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在六盤山,明軍與元軍進行了一番較量,究竟誰勝誰負?

大明北伐32.

賀宗哲攻鳳翔府勞而無功,垂頭喪氣回到寧夏府,恰好,他的主子擴廓帖木兒卻不在寧夏府,他見著的是張良弼,更覺得臉上無光。

就在他心情抑鬱的日子裡,擴廓帖木兒的手令來到了。手令說:慶陽戰後,明軍大隊還駐留在慶陽當地,遠在甘肅的蘭州必然守備空虛,賀宗哲將軍出兵進攻蘭州,與攻臨洮的吐蕃兵互為犄角。若然能攻克蘭州,不僅可為國家雪恥,亦可為將軍報鳳翔無功之仇!

賀宗哲當然聽命,於是下令:兵鋒直指蘭州!

蘭州自1369年五月由大明都督副使顧時、參政戴德解放後,一直由天策衛指揮張溫(一作韓溫)把守。聽哨騎回報說蒙元大將賀宗哲來犯蘭州,張溫不敢怠慢,一面帶士卒加緊守禦,一面派人星夜向陝西戰區指揮部總指揮馮宗異求助。

馮宗異因為大將軍徐達等人領旨回京受賞一事心情鬱悶了好幾天,正不知向何處發洩,忽聞蘭州急報軍情,心下大怒:俺正想找人出氣,賀宗哲來得正巧!

於是,他除了派鞏昌衛指揮郭興出兵協助臨洮韋正防備吐蕃之外,他自己親自率領精銳步騎兵一萬七千人,往蘭州而去,他要大破賀宗哲這個宿敵。

說是宿敵,那是說馮宗異曾經與賀宗哲交過手嗎?

在六盤山,明軍與元軍進行了一番較量,究竟誰勝誰負?

太行山,碗子城

洪武元年,即1368年,十月,太行山。

當時馮宗異以徵虜右副將軍之職與偏將軍湯和進取這裡的關隘碗子城。

這個碗子城,位於山西澤州以南九十里的太行山中。雖然今天這裡已經荒廢不堪,不過,在古代,碗子城可是個難以逾越的天險。何故?原來,欲從山西澤州通往河南河內,必走此路,為之捷徑。可是,這條捷徑乃太行山南麓的羊腸小路,其間群山不僅迴環曲折,很多地段都是兩面懸崖,絕壁對立。當年曹操曾帶兵路過此地,讚歎此處為用兵之絕妙佳處。到了唐代,名將郭子儀為平定安史之亂,在這捷徑之絕頂之處,修建了一座堡壘,取名碗子城,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態勢。冉冉至明初洪武元年,大明北伐軍要奪取山西地區,也走這一條天路。

馮宗異帶著精銳部隊,以閃電戰的速度,突然抵達碗子城。那裡的元兵就是賀宗哲的部屬,還沒弄清楚什麼回事,就被明軍的一輪火箭、火銃打得四散奔潰。

在六盤山,明軍與元軍進行了一番較量,究竟誰勝誰負?

馮勝像,嘉峪關

明軍奪取碗子城後,翻越了太行山,繼續向澤州進發。

賀宗哲好歹也是擴廓帖木兒的手下名將,及馮宗異風風火火而來,本想來個惡狠狠的還擊,但是他的戰友張伯顏對他說:“王爺(指擴廓帖木兒)還沒有回山西,我們在澤州兵力不多,賊兵帶著攻克我大都之銳氣而來,不可與之爭鋒。”

賀宗哲想了想,同意張伯顏的看法。於是,馮宗異還沒抵達澤州城,賀宗哲、張伯顏就帶著部隊逃跑了。

這一來,馮宗異兵不血刃就奪取了澤州城。

他卻一點兒也不高興,因為,對手沒有和他交鋒啊!

這次,蘭州之行,馮宗異就是衝著與賀宗哲火拼一場而來的。

這馮宗異可是大明名將啊,他打仗可是有自己的一套的。

他的部隊剛剛出發兩天,他的哨騎就已經把賀宗哲的來龍去向搞清楚了:來自寧夏府,過了黃河,向西南進軍,目前離蘭州尚有三百多里,以元軍行軍速度,兩日後就會抵達蘭州城下。

馮宗異命令軍士暫時就地休整,他下了馬,在一棵大樹下,如同他的祖先那樣坐了下來。東他的祖先東漢初年的馮異,人稱“大樹將軍”。那時,那個大樹將軍是靜靜地坐在大樹下,遠離那些吵吵鬧鬧的戰友,他們在爭論誰的戰功更卓著。現在這個大樹將軍也靜靜地坐著,他仔細地看著地圖。一會兒,他對身邊的顧時說:“你覺得怎樣打好呢?”

顧時說:“我聽您的。”

馮宗異說:“蘭州有多少人馬?”

“能有多少?就天策衛而已。”

“五千多人?”

顧時說:“原本我和戴德攻下蘭州時,想留多些軍士的。張溫說慶陽打仗要更多人,他如果要兵,他會招募一些當地人。”

“哦?那,就是說,至少也有五千人了?”

“是。”

“好!”馮宗異說,“我們來一個釜底抽薪!”

“怎麼釜底抽薪?”

馮宗異伸手在地圖上比劃道:“賀宗哲由寧夏府出發,過了黃河,我們就從靖寧翻越六盤山,尾隨他的部隊,在他後面襲擊他!他的歸路被我截斷,前面張溫定然能守住蘭州好幾天,這樣一來,他前不能吃蘭州,後又被我追殺,其軍心必亂,敗局已定!”

顧時點點頭,馮宗異又說:“為了讓我軍增加更多的勝算,你馬上派人火速聯繫張溫,讓他堅守城池,休要出戰。”

“是!”

在六盤山,明軍與元軍進行了一番較量,究竟誰勝誰負?

六盤山

六盤山,陝西、寧夏和甘肅之自然分界山,歷來為關中平原和寧夏黃河河谷之屏障。當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發起滅亡西夏的最後一戰,就是在六盤山駐蹕,發號施令的。不過,那時候,他是指揮著蒙古鐵騎軍由北向南掃蕩西夏國土的。如今,大明關中軍事總指揮馮宗異卻是反向逆襲,由南向北翻越這座三界山,攻擊蒙古軍隊。當大明的紅色軍旗漫卷六盤山之際,馮宗異雖然無法發出“紅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的壯志,可是內心的豪情卻一點兒也不缺乏。

你看他,回頭望著他的得力將佐:傅友德、薛顯、顧時、陳德等人,臉上露出得意的微笑。他勒住馬韁,說:“今天,我們在六盤山痛擊胡虜,他朝,我們大明軍士還要踏破賀蘭山!”

眾人高呼:“痛擊六盤山胡虜,踏破賀蘭山!”

這支一萬七千人的大明軍隊,高唱戰歌,奔騰於六盤山之上。

他的對手,賀宗哲是什麼貨色呢?

元將賀宗哲派出的斥候兵團也打探到明軍攀越六盤山的消息了。聞諜報後,賀宗哲當時一愣,明軍意欲何為?莫非要攻擊我後軍?斷我後路?那……怎麼辦?若後路被截住,哪還得了?

他馬上叫來一眾高級將佐,商議此事。那些平章、參政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然沒有一個發言!賀宗哲不開心了,他喝道:“國家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如今乃國家存亡之際,諸位,莫非懼怕明匪賊寇了?”

這時,一位叫定住的平章出列說:“賊人如此行事,目的定然在於斷我後路,令我軍前不得攻蘭州,後不得歸寧夏,如此則我軍首尾不能相顧,賊人此計策相當狠毒。不過,賀大人,若然我軍在賊人前行的中途設伏,讓他們進入我們的埋伏圈,然後痛擊之。豈不是高招?”

“好計謀!”賀宗哲擊掌道,“我軍來個甕中捉鱉,讓賊寇命喪六盤山下!”

正在此時,臨洮吐蕃兵敗而降的消息也到達賀宗哲耳邊了,他剛剛上了戰馬,聽到這個消息,長舒一口氣,暗想:“臨洮的戰局竟然如此收場?原本想著明軍兩線作戰,必然顧此失彼,怎麼吐蕃兵竟如此不濟!”

他打馬上了一個高坡,遠眺自己軍隊的去向,又回望自己的來路。來路在東北方,那道隱隱約約一線淺黃色的黃河水在秋陽的普照下,閃著金光,如同末日之光華。

賀宗哲掂量著自己的部眾,大約兩萬人馬,輜重車輛黑壓壓拉在全軍之後,這仗,真的要打麼?往哪裡去埋伏呢?

河谷?

山樑?

高坡?

一望無際的黃河河谷平原,一時間竟找不到合適的埋伏地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