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知否》爱情启示录

看了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忍不住去找了小说来看。小说很长,虽然文风是我喜欢的,但实在是长,长到我看到一半就想弃文。但,一种人生没有完结的情愫牵引着我,一直一直往下读,直到某天晚上熬到凌晨四点,总算把小说看完了。

这是我第二次读这篇小说,第一遍的感想早已不记得了,但这一次读完,心里沉静如水,有些冰凉,很不是滋味。待反复斟酌、仔细思量,似有回甘,心定且安。

作者关心则乱,是个又睿智又通透的人,把人性看得很透,把婚姻关系说得也很透,甚至理性得有些悲凉。但作者并不是一个全然无情的人,在我们倍感悲凉之际,终究还是给了男主和女主一段患难中磨砺出的爱情,一个“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好结局。

琼瑶的言情文,以情为上,越是失去理智越突显爱情的伟大。曾经一度(很长的一度,大概二十多年),琼瑶剧成为中国大陆的主旋律,比如《一帘幽梦》《梅花烙》《新月格格》《还珠格格》等等。这些当年的热播剧,如今回头再看,真是接连不断的荒诞狗血,让人不忍卒视。

香港作家亦舒,和琼瑶处于同一时期,她的作品则偏于理性和灰色调,其读者群远远不及琼瑶奶奶那样庞大。

当然,琼瑶剧横扫全国,并不全是琼瑶的错,这毕竟是市场的选择。恰恰说明了,人民大众对于感情的热烈需求。

如今,电视剧《知否》的热播,说明了现在的观众越来越理性了。这是电视剧行业的进步,也是我们观众整体素质的提高。

《知否》强调了特定环境(封建社会)下,女子只能依赖男人(父亲兄长或丈夫)生存,盛明兰在经历一系列波折后,形成了明哲保身的婚姻态度。盛明兰把丈夫当作老板一样,小心服侍谨慎应对,一片忠诚可表日月,却独独难以托付真心。而在夫妻二人经过诸多挫折之后,终究以真心换真心,自此双宿双飞、相偕终老。

然,这样的婚姻观,何尝不适用于现代社会呢?

夫妻二人,最底层的关系,是彼此合作的伙伴关系,他们一路闯关打怪,共闯人生路。

在良好的伙伴关系之上,才能发展出所谓的精神伴侣,即soulmate。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且不论这句话对不对,但我们至少要有一个认知——婚姻和爱情是不同的。

爱情是荷尔蒙、肾上腺,终有消退减弱的时候;而婚姻最基础的是协作关系。只讲爱情,就好比没打地基的高楼大厦,倾覆是早晚的事情。

看看现世的夫妻关系,能做到彼此合作、共闯人生路的,就已经非常好了。很多人连这一步都做不到,就在哪里嚷嚷着情或者爱的,就有点儿可悲了。

盛明兰把妻子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完美,而看似粗旷实则敏感细腻的顾廷烨,即满意又遗憾。得妻如此,如何不满意?未得君心,又如何不遗憾?

我们要批判顾二过于贪心吗?不,不,人性就是如此,正所谓“有情饮水饱”。从这一点来讲,顾二真诚又可爱。

《知否》之所以悲凉,不过是它让我们觉得人性太不可爱,生活推着我们一个个都要赶走心中住着的“林黛玉”,一步步变成端庄大方的“薛宝钗”。但即便做好了“薛宝钗”,也不见得能赢得婚姻中的爱情。

我曾想,如果我穿到了那个时代,我会是谁?我不会是盛明兰,明兰过于理性和完美;我可能会是沈张氏。面对屈辱的现实,沈张氏一开始是拒绝接受的,这与她在闺阁中所期待的婚姻或爱情生活是完全不同的。但在明兰的点拨之下,沈张氏终于明白了这世间的游戏规则。于是,她一改往日之颓废,活出了新的自我,完成了华丽丽的转身,“薛宝钗”就此诞生。爱情之于薛宝钗,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体面地活着、亲人安好才是最重要的。

忽而,我又觉得,林黛玉的确是可贵的,如果世上没有林黛玉,只有薛宝钗,这世界又将是多么的无趣。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生物,正因为有情。爱情之所以美好,正因为难得。

《知否》中,女主盛明兰获得了婚姻中的美好爱情,其主要原因还是作者给了她一个强大的男主。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想获得婚姻中的美好爱情,首先要火眼金睛找一个好男人,婚后还要不断努力彼此磨合,切磋出一个良好的合作模式。啊,三清观人啊!

你还没有意中人吗?候着吧,且看天意如何。

你已经有了另一半?那就做好自己,温柔一点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