方向測距十二里,圈定為安濟橋西一帶。我先後訪問過安濟橋附近的多位耄耋老人,他們曾聽前輩簡述過:在今北滏陽村東北方向有一座大土臺,早年間,臺上原建有廟宇,供香著神位,旁邊栽有樹木,立有石碑還有臺階。每年有一次廟會,唱過大戲。民眾前來趕集看戲,好不熱鬧。這裡恰處在縣城(舊城村)東北方向十二里地域。老人們都說,看風水、聽傳說,這裡肯定有故事。可惜,大家只記住俚語“王八臺”了,將土臺的歷史忘得一乾二淨。老人們還說,抗戰以前,老輩子人有古語流傳“衡水街上四大怪”的說法,即 “陳橋、北寺、南臺、無影樹”。其中“南臺”就是王八臺。這裡應該就是古書《唐 • 元和郡縣圖志》和《宋 • 太平寰宇記》所指的“藺相如臺”。

1964年在這座臺上建起“問津街水廠”,成為衡水縣城最早的自來水廠之一,直至今日,寫有“衡水市自來水公司問津水源廠”的木牌,仍然掛在廢棄的廠區大門口上。

歷史資料表明,春秋趙國時期,國王和大臣巡視國土,常常築臺、蓋宮作為紀念。《元和郡縣圖志》裡介紹的“藺相如臺”詞條,反映的是唐朝元和年間存留在這裡的趙國古蹟之一。萬辛的是,史前的古蹟竟能延續至現代!這一片地域,地勢較高,依傍河道,適合人類居住繁衍。這裡修造過“觀音堂”,先後修建過簡易木橋(陳橋)、十八孔木橋(即衡水木橋,1457年建)、六孔石橋(即明代衡水大石橋,1553年建)和七孔石橋(即安濟橋,1765年建)。農耕社會的交通主要是靠水運,所以橋下碼頭商貿昌盛,橋上橋頭兩端民眾集聚,鋪店林林。千百年來,阜豐街、問津街及河溝村一帶,容納了眾多前來做生意、做零工的外鄉人生存居住,他們的辛勤勞作,成為繁華衡水縣城的一支主力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