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商業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商業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商業評論 丨 作者 / 劉潤 整理 / 程志


今天,我想和你談個我認為很重要但是可能略顯枯燥的話題。

商業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在討論這個之前,我想問你個問題。

作為一名職場人士,你想獲得更高的收入。這無可厚非,每個人都會想有更多的錢,問題是,不是每家公司都會付給每個員工很高的薪水,那怎麼辦?

作為一名創業者、企業家,你想滿足社會需要,賣出更多產品或者服務。

可問題是你的競爭對手,其他創業者或者企業家也這麼想,那我們憑什麼會讓消費者買我們的呢?

回答這兩個問題,我們就要搞清楚,我們的產品或者服務和社會、消費者的關係到底是什麼?

我們和公司的關係到底是什麼?

答案就是交易,這是商業的本質,是整個商業世界最底層的基石。

本質上是用我們的產品和社會、用戶達成交易,用我們的時間精力、潛力和公司達成交易。




1


為什麼商業的本質是交易?

回到最開始以物易物的時代。

我們從最本質最底層的模式來思考,一點一點抽絲剝繭來理解整個商業。

假如說我們家是養羊的,世世代代都養著羊,你們家是種大米的,世世代代都種大米。

我們家天天吃羊肉,從小到大都在吃,各種烤羊肉串、燉羊肉鍋,等等。你家的大米就更神奇了,米線、煮米飯、壽司。

時而久之,總有一天你會吃膩的。雖然大米很好吃,但是能不能換一點其他,你就動了這個念頭。

在你動了這個念頭之前,你們家米做得非常好,各種各樣的米飯、米粥、米線,這些是商品嗎?

不是。為什麼?

你做得再好吃,只要是為你自己服務的,都不叫商品。

那什麼叫商品?

只用來交易的東西才叫商品。

只有拿我的羊肉去換你的大米,這才叫做商業。

所以我們研究的所有問題,其實本質上都是圍繞著交易來展開。

經常有人說,西方是商業文明,而中國是農耕文明。

那麼,西方的商業文明是如何發源的呢?很多人說是起源於希臘的商業文明。

得到老師李筠在他的《西方史綱50講》提到,希臘這個地方沒有大河灌溉,而且丘陵跌宕起伏,氣候又會引起週期性欠收,所以古希臘的穀物實在沒法保證自給自足。

既然這樣,與其再怎麼努力都達不到及格線,那不如另闢蹊徑:糧食不能自給,又必須得有,那就只有通過交換來獲取。

古希臘連吃飯這個最基本的問題都只能靠交換、靠商業來解決,所以李筠老師說,古希臘的商業文明是被逼出來的。

無論是我們一直吃大米、吃羊吃膩了,或者沒辦法、被逼的,我們最後都會拿著我們的物品和其他人交換,各取所需。

而一旦有了物品的交換,我們也就有了商業。

所以說,商業的本質是交易。


商業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2


一旦要交易就會涉及到一個問題,我用一頭羊換你多少米?

這個時候就需要給這個東西定價。最初的時候,沒有所謂定價這個概念,但是隨著換的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如果一頭羊可以換50公斤大米,羊和米之間一旦成比例關係,那麼羊肉和小麥怎麼換?羊肉和牛肉怎麼換?牛肉和小麥怎麼換?小麥跟大米怎麼換?

這時彼此之間交易關係,就變的更復雜了,怎麼辦?

於是我們就發明了貨幣,也就是金錢。

有了金錢,我們用於交換的產品就有了價格。

相應的,如果進入職場,應聘了某個職位,這個職位也就會有了薪資。


商業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3


那麼如何提高自己的薪水?如何賣出更多產品或者服務?

我常說,一切的商業起點,是讓消費者獲益。

作為交易的一方的我們,也就是想辦法讓對方獲益,只有這樣,他們才會選擇我們。

打工是一個交易行為,作為交易雙方,如果我們想提高自己薪水,那就要讓我們交易的另一方企業獲益。

那我們怎麼做能讓企業覺得僱我們獲益、賺到了?

同樣的質量標準,我們能更快的完成。

同樣的時間,我們能更高質量的完成。

甚至,我們能完成其他人完不成的任務。

這時,公司看到你擁有其他同事不具備的能力,也就自然會給你升職、加薪。

公司的產品也一樣。 既然和社會、和消費者進行一次交易,那麼消費者為什麼購買我們的產品,而不購買其他家的。

這當然會有很多複雜商業邏輯、商業模式等。

最底層的邏輯一定是,消費者買我們的而不買其他家的,是因為在我們這裡獲益更多。

同樣的質量,我們的價格更實惠;

同樣的價格,我們得質量更好;

甚至,我們能做到其他公司做不到的功能、體驗。

這時,消費者也自然會選擇我們。


商業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4


為什麼今天我們要談最底層的商業邏輯,探討商業的本質是什麼?

那是因為這一兩年,整個經濟形式都面臨著挑戰,我們聽到了很多企業發展不好的消息。

我在2018年年底的時候,說,2018,豬紛紛落地;2019,鷹即將突圍。

什麼意思?

所有人都能考95分以上,對考99分的不公平。只有大部分人60-80分,少部分人80-90分,甚至有一些不及格,優秀的人,才能在差距中“突圍”。

豬如果都能飛上天,鷹是無法體現優勢的。

所以在過去的時候,我們經常聽說這樣的話,你看我從小沒怎麼好好讀書,你們這些讀書的有什麼用?

我很早就去創業了,很早就去下海了,你們讀完初中,讀完高中,讀完大學,還不是給我打工嗎?讀書有什麼用?

甚至有聽說過,這個時代做原子彈的還不如賣茶葉蛋的。

學習這件事,當個愛好學了,但是沒什麼用處。

為什麼?

因為在那個時代隨隨便便就能考到90分以上。

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對商業的邏輯、對商業的本質就開始變得無比的重要。


最後的話


最後,我想和你分享我特別喜歡的一句話:

萬物得其本者生, 萬事得其道者成。

什麼意思?

當你瞭解了,我們和公司、我們和社會、消費者是交易關係,也就更能深刻的理解,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從本質上解決我們面臨的問題。


商業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