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日本戰敗投降後上繳的武器是如何被處理的,為何美俄都不要?

賀宇宇


二戰時期的日軍相比美俄(準確的說是蘇聯),完全是一支裝備、火力、機動性都十分落後的軍隊,因此日軍的武器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多少實用性。

美國與日本打仗,主戰場在浩瀚的太平洋上,主要作戰兵器就是飛機、軍艦,非沉即毀。偶爾有島嶼爭奪戰,日軍在美軍海陸空立體飽和火力反覆打擊下生存能力十分渺茫,並且日軍也沒有出現過大規模整建制投降的現象。所以,在太平洋上,美軍對日軍的武器繳獲數量十分稀少。並且美軍當時基本實現機械化,對於技術水平依然停留在騾馬化程度上的三八大蓋步槍、92重機槍這些武器根本看不上,自己國家也不缺這些東西去鍊鋼,犯不著遠涉重洋拉回去。

日本投降後,在中國關內戰場上的日軍在美國授意下把武器裝備全部移交給了當時的中國國民黨軍隊,這對於武器裝備更加落後的國民黨軍來說,無疑是從天而降的寶貝。

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打敗了日本陸軍最為精銳的關東軍,僅俘虜日軍就有五六十萬,繳獲飛機、大炮、坦克數以千計,槍支彈藥更是不計其數。不少人認為是大部分給了進入東北的中共武裝。這種說法肯定有誤,給是肯定給了一部分,但是十分稀少,因為當時蘇聯本身就不歡迎中共武裝進入東北。蘇聯繳獲的日軍武器給了中共一部分,給了朝鮮金日成武裝一部分,但也不會太多,畢竟金日成武裝就那麼點人,也用不了多少。

蘇聯繳獲的大部分武器裝備特別是飛機、坦克、大炮、機槍這些金屬製造的全都拉回本國,因為4年的戰爭使蘇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迫切恢復工業生產所需的原料。

還有一部分是日軍自己埋在東北和朝鮮的一些深山老林中了,用軍國主義分子的話說就是“20年後,我們還要再回來”。

但是,日本人沒回來,這些武器後來都被進入東北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發掘走了,並且為解放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大將軍威武K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美國人繳獲這些武器,基本都當做垃圾處理了。

除了日本的軍艦以外,日軍的輕武器和火炮在美軍看來本來就是垃圾。

況且,美國當時國內已經有大量武器堆積在各大港口,準備運送到前線。這些武器尚且無法處理,何談繳獲的日式裝備。

美軍繳獲的日式武器,相當一部分直接回爐鍊鋼或者丟入海中,少部分留下用於裝備佔領區的當地人部隊。

比如日軍的坦克,基本卸掉武器後,先用炸藥爆破成廢鐵(防止日本人私藏起來),然後拆卸回爐鍊鋼

總之,美軍得到的日式武器基本都銷燬了,美國人不稀罕。

蘇軍得到的日式武器,絕大部分交給了。。。

在東北接收的武器數量,前蘇聯有兩種說法:

一是當時的遠東蘇軍總司令華西列夫斯基元帥說:“林彪得到了鉅額繳獲來的武器裝備。僅我們兩個方面軍轉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就有:3700門大炮、迫擊炮和擲彈筒,600輛坦克,861架飛機,約12000挺機槍,將近680個各種軍用倉庫,以及松花江分艦隊的一些艦艇。蘇軍司令部還使全部武器保持完好以適於作戰使用。”

二是1971年8月26日莫斯科話語廣播談話《蘇軍粉碎日本侵略軍是中國革命取得最終勝利的保障》中提供的數據:“步槍約為70萬枝,機槍約為12000-14000挺,各種炮約4000門,坦克約600輛,汽車約2000多輛,另有彈藥庫679座,800餘架飛機和炮艇若干。”


薩沙


日軍武器,誰也不要,美蘇當破爛,八路當寶貝。

二戰結束後,日本作為戰敗國,所有武器上繳盟軍。日本投降的時候有數百萬軍隊,武器數目也是十分龐大。而這些武器,作為戰勝國,處理的態度也是截然不同。美國蘇聯自然看不上日軍這些破爛,而我國把這些武器拿來裝備軍隊。

美軍繳獲的戰艦居多,而這些戰艦,都被美軍作為靶船用了。中國也接收了一部分軍艦,總計三十多艘軍艦,成為了當時的海軍軍艦。英國同樣得到了一部分軍艦,英國直接拉到大海里給炸沉了。蘇聯接收的軍艦被當做自己的軍艦使用,編入了部署在海參崴的遠東艦隊使用了。其實這些軍艦,是被日本當做賠償用的。

而日本的步槍坦克之類的,美國蘇聯的的確確看不上。跟蘇聯的T34比,日本的九六式幾乎就是個垃圾,而且也不是謝爾曼坦克的對手。中國戰場上的部分坦克被國軍接手,而八路軍在瀋陽的修理廠裡拿到了兩輛九七坦克,組建了東北坦克大隊。其中,102號坦克立下過赫赫戰功,命名為功臣號。日軍的武器之類,美國接收之後,數目太龐大,想運回本土,要花費的錢太多,美軍乾脆直接在太平洋上扔海里了。而蘇聯接收的武器,想運回國內鍊鋼,但是我軍不想,用交換的方式,用一些廢銅爛鐵,跟蘇聯換了一大堆日軍的武器,共計30萬枝步槍,1600門火炮,200輛坦克。同時,我軍在東北接收了幾個關東軍的大型軍火庫。而國軍接收的武器最多,除了火炮坦克之類的裝備了正規軍,其他的槍支彈藥都交給了地方部隊及民團等武裝。

還有相當數量的武器在日本本土,直接回爐,鍊鋼鍊鐵重建日本。畢竟這些都是可回收的材料,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能落在日本人手裡,本來他們就是一群不安定分子。哦,對了,還有一些武器,比如日軍軍刀,王八盒子,都當做收藏品被盟軍拿走了,尤其軍刀,極大程度滿足了盟軍收藏的喜好。


軍武文齋


有網友問:日本戰敗投降後上繳的武器是如何被處理的,為何美俄都不要?我們知道美軍在1945年11月13日開始,向以西五島列島之各海域,投入了在日本本土繳獲的日軍約80萬噸各種彈藥和武器,其中有擲彈筒4萬門,大口徑火炮14500門。

從1945年9月30日至1946年4月,美軍向日本的周圍各海域,投入了步槍165萬支,騎槍25000支及大批的爆炸物。1946年4月18日,駐日美軍公佈武器銷燬情況,還銷燬日軍飛機約8000架,航空發動機為13000臺。

其實不光消耗日軍武器,繳獲的德國武器,也一樣全部都被銷燬。蘇聯繳獲的數百萬支等步槍,除了銷燬以外,很多都被送給了非洲和中東國家。盟軍光是在西歐採用爆炸方式摧毀的德國鐵拳火箭筒就有至少上百萬具。

英國在意大利和德國西部處理的子彈,地雷,更是以噸位單位,挖一個大坑,再把大量步兵武器彈藥扔進去,使用炸藥引爆。

在西歐的各個機場都堆滿了繳獲的德軍戰機,盟軍把這些戰機的收發報機全部改裝為收音機,然後低價賣給平民使用。其他的飛機全部拆毀,當時的機場上拆解的飛機堆成了一座座小山,然後全部回爐,重新冶煉成鋁錠。

甚至美軍自己的大批武器裝備都被直接扔到太平洋小島上任其腐爛。後來,我國還進口過12.5億美元的美國剩餘物資,就都是從各個太平洋小島上拉回來的美國報廢武器裝備和軍用物資。

怎麼說呢?二戰結束以後,美軍自己都從1400萬人,縮編到不到200萬人,自己的海量武器裝備都沒有地方處理,更加不會要日本和德國那些武器裝備了。所以,美軍繳獲的日本,德國飛機,連同美軍自己的飛機,光是飛機就處理報廢了超過10萬架。

蘇軍採用的辦法也很簡單,在東北繳獲的關東軍武器,在1945-1947年,都送給了我國。繳獲的德國武器,也全部回爐,冶煉成為金屬錠,要不就堆積在倉庫裡,到處送人,越南,敘利亞等國就從蘇聯得到了大量德國步機槍。

簡單說就是2個原因,第一個無論美國還是蘇聯,自己都在大量裁軍,本身就有大批武器隨著裁軍而淘汰,並且隨著二戰經驗,研發的戰後第一代武器,也在50年代初期開始服役。這些繳獲來的日本和德國武器,其實對於美蘇來說,已經沒有任何價值。


深度軍事


那得看落在誰的手裡!對於歐洲國家來說,他們從來不接受敵方投降的武器,即便是德軍在敦刻爾克繳獲的英法武器也是直接被當成廢鐵處理。美蘇在對待繳獲武器方面也是這個態度,德軍投降後的武器也是直接被美蘇遺棄。而日軍的武器由於戰場不同,則是有兩個處置方式

日軍關東軍武器被蘇聯繳械後轉交給八路軍,由於蘇聯是8月10日出擊日本關東軍的,到8月15日日軍投降總共不過5天時間,由於戰爭沒那麼激烈,這批武器的整體磨損程度還是比較低的,彈藥與炮彈數量還是比較多的。其總數大約是能夠武裝100萬人的部隊,這批武器甚至到了朝戰的時候仍然還在使用。

而落到美軍手裡的那批日軍武器則是被裝到日軍戰艦裡的被美軍鑿沉到海里。比如在沖繩島附近就有大量坐沉海底的日本船隻,這些船隻裡就裝著大量的日軍武器。不過呢,這批武器跟蘇聯繳獲的那批武器不一樣,由於太平洋戰場的戰爭激烈,基本上日軍在這裡打仗的都是在彈盡糧絕後才投降的。這批武器只有槍炮,基本上沒有彈藥,坐沉海底或者做其他處理都不會造成二次傷害。


優己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法西斯集團的失敗告終,日本戰敗簽署投降書,軍隊的武器也要運往戰勝國,美國,蘇聯和中國作為戰勝國一方,理應共同接受這些戰利品,但是,美國和蘇聯卻根本未將這些武器運往本國,而是大量銷燬了這些武器。蘇聯繳獲的數百萬槍支大都被銷燬,還有部分送給了中東地區國家,部分運往了非洲,而美國直接將百萬槍支投入大海。

如此看來,只有中國接受並在日後運用到了這些戰利品,那麼,為什麼美俄都不要這些武器彈藥呢? 從軍工事業發展層面上來說,美國和蘇聯都是較為發達、工業強大的國家,日本的高科技產品對他們才有吸引力,是美蘇兩國認為有價值的東西,但是二戰中日本繳納的這些戰利品都是比較基本的槍支彈藥,美國和蘇聯早已掌握了這些技術,為什麼還要費心思將它們運回自己的國家呢?

再者,從經濟層面上來說,將這些槍支彈藥運往自己的國家不僅需要調動大量的運輸船,還需要極高的費用,這些戰利品對美蘇兩國價值並不高,那沒有必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運輸這些所謂的戰利品。

美俄不要這些武器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中國的情況就很不一樣,中國當時的發展相對落後,並且國家尚處在內憂外患的局勢之下,作戰的武器裝備都十分基礎,先進技術也要從國外引進,正是缺乏先進武器的時候。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接納日本繳納的大量槍支彈藥,對本國的發展是有利無害的。

因此日本戰敗投降後上繳的武器在不同的國家有了截然不同的命運,在美俄它們被視為落後的武器產品,被大量的銷燬或者送與中東和非洲,而在中國這些武器繼續發揮著作用。


利刃號


二戰結束後,最難處理的就是兩種玩意兒——俘虜和武器

日本是最後一個投降的戰敗國,這群孫子一直死扛,直到美國人投了兩顆原子彈才被迫投降。

在二戰期間,整個亞洲深受日本帝國主義的殘害,日本人為了這場侵略戰爭,完全是壓上了全部的家當,不但參戰人員眾多,武器也是種類繁多,數量巨大。

日本投降後,對於俘虜的處理,同盟國還算是人道,除了一些罪大惡極的戰犯外,其他的士兵基本都是遣送回國,算是便宜了那群龜孫。

很難處理的就是武器裝備,這對戰勝國來說,就有點棘手了,主要原因在於日本的武器雖然種類多,數量大,但是對於美國,蘇聯來說,那基本都是落後裝備,要是收繳回去,真的很佔地方。

特別是對於美國這種軍事工業大國來講,幾乎沒有什麼日軍武器能看得上眼,他們處理日軍的武器來也是比較簡單粗暴,除了幾艘沒有損壞的軍艦被拉回美國當靶艦和研究之用外,其他的什麼槍炮、坦克、艦艇通通倒入太平洋。

蘇聯又與美國不同,他們在二戰期間也是全民皆兵,不但軍隊數量大,而且生產的武器更多,二戰結束後,蘇聯面臨的戰爭結束後龐大的軍事人員和武器問題就已經很頭痛了,如果再接手日軍的這些破銅爛鐵,成本太高,但這些武器又不能遺棄,蘇聯時打算把日軍的武器運回國內進行融化鍊鐵使用。

日本投降的重點區域在中國,中國國民政府此時已經不是幾年前的破落戶了,基本都是清一色的美軍制式裝備,除了日軍的重型武器看得上以外,其他的什麼輕武器等等一律入不了國民政府的眼。

但是當時的中共武裝就不同了,在抗戰期間不受國民政府待見,要糧食沒有糧食,要武器沒武器的,這好不容易熬到日軍投降了,他們看到日軍那一水的好槍好炮的口水都流出來了,於是中共是想盡辦法接收日軍佔領的底盤和武器,甚至在東北地區不停的和蘇聯老大哥交涉,用廢銅爛鐵交換回了關東軍的投降裝備。

那麼為什麼日軍投降了,戰勝國如此的看重武器裝備的處理呢。

任何一場戰爭必定會給當地留下不穩定的因素,而如果不控制好武器的管理,那麼這種不穩定的社會因素將帶來另一場戰爭,這是任何一個國家政權和政治主體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在二戰結束後,戰勝國無論看不看得上日軍遺留的武器,都非常慎重的來對待這些武器你的處理。


沉墨I方之城


當時日本的很多武器看起來很好,但是對於美國和前蘇聯來講根本就不需要。

美國和前蘇聯他有自己的工業體系,也有自己部隊使用的特有裝備,你去使用日本人的那些裝備試試,看那底下的士兵要跟你抱怨老半天了。所以對於成批次成建制的日本裝備,前蘇聯和美國基本上看不上,也有自己的處理方法。

你比如說當時的東北關東軍的裝備,全部就轉送給當時駐紮過來的中國軍隊,比如說國民黨軍或者是共產黨派過來的軍隊,美國人的則是在日本本土接收到大量裝備以後回爐重造。

無論是鋼鐵還是木材都是當時日本國內重建所需要的急需品。

而一些比較特殊的裝備,比如說海軍擁有的大型作戰艦隻,就好像美國人從日本海軍那裡繳獲過來的兩艘伊400級潛艇,直接就是坐沉在太平洋裡面,長門級戰列艦則是被拉到了核武器試驗平臺那裡測試核武器威力。

這些武器可以看作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徵,對於美國人來講,這些武器必須要銷燬,但是銷燬起來又太過於的困難太大了,所以直接把他們拉過去做實驗用品或者是直接將他弄消失了,也都是可以選擇的。

還有一些奇特的武器卻受到了美國和前蘇聯的歡迎,也就是日本手裡拿的那個南部14式手槍和那些日本指揮刀。

美國和前蘇聯那些參戰士兵,或者說任何一個參與戰爭的士兵,都希望能夠拿一些戰利品證明自己來過這個戰場,這就是為什麼太平洋戰爭初期每個人一直拿日本人的腦大作戰利品,屢禁不止,甚至有一些美國士兵把一個日本士兵的腿骨做成一把匕首,(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打算送給羅斯福當時羅斯福還糾結了好一陣子了。

那個時候已經拿下日本了那當然拿一些更有意義的,原先我想從你手裡搶一把手槍,一把指揮刀很快的,現在滿大街都是,所以美國士兵爭先恐後的去搶那個日本手中的南部14式手槍和那些日本指揮刀。

而這些武器迎來了自己的第二春呢?比如說南部14式手槍,那都知道連自殺都不安全的手槍,但是這個時候卻遭到了歡迎。

總的來講,能夠補己到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的武器,那自然就直接白送或者是以一定低價的處理,不能夠運到第三世界的武器直接回爐重造,我要資源,而一些難以處理的大型武器,那直接用銷燬的方式,反正就不能把他們給留下來,而一些特殊的具有紀念意義的武器,美國人和前蘇聯一直在搶。


漩渦鳴人yy


不是美國和蘇聯不想要,是根本就看不上,因此大部分就“便宜”我們了。

日本投降之後,大量的武器彈藥被上交戰勝國一方。因為亞洲是主要戰場,因此這些武器就交由中、美、蘇三國分配。

這些武器在我們眼裡無疑是很不錯的,但是在財大氣粗的美國佬和工業強大的蘇聯佬面前,人家根本就瞧不上。人家看中的是日本的高科技產品,飛機、艦船和工業設備以及實驗中的高科技武器,才是令他們垂涎已久的好東西。至於這些槍械,在他們眼裡跟破爛差不多,一杆步槍還不如一口武士刀有技術含量。美國人甚至嘲笑日本的武器連士兵自殺都看不上。如果把這些“破爛”運輸回美國國內,無疑要佔用有限的運輸船,而且會產生大量的費用,不如就地送給中國,還能表示一下盟友之間的友好。

最終,美國和蘇聯把這些武器全部留給了中國,他們去瘋狂搶奪更有效的資源。雖然這些武器美蘇看不上,但是卻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實惠。因為當時我們的工業是遠遠遜色日本的,這些武器對我們來說,就算是精品。

不但接收了這些武器,另外還接收了軍用鋼盔,這東西也是個好東西,因此一直沿用了許多年。


大獅


經過在中國戰場、太平洋戰場和東南亞戰場的全線潰敗,以及美帝扔下的那兩顆原子彈,日本最終還是承受不住壓力戰敗投降。而細數日軍在二次大戰中的情形來看,其主要兵力還是投放在了中國戰場之上,光在東北的關東軍就有60多萬人,有資料顯示日軍在我國兵力達到了一百萬人,因此在戰敗之後這上百萬人的武器裝備可謂是達到了一個令人無法想象的地步。那麼這麼多的武器裝備最終又是被如何處理的呢?從現在所擁有的資料顯示,對日本受降的主要是中美蘇這三個國家,而在這三個國家裡面工業基礎最薄弱還是要數我國,雖然在抗戰後期國軍進行了大規模的裝備更換,但是相對於龐大的基數來說很顯然是不夠的,所以在日本投降之後,這一批數量巨大的日械武器基本上都是交給了中國部隊,尤其是當時的國軍。

而在二次大戰之時,大本營更注重其聯合艦隊和航空部隊力量的發展,對於其起家的陸軍,大本營向來是很苛刻的,以至於縱觀整個戰爭的始末,日本陸軍的裝備是很落後的,甚至於他的陸軍在很多時候都要進行拼刺刀這樣的白刃戰。雖然三八式步槍也是一款很經典的武器,但是對比當時美帝的加蘭德來說很顯然要差上一個級別,同時那就更不用說蘇聯老大哥的波波沙了。

因此對於當時的美帝和老大哥來說日軍這些武器裝備其實是看不上眼的,從單兵攜帶的步槍,到坦克、大炮這樣的重武器,日械裝備比起美械和蘇械來可以說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尤其是在日本投降的那個時間段美蘇都在開始研發火力更強射速更快的自動步槍,像三八式那樣的單髮式步槍,美蘇又怎能不會嫌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