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通往艦載反潛直升機之路,海鷹:黑鷹和我之間差了一整套任務系統

通往艦載反潛直升機之路,海鷹:黑鷹和我之間差了一整套任務系統

​H-60黑鷹直升機自從誕生以來,衍生出了龐大的家族譜系,可以說,哪裡有美國的武裝力量,哪裡就能看到黑鷹直升機。當我們把目光聚焦到艦載版本的黑鷹直升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海鷹直升機——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打造一架艦載直升機要考慮的問題著實可不少。而對於一架定位為“艦載反潛”的型號,那要求就更復雜了。本文就將揭秘一架承擔反潛任務的海鷹直升機需要配備哪些任務載荷,與諸君共賞。在閱讀本文之前,如想要獲得最佳的閱讀體驗,我推薦你首先讀一讀我的這篇《如何打造一架優秀的艦載直升機?黑鷹:看我怎樣進化為海鷹》文章,從中你可以瞭解到一架黑鷹直升機進化為海鷹直升機的基本思路和必要改進步驟。當然,即便你不閱讀上文,我相信本文仍然是一篇結構完整的軍用裝備發展故事。

強化的動力系統及其帶來的好處

海上作業的危險要遠遠大於陸地作業,對一架艦載直升機而言,一旦動力系統失效,那麼它引以為傲的自轉下滑能力將毫無用武之地,畢竟茫茫大海幾乎沒有合適的落腳之地。除此之外,惡劣海況也會對直升機的飛行帶來顯著的影響和挑戰,使其必須要有更強勁的動力系統來應對潛在的風險。

為此,美國海軍要求海鷹必須要搭載比黑鷹直升機配備的T700-GE-700型發動機功率更大且可靠性更好的新型發動機,從而使其具備更大的功率裕度來應對種種緊急情況,同時也能降低艦上的後勤維護要求。最終的海鷹直升機採用的是功率提升到1690軸馬力的T700-GE-401型發動機,相比黑鷹的1543軸馬力,它大約提升了9.5%。

通往艦載反潛直升機之路,海鷹:黑鷹和我之間差了一整套任務系統

▲T700-GE-401型發動機

為匹配功率更高的發動機,西科斯基對海鷹的傳動系統進行了改進,通過擴大齒輪面寬度、提高傳動軸強度、放大部分齒輪箱體等措施,使整個傳動系統能夠吸收、傳遞更大的功率,從而使得雙發海鷹的額定出軸功率從黑鷹的2828軸馬力提升到了3400軸馬力,提升幅度超過20%,相當顯著。

通往艦載反潛直升機之路,海鷹:黑鷹和我之間差了一整套任務系統

▲SH-60B海鷹直升機發射AGM-119B反艦導彈

發動機功率的提升也帶來了其他的好處。當西科斯基發現海鷹直升機的額外功率相當充足的時候,他們決定引入一套新的飛控系統,從而改善該機的操縱品質,減輕飛行員的作業負擔。最後,漢密爾頓標準(Hamilton Standard)公司的自動飛控系統(AFCS;Automatic Flight Control System)被引入到海鷹上,取代了黑鷹原裝的增益穩定式飛行控制系統。AFCS系統內含數字化的三軸自動駕駛與耦合操縱模式,並帶有專門的自動穩定功能,能在所有的空速和懸停狀態下,實現自動航向保持。自動飛控系統的引入,大大減輕了海鷹直升機飛行員的操縱負擔,提高了飛行操縱的精準度,使得海鷹的飛行員能夠更充分的發揮海鷹強勁動力系統的潛能。

可獨立運作的聲納處理系統

海鷹的任務系統——任務設備套件(Mission Equipment Package)是由IBM公司的奧威哥分部負責集成的。海鷹直升機的任務設備由聲納系統、搜索雷達、磁異探測器、電子支持組件以及與母艦基站對接的數據鏈等部件構成,不過憑藉海鷹更大的負載能力以及電子技術的變革,海鷹任務系統的性能和集成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通往艦載反潛直升機之路,海鷹:黑鷹和我之間差了一整套任務系統

▲美國海軍士兵給SH-60B裝入聲納浮標

聲納浮標系統是海鷹直升機的主要反潛傳感器,其機身左側設有一組25發裝的聲納浮標發射器,容量相比美國海軍早先的SH-2F反潛直升機多出了10發。此外,雖然聲納浮標系統都是一樣的,但是負載能力更強的SH-60B海鷹直升機搭載了一套重大250磅的UYS-1(V)2聲納信號處理器(由IBM研製),UYS-1的引入,賦予了SH-60B兩種聲納處理模式:

①第一種模式還是和早先的反潛直升機一樣。當SH-60B處於母艦的視距內時,可將聲納浮標信號資料通過機載的ARQ-44/SRQ-4 Hawk Link 數據鏈直接傳回給母艦,母艦接受後再將資料轉發給SQQ-28聲納浮標信號處理系統進行處理,SQQ-28與母艦艦載的SQR-19拖曳聲納陣列共用一套UYQ-21顯示控制檯,以此實現數據資料的顯示和控制作業。

通往艦載反潛直升機之路,海鷹:黑鷹和我之間差了一整套任務系統

▲美國海軍的SQQ-89反潛顯控站

②第二種模式則是聲納信號的獨立處理模式。當SH-60B處於母艦的視距外或者數據鏈無法通信、頻道被其他功能佔用的時候,可直接由機載的UYS-1信號處理器進行聲納浮標發射信號的處理。儘管機載系統在體積、重量和功率上無法與母艦的艦載系統相提並論,但是得益於電子技術的進步,UYS-1的處理器處理能力已經接近艦載的SQQ-28處理系統,因此,SH-60B實際上是具備了一定程度的獨立聲納信號處理能力的,所以即便在無法與母艦通信的情況下,海鷹直升機仍然能夠都吏執行反潛偵查作業。

改進的任務次系統

除了聲納浮標之外,SH-60B也配備了反潛直升機必備的搜索雷達、電子支持組件與磁異探測器。

更強的搜索雷達

美國海軍在適用SH-2F的時候就時常抱怨該機所採用的加南大馬可尼制LN-66 HP雷達天線尺寸下、輸出功率太低,以至於偵測距離不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SH-60B配備了德州儀器專門打造的APS-124(V)X波段搜索雷達,其輸出功率、天線尺寸、信號處理能力都要勝過LN-66 HP許多(舉個例子:峰值功率350kW對75kW,天線寬度6英尺對3英尺),由此,其偵測性能大幅提升——最大顯示距離尺度從72海里提升到160海里。

APS-124更強大的是能夠提供一種快速掃描監視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其天線轉速從標準模式的每分鐘6轉或12轉提升到了每分鐘120轉,從而能夠提供快速更新的近距離目標偵測能力。

更先進的電子支持組件

SH-60B的電子支持組件是由雷神公司提供的ALQ-142,是當時最先進的輕型機載電子支持組件之一。ALQ-142系統的核心是一部AYK-14(V)計算機,在SH-60B機身前後共有4組Rotman透鏡天線,其中2組位於機頭下方,另外2組位於後機身的兩側,每組天線都能夠獨自覆蓋90°方位的信號偵測,截收信號頻譜範圍則覆蓋2~25GHz。

通往艦載反潛直升機之路,海鷹:黑鷹和我之間差了一整套任務系統

▲SH-60B海鷹直升機在南加州海岸進行反潛作戰時的駕駛艙內景

ALQ-142除了常規的反潛作戰、區域監視和超水平面水面目標標定任務之外,還有個特別的功能就是能夠與母艦的SLQ-32(V)系統互相通信:將截收到的信號發射源特徵參數與方位通過海鷹直升機基在ARQ-44數據鏈傳送回母艦,然後通過SLQ-32完成信號源識別後,呈現在顯示控制檯上。

磁異探測器:SH-60B的磁異探測器是美國海軍標準的德州儀器ASQ-81(現屬雷神公司產品)。

測試與服役

按照美國海軍與西科斯基的合同約定,西科斯基公司首先必須向海軍交付5架YSH-60B[1]原型機以及1架地面試驗機身(GTV;Ground Test Vehicle)。不過在交付原型機之前,西科斯基先把之前在“通用戰術運輸機系統”計劃中留下的UH-60A黑鷹直升機全尺寸模型作為平臺,按照SH-60B的標準修改為展示機。在雙方簽訂合約之後,西科斯基就在1978年7、8月份之間,利用這架展示機在佩裡級佩裡號護衛艦[2]和斯普魯恩斯級雷福德號驅逐艦進行了早期的艦載適應性測試、驗證和展示。

通往艦載反潛直升機之路,海鷹:黑鷹和我之間差了一整套任務系統

▲聲納浮標被裝入SH-60B的聲納浮標發射器

儘管美國海軍已經和西科斯基談攏了海鷹項目,但是美國國會又出來攪局了——美國眾議院以節約經費為由,在1978年秋季建議美國海軍放棄海鷹項目,改用更便宜的海妖直升機改良方案。但是美國海軍已經嚐到了海鷹的甜頭,當然不願意採用性能差的機器,於是他們對海鷹計劃進行了重組,壓縮了一切可以壓縮的經費,最後在9月份通報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告知預期已經可以縮減4億美元開銷,調整之後的總經費變成了39億美元,這樣一來,美國國會也沒有繼續反對的理由,最終通過了海鷹上艦項目。

通往艦載反潛直升機之路,海鷹:黑鷹和我之間差了一整套任務系統

▲停靠在機庫中的SH-60B海鷹直升機

1981年年初,西科斯基公司將已經經過長時間測試的原型機送交沒美國海軍,進行了為期27天的海上操作實驗,最終海鷹獲得了美國海軍的一致好評。1983年首批SH-60B生產型號被交付到美國海軍駐加州聖地亞哥北島航空站的第41輕型反潛直升機中隊(HSL-41),1984年,海鷹中隊正式達到戰備狀態。自此,海鷹直升機便開始隨同美國海軍活躍於世界各地,成為了最具辨識度的美國海軍標誌航空器。


*註釋

[1] 在美國軍軍用直升機的型號中,Y字打頭的都是試驗性質的原型機,例如說黑鷹原型機即使YUH-60、阿帕奇的原型就是YAH-64。

[2] 美國海軍初期用於SH-60B作戰測試的艦船就是當時已展開建造並進入服役的“佩裡”級,10噸級的直升機能在護衛艦成功作業,也讓艦載航空作戰進入了新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