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說“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

l總有叼民想害朕l


只要涉及這樣的問題,其實心情是很不平靜的,因為我已經做好了捱罵的準備,但是還是要寫,因為歷史就是歷史,不容美化和虛無化!

“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

這句話是日本人說的,我知道,他們是佔在漢文化繼承者的思路上說出的這句話這才是悲哀的起點!·

那麼這句話真相如何,當然要從開始說起在談因果!

公元1279年2月一個悲哀的月份,南宋最後的殘軍崖門海域於元朝張弘範帶領的大軍決戰,雙方投入兵力50餘萬,戰船2千餘艘,在歷時20 多天後,宋軍全軍覆沒,宋幼帝趙昺隨陸秀夫及趙宋皇族八百餘人集體跳海自盡 。張世傑率水軍突圍到海陵山腳下,聽聞噩耗,悲痛不已,也和愛國軍民一起投海自盡。

宋朝宣告徹底滅亡。

而張弘範還在崖山海岸書寫“張弘範滅宋於此”的碑文。

這海岸的碑文無疑讓人痛惜於悲嘆。

因為宋朝真的很可惜,他是中國封建社會真正的高峰也是進入現代國家最關鍵的時期,他的滅亡造成的文明被打斷才是最重的損失!

也因此,探討這個問題要從宋亡前和宋亡後分段詮釋才能明白!

宋亡前,夏商周直到兩宋,中國無論內憂外患如何,經濟文化發展,社會進步,科技發展,都是波浪式上升的趨勢,而到了,宋亡之後,元明清三朝,元朝是開歷史倒車,明朝是迴光返照,清朝則是徹底摧毀了原生的中華文明。社會是整體退步發展的!

這種全面的退步,從無數方面體現!

首先當然是政治方面:中國封建社會一直實行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這個制度其實極其適合中國小農經濟為主、地域廣大、人口眾多的現實。

不過這樣的專制在一代代王朝的不斷髮展完善下,越來越有民主範,特別是唐宋時期,唐朝施行“三省六部制”,君主專制發展成熟,三省相互牽制,即保證皇帝地位,又防止皇帝專權。

宋朝時期承襲唐制,並將權力收歸中央,雖導致北宋文弱,但也遏制了地方作亂可能性。宋朝時期甚至出現“天下為公”的政治覺悟,民本思想的萌芽產生在宋代。士大夫和皇權共治天下深入人心。

但是宋亡之後,蒙元入主,做了什麼?政治制度倒退,將“三省制”重回“一省制”,不僅如此,還民族等級劃分。還有就是和奴隸制類似的“驅口制”。

明朝滅元時,中國文明才部分回到正規,文官集團出現代表分權的形成,明末民本思想的出現就是宋亡之前的延續而已,可是清朝又來了,他們又一次集權如一。

清朝雖然在漢化,但是一直都不徹底,也不放手,最終結果就是有清一朝,思想之腐朽,科技之落後,奴性之嚴重。登峰造極於中國歷史,影響直達現代!

宋朝時,集權君主專制發展至頂峰,制度臻於完美,如果不是蒙元入侵,中國大概會早幾百年就步入民主社會。至於清朝時的頂峰則是專制頂峰,是扭曲和過度發展之後的頂峰。不值一提!

其次看經濟方面

宋朝是中國唯一鼓勵商業的朝代,廢除重農抑商制後,商人地位迅速提升,大商人能和貴族平起平坐。同時,宋朝廢除宵禁,鼓勵海貿,給商業發展創造一片沃土。

宋朝商品經濟高度發展以及政府對商業重視程度,按照此情況發展下去,資本主義出現只是時間問題。

而元滅宋,將這種發展階段徹底打斷,雖然元朝不禁止商業,但是由於戰亂損失,加上高度剝削政策以及土地兼併,勞動人民生活困苦,貧富差距非常大。元朝還恢復“海禁”阻礙了海貿發展。

讓宋朝的商業繁榮再也看不見!

明朝是商品經濟發展又一高峰,可卻是歧形發展期,因為朱元璋認為商人是“亂世之本”,將“重農抑商”定為國策,到明中後期,才放寬政策,商品經濟獲得了恢復發展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可惜明朝命不夠硬。滿清入關又一次摧毀了這種萌芽!之後清朝臭名昭著的“閉關鎖國”出現,然後的一切大家也知道了!

再次看軍事方面:

宋朝軍事不算弱,但是也不強,先天不足問題嚴重,產馬地沒有加上重文輕武,和“三冗危機”推波助瀾,導致宋朝軍事屢受外辱。

不過他們的軍事科技還是出現了井噴,因為軍事實力不濟。只能發展科技,加上火藥的廣泛使用,宋朝軍隊科技產品也是層出不窮。如果一直髮展下去未來未可知也!可惜的是,元朝來了,將這一切都掃入廢紙堆,之後明朝也是迴光返照。清朝就更厲害了。都不想說了,然後中國閉塞自滿,軍事科技無法跟上時代步伐最後一步落後步步落後。

最後我們看看科技和思想文化層面!

宋朝的科技成就毋庸置疑,四大發明三個在宋代,當時中國科技水平甩西方一大截。科技進步與宋朝穩定的社會生活、繁榮的商品經濟、已經開明的政治制度都密不可分的。 宋亡後,由於統治階級的剝削、思想閉塞、文化束縛,中國科技水平急速下滑,這都是不爭的事實!

思想文化方面也是如此,宋朝亡的不僅是文化傳承,還有精神的延續。

文化傳承上,蒙古進入中原殺死數千萬人,無數文人以身殉國,隨他們離開的,還有知識。元朝不崇尚漢文化,因此中國文學作品在哪時候,基本都集中在元曲上,其他幾乎都沒有了。

明時,文人致力於恢復漢文化,可好景不長,清軍進關。乾隆編撰《四庫全書》,篡改焚燒之後無數思想淹沒。

思想上,宋朝雖流行程朱理學,但對於文化禁錮遠後來那樣“喪心病狂”,清朝“文字獄”,就是愚民政策,是對思想和精神的高度束縛,直接結果就是中國人的思想,被束縛,猶如一條條被鎖鏈強迫跪地的狗,搖尾乞憐。

從宋朝時期,看到雛形的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淪落到清朝時期,為奴而不得,不得不說是悲哀!

我一直覺得,精神這東西是溶於骨血,隨時間推移而延續的,當有風骨的人不在了之後,我們血脈中珍貴的東西也在變少。

要不那會有八國聯軍時候的看客,民國初年的冷眼怕盤觀者?

正如魯迅小說中所言那樣的人?中國現在還有更何況當時!

最後:宋朝作為一個站在“近代門檻”上的時代,最終沒邁出那步。無疑是最可惜的!陳然,文化沒優劣之分,但卻有先進落後之分,我不是在說漢文化優於其他民族文化,但同一時期,漢文化確實更先進、更符合社會發展趨勢。


阿斗不傻


日本人有這麼個歪理: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

日本人認為,自從元朝軍隊在廣東崖山消滅最後一支南宋的軍事力量,陸秀夫抱著小皇帝跳崖後,中華文明在中國就滅絕了。後來滿清入關,更是將華夏文明摧毀殆盡了。在南宋和明朝末年的時候,有不少漢人跑到了日本,帶去了先進的文明與文化,加上日本在當時對中華文明和文化崇拜得五體投地,在唐宋的時候向中國派了不少人來中國學習,連大唐的都城長安都被他們“微縮”後搬回日本當時的首都奈良去。所以呢,在滿清入關後,日本就認為自己是中華文明和文化的繼承者。日本鬼子一心想吞併中國的理由,其中一條就是“既然蠻夷的滿清能入主中原當正主,那作為中華文明和文化的繼承者,日本更有資格和理由入主中原當正主了。”為了給自己入侵中國找理由,也為了獲得中國人的支持,更為了在精神上和文化上徹底摧毀中國人的自信心,讓中國人永永遠遠做日本“大東亞共榮圈”下的順民,所以日本就處心積慮的編造了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的歪理。一方面是為了麻痺中國人,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自我麻痺,好讓自己的侵略戰爭戴上一頂“尊華攘夷”的光環。

其實日本人的歪理是很扯蛋的。南宋亡於元,明朝亡於清,只不過是朝代更迭。雖然建立元朝和清朝的都是少數民族,但中華民族的文明和文化並沒有被改變,而是傳承和發展了下來。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既是一部文明發展史,也是一部民族融合史。各民族雖然有過戰爭,但也有交往與融合。正是這種交往與融合,創造出了絢爛的中華文明之花。而日本卻認為外來人員和少數民族在中原建立的政權不能代表華夏文明,把朝代更迭硬說成是文明和文化上的滅絕,你說可笑不可笑?假如按照日本人這混賬邏輯,那麼: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出生在肯尼亞,少年時期在印尼長大,讀高中時才到美國,通過自己的奮鬥成為美國公民。2008年接替小布什成為美國總統。如果按照日本人的歪理,豈不是“奧巴馬之後無美國”了?

法國曆史上有名的拿破崙,他也不是正宗的法國人。他是科西嘉人,是個鐵桿的“科獨”。如今意大利和法國都宣稱對科西嘉擁有主權,而科西嘉也有一股勢力要求獨立。如果按照日本人的歪理,豈不是“拿破崙之後無法國”了?

俄羅斯歷史上著名的葉卡捷琳娜女皇原來是拜占庭的公主,並不是正宗的俄羅斯人。如果照日本人的歪理,豈不是“葉卡捷琳娜之後無俄羅斯”了?

蘇聯的第二個領導人斯大林是格魯吉亞人,第三個領導人赫魯曉夫是烏克蘭人,如果照日本人的歪理,豈不是“斯大林之後無蘇聯”了?

希特勒是奧地利人,但他卻當上了德國的元首。如果照日本人的歪理,豈不是“希特勒之後無德國”了?

至於日本本身嘛,據考證,神武天皇就是中國人徐福,就是那個帶著三千童男童女下東海幫秦始皇找長生不老藥的徐福。照日本人的邏輯,豈不是“徐福之後無日本”了?而到了二戰後,日本被美國佔領,麥克阿瑟成為日本的太上皇。他徹底的改造了日本,將日本從一個軍國主義國家改造成了一個有日本特色的美式民主國家,連憲法都是美國人給起草的。照日本人的邏輯,說“二戰之後無日本”不算過份吧?

相同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大量的事實證明,日本炮製的所謂“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是徹頭徹尾的歪理邪說。

可這樣的歪理邪說居然還有不少中國人深信不疑。如今網上有不少人就宣稱,想要了解中國文化就得到日本去,那裡的中國文化才正宗。現在國內的中國文化都是泊來品,都是經過統治者閹割改造的。可見日本人炮製的文化炮彈是多麼的厲害,多麼的“潤物細無聲”啊!不知不覺就佔領了許多中國人的心。

可能是日本人覺得這太好玩了,於是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近期又炮製了一個“秦始皇之後無中國”的謬論。在這謬論中,日本人將秦地與中原分開,認為秦人並非漢人,而是西戎人,屬於“蠻夷”。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焚書坑儒,已經將中華文化滅絕了。這回日本人玩得實在太過火了!周秦同源啊!秦是周天子正兒八經封的,有中央的紅頭文件,你怎麼說他不是華夏一員?秦國的強大軍隊就是在滅西戎的戰爭中打造出來的,日本人卻回過頭來說秦國就是西戎,秦人就是西戎“蠻夷”。這什麼鬼邏輯啊?是你懂我們的歷史還是咱們中國人懂我們自己的歷史?我估計要是沒有人反駁他這種謬論,以後指不定他還會編出“商朝之後無中國”、“夏朝之後無中國”、“黃帝之後無中國”甚至“元謀人之後無中國”、“盤古之後無中國”等謬論出來。不信,大家就等著看吧!


血染戰旗紅


為什麼說“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



這是一個陷阱,崖山海戰與大明王朝亡國這兩個歷史事件確有其事,沒有爭議,但是由歷史事件推理出來的結論根本不合邏輯,完全是胡編亂造曲解事實!

01崖山海戰

崖山海戰,又稱崖門海戰,位於廣東新會,此地東有崖山,西有瓶山,兩山之脈向南延伸入海,就像是一個半開掩的門,故稱為崖門。



崖山海戰是蒙元與南宋之間的最後決戰。

1278年,南宋最後一位皇帝趙昺在3左丞相陸秀夫和太傅張世傑的輔助下,前往崖山,以此為最後的陣地,放手一搏。

1279年正月,蒙古大軍兵分水陸兩路直逼崖山,氣勢洶洶地準備消滅南宋的殘餘力量。

同年三月,雙方爆發決戰,以南宋大敗告終。左丞相陸秀夫背起年僅八歲的趙昺,跳入海中,南宋所遺留的十萬將士、宮女和平民也紛紛隨之投海,以身殉國。



分析:

絕大多數不知真相的人會把“崖山之後無中國”理解為:自崖山海戰以後,南宋被蒙元徹底打敗,幾千年由漢族建立的國家第一次被外族滅亡,中華文明就此中斷。

其實不然,我們的文化不僅沒有斷代,而且包容了更多的元素進來,使其更加強大。



真正的亡國是一個國家的民族文化風俗習慣徹底改變,顯然,崖山之後,華夏文化沒有消失,而且,幾十年後以大明王朝的姿態又回來了!

02“崖山之後無中國”出自哪裡?

在我國文獻記錄裡沒有找到原句,有意思的是南明遺民的一首詩文字上十分接近,但表達的意思卻是天壤之別!

作者錢謙益,詩名《後秋興之十三》,詩句是“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該詩所表達的除去思想感情不說,詩人僅僅是站在領土或者是領地的角度來看,沒有參雜文化因素。

而真正提出“崖山之後無中國”的另有其人,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史學家將宋朝滅亡視為古典意義上“中國”的結束,稱為“崖山之後,已無中國。”

它的提出者和宣傳者都在日本,後來傳至國內,而且有很多文人還傻乎乎地信以為真,認為人家說得很有道理!

03明亡之後無華夏

大明朝打走了蒙元,重新奪回漢人幾千年守護的土地。

明朝由滿清所亡,清朝治理國家沿用漢制,任用漢臣,除了削髮留辮子其他生活起居照舊,文化繼續傳承。

說“明亡之後無華夏”更是無稽之談!

分析: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農業文明所創造的優秀文化引來周邊國家前來學習,於是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形成了所謂的“漢文化圈”,日本便是當時的其中之一。

因工業文明的到來,日本抓住機會一躍躋身工業化國家的行列,於是日益變強。自古日本受中國文化影響深遠,這一點他們是承認的,然而進入工業時代的日本想要侵略中國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藉口,於是開始捏造扭曲我們的歷史文化,狼子野心路人皆知。

現如今,仍有國外勢力企圖通過網絡媒體中傷抹黑我們的本土文化,望理性思考,文化自信起來!


讀耕


首先提出這句話的不是日本人,也不是韓國人、更不是某國人,而是中外史學界的一個普遍認知。所以,我們要理性客觀的看待這一事實,更要理解這兩句話的深刻含義。不可否認,一直以來日本人自認為繼承了中華文化的正溯,因為有神風相助日本倖免滅國。但這句話並不能代表日本人的別有用心,如果單憑一句話就能滅一個國家,也太危言聳聽了。

“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指的是中華民族被兩次異族入侵而產生的文化斷層,也就是古典文化的浩劫與覆滅,尤其是南宋的滅亡影響更為深遠。許多人對這兩句話並不認同,而且異常的排斥,歸根結底是觸動了部分人好面子的那根敏感神經。

我們周圍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如果一箇中國男人娶了外國女人,那麼這個男人像是上了戰場,打了勝仗一樣光榮,眾人的讚美之情無以言表。如果一箇中國女人嫁了外國人,無論過的幸福與否,都會遭來罵聲一片,過的好,說她崇洋媚外、愛慕虛榮,過的不好,落井下石、尖酸挖苦。總之,中國女人必須“安分守己”,因為她們要負起中國男人打光棍的責任。

1279年,元軍大將張弘範與宋將張士傑展開了規模空前的海戰,最終蒙古軍以少勝多,南宋10萬軍民葬身大海,陸秀夫揹著小皇帝跳海殉國,南宋滅亡。歷史上把這次慘烈的海戰稱為“崖山海戰”,地點就在今天的廣東省新會區,而經過滄海桑田的變化,當年波瀾壯闊的入海口早已不復存在。

元朝

外族的野蠻人侵,中華民族的脊樑被打斷,中華精神已經滅絕,漢人慘遭屠殺、奴役與壓榨,古典文化意義上的中國消失。蠻人建立的元朝再也沒有了漢之強悍,唐之開放、自信和包容,宋之富庶與博大。相反從奴隸社會轉變過來的統治階保守而落後,把漢人視為三等異類,不準集會、不能養馬、不準習武,地位低下沒有尊言,毫無自由,半夜不準處出,幾戶人傢伙用一把菜刀,生活還受他們監視。

明朝

明朝雖然是漢民族建立起來的政權,但是受前朝蠻族的影響頗深,所以並沒有修復古典意義上的中華文明。而是無視生命價值,大開歷史倒車,抑制工商貿易。活人殉葬的殘暴陋習死滅復燃,當權者嗜殺成性,封海禁運,閉門造車。致使中國與世界的發展差距不斷的拉大。

清朝

明朝滅亡後,華夏民族再次被騎馬民族征服、奴役,有骨氣、有膽量、有血性的人被大面積的消滅。中華民族做為一個文化主體再次滅亡,漢人在滿人的殘暴統治下艱難過活,此後的數百年,面對外侮麻木而苟且。



總結:宋朝、明朝的滅亡絕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改朝換代,而是中華文化的浩劫,華夏文明的隕落。這就是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中國真正含義。所以,時至今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任重而道遠!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的說法,出自明未清初文學家錢謙益的一首詩《後秋興之十三》:

海角厓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誕泛海槎?
望斷關河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無歸處,獨倚銀輪哭桂花。

崖山之後無中國

崖山,也寫成“厓山”,在今天的廣東省新會城南的一個入海口。東有崖山,西有瓶山,兩山之間的入海口,因此又被稱為崖門。

崖山之後無中國——即出自錢謙益的這句詩:“海角厓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講的是公元1279年,蒙古軍隊和南宋逃亡的軍隊在這裡發生的崖山海戰,這場規模空前的戰爭宣告了南宋小朝廷的滅亡。

崖山海戰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南宋被元朝所滅,標誌著自詡為中原正統的華夏民族第一次被來自北方的少數民族所統治。也就是說,從此之後,再也沒有純正的中華文化和中華歷史,中原華夏民族處於元朝蒙古人的統治和踐踏之下,中華文化也必然遭受異族文化的入侵和摧殘。

元朝建立後,漢人成了劣等民族,士大夫們曾經津津樂道的文化傳統,被來自草原上的遊牧民族踩在腳下。蒙古人把精力放在強兵和鎮壓漢人上,造成了中華文明的斷裂,許多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發展明顯出現退步。

假如把宋朝時的中國看成是文化燦爛,科技發達的大國,那麼崖山之後的元朝,雖然在疆域上也算得上是大國,甚至比宋朝的版圖大了很多,但是文明開化的程度卻大打折扣。

而錢謙益效忠的南明朝廷的滅亡,也南宋朝廷的滅亡,幾乎如出一轍。

明亡之後無華夏

錢謙益,生於1582年,明朝萬曆三十八年進士,名列探花,才華橫溢,成為後來的東林黨領袖之一。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福王朱由崧建立南明小朝廷,在清軍的追擊下,一路往難逃。錢謙益當時在南明擔任禮部尚書。

1645年五月,清軍在攻陷揚州,緊接著兵臨南京城下,皇帝被俘虜。錢謙益此時已經六十歲,作為東林黨的領袖,很多人都覺得他應該殉國而死,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錢謙益晚節不保,投降了清軍。

當時他的妻子,也就是著名的秦淮八豔之首柳如是要沉水自盡,被錢謙益拉住了。堂堂文壇領先,一代宗師的錢謙益,忠貞還不如一個女人,後代史學家對此頗有微詞。錢謙益投降了清軍,不僅擔任了禮部侍郎的官職,而且主動剃了頭,留起了辮子。

晚節不保的錢謙益對清軍的俯首帖耳,被仕林之人視為恥辱,真是極大的諷刺。識時務者為俊傑,或許是他看開了。但是在投降後,錢謙益又暗中組織反清復明,聯絡自己的學生,在臺灣的鄭成功反攻中原。

1660年,鄭成功在一幫反清復明的志士幫助之下北伐,一開始節節勝利,很快就被清軍阻擊,北伐失敗。錢謙益得知後,就寫了這首《後秋興之十三》的詩。

1661年,吳三桂在昆明追殺了南明永曆皇帝和他的太子,南明宣告徹底滅亡。

明亡之後無華夏,即“望斷關河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從今往後,中原大地再次陷入北方異族的統治。和蒙古人統治中原大同小異,漢人同樣被視為劣於滿蒙的低等人。不同的是,清朝順治、康熙等幾位前期的皇帝更加提倡中原地區的漢人文化,因此中華文化不至於斷裂。

1664年,錢謙益去世,乾隆皇帝將他列入《貳臣傳》,就是對他“為臣不忠”的最大嘲諷。


END.

我是博書君,更多精彩內容,關注我的頭條號:博書。看完文章,記得點贊和關注~


博書


這是無恥的日本人說的,明顯的包藏禍心,居然那麼多人奉為真理!就問一句:如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不是華夏,有沒有資格代表華夏正統!!

崖山之戰後,南宋滅亡了,但是中國還在,蒙古帝國在中原的部分就叫中國。明亡之後,清朝建立,雖然是異族入主中原。但是清朝漢化有多嚴重,懶得多說了。連清朝皇帝和貴族都得學習漢語。清朝中後期以後,皇帝和貴族甚至只會說漢語。

而漢族名臣,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紛紛登上歷史舞臺,成為清朝官僚系統的核心,朝廷不得不依賴漢臣。雖然朝廷內心是非常排斥漢臣,但是在中國這片領土上,漢臣才是維護江山社稷的中堅力量。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這些人扛起了華夏的大旗,讓滿洲人知道,誰才是中國這片領土上的主人。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以後,為了消磨中國人的抵抗意志。提出了“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的說法。無非就是告訴中國人,”華夏在中國沒有了,我們日本人就是幫你們恢復華夏的“。這樣的話,中國人敢信嗎?

清朝滅亡後,即便是風評不好的中華民國,依然是華夏的代表,和日本人的浴血奮戰過。最終在國共兩黨的合作之下,把日本人趕出了中國。

新中國建立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了華夏正統,繼續扛起華夏的大旗,全體中國人,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袁衛宇


“崖山之後再無中華”(這裡稍作修改,並不是中國)實際是出自南明遺民的詩句,以崖山海戰比喻南宋敗亡,哀嘆山河破碎,神州陸沉。事實上崖山海戰後雖然中國原有的文化,習俗,意識形態等都受到了巨大沖擊,但是還有很多保留下來的東西,典型的比如語言文字,節日習俗。中華文明在某些方面不但在元朝沒有出現斷層或者消失,反而元朝統治者積極推行漢化政策,復興儒學。可見說崖山之後再無中華是不成立的,說崖山之後再無宋朝還說的過去。





南巷清秋


今天還相信“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這句話的人,一定不愛動腦,也與時代嚴重脫節了。

假如這句話成立,那現在中國土地上生活的這一群人,包括你我,是什麼人?還是中國人嗎?可你我的身份證戶口本上都明確地寫著中國。

既然還是中國,那我們來看看這個“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謬論是怎麼回事。

首先,這個論調的提出者錢謙益,以當時視角看,他毫無氣節,還說這種沽名釣譽的話想達到什麼目的?

為自己屈膝迎接征服者開脫吧:反正無中華了,跪誰都一樣。因此,這個論調被提出的動機就很可疑,為當時的一些人開脫罪名而已。

其次,這句“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說法本身就有重大邏輯缺陷。

按它的說法,崖山之後中國亡了,然後明朝被替代之後中國又亡了一次。中國不可能亡兩次啊!

如果認可“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這個說法,那說明崖山之後中國復活了,然後才能被清朝又滅亡一次。但是這麼一來,“崖山之後無中國”這前半句就不成立了。

到此,其實可以打住,這個論調不值一駁。

但是,本著治病救人的出發點,多說一些。

第三,到底中國的定義是什麼?

在古代,中國的定義有兩重,一是地理上的概念。周朝的何尊第一次提出,大周從此宅茲中國。以後的各路英雄豪傑,必須要入主中原定鼎天下,才算成功統一中國。二是文化上的概念。周朝人都有一個文化共識:認可中原天下的一套禮制,並按照這套禮制生活的人,被認為是華夏;而不按照這套規則生活的人,則被認為是夷狄。而這一套禮制,被儒家進行了系統化的總結,成為儒家學說。儒家學說成了後世2000多年的中國主要治國思想。

(何尊銘文 宅茲中國)

以這兩點來看,元朝是在中國生活,遵循儒家文化;清朝在中國生活,也遵循儒家文化。這麼看來,中國還在啊!

第四,更進一步,即使只談文化層面的中國,那麼中國也仍然是一直都在的。

有觀點說“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這句話是日本人曾經居心不良提出來的。在馬關條約談判時,雖然落款是大清國,但當時大清國代表在條文裡都是自稱“中國”,日本人當即提出異議。他們認為,你大清已經嚴重落後於世界,已經沒有資格代表“中國”了,日本才能代表“中國”。在這裡,日本人把“中國”當做純粹文化上的概念,認為先進的國家才有資格叫“中國”,“中國”就是領先文明的代表。因此他們提出“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這個論調。

(馬關條約部分內容)

日本沒有原創的文明,古代學中國,近代學西方,地方也小,因此他們焦慮。中國不一樣。中華文化既有原生性,也有學習借鑑性,中國五千年來都在不斷學習借鑑中成長。中國還有一個特點:消融並度過危機的能力無與倫比。幾千年來的各種危機,都在被中華文明消弭於無形,而且最後還促成了一個更加強盛的中華。

不能因為成長過程中的曲折,而否定整個中華。中華文明一直都是螺旋式發展、波浪式前進。波峰是中華,波谷也是中華。

因此,中華一直都在。

今天中國已經是盛世,中華文明正在為全世界人民塑造一個光明的未來。

結語:

“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這個謬論可以休矣!

(完)

以上就是凌煙閣邊看歷史的回答,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交流。謝謝!


凌煙閣論史


這句話來自日本學者,是別有用心。華夏族就是不斷融合同化形成今天的民族格局。

①主要是文化延伸從未間斷,形成儒道影響到今天,即使歷史分分合合,少族民族入主中原,文化沒斷,元朝統治也只有80多年,加之漢人口多,影響不大。淸敬炎黃,尊儒道,把明視為正統,讀唐詩宋詞,習漢字,除了頭上畄下豬尾巴,都漢化了。

②漢人幾千年生活習慣沒有多大變化,有變化也是自己的選擇。不是少數民族影響了漢族,而是漢族影響了少數民族。

③關於血統,沒有那個民族是純正的血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族談血統意義不大。

綜上所述,民族最主要講文化認同,中國最終的統一,是文化認同,幾千年文化一脈相承,其中文化精華還在延伸。應謝始皇帝。

至於日本人說此話,不當回事。如果按這種狗屁邏輯,那日本就不是個東西,怪胎。"黑船事件無和族,二戰之後無日本"。


三戒二缺一隻熊


此話對,也不對!

從國家層面來說,崖山之後宋朝滅亡,蒙古人入主中原,中國作為一個國家整體淪喪,所以說崖山之後無中國。而明朝滅亡後滿清入主中原,再一次以異族身份統治華夏,所以說明亡之後無華夏。

從文化層面上講,你為什麼是中國人、華夏人?不是因為你長著黃皮膚、黑眼睛,而是因為你腦袋裡裝的都是華夏文化,不是其他文化。那麼我們再來分析下這兩句話:崖山之後雖然南宋朝廷從皇帝大臣等文人士大夫一併跳海自殺了,但忽必烈並沒有完全拋棄華夏文化,而是在耶律楚材(漢化契丹人)、劉秉忠等漢人的影響下,仍然保留儒家等華夏文化,比如尊孔、科舉等,換句話說華夏人雖死過半但文化仍在。再來看滿清統治華夏,努爾哈赤、皇太極在位期間重用漢臣比如范文程,順治皇帝大肆啟用漢人,施行滿漢一家帶頭學習華夏文化,雖然康熙對這一勢頭有所遏制,但滿人整體漢化的趨勢卻沒有停止,而是越來越強。到了曾國藩之時,滿人漢化大大加強,以致到了滿清滅亡之時很多滿人已經不會說滿語了。如此,還能說明亡之後無華夏嗎?顯然是不對的。

實際上,這兩句話都是日本為侵華,全面統治中國🇨🇳而精心炮製的輿論攻勢,目的是企圖從精神、文化層面讓中國人放棄抵抗,在日本的領導下,一起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小日本其心險惡,時至今日亦不得不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