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怎麼看電影《大叔》裡的元彬?

週週818


可以說,《大叔》成就了元彬,元彬也成就了《大叔》這部電影。

元彬的熱血少年氣質,非常適合這個看似冷血其實深情的角色。

電影裡有幾個眼神,實在是動人。

再次失去所愛的那種絕望,讓人眼眶不禁泛紅。

這個眼神帶給人的那種強大的共鳴感,大概只有元彬能做得到。這是集合他自己的外貌、氣質和情緒的產物,非常飽滿,而且還有很強的少年感。


韓演藝界有幾位是用個人魅力在演戲的演員

他是演藝界少有的幾位用個人魅力在演戲的演員,孔劉其實也屬於此列。

所以後半段的熱血青年,元彬演得非常好。

但是前半段那個刻意隱藏自己的冷漠青年,就顯得相對平凡了些。

這個長髮造型,漁人想一則是在電影裡角色刻意隱藏自己,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元彬本人的眼神太過明亮了,的確需要遮掩一下,否則跟人物形象定位不夠接近。

在這部電影裡,動作戲也是很大的亮點,元彬表現的不錯,動作非常乾脆利落,宛如角色定位的那個前特工。

當然,優越比例的大長腿也為鏡頭的美感增色不少。

而這部電影裡,讓男人們討厭,女人們喜歡的那個最帥鏡頭就是受傷以後自己包紮和剃頭戲了。

男人們:自己怎麼可能剃那麼好看,那麼帥。

女人們:哇!很帥很man

……


元彬的心底永遠住著一位少年

元彬本人是對喜愛的事物或人非常熱情的類型,充滿了少年的純真和熱血氣質。

但面對不熟悉的人或面對誇獎時,卻是會害羞的類型。

頒獎禮上,宋允兒臺上誇獎元彬,聽到後害羞捂臉的元彬

年紀稍大後,可以演出那種歲月帶來的看似冷淡的平靜氣質,但在身體裡還燃燒著熱情之火。

所以他的大叔角色才大獲成功。

從前他電視劇的角色,以深情形象為主,從《藍色生死戀》的深情富二代形象,到《小蓋子》裡更升級了,痴戀大他10多歲少婦的少年,正像司湯達裡的於連對市長夫人的心靈之愛,此劇裡元彬兼具少年的活潑清爽和男人的成熟責任感。


最後的最後,元彬太吝嗇了!!!

雖然觀眾和漁人一樣,深刻明白他只想接自己喜歡的劇本或作品的初衷,所以才六七年沒有新作,但年華易逝,40歲正是一個男演員的頂峰時期,這個時段,比起太過愛惜自己的羽毛,多接拍一些電影才不算荒廢時光啊。



漁人娛己


似乎是《藍色生死戀》第一次認識元彬,即使男二號也掩蓋不了身上的光芒,雕塑一樣的外貌和性感的嗓音真的非常有魅力,是我眼中韓國最man前三名。他看似文靜內斂卻擁有不少讓人驚歎的身份“跆拳道黑帶三段、職業賽車手、韓國winners明星足球隊員”。謙和、智慧、低調愛生活的他在娛樂圈中顯得是那麼特別。

因老婆11年加入元彬公司而相識相戀,真可謂日久見真情,愛久見人心啊,相較於其他明星結婚的大排場,15年倆人僅僅在民宿附近安靜低調的舉行了婚禮,同年李娜英生下一名男嬰,這位被網友戲稱為拯救了世界的女人是跟大叔性格最合的一個。

就像在電影《大叔》中一樣,生活中的他也是乾淨利落型,看似冷漠卻溫暖的保護著在乎的人。這位不善言辭的藝人從出道到大紅大紫,從不將人氣和金錢作為追求的目標,在他身上看不到什麼商業化的標籤,反而是積極投身於社會活動的各種美談。希望大叔不要那麼低調,多多出山給我帶來優秀的作品!喜歡文章記得點贊和關注哦!

 


娛樂任我行


常看韓劇或者韓綜的話,會對元彬的《大叔》並不陌生。

《大叔》也被翻譯為《孤膽特工》,但私以為,《大叔》比較貼切。

·大叔與女孩

故事的內核並不複雜,像是《這個殺手不太冷》和《極速救援》的混合體。

故事裡,由金賽綸飾演的女孩小米,母親是癮君子,因為貪念,偷了黑幫的海洛因,把贓物偽裝,當在了元彬飾演的大叔的當鋪裡。

當鋪腌臢昏暗,大叔躲在自己的世界裡,了無生氣。

小米是癮君子的女兒,母親說不上喪心病狂,卻也常常捱餓,有家歸不得,被“正常世界”裡的人,比如老師、同學所不齒。

兩個被世界遺棄的人,偶然成為了鄰居,表面上相互嫌棄,卻開始有了抱團取暖的意味。

·試圖煽情的同框

在某些劇情裡,可以看出導演試圖煽情。

或許是電影的前期,大叔的身份尚未揭開,需要保持大叔的神秘感;或者是演員希望在角色處理上,希望體現角色的過度;又或者是在電影前期,演員希望著重打造大叔的孤單,以及對活著的失望,在大叔和小米同框的幾場鏡頭裡,大叔更多地是目無表情。

比如,大叔在小賣部買零食,被小賣部爺爺說老看不買,臨出門,終於撿起了一根火腿腸。

回到當鋪,小米又來蹭飯,大叔顯得嫌棄。但繼續往下看,就會發現,火腿腸是小米愛吃的、唸叨了許久的。

導演的企圖也體現在當鋪內部的光暗把控上。

當鋪的店面總是暗黑無望;一扇門相隔,是大叔的生活區,同桌吃飯的兩人,光線柔和。

兩相比較,是大叔獨自一人時、大叔和小米同框時的內心對比。

另一處鏡頭,是小米被路人家長認定是小偷。

路人母子對小米言行侮辱,巡警到場,詢問小米家長何處,小米指向了路過的大叔。

大叔像個陌生人一樣走了。

事實上,大叔的表現與其說“像個陌生人”,不如說“就是個陌生人”。

就好比,你在路上玩手機低頭走路。偶然抬頭,發現路口站了幾個人,你低頭重新看手機,繼續走路。

這並非《大叔》的劇情,卻是情境當下,元彬對大叔的表現的處理,給人的感覺。

電影后面,大叔為此道歉,並給小米解釋說,太想認識反而會表現為不認識。

可惜此刻的大叔實在太波瀾不驚,過於隱藏和內斂,讓人無法體感和共鳴。

從這個角度看,導演的煽情並不成功。

·把槍對準了自己的大叔

小米母親和海洛因的秘密被黑幫發現,

黑幫抓住了小米母女,威脅大叔替自己當毒品投遞員。

大叔的情緒和過往,開始外露。

在投遞毒品和追逐黑幫的過程中,大叔的車被撞開,後備箱彈起,裡面是小米母親裸露的屍體,屍體被縫補得像棒球一樣。

體內的器官,包括眼角膜都被掏空。

除了毒品,黑幫還幹著買賣器官的勾當。

就連孩子也不放過。

黑幫抓了一群孩子,孩子太小,就養大一些,抓到製毒窩點徒手製毒,連防護設施都省了。

孩子若因為製毒而中毒,瀕死時還可以摘下器官販賣。

真正的一本萬利。

大叔尋找著小米的蹤跡,找到了製毒窩點,救出了被囚的孩子,把黑幫頭目的親弟弟炸死其中。

黑幫頭目終於感受到了切膚之痛,命令手下活剝小米的眼球。

一切線索都在暗示,小米已死。

當大叔來到黑幫大本營,迎接他的,是小米被撞在了玻璃罐子裡的一雙眼球。

而這個玻璃罐子,最終也被黑幫的殘暴打手槍擊打爆。

照耀著大叔活下去的那點光,終於徹底熄滅。

在消滅了黑幫打手和頭目,為小米報仇以後,大叔舉槍對準了自己。

元彬貢獻了此劇的高光演技。

·別過來,會沾血

“別過來,會沾血”,是電影裡的名臺詞。

大叔原是一名特工,懷孕的妻子卻在自己眼前被活活碾壓。

這一切發生的時候,大叔剛買了一雙毛茸茸的嬰兒鞋,正準備開車離開。此時,大叔接到了一個電話。

鏡頭好幾次在聽電話的大叔,和小車裡微笑的妻子之間徘徊,在放慢的鏡頭下,一輛卡車飛速撞擊而來,妻子坐著的小車被壓成了廢鐵。

人偶爾會想,如果。

而那段放慢的鏡頭,像有魔力似的,讓人忍不住想,如果大叔沒有接電話,如果早一點接到電話,如果早一步開走了小車......

可惜“如果”殊無意義。大叔從此活如行屍,也因此成為了片頭裡,對一切漠不關心的人。

生無可戀的絕望,在為小米復仇完畢後,再次席捲大叔。

鏡頭閃回,小米被誣陷為小偷,指著大叔說,大叔是自己的爸爸,大叔事不關己地離開。

其後,大叔向小米道歉。小米臉帶生氣,口上卻說,並不討厭大叔。

此刻故事裡的女孩,有殷切,有期盼,有失望。過早地受過苦的女孩,比同齡人敏感、脆弱。失望了卻不敢失望,受傷了卻說沒有受傷,因為,“如果連大叔都討厭,就沒有可以喜歡的人了”。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總是奇妙,無意於影響他人,硬撐著讓自己不倒下去的自我安慰,不知不覺地竟也變成了他人活下去的勇氣。

大叔以為女孩死去,報了仇,卻再也沒有了活著的理由。

星星之火,不必太多,熄滅了,卻什麼都不再有。

在大叔即將扣動扳機的時候,小米的聲音響起。

意料之中地,小米沒有死。玻璃罐子裡的眼球,也不是小米的眼球。

大叔空洞的眼神逐漸恢復了生氣,然後,對小米說出了名臺詞:別過來,會沾血。

影片無關愛情,並不會給人“蘇”的感覺。

但不知為何,相較於此刻兩人劫後餘生的擁抱,在警察到場後,兩個人一個在警車內,一個站在警車外相望的情景,更讓我動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