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現在的癌症患者很多?

雲梯25


癌症的發病與很多因素有關,現今癌症的發病呈增長趨勢,正是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人體基因裡都有有原癌基因的存在,正常情況下處於未被激活狀態,人體不會病發癌症。但是,由於環境因素,飲食因素,微生物因素,化學因素,物理因素等等原因把原癌基因給激活的話就會病發癌症。

空氣,水源,土壤等等的汙染是癌症病發的一個重要原因。飲食的精細化減,精糧精米等,高度加工化,炸烤各種添加劑的加入。微生物對食物的汙染。例如黃麴黴素對玉米花生的汙染容易導致肝癌等我病發等等。


昊天健康


多了嗎?比20年前多了2倍!具體數值記不清了,原來200多/10萬,現在400多/10萬,但是……把一些因素排除了,也沒那麼恐怖?

1.人口老齡化,癌症是老年病,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癌的概率會逐漸升高,如果到90歲沒有死於心腦血管疾病,90%的概率會患癌,人總是要死亡的,除了意外死亡,必須患一個疾病,癌症是老齡人口啟動死亡編碼的最後一個疾病,否則地球早爆炸了。

2.隨著醫保廣覆蓋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看病就醫者增多,以往邊遠山區看病難,有病自己扛,去世後都不送醫院,即使到醫院也不知道死因的大有人在,更不要說癌症篩查了。

3、隨著網絡的發展和信息化的推進,癌症登記工作更簡單快捷,使各級醫院的死亡和癌症登記工作不在是難事,因此幾乎少有統計不上來的情況,數據更加準確。

4、診斷技術的提高,確診率高了,以往很多患者,特別是3-4線城市或縣級醫院,患者到死亡也沒有診斷清楚是什麼病。在問家族史時常聽患者說老一輩可能是癌。

以上諸多因素為癌症發病數據的升高做了貢獻,剔除這些因素因該沒有增加那麼多,流行病統計數據告訴我們在我國大部分癌症發病率持平,有些癌種緩慢下降,只有少數癌發病率升高。

現在信息大爆炸,傳播速度太快,人手一機的刷微博微信,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搞不清,加上各種商業目的和騙子橫行,人們過度關注癌症和恐慌,好像癌症成了人類唯一公敵,其實在我們腫瘤科醫生眼中,癌就是人類的疾病之一,也是導致死亡的常見疾病之一,沒啥奇怪的。

在當今和未來的幾十年中,人類不可能攻克癌症!也許永無可能或少部分控制,現在醫學能做的是:健康人群早篩查、發病人群的疾病控制、延長生存、緩解症狀……

給您的忠告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向上的心態、鍛鍊身體、定期查體!

❤️❤️❤️


東大夫


現在物質,經濟,科技各方面都很好了,同時,我們的食物不再像六,七十年代那麼好了,各種食物添加劑,膨大劑,催熟劑等等很多叫不出名的藥都打在我們吃的食物裡。河裡的水,即使裡面有魚,現在我也不敢抓來吃。以前的河水直接喝,很清甜,現在沒有變成臭水溝已經算很好的了。經濟好了,工業化了,排出各種氣體,空氣都不好了。感覺到處都是霧霾的天氣,藍天,白雲,小鳥只有在山卡卡的老家才能看到了。癌症真的越來越年輕化了,也越來越多了,都是我們平時不注意,等有徵兆了都是中晚期了。癌症不再是大人的事了,現在很多小孩都有...我們都在奮鬥的路上,也不要忘記善待自己,一年一次體檢。路邊攤,麻辣燙,火鍋,都少吃一點,不要大吃大喝,飲食有規律,清淡一點,多吃綠色蔬菜,水果。多運動,爬爬山,跑跑步,我個人都覺得是很不錯的。保持每天的心情都是快樂的,這個很重要。我們都不是神,都會經不起誘惑,所以適當一點點就好,不要太放縱。生命是自己的,愛自己,愛家人,就把身體養得槓槓的!希望所有人都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梁俞小家


就是亂用化學藥物,我是做水產加工的.老闆為了蝦好賣,用二種化學品,這些人為了掙暴利。加上國家不管,有檢查會提前通知。癌症多就是吃了這些經過化學加工的。快餐店用臭肉爛菜,我親戚就是做快餐的,炒出來的菜自己都不吃 另外煮。


貓叔84786625


我們知道,正常人體細胞會經歷新生至死亡的過程,不同細胞壽命長短不同,比如血液中的紅細胞,平均壽命是120天;血小板平均壽命只有7-14天。細胞的分裂由細胞核內的DNA控制,DNA不同部位分別會控制細胞的代謝、增殖、分化及死亡。在某些體內原因(內因)或體外原因(外因)的作用下可能會導致DNA或其傳導通路上RNA及作用的靶蛋白髮生異常,從而出現細胞不斷增殖、分裂,從而形成腫瘤。

臨床上內因包括遺傳、內分泌、營養、神經及精神因素等;外因又分為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生物因素等。明確了腫瘤的發病原因,我們來分析為何現在的人癌症發生情況增多。

一、為什麼現在癌症患者明顯增多?

1. 工作生活精神壓力大:當今社會,生活及工作節奏加快,是我們父輩時代安逸的生活不能比的,隨之而來的是年輕人精神壓力加大、不良情緒增多。國內外多家癌症中心研究顯示,多數腫瘤的發生與精神壓力、情緒不良存在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情緒消極、精神焦慮和憤怒會引發體內神經-內分泌變化,影響人體多個系統,並通過大腦反射降低正常的生理機能,造成抗癌能力降低或缺失,使機體從抗癌抑癌狀態轉向致癌狀態。現代人長期生存於高壓力及情緒欠佳狀態下,癌症的發生風險明顯增加。

2. 空氣汙染、食物汙染、環境汙染:早有研究顯示空氣、食物及環境的汙染能明確增加人群患癌的幾率。近些年,我們國家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大面積的空氣汙染及環境汙染,持續不散的霧霾,明顯增加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同樣增加肺癌的發生;室內裝修釋放的有毒氣體(甲醛是新裝修房屋的室內環境中最主要的隱形殺手),會導致鼻腔、口腔、咽喉、皮膚和消化道等多種癌症的發生;環境汙染造成的水源、土壤汙染,同樣增加癌症的發生;蔬菜瓜果大量農藥的殘留、無量商家使用的地溝油等,都是誘發基因突變、導致癌變發生的重要化學因素。

3. 不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隨著經濟條件改善,高脂類飲食增加、長期飲酒、油炸油煎熏製食品增加,明顯增加消化道腫瘤的發生率。工作壓力增加,熬夜成為常態,運動明顯減少,都明顯增加了腫瘤的發生率。

4. 健康查體的不重視:雖然改革開放之後,國家經濟發展很快,個人財富也明顯增加,但很多人尚未建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健康查體並未得到大面積推廣。

5. 醫學檢查手段水平的提升及健康查體的逐漸普及:隨著醫學檢查手段水平的提升,使很多以往無法發現的腫瘤能夠得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治,客觀上增加了腫瘤患者數量。如以往男性前列腺癌發病率較低,隨著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和高分辨率核磁的應用,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出現明顯升高;很多早期胃癌或結腸癌,且無明顯症狀的患者通過胃鏡腸鏡檢查發現,將一大部分相對早期的腫瘤篩查出來;低劑量胸部CT的應用,發現很多早期肺癌患者。

6. 細菌或病毒感染: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曾經指出,大概1/6的癌症是因為細菌或病毒感染導致,如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者患宮頸癌、陰莖癌、咽喉癌等腫瘤風險明顯升高;EB病毒感染與鼻咽癌及某些淋巴瘤相關;人類嗜T淋巴細胞病毒1型(HTLV-1)可引起成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等。隨著人們思想的開放,性關係混亂者感染HPV、HIV等病毒的人數增多,也在無形中增加了患腫瘤的風險。

更多醫學科普內容,請關注@Steven醫生 頭條號。



普外科李醫生


本人是中醫愛好者,也有過親人因癌而逝,根據見聞分析一下:

1、飲食起居。

現在飲食,膨化食品、燒烤油炸等等,已過多地進入人們生活,影響飲食平和之性;更勿論地溝油、化學合成物對食物的危害。

起居則由於網絡作用,導致人體自我休整時間不足。

2、治療。由於醫療發達,化學藥物介入過多,過早。一些小病,可能人體本身就可修復,但激素、抗生素過早介入,抑制了人體自愈功能。西醫的功效,估計短期強效,長期可能是隱患。記得我孩子小時發燒,到醫院看病,找到個醫術好的醫生。取藥時聽到藥櫃人員說小孩就用這種藥?看了下說明,是激素類藥,藥就扔了。以後再也沒去該醫院。

更可怕的是假中醫,一邊坐在西醫院,一邊抄中醫藥方。丈母孃膽石,地區醫院主任醫生開方,說要同時吃肥肉。搞得平時見肥肉就哆嗦的老人,咬牙服藥吃肉,本人再三阻攔不果,吃了二三次,自已不敢吃了,說感覺再吃下去會要命。後來老人肝癌離世,個人感覺是該次治療誘發肝癌。本來肝膽分泌不足,還強勢誘導多分泌,從而肝細胞增生失控了。


聽濤雲外


1.環境汙染。

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汙染也越來越厲害,小時候的碧水藍天,現在竟然成了奢望。空氣中,土壤中,水裡面存在各種工業廢物和致癌物質。在這樣的土壤中種植的糧食,某些有害物質可能也超標。霧霾與肺癌,喉癌等癌症的發生密切相關。



2.生活習慣改變。

以前大家都是早睡早起,現在是晚睡早起,生活作息不規律,亞健康人群多,容易免疫力低下。



肥胖,高脂飲食,不運動,吸菸飲酒,進食醃製食品,大量攝入紅肉這些都和癌症的發生密切相關。

3.人均壽命延長。

腫瘤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在舊中國時期,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才三四十歲,而現在平均壽命接近八十歲。也就是說,在舊時代,人類還等不到患腫瘤,人就已經死了。



4.醫療技術的進步。

得益於醫療條件和醫療技術的進步,以及腫瘤篩查工作的開展,很多早期腫瘤被發現,像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肺毛玻璃樣結節等等。


普外科曾醫生


這個問題的確是目前比較嚴肅的一個問題,隨著癌症以及各種慢性疾病越來越普遍,而且越來越年輕化,馬雲都說未來10年,癌症將困擾著中國每一個家庭,尤其是肝癌,肺癌,胃癌,未來10年我們喝不到乾淨的水,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吃不到乾淨的食物,癌症會成為一種常態,多麼痛的領悟,當下我們真的無法去反駁!


1.無法吃到乾淨的食物-如今的蔬菜水果沒有不打農藥的,而且農藥還隨著害蟲的進化而升級,曾經是水溶性的農藥,雨水一衝基本就可以洗掉,如今都是脂溶性農藥,水根本沒法洗乾淨,沒有健康意識到朋友明顯把蔬菜比如西蘭花這些放到水中清洗的時候,就會有一層汙濁的東西浮在水面,沒錯!這就是無法溶於水的脂溶性農藥,吃下去人體代謝負擔非常重,而肝臟又是人體解毒化工廠,負擔太大就可能導致病變產生肝癌

2.還有一種食物就是打激素的,現在的豬肉,魚肉,甚至雞肉,這些家禽很慘,很多是被激素喂大的,拿魚來說,一般一條魚長到10斤重可是需要3-4年,如今有了激素,10個月就可以完成目標,激素餵養的魚最典型就是剖開魚肚子,裡面一層油,這就好比人如果吃10個月激素,估計也肥的不成人樣,不好意思出門了。還有經常吃燒烤,油炸類食物,麻辣燙,刺激性食物,時不時還吃吃地溝油,這些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是產生胃癌的罪魁禍首。


3.隨著工業化工汙染,我們的飲用水資源越來越少,我們的空氣質量越來越差,科學統計當空氣中的PM2.5每增加一微克,得肺癌的概率就會增加15%,另外吸菸以及二手菸,汽車尾氣也是肺癌產生的環境因素,人體每吸一根菸就會產生10萬個自由基,可見害處有多大,那些吸菸史在20年以上的朋友一定要格外重視,務必養成每年體一次的習慣,避免肺癌的早期潛伏期。

面對癌症我們應該怎麼做?

1.建議科學吃素,多吃五穀雜糧,適當補充一些營養素保證營養的均衡攝入,中國的和尚或者尼姑幾乎不得癌症,說明他們的飲食值得借鑑

2.保持樂觀的心態,笑一笑,十年少

3.如果癌症早期無轉移,以手術切除治療,但是手術不代表癌症就治癒了,癌症根治術是目前資源最大的騙局,因為很多術後患者在未來有接近60%復發轉移,所以術後的飲食調理非常關鍵


4.如果癌症中晚期多發轉移,少數放化療,以中藥中醫調理治療為主,爭取追求手術機會,中藥是很難有耐藥性的,不可過度放化療,這樣只會得不償失,晚期癌症患者身體比較虛弱,放化療的副作用不一定能扛得住,所以保守治療追求帶瘤生存也是一種好的選擇。

5.適當鍛鍊,生命在於運動,適當鍛鍊,增強患者免疫力,非常有必要!


黎老師說健康


2012年世界癌症報告顯示,每年癌症新發病例約1400萬,死亡約800萬,我國新發病例佔全球新發病例22%,死亡人數佔26%,超過全球癌症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男性當中肺癌發病率最高,女性是乳腺癌。

近兩年,癌症的發病譜有一些變化,發展中國家的‘窮癌’依然高發,如胃癌、食管癌等。同時發達國家的‘富癌’也在增多,如乳腺癌、肺癌、直腸癌等。出現發展中國家癌譜和發達國家癌譜並存的局面。

發展中國家的“窮癌”,是指由飲食、生活條件差等原因誘發的癌症,由高脂蛋白飲食、缺少運動等原因誘發的癌症多在發達國家出現,被稱為“富癌”。主要原因是,我國經濟發展快,開始流行西方生活方式,即高脂肪、高熱量、少運動的生活方式,讓西方的一些高發癌症在我國開始增多。

\n

癌症已成為一種慢性疾病,大多可防可治。重視預防、重視篩查,可以使大部分癌症得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從而降低癌症死亡率。在癌症這種重大疾病中,五種人可謂“癌症候選人”。

1、老喝滾燙水

很多人喜歡閒暇時泡杯功夫茶,殊不知,這現衝現泡“趁熱喝”的茶,可能為食道癌埋下隱患。原因就在於,滾燙的水會燙傷食道黏膜,引發口腔黏膜炎、食管炎等,時間久了,可能發生癌變。

建議,喝茶本身對健康是十分有益的,只是要注意不能急。以喝蒲公英茶為例,將3-5g蒲公英茶放入茶杯注入熱水後,靜置5分鐘後再慢慢飲用,這樣既可以避免過燙傷到食道,又可以將蒲公英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於水中,能充分發揮其清熱解毒、消炎利尿的作用。

2、蔬果吃得少

大魚大肉吃不夠,蔬菜水果吃得少,已經成了現代人的通病。千萬別小看這一生活習慣帶來的危害。研究顯示,不吃胡蘿蔔的人比大量食用胡蘿蔔的人,肺癌發病率要高7倍;缺乏維生素A,患肺癌、胃癌的可能性很大;葉酸與維生素B2缺乏,是食管癌高發的重要原因。

建議:要保證身體需要,每天應吃400克以上的蔬菜,吃肉不要超過75克,體積相當於一副撲克牌大小。粗茶淡飯才是遠離癌症的最好辦法。

3、老是憋大便

想去大便,可偏偏工作太忙走不開,或一時找不到衛生間,只能使勁憋著。憋著憋著便便就不見了。你以為它去哪了?它又回到了你的肚子裡,重複吸收去啦!糞便裡含有硫化氫、糞臭素、膽固醇代謝產物等多種致癌物,在腸道里積存久了,就會被重複吸收,刺激腸黏膜。據調查,沒時間排便已成為不少年輕人患上大腸癌的主要原因。

建議:一是定時去蹲蹲廁所,最好養成早晨排便的習慣,但也別蹲在廁所不出來,一般3—5分鐘沒有大便排出,就應該放棄,不要長時間呆在廁所看書看報。二是如果有便秘情況出現應及時調整,可在每天餐後半小時喝一杯蘇子油拌酸奶,蘇子油本身是十分有營養的物質,其富含65%以上的α-亞麻酸。

α-亞麻酸是構成細胞膜和生物酶的基礎物質,對人體健康起決定性作用。許多科學家研究證明:人體飽和脂肪酸過剩和攝入過多的反式脂肪酸是導致癌症、心腦血管病等許多疾病的直接原因,增加攝入α-亞麻酸可以顯著地改變這種狀態。

用蘇子油和酸奶攪拌食用不僅可增強身體免疫力,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還能改善腸道環境,潤腸通便,一舉多得。

4、夜晚不睡覺

很多人因為工作不得不熬夜加班;還有人趕時髦,天天泡酒吧,成了晝伏夜出的“派對動物”。英國科學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了世界各地1000餘名30-50歲的癌症患者,發現99.3%的人常年熬夜,凌晨之後才會休息。熬夜一方面會造成生物鐘紊亂,另一方面,夜間燈光會破壞人體褪黑素形成,而這是保護人體免疫功能的重要一環,缺少它容易讓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找上門來。

建議:熬夜最好不要超過12點。如果加班到凌晨,最好找一間窗簾有遮光布的房間睡覺,漆黑的環境有助於身體中褪黑素的生成。

5、坐下不想動

上班一坐就一天,回家陷在沙發裡不想動。千萬別以為久坐的危害只是傷頸椎、脊椎。德國專家指出,人體免疫細胞的數量隨活動量的增加而增加,久坐的人體內免疫細胞減少,大大增加患癌幾率;日本醫學家發現,胃癌患者大多平時吃得太飽和久坐不動;美國研究表明,久坐的人比常運動的人患結腸癌的可能性高40%—50%,男性還易罹患前列腺癌。

建議:工作每2個小時,必須起來活動15分鐘以上。在結腸癌的防治中,藍菊根十分有效,可每天跑一點代茶飲。

對於男性的前列腺癌防治方面,可每天食用5-10ml倭瓜油或用倭瓜油拌西紅柿食用。它有一種可稱為男性荷爾蒙的活性生物觸媒劑成分,能夠消除前列腺的初期腫脹,對泌尿系及前列腺增生具有良好的治療和預防作用。番茄也是前列腺“保護傘”,富含番茄紅素,有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的作用。


我是大磚家


簡單說癌症的過程

癌症和基因和環境相關,在外界因素比如輻射、病毒等作用或者自身因素如基因突變等因素下導致細胞變異為癌細胞,癌細胞逐漸生長成腫塊,再細胞脫落經過局部或者血液循環轉移到其他地方,最後影響臟器器官功能或者消耗營養而亡

癌症發病增多的原因分析

外界輻射、飲食、藥物、病毒、環境汙染、工作生活壓力過大等,導致細胞基因發生突變:比如大家都聽說過的核輻射汙染導致很多人得了不同的癌症,比如還有吃醃製食品致黃麴黴感染誘發癌症,比如吸菸增加肺癌的風險

壽命就延長和醫療水平的提高:

以前古話說七十古來稀,現在平均年齡都70以上,以前細胞沒有來的及癌變就因為其他疾病去世了,現在醫療水平提高,一方面延長壽命,另外一方面也增加癌症的診治率

所以定期體檢很重要

腫瘤指標、CT等等,根據高危因素針對性查,比如家族有乳腺癌,女兒就要警惕乳腺癌,吸菸就要警惕肺癌等等,早發現早治療,預後存活率明顯高於晚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