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持续数十年无果的土耳其入欧之路

土耳其是一个横跨亚、欧两洲的国家——其国土由位于亚洲的小亚细亚半岛(又名安纳托利亚半岛)和东南欧巴尔干半岛的东色雷斯地区共同构成。位于亚洲的小亚细亚半岛约占土耳其国土面积的96.9%,位于欧洲的东色雷斯地区约占土耳其国土面积的3.1%。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绝大部分国土都位于亚洲的国家却总爱和欧洲扯上联系:亚运会的比赛土耳其就不参加,亚洲杯上也见不到土耳其的身影,因为人家加入了欧足联,所以踢欧洲杯去了。除此之外土耳其还持续数十年如一日申请加入欧盟,然而几十年过去后冷战时期东欧阵营的国家纷纷加入欧盟,甚至连全部国土都位于亚洲的塞浦路斯都加入了欧盟,可土耳其还始终只是一个候选国。那么土耳其这个亚洲国家为什么执意要加入欧盟,而欧盟为什么又始终拒绝接纳土耳其呢?

持续数十年无果的土耳其入欧之路


别看土耳其的欧洲部分领土之战国土总面积的3%左右,然而就在这3%左右的领土之上却坐落着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曾是拜占庭帝国的千年古都君士坦丁堡,在奥斯曼帝国时代土耳其也定都于此。当时的土耳其可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超级大帝国,疆域超过了1000万平方公里。由于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位于欧洲,因此当时奥斯曼帝国也曾一度被视为是一个欧洲国家,况且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也积极介入欧洲事务——通过与法国结盟制衡神圣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由此深深介入到欧洲地缘政治之中。然而进入18世纪后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扩张遭到了新兴的沙皇俄国的遏制——在持续两百余年的俄土战争中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不断遭到沙俄的蚕食鲸吞。到了19世纪后期希腊、塞尔维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巴尔干半岛国家纷纷脱离土耳其的统治而走向独立,至此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大幅缩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站在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阵营作战,最终奥斯曼帝国因为这次做错队付出的代价就是被彻底肢解,至此土耳其只剩下伊斯坦布尔附近一小块欧洲领土和亚洲的小亚细亚半岛,对这时97%左右的领土都在亚洲的土耳其而言:伊斯坦布尔就显得过于偏欧洲并直接置身于协约国集团的威胁之下。在历史上曾长期被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希腊此时更是在英国的支持下试图占领包括伊斯坦布尔在内的所有土耳其欧洲领土和小亚细亚西部地区。尽管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迫于协约国的压力而屈服了,然而这时在小亚细亚的安纳托利亚高原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创建了土耳其国民军。1921年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国民军在萨卡里亚战役中遏制了希腊咄咄逼人的攻势。1922年8月25日凯末尔下令土耳其国民军发起总反攻,最终土耳其国民军以伤亡1.3万人的代价击毙和俘虏12万多希腊军队。9月9日土耳其国民军收复被希腊占领了三年的士麦拿,一个月后土耳其国民军从协约国手中和平接管了伊斯坦布尔。1922年11月1日拯救了国家的凯末尔废黜了奥斯曼帝国的末代之君穆罕默德六世,延续了600多年的奥斯曼帝国在这一天正式宣告灭亡,取而代之的是新生的土耳其共和国。

持续数十年无果的土耳其入欧之路


尽管土耳其共和国成功收复了从拜占庭帝国到奥斯曼帝国的千年古都、扼守亚欧分界线的战略要地——伊斯坦布尔,但对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共和国而言:这座城市是陌生的——事实上土耳其国民军的成员绝大多数来自安纳托利亚高原并一直战斗在那里,位处安纳托利亚腹心地带的安卡拉实际上成为土耳其革命的中心。而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新政府也明白:如今的土耳其不是奥斯曼时代了——伊斯坦布尔不再处于土耳其国家的腹心地带,而是偏居欧洲一隅,定都于此不利于中央政府对广阔的亚洲领土的管辖。与此同时尽管与协约国的战争结束了,但这时的国际局势还相当复杂,贸然定都于过于靠近边境的伊斯坦布尔意味着土耳其必须在此投入大量财力、军力以维持,这对迫在眉睫的土耳其改革图强运动和整体国防建设是不利的。另外有志改革土耳其的凯末尔新政府认为:伊斯坦布尔尽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也正因为如此继承了太多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弊政,迁都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为了同此前的奥斯曼帝国划清界限,向土耳其国民和外界展现自己的改革决心。1923年10月3日凯末尔正式将国都迁往安卡拉。至此土耳其已完全形成了绝大部分领土位于亚洲、绝大多数人口位于亚洲、首都位于亚洲的格局并一直延续至今,然而土耳其人在心理上更愿向欧洲靠拢:新生的土耳其共和国废除了伊斯兰教法规,以欧洲国家法律为蓝本制定了民法、刑法、商法三大法典;建立世俗学校,规定学校必须加强非宗教的现代化教育和民族意识教育,必须向受教育者传授西方科学技术文化和思维方式;进行了文字改革——用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抛弃封建时代装束,改用西装。可以说土耳其的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以欧洲为发展蓝本并努力追赶欧洲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土耳其在心理认同上无疑是向欧洲倾斜的。尽管目前国际上一般公认土耳其是一个亚洲国家,可土耳其人自己对亚洲国家这一身份定位却并不一定买账:亚运会的比赛土耳其就不参加,亚洲杯上也见不到土耳其的身影,因为人家加入了欧足联,所以踢欧洲杯去了。此外土耳其持续数十年如一日申请加入欧盟也是这种心向欧洲的情结的最佳体现,然而数十年过去后欧盟仍不愿接纳土耳其。

持续数十年无果的土耳其入欧之路


从1963年起土耳其就对欧盟的前身欧共体提出了申请加入的愿望,尽管在此之前西方一直将土耳其标榜为伊斯兰国家中世俗化改革的典范,但当土耳其正式提出入伙时西方国家仍强调土耳其的改革仍达不到自己所期待要求的程度。土耳其只好按捺下自己急于入欧的心理,开始了几十年的漫长改革之路,终于在1999年拿到了正式候选国的资格。然而从候选国到正式成员国的这段路土耳其却始终无法跨越:眼看着冷战时期和西方对立的东欧国家一个个成为欧盟的正式成员,而身为北约成员国的土耳其却始终只是一个候选国,直到2005年土耳其才迎来了入盟谈判,但这次谈判仍将土耳其挡在了欧盟大门之外。那么为什么欧盟宁愿接纳冷战时期苏东阵营的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也不愿接纳土耳其呢?如果说是因为土耳其绝大部分国土位于亚洲,那么塞浦路斯全部国土都位于亚洲,可如今塞浦路斯已是欧盟的正式成员国。事实上塞浦路斯从地理概念上而言的确属于亚洲,但岛上绝大多数居民属于希腊族裔,从心理文化认同上是比较容易和欧洲彼此认可的。相比之下土耳其尽管是中东地区高度世俗化的一个国家,但这种世俗化的程度只是在中东地区相对而言的,在欧盟眼中土耳其仍是一个伊斯兰国家:尽管土耳其宪法中早已取消了伊斯兰教的国教地位,但土耳其80%以上的人口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族,在剩下的20%的人口中有15%是同样信奉伊斯兰教的库尔德人,两者加起来占了土耳其总人口的95%,在土耳其只有极少数的犹太教、天主教和东正教人口。土耳其的伊斯兰文明体系使其显得同欧洲是如此格格不入,欧洲各国非常恐惧土耳其加入欧盟后会加速欧洲大陆的伊斯兰扩散。

持续数十年无果的土耳其入欧之路


欧盟成员国绝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相比之下土耳其的经济水平发展相对滞后,因此有大量的土耳其裔居民进入欧洲讨生活。事实上不只是土耳其人因为生计问题而大量涌入欧洲,欧洲国家也曾有意识引入土耳其移民以解决国内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其中德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二战后德国的青壮年死伤众多,在战后经济重建的时期德国曾从土耳其输入了几十万劳动力,这些人大量在德国定居并繁衍后代,2018年7月23日从德国国家队退出的厄齐尔就是土耳其裔,如今生活在德国境内的土耳其裔已达到数百万之众。这些土耳其裔居民同当地居民构成了就业上的竞争,同时也使他们聚居的地区出现土耳其化、伊斯兰化的迹象。根据欧盟的相关规定:各成员国之间彼此开放边境,使人员得以自由流动,这使欧洲国家不得不担心一旦土耳其加入欧盟会使大量穆斯林人口涌入欧洲。大量涌入的穆斯林人口会挤占当地的社会福利自由、抢夺当地人的饭碗,甚至还可能改变欧洲的族裔宗教文化结构。事实上欧洲各国所担心还不只是大量涌入的土耳其移民,事实上由于中东地区长期的动荡局势已使土耳其成为了中东难民涌入欧洲的中转站,这就令欧洲国家更加担心土耳其成为欧盟成员国后是否会进一步加重困扰欧洲的难民问题。即使土耳其能配合欧盟解决难民问题,可欧盟也需要花费重金援助土耳其这个经济上相对欠发达的国家,这显然不是欧盟的现有成员国所乐意看到的。事实上欧盟在扩张的过程中早就意识到应当避免出现新成员国拖后腿的现象,为此欧盟制定了哥本哈根标准:政治上要有稳定的民主、法制制度,保护人权,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经济上能有效运行市场经济并能承受欧盟内部的竞争压力;最后必须承担成员国义务,把政治、经济货币联盟作为自己的目标。这么比较起来土耳其的确同欧盟的要求相距甚远。

持续数十年无果的土耳其入欧之路


尽管土耳其在民生经济水平上相对欠发达,可土耳其的经济体量可不小——土耳其的GDP总量约为8511.02亿美元,名列全球第16位。同欧盟国家相比而言:尽管土耳其的经济总量小于德、法等国,但一旦加入欧盟也是能排进前十位的。土耳其不仅经济总量大,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均是欧盟所不能小觑的:土耳其的国土面积为78.36万平方公里,这比欧盟任何一个国家都大;土耳其人口已达80745020,位居全球第19位,相比之下德国作为欧盟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最新人口统计数据为82695000,也只比土耳其略多而已,况且德国人口中还包括像厄齐尔这种已入籍德国的土耳其裔居民。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欧盟尽管是一个由28个会员国组成的国际组织,但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过去是英、法、德三驾马车,随着英国的脱欧则演变为德、法两国对欧盟起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对德、法而言:如果放任土耳其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加入欧盟,那么势必将稀释自己在欧盟体系中的权力,从而改变欧盟的格局秩序。这就好比如果你是一个团队说一不二的主要负责人,你会欢迎一个与你差不多量级的大佬加入与你分权吗?表面上看:扼守亚欧十字路口且自身国力不弱的土耳其加入欧盟的确能壮大欧盟的整体实力,所以德、法等欧盟内的主导国家至少在面子上还是对土耳其入欧一事表示欢迎,然而实际上给土耳其一个“候选国”资格权当安慰,土耳其真要想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其实难于登天。

持续数十年无果的土耳其入欧之路


欧盟在关于接纳新成员的问题上实行的是全体一致原则——如果土耳其想要加入欧盟并不是说由现有的欧盟成员国投票表决后少数服从多数,而是必须取得现有的欧盟成员国全体一致的认可,哪怕有一张反对票都不行。然而土耳其要完成这一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希腊和塞浦路斯两国目前就一定会给土耳其投反对票:1960年8月16日塞浦路斯结束英国的殖民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塞浦路斯是一个以希腊族裔为主体的国家,而土耳其后裔则是该国的第二大族裔,双方经协商成立了联合政府:希族人任总统,土族人任副总统。然而在1963年两族爆发了武装冲突。1967年土族宣布另立“行政当局”。1974年7月希腊军人集团出兵帮助塞浦路斯的希腊族,土耳其随即也出兵塞浦路斯支持当地的土族。在战争过程中土耳其占领了塞浦路斯北部37%的领土并将土族居民全部北移。与此同时在战争中约有18万希族人南迁,由此引发了难民问题及失踪人员问题。此后塞浦路斯共和国长期处于南北分裂状态。1975年2月土族宣布成立“塞浦路斯土族邦”,选举登克塔什为“总统”。1983年11月15日“塞浦路斯土族邦”正式升级成为“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这遭到了希族人为主体的塞浦路斯中央政府的抵制,以致于迄今为止除土耳其外再无任何国家承认“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希腊和塞浦路斯中央政府在土耳其加入欧盟一事上始终持反对立场。

持续数十年无果的土耳其入欧之路


土耳其在经历和欧盟的长期谈判无果后也逐渐被耗尽了耐心,事实上如今的土耳其早已不再执著于加入欧盟了:2013年土耳其国内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活动,艾尔多安政府强力镇压了这次示威活动,这招致了欧洲各国的集体声讨。2015年欧洲爆发难民危机,不堪重负的巴尔干各国关闭了官方的难民通道,但这并没能阻止难民涌入欧洲,只不过是由以前的官方合法入境变成了偷渡。欧盟面对严峻的局势以重启土耳其入盟谈判和经济援助为筹码表示愿意立即为土耳其民众办理免签,希望土耳其开通陆上通道,充当欧盟的难民缓冲区。在经过土耳其和欧盟方面的数轮谈判后双方达成一对一安置条款:欧盟每遣返一名难民到土耳其就同时将另一名难民带走。结果急于想逃往欧洲躲避战乱和饥饿的难民一窝蜂涌入土耳其境内等待前往欧洲,而被欧洲遣返到土耳其的难民就赖在土耳其不走了,因为谁也不想再回到战乱的是非之地。土耳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这样玩下去土耳其所面临的难民安置压力将越来越大。土耳其现任总统埃尔多安本身就是一个宗教背景深厚的人,这本身就导致他不被西方国家喜欢,而他大力主张公投休宪将议会制改为总统制又遭到西方国家的一片指责。至此土耳其已基本上彻底失去了加入欧盟的信心和耐心,于是2017年埃尔多安终于公开说出“土耳其已不需要加入欧盟”。近年来土耳其在汇率问题、难民问题上同西方国家频频发生摩擦。如今土耳其国内的主流意识形态已逐渐由向欧洲靠拢转变为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盛行——如今的土耳其不再积极致力于加入欧盟,而是更加强调自己的突厥族系和伊斯兰信仰,自凯末尔时代起奠定的政教分离原则开始遭到破坏,原教旨主义得到大力宣扬,这就使欧洲更加将土耳其视为异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