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0 聊一聊國產中正式步槍的起源

19世紀末隨著無煙火藥的出現和流行,包括法國在內的一些國家都開始研發和裝備了可以發射無煙步槍彈的槍支,德國也不例外,由此德國陸軍的步槍委員會於1888年開發出Gew 88步槍,並被德國軍方採納為制式步槍。該槍也被稱為“委員會步槍”或“帝國步槍”。

聊一聊國產中正式步槍的起源

Gew 88步槍


Gew 88步槍在德國軍隊裝備不久就暴露出許多可靠性問題

槍管膛壓:由於是第一次研製發射無煙火藥子彈的步槍,因此研發團隊對於無煙火藥產生的膛壓不太瞭解,導致槍管所能承受的膛壓很小,仍然是參照以往發射黑火藥子彈所產生的膛壓,由於無煙火藥與黑火藥相比會產生更大的膛壓,結果導致槍管無法承受無煙火藥子彈所產生的膛壓,從而出現炸膛事故。

1896年7月槍械公司對早期的Gew 88步槍進行了改進,主要是採用了能承受更大膛壓的槍管,並把早期步槍的膛線做了改進,把槍管陰線深度從原來的0.10mm增加至0.15mm,主要是為了解決彈藥對槍管的嚴重磨損和膛壓過大造成事故,改進型號命名為88/z步槍。

聊一聊國產中正式步槍的起源

步槍上刻有“S”符號代表可以發射7.92×57毫米的尖頭彈

彈藥:早期的Gew 88步槍主要使用的是M/88圓頭彈藥,由於Gew 88步槍很多特點源自奧匈帝國曼利夏公司的設計。其中包括供彈系統,該槍採用與曼利夏步槍類似的盒式彈倉,並由一個5發容量的漏夾供彈,漏夾的特點就是會在最後一發子彈上膛後,漏夾則從彈倉底部的開口中掉出,這樣的供彈方式可減少重新裝填的時間,但同時彈倉內部也較容易進入泥沙等汙染物,從而導致供彈系統故障,並且M/88圓頭彈藥存在著射擊精度和威力上的不足,1905年,德國研發了威力更強7.92×57毫米毛瑟子彈,主要是取代M/88圓頭彈,它採用了一顆9.9克的尖彈頭,新的彈頭直徑為8.22mm(原來的圓頭彈為8.1mm),並且原本的88/Z步槍都需要改造槍管膛線,以便能發射直徑較大的S型尖頭彈。為防止與圓頭子彈錯用,主要特點就是在拋殼口前方的機匣位置上有“S”的標記,這一類槍支被稱為88/S步槍。

聊一聊國產中正式步槍的起源

由於使用了尖頭彈Gew 88步槍也由漏夾換成了橋夾裝彈

③由於Gew 88步槍大部分設計源自奧匈帝國曼利夏公司,其中包括供彈系統,Gew 88步槍採用了類似於曼利夏步槍的盒式彈倉,並由一個5發容量的漏夾供彈,由於該彈倉底部有一個小口,因此汙染物比較容易進入彈倉內部,從而導致供彈故障。1905年開始對彈倉進行了改進,主要是在“S”型步槍上改進供彈機構,並且還封閉了彈倉底部的漏口,從而阻止泥沙等汙染物進入彈倉內部,而且採用與5發橋夾供彈,可以隨時對彈倉進行彈藥補充,不像早期的漏夾必須卸下整個漏夾才能補充子彈。改進後的型號稱為Gew 88/05式步槍。

即使經過多番修改,但Gew 88式步槍最終還是被毛瑟研製的98式步槍所取代。除了存在故障率較高的缺點外,88式步槍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槍口端使用的老套筒採用懸浮狀態,在天氣惡劣的環境下很容易進水,從而導致槍管的鏽蝕。

德國的Gew 88步槍一直存在穩定性問題,此時世界各個國家也紛紛研製出了自己的栓動步槍,包括1895年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步槍研製成功並使用無煙火藥的.303口徑彈、挪威的卡拉格—約根森步槍、奧匈帝國的曼利夏1895型步槍、俄羅斯帝國的莫辛-納甘步槍和意大利的卡爾卡諾步槍等,德國為了在槍械發展佔據絕對優勢於是開始研發新的步槍。

Gewehr 98步槍的產生

聊一聊國產中正式步槍的起源

Gewehr 98步槍

德國毛瑟槍廠在1898年研製出了更優秀的Gewehr 98步槍,長度1 250毫米(49英寸),它有一個740毫米(29英寸)長稜邊槍管,其內置彈倉能裝彈5發並可以發射7.92×57mm的毛瑟步槍子彈。

Gewehr 98步槍相對早期的Gew 88步槍有以下優勢:

①Gewehr 98毛瑟步槍採用了毛瑟設計的一種前端閉鎖的旋轉後拉式槍機。主要特點就是機頭有兩個對稱的閉鎖凸筍,推入槍管節套後旋轉,閉鎖凸筍就和槍管節套裡對應的閉鎖凹槽配合,槍機就鎖住不能後退了,然後發射子彈;發射完畢後,反方向旋轉槍機,槍機頭部的閉鎖凸筍從閉鎖凹槽內旋出,這時槍機就可以開鎖向後拉完成抽殼,這種設計比Gew 88步槍的槍擊方式具有更快的射速。

②特殊的供彈系統:與Gew 88步槍不同的是毛瑟的抽殼鉤獨立的,始終保持在槍機右側,槍機旋轉時不會隨槍機一起旋轉。並且抽殼鉤在推彈上膛的時候就勾住子彈的彈底溝槽,包括送彈、擊發、抽殼全程都勾住子彈,採用這種結構可以避免送雙彈的缺點,因此供彈可靠性更好,缺點就是全靠抽殼鉤本身的彈性完成扣合彈殼的動作,因此對零件的材料要有更高的要求,包括硬度、剛性等防止出現斷裂。

③Gewehr 98步槍在槍機尾部設計了保險裝置,是一個方形薄片,可以通過左右撥動控制擊針的釋放,當保險撥片撥動到左側時,擊針可以釋放擊發,處於關閉保險狀態;當保險撥片撥到中間時,保險擊針不能夠釋放,處於半保險狀態,這時槍機仍可以拉動完成上膛、退殼動作;當保險撥片撥動到右側時,槍機和擊針被卡住,這時槍擊處於保險狀態;這種保險可以在攜帶時防止對槍支的誤擊發,避免發生危險事故。

聊一聊國產中正式步槍的起源

當保險撥片撥動到左側時,處於保險解除狀態,擊針可以釋放擊發


聊一聊國產中正式步槍的起源

當保險撥片撥到中間時,保險擊針不能夠釋放,處於半保險狀態,這時槍機仍可以拉動完成上膛、退殼動作


聊一聊國產中正式步槍的起源

當保險撥片撥動到右側時,槍機和擊針被卡住,這時槍擊處於保險狀態


缺點:

Gew.98步槍整體性能很好,是一支堅固、精度高的好槍,但是由於整槍尺寸太長、重量太重不利於攜帶,因此後來又衍生出了M1924和Kar98k兩款步槍。

標準毛瑟M1924的產生

聊一聊國產中正式步槍的起源

毛瑟M1924步槍

1924年毛瑟公司推出了一種“標準型步槍”,該槍是在Gew98步槍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

①將槍管由原來的740毫米縮短為600毫米,全槍長度由1.25米縮短為1.11米。

②採用新的瞄準具。

毛瑟M1924使用了與Gew.98步槍以樣的旋轉式槍擊作用和同樣的彈藥。這種槍最初稱為民用型,主要是為繞過當時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生產武器進行的約束。

中正式步槍

聊一聊國產中正式步槍的起源

中正式步槍

㈠發展中正式步槍的原因:

由於國民革命軍的武器五花八門導致後勤負擔沉重,不利於攜帶,1933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決定舉行會議討論兵器的制式化。在會議中決定採用毛瑟公司的標準型M24步槍,因為標準型M24步槍是在Gew 98式步槍基礎上研發的,而且其槍管比Gew 98更短,便於攜帶,最主要的與MG-34和MG42通用機槍使用了相同的7.92x57mm口徑子彈,可以同時降低後勤負擔。

1934年,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孔祥熙向毛瑟兵工廠訂購了1萬支毛瑟標準型短步槍,裝備稅警總團(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三十八師之前身),在當時採購這批槍的時候,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孔祥熙順帶向毛瑟公司索取了毛瑟標準型M1924的技術圖紙,供後期仿製使用,結果由於圖紙有誤導致仿製被擱淺,兵工署只得再次向毛瑟公司購買圖紙和技術資料,在1935年,新的圖紙和技術資料購買成功並交給鞏縣兵工廠進行仿製,當時恰巧是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因此仿毛瑟標準型的新式步槍就被命名為二四式步槍。後期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介石數次到鞏縣兵工廠視察,為表示對“蔣委員長”的尊敬,兵工署將二四式步槍正式改為“中正式”,取蔣介石的本名加以命名,這個中正式的字樣也被刻在步槍機匣上,但是不同的兵工廠設計的圖案有所區別。

㈡製造中正式步槍的兵工廠:

聊一聊國產中正式步槍的起源

▲第1兵工廠(原漢陽並共廠),第11兵工廠(原鞏縣兵共廠),第21兵工廠(原金陵兵工廠),第41兵工廠(原廣東第一兵工廠)所生產的中正式步槍機匣上的銘文。

在1935年到1949年期間,中正式步槍生產廠家最主要的有兩家,前期以鞏縣兵工廠為主,後來改名叫11廠,以遷入重慶的原金陵兵工廠為基礎建立的21廠為主,21廠是生產中正式數量最多、質量相對也最好的兵工廠。根據統計,14年裡各廠生產的中正式步槍總數大約在60-70萬支,這個數量在當時來說其實產量很低,其主要原因:①中正式步槍的生產因受戰亂和長途搬遷的影響,從1937年11月至1942年7月,四年多的時間就沒有加速生產過,一直是斷斷續續的生產。生產中正式步槍的41廠則因為規模小,月產量最高時也不超過1000支。而且從廣東到廣西再到貴州的搬遷也相當的不順利。②前期由於原料的缺乏、質量把控不過關等,導致生產速度緩慢,直到1943年才實現模具、工藝、尺寸等方面的統一化。

中正式步槍的優缺點

㈠優點:

①中正式步槍使用了跟毛瑟M1924相同的槍管長度,都是在Gewehr 98步槍的740毫米槍管的基礎上縮短到600毫米,與後來毛瑟生產的Kar98k長度一樣,因此中正式步槍較短的槍管不但減輕了重量而且更便於攜帶。

②中正式步槍使用了1903年研發的S型子彈,比起“漢陽造”使用的圓頭子彈和日本三八式步槍使用的三八式步槍彈,具有更大的槍口動能、侵徹能力。

㈡缺點:

聊一聊國產中正式步槍的起源

S型子彈與sS型子彈在不同距離時的動能與存速

①中正式步槍與使用德國在1914年研製的sS型重尖彈的Kar98k步槍相比處於劣勢,首先sS型重尖彈是S型輕尖彈減少裝藥量發展而來的,其槍口焰和後坐力雖然很大,初速也比S型更低,但是sS型重尖彈採用的是尖頭船尾型設計,彈頭質量更大,以至於其遠距離存速、存能和侵徹力都更強。

聊一聊國產中正式步槍的起源

Kar98k的拉機柄向下彎曲


聊一聊國產中正式步槍的起源

中正式步槍的拉機柄是水平的

②中正式步槍使用了與“漢陽造”同樣的水平拉機柄,水平拉機柄雖然更容易進行槍擊操作,但是攜帶時很容易勾住衣物等,最主要的是不方面安裝倍鏡,而德國毛瑟的Kar98k步槍為解決上述問題把拉機柄設計成下彎式。

總結

從Gew 88步槍到中正式步槍最主要的改變有三個特徵:首先是變短的槍管、其次是彈藥的變化、再次是槍擊方式和彈倉的變化,總之最終衍生的中正式步槍繼承了毛瑟步槍的槍擊方式,與“漢陽造”一起是成為中國的主力步槍,幾乎參與了1935年到1980年間的所有戰爭,具有重要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