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效果顯著:我國161所大學排名世界前1000位,最高排名第35位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高等教育體系的趨於完備、人才培養質量和科學研究水平的穩步提升,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對國家發展貢獻度正在不斷提高,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是不斷增強。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佔世界高等教育總規模的1/5,規模位居世界第一,正向普及化階段快速邁進。一批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為核心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正在逐步形成。在世界大學排行榜上,我國高校更有著突出的表現。雖然與世界一流名校相比,我國頂尖高校的地位還有一定差距,不過,已經不再是過去的“學生”和“老師”的關係,正在向“同學”發展。

效果顯著:我國161所大學排名世界前1000位,最高排名第35位

一所高校在世界的地位怎麼樣,通常我們是可以通過排名來判斷。雖然各大排名機構排名的評價理念不同,其評價體系側重點和權重分配也不同,導致一所大學在不同世界大學排名中的名次相差很大;從而很多網友不太認可,但還是能夠從某個方面反映一所大學的狀況。

當今世界最權威的大學排名是:英國QS、英國THE、美國USNews、荷蘭CWTS、沙特CWUR、西班牙CSIC、美國Scimago、中國NTU、中國SJTU和中國WHU等全球公認的世界十大權威大學排名機構。

根據十家排名機構給出的中國大學世界排名情況,2019年全國有161所大學排名世界前1000位,45所位列世界前500強,更有5所跨入世界百強行列。

一、清華大學世界排名最高,世界平均排名位次為35名,雄居世界十大權威大學排名中國大學的首位;北京大學位列中國大學的第2,世界平均排名位次為42名;雙雙躋身世界大學排名前50強,是中國最受國際排名認可、國際影響力最大、最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大學。

浙江大學國際平均排名位次為73名,居第中國大學的3;上海交通大學85名,列第中國大學的4;復旦大學97名,居第中國大學的5位。

二、位列世界排名101-300位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21名,列第中國大學的6;南京大學136名,居第中國大學的7;中山大學170名,列第中國大學的8;哈爾濱工業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並列202名,並列第中國大學的9。武漢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天津大學、蘇州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分別位列中國大學的11-20位,世界大學的300名以內。

三、位列世界排名301-400位的是:東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廈門大學、中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蘭州大學。

四、位列世界排名401-500位的是:北京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華東師範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上海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重慶大學、湖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徵程呼喚新作為。數據表明,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高等教育整體上達到世界中上水平,有效助推了我國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