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2019年農村還有建房的人嗎?

澹125715393


2019年農村還有建房的人嗎?

無論政策調整,都不能磨滅國人對房子的特殊感情。在以前,管理不嚴格的時候農村蓋房子的事比較多的,私搭亂建的情況也比較多;在國家對宅基地的管控越發嚴厲之後,對於私搭亂建、隨意的修建、翻建房屋情況有了一定的控制。但是並不是說因為確權之後就不能建房了,建房和宅基地確權是有一定關聯的。


2018年宅基地確權之後,建房的最大困難在於《不動產權證》的修改和重新測繪的過程。因為宅基地的確權是對宅基地和地上房屋的共同確權過程。在《不動產權證》中會對房屋的位置、面積等進行數據標明。因此,在確權之後重新建房還是會有一定的困難的,畢竟修改《不動產權證》和重新測繪是比較費勁的。

但是這都不是能夠阻止國內農民建房子的藉口,國人對房子有特殊的情節。不只是城市,農村也是如此。光耀門楣等傳統思想仍在主導人們的消費行為,生活條件好了,有點積蓄了,就會翻修、新建房子。畢竟,新建房子的居住情況還是比較舒服的。這也是為什麼會有“農村實行統一規劃”傳言的原因。也可以說,能體現出村民家庭條件的一個外觀因素就是房子。所以,對於確權之後,農村的房子還是會繼續建設,只不過建設的密度和速度會有所降低。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本人就是農村的,對農村的事情比較瞭解,這幾年農村人喜歡在路邊建房子,我家是河南的,因為農村以前村裡的都是老房子,房子老了舊了,趕不上潮流,另外農村村裡的路也不好走,過車不方便,所以現在農民打工都有錢了,都想在靠路邊的地方蓋房。

前10年的時間裡,村裡蓋房子的很多,都在路邊蓋房,房產證也很簡單,上面管理的也不嚴格,先蓋房後辦證都沒事,或者直接去辦證也好辦,這幾年往路邊蓋房的人太多了,都佔了很多更地,所以上面管理的嚴格了,審批也嚴格了。

現在除了老房子可以翻修外,在農村從新蓋房不讓蓋了,2019年農村很少有人蓋房,除了不好辦房產證外,有的去縣城買房住也會減少蓋房。


猛哥正能量1


2019年農村還有建房的人嗎?

大臉是農村的,我們縣是貧困縣,我們村是貧困村,有好多村裡的家庭想搬到鎮上,有好多鎮上的家庭想搬到縣城,可惜地皮太貴,就算只搬到鎮上,動輒也要好幾十萬,對於我們農村人來講,一定要有個遮風房屋的窩,索性就在自家宅基地蓋房子,花錢不多並且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設計,現在我們村已經很少有磚頭房瓦房了,都是白麵粉刷的樓房,一棟接著一棟,他看你家建了房,他家也去找人建,有條件的在自己家蓋個小別墅,可得勁了,現在國家政策好了,宅基地可以自建房,時至今天,還是有很多農村朋友建房的,俗話說得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小窩,自己建房,住的開心。



用戶80197480707


首先明確一點,任何時候農村都會有建房的人,這一點毋庸置疑。

以前,農民最高興的事情有三件:蓋個房,娶個婆娘生個郎。可以說建房在農民心中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有了房就有了一切,所以很多農村人拼命的建房。現在,很多農村的房子都建得差不多了,我們在農村裡發現很多村子建房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但是,小焦認為2019年農村人建房的步伐是不會停止的!

第一,農村人有很濃的房子情結。小焦在農村呆了這麼多年,發現農民真的對房子是特別重意的。我們家的房子是99年建的,那時候我還小不懂事。聽父母說當時建房的時候家裡沒錢,所有的錢都是借的,還去銀行貸了點款,光還利息就還了好幾年。

其實我是有點想不通的,那時候家裡的房子也還不錯,既然沒錢就別別建啊,還去貸款多划不來。但是沒辦法,他們就是想著弄個好一點的房子。所以,對那些想改善居住環境的人來說,2019年還會建房;

第二,分戶就需要建房。現在很多家庭有好幾個孩子,等他們一成家不得分戶嗎?一分戶不得一戶建個房子嗎?雖說現在進城買房的人挺多的,但是畢竟農村有套房更安心一點。

第三,沒有建房的還需要建房。就目前來看的話,發達地區或者有錢的地方農民的建房需求不高了,但是那些貧困地區的建房需求還是蠻高的,如果有錢了他們肯定會建房。

第四,危房、舊房需要重建。別看現在農村人越來越有錢了,但是真正貧困的村民還是挺多的。他們的住房也一直是問題。什麼危房舊房一大堆,這都是需要重建和翻修的。國家每年都會給一定的危舊房指標幫助他們修繕房屋,但是,這並不能滿足所有人的住房需求,有的人等不住就自己建了。

個人認為,農村人任何時候都會把建房當做頭等大事。就拿我們村裡的貧困戶來說吧,寧願舉債也要給自己修一棟新房,最後搞得自己脫不了貧。所以,任何時候任何困難都抵不過農民建房的心願!雖說現在農村建房建材的價格也在漲,但是這絲毫對農民木有影響啊,該建的還是在建,這是擋不住的!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這裡,歡迎關注【村官小焦】!!!


村官小焦


肯定還有的。

不過,如果不是在農村老家常住,又有能力在城裡買房,建議不要回農村建房。

農村有幾個現象,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

1、大家總在討論城市商品房的空置率,事實上,農村住房的空置率一定比城市高,尤其這10年來,農村新建的房子太多了,很多農村的新房建造已經接近飽和,村裡都找不到可以建房的地方了,除非違規使用承包的農田。

2、農村的房子越建越多,但人口一直在往城裡淨流出,這又是農村住房空置率越來越高的原因之一。再過十幾二十年,肯定有不少農村會成為鬼城(江浙一帶經濟發達的地區已經出現)。

3、農村的宅基地指標,一直是寅吃卯糧,也就是把未來年度的指標提前拿到現在來用,房子可以先建,等到了時間,再補辦手續(這裡面肯定涉及違規和腐敗)。

農村人口越來越少,這種趨勢是不可逆的,中國現在的城市化率是60%左右,未來會到75%甚至更高,這意味著至少還有2億多人將進入城市定居。

人越來越少,房子卻越建越多,未來農村的房子一定是減值的。所以,如果不是生活工作都在農村,而是在外工作生活,逢年過節回農村幾天,回農村建房是不划算的,除非不差錢的人。


私大叔


2019年春天,我現在正在建房。

可能由於房地產的不景氣,今年的紅磚,水泥,鋼筋都比去年價格有所降低。沙子價格略有上升,傳說是修高鐵鬧的。

在農村建房還是挺有講究的,首先要找風水師確定房的朝向以及破土動工的良辰吉日。然後木匠根據風水師的劃線開始方地基,利用勾股定理,整個過程還是挺有意思。地基劃線完畢後,上鉤機開挖,先在溝裡填滿石頭,真的是填,不用水泥,但要保證石頭穩定。最後再鋪上水泥,正負零以下建好,地基基本完成。

我的房子還在持續建設當中😃








那一方樂土


國家對宅基地的使用是非常嚴格的。尤其是在宅基地上建房更是嚴格。建房首先是要得到批准,那就應當申請,只有申請通過了才能進行接下來的蓋房一系事宜,這是首要的條件。

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農民只能在村集體分配給自己的宅基地上建房。但需要明白的是,有些地方是嚴禁村民蓋房的。即違規佔用水源用地和公路用地建房。還有就是耕地是不可以蓋房的,那些被保護區是不可以蓋房的。

在宅基地的使用上,如果你家的宅基地超標即不是實行的一戶一宅而是一戶多宅就是不達標的,這種情況下是不能再建房的。

此外,我們的歷史文化遺蹟以及自然風光區也是不可以蓋房的。所有這些國家制定的紅線是不可以違反的。

新建宅基地在建房也是不能隨意去建房的。如果建房屬於違規那即便是蓋好了也會被拆除的。所以這一點一定要清楚。那麼究竟是哪些呢?我們說那些老人去世後所留下的房子,如果宅基地無人繼承,這類房屋將被拆除。也就是說我國現有的政策是地隨房走,而無人繼承的房屋自然回被收回,而蓋好了的房屋也將被拆除的情況。

此外,我們再補充一些在建房上的一些規定,那就是與建房密切相關的戶口。那些戶口不在本村集體的農民是沒有建房資格的。也沒有申請建房的條件,這種情況就不要再想著蓋房的事了。

還有就是有的村民早已將原來的房屋賣出去了,現在如果又想回農村重新蓋房居住,那麼這種情況也是不允許的。


新華融媒大三農


你好,這裡是專注於農村自建房設計的住宅公園。

題主問,2019年農村還有建房的人嗎?我想說,當然有了,不建房農村老百姓住哪呢?現在是新時代了,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很多朋友家裡的老房都是80、90年代蓋的,條件好的可能當時蓋的還是樓房,條件不好的很多都是一層土坯房。到了今天,這樣的老房不僅外觀上過時了,室內佈局、結構安全各方面都已經不適宜現在的生活了,所以農村人建新房是必須的。

下圖這棟房子是河南包工頭彭工給住宅公園的投稿,房子就是從2018年底開始建的,造價1200元一平,現在外裝做好了,正在做室內裝修。

這是河北的徐女士在老家建的輕鋼房,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主體就完工了,造價20萬。

這是四川的陳女士為公婆蓋的養老房,也是2018年開工的,當地點工230元一天,小工130元一天,主體承包給施工隊人工費8萬,建到圖上這步花了25萬。

參考的是住宅公園的這套圖紙。

這是湖南曾先生的投稿,房子是父親帶頭建的,毛坯花了30萬左右。當地人工費大工240元一天,小工180元一天。材料方面,紅磚單價0.5元,水泥550元一噸,鋼筋5000元一噸,沙子200多一方。

下面是室內裝修。

全實木傢俱加上全屋集成吊頂還有門窗,花費40萬,總共就是70萬的造價。

有的地方能建,但據各地網友的留言,很多地方已經不能建房了,這也跟當地的政策有關。從大家給住宅公園的留言可以看到,很多人是想建,但是這幾年宅基地審批太嚴格了。

也有很多朋友還正在建中,所以說,2019年農村建房肯定是可以的,但是要看在哪,畢竟每個地方政策不一樣。

想要蓋房的朋友們,一定要去當地瞭解清楚建房政策,然後寫好申請書提前申請。見過幾個月就審批下來的,也見過一年多才審批下來的,無論如何早做準備,趁著能蓋的時候先蓋起來,說不定什麼時候起就不能蓋了。

各位朋友對於這個問題怎麼看呢?你們村2019年還能建新房嗎?

關注住宅公園,更多圖紙分享還有建房案例參考。


住宅公園


2019年的今天農村還有建房的人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近兩年來農村又掀起了一股建房的熱風。

在農村,放眼望去房屋大部分都是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土木結構的住房,偶爾也會看見幾間近幾年修建的磚混結構的新式小樓房,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年輕人大部分都選擇進城務工,在城市安家立業,那為什麼還會有人選擇回到相對較於落後的農村建房呢?

1.隨著東部沿海地區的高速發展,致使沿海地區與內陸貧富差距逐漸擴大,高速的發展直接帶來的就是物價的持續上漲,近年來房地產行業更是如日中天,而高昂的房價卻是的人們望而卻步,大量外來務工人員買不起房,只有選擇在城市賺錢後回農村老家再建新房。

2.外來務工人員在城市落戶難,子女上學問題得不到根本解決,高昂的教育、醫療等費用限制了農民向城市遷徙的腳步,最後還是得回到農村發展。

3.農民富不起來從根本上限制的社會發展的腳步,近年來,為解決貧富差距問題,國家政策逐漸向農村傾斜,各項惠農政策的發佈實施,致使農民回鄉創業掀起了一股熱潮,部分務工人員選擇回到家鄉開啟了創業之路。

4.鄉愁,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千百年來,中國人對故鄉都有一種情懷,遊子漂泊再遠,也剪不斷那一縷心線,因為那裡有兒時的記憶,有父母親起早貪黑為了生活忙碌的影子,哪怕是為了生活走的再遠,暮了還是得回到生而養育的地方,落葉歸根。

種種原因,所以現在很多外出務工人員選擇回鄉建房,不管是撤舊翻新,還是重新審批建房,近年來建立新房的人越來越多,相信未來幾年農村面貌肯定會煥然一新。如果是現在有機會讓你選擇,你會選擇回鄉建房嗎?


浪子BWL


男孩子長大了,就要成家立業,娶媳婦了,沒有一個窩昨辦?那就是建新房子了。生在鄉下,我從沒看見哪一年沒有人不建房子的。每年都有孩子長大,長大了就要離開父母,另築新巢,獨立生活。

農村的建房地越來越稀少了,地皮價格也越來越珍貴了。很多孩子多的家庭,父母以前沒有開出荒地,或者祖上三代是貧農的,村裡的土地都被地主的後代覇佔著,根本就沒有土地建房子。鄉下的農民,大多還是不願去縣城買房子的。一是突然一家人獨自住入縣城,周圍沒什麼熟人,好像太孤單。在鄉下長大的人,在鄉下建房子,左鄰右舍都是鄉里鄉親,怎麼也親切些。再說,葉落歸根,人老了,都有一種懷念故土的感情,都願死後埋葬在自己熟悉的地方。

在鄉下,自家有自留地,交通又方便的,都建起新房子了。真的沒有地皮建房子的,就花錢問別人買地建房。我們村離鎮上五公里路程,大路邊的地皮差不多每平方米,需要一千多點。離鎮上近的地皮炒到二、三千元每平方米,還難以找到地皮。

我有幾個堂弟,多年前就打算建房子的,可是一直沒有交通方便的地皮,就一拖下去,現在孩子長大了,要找媳婦了,再不建房子就可能害的孩子娶不了媳婦。所以逼著在村裡買別人的好地皮,來建新房。

所以,不管什麼時候,有人的地方就有人建新房,從不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