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城市範例

<table> 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城市範例

深圳奮力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壯麗篇章。南方日報記者 魯力 攝

/<table><table> 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城市範例
/<table>

先行示範區

深圳要紮實推進前海建設,拿出更多務實創新的改革舉措,探索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深化深港合作,相互藉助、相得益彰,在共建“一帶一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習近平總書記

今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先行示範區,從“殺出一條血路”到“走出一條新路”,經歷了改革開放40多年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崢嶸歷程,深圳再一次承擔起中央賦予的新的重大歷史使命,向著全球標杆城市的新徵程邁進。

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範、城市文明典範、民生幸福標杆、可持續發展先鋒……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五大定位,深圳把建設先行示範區作為深圳一切工作的總牽引、總要求,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往前推進,一步一步把美好藍圖變為現實,奮力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壯麗篇章。

勇擔“先行示範”歷史使命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並發表重要講話,再次向世界宣示: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2018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寄望深圳繼續解放思想、真抓實幹,改革開放再出發,不斷推動深圳工作開創新局面、再創新優勢、鑄就新輝煌。

2019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擔當“先行示範”歷史使命,不負習近平總書記殷殷重託,深圳全市上下信心百倍,蓄勢待發。深圳市委提出,全市上下要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作為各項工作的總牽引、總要求,堅定扛起“先行示範”的歷史擔當,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業績。

在先行中彰顯新擔當,在示範中創造新奇蹟。深圳正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方向前行,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

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城市典範

在第二十屆中國專利獎中,深圳企業獲得4項金獎,佔全國13%,金獎總數居全國前列;在第五屆廣東省專利獎評審中,深圳獲5項廣東專利金獎,佔全省總數33%。這彰顯了“創新之都”深圳的強大實力。

以“高質量發展高地”為目標,深圳提出將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瞄準未來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需求,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建立產學研深度融合、協同創新機制,努力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

“智核”建設加速推進: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方園區70個優質項目即將入駐,光明科學城詳細規劃圖已經出爐,西麗湖國際科教城一批重大項目陸續開工……

創新載體遍地開花:截至目前,深圳累計建成省級新型研發機構42家、諾獎實驗室9家,建成各類創新載體2214家,其中國家級116家,為科技創新注入巨大動力,有效提升了綜合創新能力。

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方面,深圳提出,搶抓5G產業歷史性機遇,率先建成5G獨立網組全境平臺,大力培育8K、大數據、雲計算、物料網、工業互聯網、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機器人等產業聚集發展,力爭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40%。

有了過硬創新實力、優質的產業體系支撐,深圳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2019年上半年,深圳交出了亮眼的發展成績單:全市生產總值12133.92億元,同比增長7.4%;其中,高技術產業產值比上年同期增長11.26%。

賦予市民可擁抱的獲得感

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深圳文化、民生、生態等事業發展也齊頭並進,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強。未來的深圳,一幅和諧美麗幸福之城的圖景已經鋪開:

——成為城市文明典範。深圳在推進城市精神文明建設,打造普惠性、高質量、可持續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方面成果頗豐:5次獲評全國文明城市,連續15年成功舉辦文博會;加快籌建深圳歌劇院、中國國家博物館·深圳館等十大新文化設施;“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週年展覽”參觀者絡繹不絕……

——建設民生幸福標杆。深圳大學與南方科技大學首次進入世界500強大學榜單,並雙雙進入內地高校前50強;6月起,深圳將全市現有23家市屬公立醫院和50家區屬公立醫院“一分為二”,為深圳人看病“兜底”,讓大病不出深圳;2035年深圳將實現170萬套住房供應數量目標……“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深圳民生事業正朝著這七項目標邁進,不斷增強市民群眾有溫度、可感受、可擁抱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爭做可持續發展先鋒。2018年,深圳PM2.5平均濃度達到26微克/立方米,為有監測數據15年來歷史最佳;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跨界河流水質實現歷史性轉折;3個區新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數量全國最多;“深圳藍”“深圳綠”已經成為城市的新名片。

未來,深圳將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促進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推動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天藍地綠水清,打造美麗中國典範。

●南方日報記者 崔璨 夏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