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雲南有這麼多少數民族?

安德冰


雲南省地處西南方,與越南、緬甸、老撾等國接壤,人口接近5000萬,與貴州、四川、廣西等省構成了“大西南”。不過,雲南省的民族成份十分豐富。例如在我國現有的55個少數民族中,有25個都可以在雲南找到。



他們分別是彝族、苗族、回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壯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景頗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而除了這25個少數民族以外,雲南還有3000多萬的漢族人口,簡直就是現成的民族博物館。

那麼,雲南為什麼會分佈著如此眾多的少數民族呢?這是有歷史原因的。

事實上早在唐朝時期,雲南境內就是小國林立、民族眾多的狀況。後來的南詔王國雖然宣佈統一了雲南,但其國內依然有著眾多的民族,例如烏蠻、白蠻。而且由於古代雲南距離中原十分遙遠,當地民風未開、道路阻塞,所以逐漸形成了雲南境內多民族聚集的狀態。


在13世紀中葉,元太祖忽必烈奪取了雲南。他將大量的蒙古將領和軍隊安置在雲南,用以防備和制衡當地的少數民族,這些人的後代在雲南定居,就變成了當地的蒙古族。

到了後來,隨著明朝、清朝的更替,中原王朝為了牢牢地控制雲南,削弱當地土司的勢力,又不斷往雲南遷移了大量的其他民族,其中漢族是遷移的數量最多的民族。清王朝在平定吳三桂叛亂後,又有樣學樣地往雲南移居了不少滿族。



世界人文通史


雲南民族眾多,可以說是祖國這個多民族大家庭的縮影。全國現有的56個民族中,雲南就有52個,是我國民族最多的省份。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世居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等25個,其中獨有的少數民族有15個。在全省的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有1415.3萬,占人口總數的33.41%。那麼,雲南為什麼會呈現出今天這種民族眾多的局面呢?

雲南民族眾多局面的形成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集中在歷史地理方面。漢族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其實就是不斷和其他民族融合的歷史。在此過程中,各民族的傳統都融會到了一起,形成了漢族文化。但是在漢族文明有了輝煌的成就之後,這些成就就會不可避免地擴散到其他民族中去,這使得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不斷消失。雲南納入我國版圖的時間比較晚,因而它收到的漢族文化的影響比較小,所以才基本上保持了自己的民族傳統,從而出現了眾多的民族。雲南地處高原,崇山峻嶺眾多,交通嚴重受阻,各地居民長期處於相對“封閉”的狀態之中,久而久之,就逐漸發展為不同的民族了。

此外,雲南納入我國版圖之後,中原和北方的統治民族有很多都進入了雲南,這樣也帶來了一些少數民族人口;還有一些少數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時期因避難、逃荒或其它緣故,先後從內地遷入了雲南。這樣,在多種原因的共同作用下,雲南就成了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再加上歷史悠久,就使得雲南成為了我國民族最多的省份。




買雲南


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公佈的數據,少數民族人口、種類最多是雲南省的特色。全國56個民族,雲南就有52個,人口為1533.7萬人,佔全國總量的1/3,佔全省人口總量的33.37%。

在雲南,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有25個,其中拉祜族、納西族、傈僳族、基諾族、白族、德昂族、哈尼族、布朗族、傣族、佤族、景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獨龍族,是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的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彝族,有502.8萬人,最少的是獨龍族,僅5500人。此外,還有16個民族是跨境民族,分別跨越緬甸、越南、泰國、柬埔寨、老撾、印度等。

雲南地處高原,山巒起伏,四面阻隔,交通不便,久而久之,當地的居民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風俗,並固定流傳下來,發展為今天的少數民族。歷朝歷代,中原的漢文化與經濟也相繼傳入,明清時期,大量漢人遷入西南地區,他們帶去了大量的漢族文化。

但今天的崇山峻嶺深處,依然有少數民族,一直保持著過去的生活方式,主要呈現出“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雲南有16個州、市,其中8個市,8個民族自治州,29個為民族自治縣。各民族經貿往來頻繁,融合度很高。傣族、壯族多分佈在河谷地區,納西族、布依族、白族等多聚集在壩子地區,拉祜族、哈尼族、景頗族等多在半山區安家,苗族、傈僳族、怒族等主要分佈在高山地區。

各民族語言文化不同,宗教信仰也相異,在雲南90%以上的少數民族,他們信奉的有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原始宗教等等。佛教在雲南信徒眾多,達256萬人,分為小乘佛教、藏傳佛教和大乘佛教三大教派。幾乎全部傣族、布朗族和德昂族信奉小乘佛教,根據教義,傣族的男童多數要到佛寺當數月乃至數年的和尚,學習傣文和佛教經文。

藏傳佛教即喇嘛教,主要在迪慶藏族地區,這裡隨處可見寺院和經幡。香格里拉的噶丹松贊林寺、昆明的筇竹寺、大理的崇聖寺是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伊斯蘭教也是雲南的主要信仰宗教之一,教徒60多萬人,每一個回族村都有一座高高聳立的邦克樓,是雲南的典型景觀之一。

原始的自然風貌,的民族風情,南詔古國、麗江古城燦爛的歷史文化遺產,造就了雲南特色鮮明的旅遊資源,在全國乃至世界都堪稱獨樹一幟,旅遊越來越成為雲南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白楊樹下談歷史


雲南被稱為「民族集成板」,可見民族之多。其實,貴州少數民族也多。究其原因,是「雲貴高原」不平坦、太崎嶇。隔一個山頭、就是一個民族,來往不方便、造成風俗差距大,最後,就分割成不同的民族,其實「血統」上,並沒有大區別。

雲貴少數民族,可以歸為3類:

①倭族D1/D3血統:彝族、納西、哈尼、普米。

②刑天O3α5血統:景頗、獨龍、怒族、緬族。

③百濮O2a血統:布朗、佤族、哀牢。

④百越O1a血統:夜郎、布依、傣族。

倭族D血統,是在5萬年前,從孟加拉登陸的,D1彝族、D1D3氐族。羌族和藏族,都是D1D3跟西戎華族刑天后裔O3α5的混血。

5000年前,西戎O3α從西域學到小麥,法號神農。4500年前,北狄O3β從漠北學到馬車,法號軒轅老司機^_^軒轅降服神農,神農部下刑天不服,後裔逃竄到西南地區,跟氐族混血形成羌族、藏族。

百濮O2a血統,2萬年前發明遊耕旱稻,成為前任南海龍王敖欽。

百越O1a血統,1萬年前發明灌溉水稻,成為現任南海龍王敖欽。


醉哪吒


在中國,雲南是少數民族最多的一個省份。論面積,雲南和新疆西藏相比很小,並且新疆也存在很多少數民族,但是其種類,卻遠不如雲南那樣,宛如一個少數民族萬花筒省份,這其中原因何在?

雲南千年史

對於中原王朝來說,雲南納入中原朝廷的視角,是在漢朝。

西漢漢武帝時代,漢朝朝廷和西南夷有了來往。不過,大漢朝對西南夷感到陌生,而西南夷對大漢朝也表示不熟——比如夜郎國王就曾好奇:漢朝有沒有夜郎國地盤大?這個故事在說明夜郎自大的同時,也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雲南和中原,在漢朝之前聯繫不多。

漢武帝聽說從西南夷取道可以抵達身毒國(讀作“圓讀”,既古代印度),於是打算武力征服西南夷,進而打通大漢朝直通西域的另一條道路。最終,漢武帝廢了好大力氣,依舊沒能武力征服整個西南夷——不過,這條“西南絲綢之路”卻得以存在下來。

漢武帝之後的數百年後,雲南成為了南詔王國的領地。唐朝玄宗朝廷曾對南詔發動曠日持久的“大唐南詔戰爭”,這場戰爭,以大唐消耗光關中精銳而告終。

那麼,強大如漢唐,為何不能解決當時的雲南土著政權?其實,原因就在於,雲南地區地形太過複雜。

雲南地理與民族

著名的橫斷山山脈,位於雲南境內。雲南幾乎全境位於雲貴高原之上,這些條件導致雲南的地理情況不像黃河流域那樣一馬平川、利於整合。

而界定一個民族,需要從習俗、語言、信仰等多個角度來界定。近代民族觀念來自西洋,而當代雲南的少數民族鑑別工作,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事情。當時的新中國,根據習俗、語言甚至歷史沿革,確立了今天雲南境內所存在的民族數量。

雲南的特殊地貌,將雲南地區的土著百姓,分割成若干個小單元,這些小單元裡,雲南土著居民建立了各自的村寨。而緊鄰的村寨之間形成一個個的小團體,久而久之,就產生了一個個獨具特色的族群——族群和族群之間猶豫山巒等因素的分割,即便存在影響,也很難將不同的族群之間融合為一個族群。

於是,新中國開始民族識別工作的時候,根據這些族群的不同,將雲南土著居民分化出了當下的這些少數民族。

不過,即便如此,還有許多較小的族群,並沒有被相關部門視為獨立的少數民族——比如摩梭人就是典型。


藤樹先生



雲南的少數民族多,是與它的地理環境和歷史上中原王朝對周邊民族的生存擠壓密切相關的。


雲南以元江和雲嶺山脈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雖屬高原,海拔卻只有2000多米,十分宜居。雖然整體上呈現山水隔絕的地貌,但滇東北星散的各種壩子(盆地)如滇池壩、陸良壩、洱海壩、昭魯壩、曲靖壩等等,土地平坦而肥沃,水資源豐富,是適合發展農業的土地。這些壩子能夠提供的農業用地是人口聚居的基礎,險惡的山水環境則成為了大量少數民族形成的醞釀環境。這裡蘊含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各種動植物和礦產資源。資源多就能多養活人,因此,雲南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國56個民族中,雲南就有52個。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533.7萬人,佔總人口數的33.37%。各民族分佈呈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在農耕技術並不發達的古代,雲南其實並非農耕民族聚居的優選地域。但如果由於強大的外部壓力,如中原王朝西擴,雲南也是民族定居可以選擇的等而下之的土地。如今分佈在雲南的彝族、白族、傣族等20多個現代民族的先民,大多是幾個曾經活躍在漢族外圍的古民族。他們在生存資源的爭奪中落敗,便紛紛南下,在偏遠的雲南尋找肥沃的壩子和河谷休養生息。

在古代的各種條件限制下,在各個壩子或河谷定居的部落,可能從此不會再相見,便會根據各自不同的生存環境演化出多彩的民俗文化。在這一過程中,來自大西北的氐羌系民族、來自南方的百越系民族、來自漢江沿岸的濮系民族、來自四川盆地的蜀民和來自湖北的楚人,都雲集雲南,各自演化出了不同的文化,因此最終形成了雲南少數民族眾多的局面。


陽海子


1、雲南的地理環境起了決定性作用;

天然的山川河流將人群分割開來,不便的交通條件,促生演變出不同的風土人情;

2、雲南地區,在歷史上地區內部較少的出現大一統的、高度管理一體化的封建邦國;

3、歷史上地區的統一邦國,沒有高度的整合與排除各區域間的差異化;

4、周邊地理條件的屏護,使得雲南幾乎沒有受到臨近強大封建王朝的直接佔領與管轄;

5、該地區受南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影響很深。佛教對當地人群的影響直接結果就是包容差異化強,相對不太崇尚使用武力,強制的解決不同人群間的矛盾與差異化。

綜上幾點,使得雲南是我國少數民族數量最多的地區。據有關資料顯示,歷史上有三十多個民族分佈,目前雲南則有近50個民族分佈。


秦椒夜雨


很多人認為中國只有56個民族,雲南有50多個少數民族,這個認識是錯誤的。中國有 250多個民族,也就是說雲南至少也有200多個少數民。比如彝族,就有白彝,紅彝,黑彝。皮膚差具很大。白彝很白隙,紅彝跟漢族差不多,黑彝像非洲黑人。還苗族,有白苗,小花苗,大花苗,鳩鳩苗,木梳苗等。蔡族戶口上在白族裡面,在這裡就不舉例了,總之中國有兩百多個民族。


笑看紅塵等待有緣人


數字就不列舉了,最主要是地理位置及歷史發展造成的。

所謂少數民族,是相對於族群人口占人口總量的大多數,且生產力相對發達,在某一地理區域內,有統御力的主要族群而言的。中國就是相對於漢族的其他民族。

中華文明,煌煌幾千年,大多數是指發源於黃河流域的漢文明。而云南,地貌以高山大川深谷為主,農耕文化遠不及黃河、長江發達。各族群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權。所以制約了生產力和文明進程。偏居一隅,各族群交流不便。形成了本土的民族聚落。還有就是,中原和長江流域、西北各民族的戰爭,使一部分戰敗少數民族民族遷居雲南。

上述原因,是雲南少數民族眾多的主要原因。


居山心不定


雲南為什麼這麼多少數民族?主要因素還是地理位置造成的。雲南東部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為鄰,北部同四川省相連,西北隅緊倚西藏自治區,西部同緬甸接壤,南部和老撾、越南毗連。從整個位置看,北依廣袤的亞洲大陸,南臨遼闊的印度洋及太平洋,正好處在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區的影響,從而形成了複雜多樣的自然地理環境。從海拔僅76米的鎮南河口溯向高達6,740米的德欽梅里雪山卡格博峰,聞名於世的金沙江、怒江、瀾滄江幾乎並排地經這裡流向遠方,險峰峽谷縱橫交錯,江河溪流源遠流長,湖泊溫泉星羅棋佈。 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了雲南獨特的氣候條件。“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一省兼有寒、溫、熱三帶氣候,實為世間罕見。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使得雲南動、植物種類異常豐富,就現今統計有高等植物 15,000多種,動物 250多種類,鳥類總數達 766種,“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的美名成了雲南的代稱。雲南歷史上有南詔國、大理國。南詔國實際是哀牢王族所控制,局部地區由白蠻、現今的白族幾個部落控制。哀牢王族就是現今的彝族部落首領,所以南詔國時期雲南的最主要民族就是彝族和白族,在南詔國末期中原帝國唐朝對南詔國發起了征伐,這時期漢人進入雲南。大理國其實是南詔國的繼承,只不過這個時期國家權利由白蠻掌握,所以這個時期白蠻人口得到充分的繁殖,白族在人口上佔用優勢。同時因雲南與周邊國家的接壤,如貴州的苗族,廣西的壯族,泰國的傣族等等因為戰爭與避禍等因素紛紛進入雲南地界,同時雲南的地理情況導致交通相對封閉,各族群間相互征伐較少,同時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讓各個族群都有生存的機會,到現今就形成了一個多民族省份。因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對各民族的形成時間及情況具體介紹了。希望指導更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