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炒鞋”背後的利益鏈,有交易所,配資,還有指數

“炒鞋”背後的利益鏈,有交易所,配資,還有指數

“老年人炒股,中年人炒幣,年輕人炒鞋”,“炒鞋”作為“00後”的專屬“潮文化”,本來一直是一個小眾圈子,不過隨著資本的大批進入,“炒鞋”圈儼然變成了另一個“幣圈”或者說另一個瘋狂版的“股市”。

炒鞋能賺錢,而且還是大錢,這對於“00前”的人來說,是不是覺得有點“鞋門”?“炒鞋”作為“00後”的專屬“潮流文化”,本來只是一個小眾圈子的玩物。據瞭解,在鞋圈裡,炒的一般都是限量發售或者是明星、設計師的聯名款,有一定的稀缺性,或者具備一定的收藏紀念意義。

不過今年的“鞋市”有些瘋狂,“男孩一面牆、堪比一套房”,大學生炒鞋年入50萬、炒鞋賺首付、幣圈大佬賣幣炒鞋等傳奇故事不斷流傳出來。“炒鞋”似乎成了一夜暴富、實現財務自由的“康莊大道”。從愛好者市場變成投機者“天堂”。炒鞋的狂熱,與一些平臺類App的推波助瀾和大資本的流入有莫名的關係。

近日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發佈了一篇《警惕“炒鞋”熱潮 防範金融風險》的金融簡報。簡報指出,近期國內球鞋轉賣出現“炒鞋熱”,“炒鞋”平臺實為擊鼓傳花式資本遊戲,各義務機構應高度關注,採取有效措施切實防範此類風險。

什麼意思呢?就是鞋價在不斷地炒作中,價格上漲到一個很高的位置,而此時如果沒有足夠量的資金來接盤,這門生意就會變成一個正在膨脹的金融泡沫。一旦泡沫破裂,就跟荷蘭“鬱金香”一樣的宿命。

“炒鞋”熱

“別問,問就是熱愛,炒鞋肯定賺,只管衝就是。”

今年的“炒鞋熱”,比整個夏天都“熱”。

某炒鞋軟件顯示,以2019年上半年市場上最熱門的喬丹AJ1為例, 5月中發售時的原始價僅為1299元,3個月後,價格暴漲到1.9萬元,之後市場價格雖然已經從1.6萬元下跌至1.3萬元上下,但與原始價相比,已經上漲了足足10倍。在短短几個月內,一款鞋價格上漲三四倍的情況。如此暴力的生意,怎麼不讓人瘋狂?

更瘋狂的是成交量。央廣網的報道提到,根據平臺統計數據:8月19日,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個熱門款的成交金額已達到4.5億元,超過同日新三板9431家公司的成交量。

在亢奮的投機者眼裡,熱炒背後藏著巨大的暴富機遇。而對作為中間服務商的“炒鞋”App,市場炒作越猛烈越能獲利。在交易平臺商,只要有交易,用戶就需要向其繳納交易佣金和寄存費用,這就是平臺很大的商機。

據瞭解,炒鞋圈已逐漸變成一個迷你的期貨市場或者是小股市,而其玩法與炒幣、股票近似。有人說,炒鞋圈的變化,可能是原來炒幣的那群人來炒鞋了。

比如在炒鞋圈裡,也有“鞋交所”。多款“炒鞋”APP推出了行情和實時報價功能,有部分球鞋交易平臺甚至推出了仿照股市的三大指數:AJ指數、耐克指數和阿迪達斯指數,用K線圖來展示行情。不同的是,鞋市似乎更加瘋狂,根據36氪數據顯示,6月A股上證指數漲幅2.7%,而6月潮鞋漲價榜十款鞋漲幅均在25%以上。

現在炒的鞋也變成了“貨”,整個交易過程在app中完成,甚至不需要實物交割。此外,洗盤,反彈、K線基本知識、7*24h、T+0交易等名詞也多應用在這個鞋子交易二級市場,而那些去線下鞋店派對抽籤,抽到一雙鞋去倒手賣掉,相當於股票“打新”。

顯然,市場已經將球鞋證券化,鞋市金融化。球鞋市場,逐漸淪為了投機者的樂土

資本的力量

據瞭解,炒鞋這個行業大概在2017年逐漸被大眾知道,因為一些具有收藏性的鞋子數量的稀缺性,給炒鞋帶來生存空間。而現在炒鞋接入互聯網,像毒APP、Nice、鬥牛等球鞋交易平臺的出現,方便了炒鞋操作,入局者越來越多。

公開資料顯示,毒App是由上海識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綜合移動互聯網平臺。企查查顯示,其實際控制人為楊冰,楊冰同時也是虎撲體育總裁。毒App的投資者包括上海唯物信息系統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虎撲(上海)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匯德信資產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其中天津匯德信資產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背後還有王思聰的普思資本的身影。


“炒鞋”背後的利益鏈,有交易所,配資,還有指數



隨著行情的火爆,以毒、nice為代表的各大球鞋交易平臺開始受到資本方的關注,迅速膨脹。2019年4月,毒宣佈獲得來自DST的新一輪注資,目前毒App是國內最大的球鞋轉賣平臺,估值已達10億美元。目前據媒體報道,毒APP2018年GMV (成交總額)超百億元,估計2019年將為數百億元。公開資料顯示,是一個總部位於俄羅斯莫斯科的投資集團,DST同樣也是美國最大的球鞋交易平臺StockX的投資方。此外,Nice交易平臺也在2019年6月底宣佈完成數千萬美元的D輪融資。同時,鬥牛、get、UFO等平臺也盯上了這塊蛋糕,甚至連北美起家的GOAT也在2019年7月底正式試水中國市場。

“炒鞋有風險,入圈請謹慎”

無論炒作什麼,都有利益鏈條上關聯方的參與。無論是交易平臺,還是資本大戶,大批資本的入局會加速改變遊戲的玩法,將球鞋交易這相對小眾的買賣變成了資本遊戲。炒鞋的火爆,將整個金融鏈也慢慢打通。目前已經有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為炒鞋平臺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槓桿服務。據瞭解市場上誕生了“炒鞋貸”這種產品,而日利率0.1%,頭息10%,年利率竟然高達60%。

而資本遊戲背後總是有各種套路和風險。相對於成熟的投資市場,鞋市並沒有那麼透明,人為因素往往成為決定鞋款暴漲暴跌的重要推手。那麼那些資本力量相對雄厚的投機者,就更有間接操縱局部市場的走向的能力。對於資本大戶來說,“你看到的市場價,是我想讓你看到的價格,而不是這個鞋子本身的價值。”

一些炒鞋團隊和大戶可以在後面操盤,他們可以以多種方式抬高價格,即通過虛擬的漲幅、K線走勢,營造熱賣氣氛。甚至和一些“博主”聯合起來誤導普通玩家,吸引散戶高位進場,但散戶沒有能力繼續推動價格,因此散戶被“割韭菜”的概率非常大。

此外,一些交易平臺本身也有風險,其在物品鑑定、資金管理方面也有漏洞。如Nice曾被頻繁投訴只能充值不能提現,涉嫌非法集資;違規扣除保證金;縱容賣家哄抬價格增加GMV和收入,關閉相關商品導致高價買家無法出貨等。

隨著炒鞋市場的迅速膨脹,炒鞋的金融泡沫和金融風險也越來越大。這些抱著投機而非消費動機入場的“炒家”,讓球鞋的市場價格遠超使用及收藏價值的水準。炒鞋”市場很可能會在哪天,因為“黑天鵝”事件而轟然崩盤。比如近期一個名叫莫雷的美國人在社交網站上發佈了一段不當言論,第二天,國內的炒鞋圈集體遭遇“黑天鵝”事件。圈子裡就出現了類似“囤了50雙NBA聯名款球鞋,現在人在天台”的段子。

日前,央行上海分行發佈的風險警示提到,鞋市操作黑箱化,平臺一旦“跑路”,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風險警示還顯示,“炒鞋”行業背後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金融詐騙、非法傳銷等涉眾型經濟金融違法問題,需要投資者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