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 做自己財產的護旗手!這些“隱形”理財雷區,學會少虧300萬

作為保險從業者,為了擴寬自己的發展渠道,不可避免地要開始往理財規劃師、家庭財富規劃師的道路上去發展,讓自己成為“多面手”。

但是,一方面做保險業務,另一方面兼顧金融理財投資,這就面臨著自身角色的轉變。身邊有部分保險人轉變角色進行理財,卻是“換湯不換藥”。

曾經有一位保險人,就因為用保險的思維做投資理財,造成了300萬的基金虧損。

用保險人的思維做理財圈的事,總會出現陷入“龐氏騙局”,落入金融陷阱的情況。

問題來了:為什麼保險業務員會容易踩雷呢?

保險業務員的思維侷限

保險是確定的

保險產品本身是尋求確定性的,因此對於保險業務員來說,針對客戶進行展業時,都會和客戶溝通好。

健康告知,如實說明。目的也是為了理賠的確定性,比如說,重大疾病險標明保額30萬,符合條件就會賠付。

做自己財產的護旗手!這些“隱形”理財雷區,學會少虧300萬

理財是不確定的

理財產品的分類相對複雜,且有很多的指標需要被衡量出來,其中不乏相對應的陷阱和許多的產品缺陷,因此需要甄別。

即使是銀行代銷的理財基金、股票都是不確定的收益

做自己財產的護旗手!這些“隱形”理財雷區,學會少虧300萬

錯把保險當理財

長期的保險從業人員,在加上保險和理財的雙方面接觸,在遇見理財產品時,會不經意的使用保險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會讓保險人員很容易進入投資理財的誤區中去。

一部分保險業務員被高利誘惑,加上對目前行業的不滿,就可能去尋找這種外部機會,失足落入理財陷阱中。

做自己財產的護旗手!這些“隱形”理財雷區,學會少虧300萬

保險業務員如何識別陷阱

合同承諾

作為保險業務員在合同中看見了如下字樣“一年收益15%,本公司承諾保本保息”,外加法人和公司印章,很可能就會為利所動。

保險人會認為合同白紙黑字,怎麼會受騙呢?當機立斷,買了產品。這就是典型的理財騙局。

從銀監會等部門的監管上來看,理財產品不可以承諾保本保息,所以有明確保本保息的文件恰恰說明這是理財的騙局。

做自己財產的護旗手!這些“隱形”理財雷區,學會少虧300萬

辦公環境

作為保險業務員自然知道中心商務區的重點位置都有哪些公司行業。

這些坐落在好地段的P2P和財富公司,很容易給人保險業務員迷惑的信息,再加上裝修的豪華,表明這一切都是正規、高檔財富公司的象徵。

恰恰相反,理財公司或者金融機構,具有特別嚴格的預算管理,所以裝修豪華基本與它無緣,正規金融機構沒有那麼多錢用於裝修上。

做自己財產的護旗手!這些“隱形”理財雷區,學會少虧300萬

電視廣告

不僅是保險業務員,即使是普通民眾也會因為電視廣告的原因進行盲目購買。

比如腦白金,本身營養價值不高,就是因為洗腦的廣告營銷讓它家喻戶曉,才成為了送禮的首選。

保險業務員面對這種情況要注意了,電視廣告的360度環繞不代表金融機構的靠譜,更多情況下是財富理財陷阱。

不能盲目下單,要多瞭解,多學習,才能更好地避免投資風險。

做自己財產的護旗手!這些“隱形”理財雷區,學會少虧300萬

以上就是克服思維固化,規避理財陷阱的文章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