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一個人活在世上,靠的是什麼?


一個人活在世上,靠的是什麼?


01

鬼谷子曠世經略

一個人活在世上,靠的是什麼?就是精氣神。

這三者有什麼關係?相信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太一樣,簡單形象地來概括:精,指的是物質基礎,就像燈裡的油;氣,指的是動力,是油燃燒時發出來的熱能;神,指的是功能外現,就像燃燒時燈發出明亮耀眼的光芒。

對一個人來說,外在的神采不正如明亮的火焰一樣嘛,一個神采飛揚的人就像暗夜中的火光,無論多麼低調內斂,都會吸引眾人的目光。低調才是最不張揚的炫耀,說的就是這種人。鬼谷子在此談精氣神的內煉之道,用意頗深,因為這是縱橫捭闔的基礎。只有做到煉精以化氣,煉氣以化神,三寶皆通,才能內修悟道,從而超凡入聖。

一個人活在世上,靠的是什麼?


鬼谷子說:“盛神法五龍。”關鍵詞是“盛神”,盛是使動用法,“使……旺盛”之義,盛神就是“讓精神飽滿旺盛”的意思。

我們再看“神”這個字。神是會意字,繁體字左邊是“示”,右邊是“申”。關於“示”我們能想起的詞彙有啟示、開啟等,這些大都與智慧有關。所以,“示”就是開啟智慧。在遠古時代,人們一般靠什麼來開啟智慧?大都是古怪的圖騰和符號。當時人們認為圖騰是神秘的象徵,無所不能、無所不在。

02

鬼谷子曠世經略

想想中華民族的圖騰是什麼?

一個人活在世上,靠的是什麼?


龍!


炎黃子孫共同的圖騰——龍圖騰具有開啟智慧、凝聚人心的作用。另外,“申”是什麼意思?這是個象形字,即天空中閃電的形狀。閃電來臨,光芒四射、伴隨轟隆隆的雷聲,聲勢極其浩大。一個人要想修煉自己的神采,一方面要開悟自己的智慧,另一方面要讓自己擁有閃電般的光彩和聲勢。

五龍,即五行之龍。鬼谷子之所以倡導盛神要效法五行之龍,筆者認為有兩層含義

領導者要讓自已像龍一樣神采飛揚

在人們的認識裡,龍可以上天地、吞雲吐霧、聲勢浩大,是非凡之物。所以領導要像龍那樣神采飛揚,當出現在大家眼前時,要給在場其他人與眾不同的感覺。這種感覺就像《紅樓夢》中賈雨村所做的《對月寓懷》:“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五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擁有如此神采之人,非神即聖,不是君王就是領導,即使現在淪為街頭乞丐,也極有可能時來運轉、逆襲翻身。

孟子覲見梁襄王,出來後,人家問他大王怎麼樣,他對人說:“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意思說,這傢伙看上去不像個君王的樣子,走近看也沒發現他身上有什麼讓人敬畏的地方。如果一個領導沒有旺盛的精神,別說下屬不尊重,就是陌生的客人也會輕視你!要知道,只有那些被你的神采魅力所吸引的追隨者,才是真正發自內心的追隨者,海枯石爛、至死不渝。在中國歷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這樣一個魅力十足的“超級巨星”。

一個人活在世上,靠的是什麼?


唐太宗手下的一幫文臣武將不愛說話,整天死氣沉沉的。但只要英姿颯爽的李世民一到現場,氣氛馬上活躍起來。歷史上對唐太宗有以下評價:光彩照人,談笑風生,語驚四座,言服八荒。光彩照人,證明他具有出眾的外表形象;談笑風生,證明他具有非常強的人格魅力,很擅長和眾人打成一片,有很強的親和力;語驚四座,證明他具有很強的演說能力,在眾人面前,能侃侃而談,揮灑自如;言服八荒,說明他有鼓舞人心、讓人信服的說服力。所以,李世民是一個內外兼修的典範。

03

鬼谷子曠世經略

一個人要想成為什麼,首先就要讓自己像什麼。唐太宗之所以成為真龍天子,正因為在成“龍”之前他就已經擁有了“龍”的旺盛神采。他就像人群中的興奮劑,只要他出現,大家就都興奮起來。而有的人則是“滅火器”,只要他出現,眾人原本興高采烈的談話立刻熄火,眉飛色舞的表情立刻冷下來。一個沒有飽滿精神的人,豈能成為縱橫捭闔的政界和商界領袖?

一個人活在世上,靠的是什麼?


人類歷史表明,有感召力、有影響力的人物都極具個人魅力。在《三國演義》中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可是,劉備見到臥龍、鳳雛態度卻完全不一樣,為什麼?因為諸葛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劉備一見到臥龍,兩膝發軟,屈尊下拜孫權見其人濃眉掀鼻,黑麵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劉備初見龐統什麼情形?“玄德見統貌陋,心中不悅”。就說:“荊楚稍定,苦無閒職。此去東北一百三十里,有一縣名耒陽縣,缺一縣宰,屈公任之,如後有缺,卻當重用。”要不是張飛實地考察,這人就埋沒了。為什麼臥龍、鳳雛同樣的名聲、同樣的才華,一個見到想下跪,一個見到就不喜?這就是個人的風采和魅力對人的影響。

04

鬼谷子曠世經略

所以,鬼谷子在《本經陰符》的第一篇就說:“盛神法五龍。”就是讓大家要有龍的神氣、神威、神采!“法”是效法、學習,說明魅力是可以學來的。神采是由內到外的迸發,重要的是身體內在器官的健康、和諧。為什麼鬼谷子要讓大家“龍”呢?龍的特點是“善變如神”。所以人應該像龍一樣神采飛揚、精力旺盛善於縱橫捭闔,對客觀世界有影響力、滲透力和推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