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我憑什麼要對你這麼好

一。

一段關係的開始,最初想法都是「我會對你好」,

在此之後,才是「我憑什麼要對你這麼好」。

這是一個量變引發質變的過程,而“憑什麼”這三個字,則可以作為大多數故事的結束語。

這些故事包括但不限於:

為什麼追了很久的女生,突然就不想追了?

為什麼對另一半越來越沒耐心,不想再讓著她?

入職三年多從未加薪,應不應該辭職換工作?

是否應該和一直麻煩自己的朋友絕交?

如果你曾經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著其中的某一種,你就會知道,這些問題其實在問出來的那一瞬間,你心裡就已經有了答案。

而你之所以還會猶豫,無非是因為不想承認:

既不想承認對方不值得,更不想承認是自己不值得。

而一旦你經歷的次數多了,你就會總結出規律:無論身處哪種關係,一旦付出變成了理所當然,那麼離開也必然會順理成章。

二。

這也是為什麼,我從來都不認為默默的付出是一件值得讚揚的事。

在我的微信列表裡有一個朋友的小號。從去年三月份得知他結婚的消息之後,我經常在半夜三更刷到他的動態。

他會在深夜的朋友圈裡寫一小段隱晦的文字,然後又會在一個小時後準時刪除。

我憑什麼要對你這麼好

儘管第一次看見的時候很好奇,但我還是忍住沒有去評論,因為我知道,他發這條朋友圈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評論。

在隔了半個月之後,他又發了一條:

我憑什麼要對你這麼好

我大概猜到在他身上發生了什麼,但仍然沒有去評論。

直到今年的七月份,我最後一次在深夜看到他的朋友圈。

我憑什麼要對你這麼好

也是在看到這條朋友圈之後,我在評論區留了一句“喝點?”

擺上酒桌上的劇情和我之前猜想的差不多,可以簡單的用幾個數字來概括:追了三年的對象、婚後兩年的生活、曖昧不清的第三者,以及心裡始終過不去的那一道坎。

在講述這些的時候,他的表情冷靜得像是在講述別人的故事。

我問他:“既然無法原諒的話,為什麼還會拖到現在。”

他抬起頭來看了我一眼:“其實當時我真的覺得自己可以原諒她。”

“那後來呢?”

“後來我才明白,原諒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我可以原諒她那件事,但我無法原諒她事後的態度,我可以像以前那樣對她好,但她怎麼能還像以前那樣對我……”

說完這些話之後,他深深的吐了一口氣,把視線投向遠方的夜景。

不得不說,人有時候真的挺奇怪的,不僅會沉迷於虛榮和被寵溺的感受,也會對委屈和痛苦上癮。

他告訴我,其實在最後的那段日子裡,他已經知道這段關係再也無法維持,但他反而在她身上花費了更多的時間和金錢。

“我想用自己的無私去確認她的自私,這樣我才能逼自己下決心離開她。”

三。

雖然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其實我挺能理解他的做法。

因為一段失敗的關係走到最後,很容易演變成一場雙方搶佔“道德制高點”的遊戲。

沒有人願意演壞人,也沒有人想在日後輾轉反側不甘心,人們為了讓自己心裡能好受一點,沒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出來的。

只有在這場荒唐的遊戲散場很久之後,身在局中的人才會突然想通:

原來所有違背心意的努力和付出,都只能給自己心裡徒增怨氣罷了。

對於他人的內心世界,我們能看到的,永遠都只是冰山一角,而冰山下積累的怨氣,才是所有關係最大的終結者。

它的產生,不一定來源於眼前正在發生的事情,甚至也不一定和眼前的這個人有關,所以它的爆發,才會那麼的不可預料和無可挽回。

我知道這段話寫出來,可能會有些難以理解,但我也衷心地希望,能理解這段話的人越少越好。

我憑什麼要對你這麼好

最後。

最近在書上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賬戶裡能夠用來支配的東西只有三樣:時間、精力和金錢。

而所謂的付出,就是把這三樣東西合理的分配給合適的對象,換句話來說,我們在用當下的付出,去交換那個想要的未來。

在這個過程中,任何不理性的選擇,和不值得的對象,都有可能讓我們破產。

生活的本質是一場24小時不停歇的交易,維持自己與外界之間的收支平衡是唯一的目的。

只有在此之後,人們才會覺得快樂。

這個理論說起來有點複雜,做起來其實還算簡單,只需要記住下面這一條:

付出前多想一些“為什麼”,

失去後少說幾句“憑什麼”。

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