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哪位老師讓你記憶深刻?為什麼?

0不同名0


我高中時的語文老師——餘老師,是我的恩師,對我影響之大,很難用語言表述的清楚。

這裡就講兩件事情:

餘老師曾告訴我,做學問要懂得找源頭。

學習古文,“窮”是使用頻率比較高的一個詞,我曾想當然認為,“窮”就是“貧窮”的意思,餘老師給我寫了一個繁體的“窮”字,即窮,他解釋說,“穴"在古代指居住處,因為我們的先人最初是穴居的,後來也就代指房子,”窮“,就是弓身在低矮的房屋下,是指不得志而導致生活窘迫,它的本義是窘迫不得志,貧窮,是後來的引申義。他告誡我,學習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有源頭意識,尤其是學語文。餘老師的教誨,我受益匪淺,也可以說是終生受益。現在我做語文老師,可以說是在繼承老師的衣缽。

餘老師曾告訴我,做人要懂得歸零,

我離開家鄉到廣東謀生,行前餘老師送我一本《沈從文傳》,告訴我,好好讀,你會明白老師的用意的。上世紀30年代,沈從文就蜚聲文壇,但在解放初期,卻轉而從事古代服飾研究,不躺在文學成就上安享盛譽。我明白了,老師是在告誡我,在異地他鄉,不要總想著自己在家鄉時的小小成就,要勇於歸零,重新開始。他在教我做人的道理。

餘老師已經仙逝,聽到噩耗那天,我淚雨連連,一夜未眠。


王老師教育新視界


特別是他培養了我的語文興趣,尤其是寫作、閱讀等方面。他語文教得好,對我們的基本功抓得非常實。他的文章也寫好得,字寫得也不賴,對我更是相當嚴格——我語文的這點功底全託他的福!

清楚地記得,每次他佈置我們寫作文後,都會同時自己也寫一篇做範文,讓我們學習。他還會單獨把範文拿給我學、讓我記。辦法是:他叫我用鋼筆幫他把修改好的作文抄在一本很精緻的筆記裡,既要求我背、還要我把字寫好來。

事隔多年,那場景於我仍歷歷在目,在那麼精緻的一本筆記本上幫老師抄作文,那要十二分的小心,且字要一筆一畫寫好。後來我發現,其實抄也是一種很好的記憶辦法。

後來我以優異的成績(多數人是數學100、語文60多,而我是數學93、語文74)進入縣重點中學並分在了語文試點班——班主任肖老師也是教語文的,一切如期發展了。


種金易


回憶過去學生時代故事,分享記憶深刻的老師。

1973年秋季,我剛滿12歲,揹著凳子,走出自己的村莊,到離家五里路程開外的他鄉讀初中。

那時候,家裡都窮。上學的路程較為遠些,也沒有什麼交通工具。每天往返兩趟,我們都是徒步上下學的。

一年四季,最怕的就是冬天。要是遇到下雪天,麻煩事就更多。早晨,需要早早起床吃點兒早飯,提前出發,踏著雪往學校走。為了早早到校背背課文,都會獨自一人從家出發。

記得有一次,我剛剛到校,老師們還沒有吃完早飯。

侯先啟老師看見我被雪水溼透了那雙布鞋,嘴裡不停地叨叨著:“看你的鞋溼成這樣子了,冷不冷啊?快到辦公室烤烤火。”說著,他把領到他的辦公室,很快把火臺上的東西收拾一下,放上小板凳,讓我坐下。上去一看,腿上半截棉褲也被浸溼了。

那年代,學生在學校基本不學習,每天就是勞動。學習成為業餘的了。但就在這業餘時間裡,老師還是盡職盡責,從沒有給我們落下一節課。

至於老師每一節課講的是什麼,現在全都記不清楚了,而老師讓大家背誦的那些課文內容,我們仍然記憶猶新。


要聞閱讀


小學一年級的王老師讓我記憶深刻。

我上小學的時候是80年代初期。那時候學校的教師多數是代課教師,教師隊伍很不穩定,換老師成了家常便飯。

我記得我是六歲開始到學校上一年級。在一年混了幾天以後老是嫌我年齡小就把我攆回來了。就這樣,第一次上學沒上成。

七歲那年,有重新上了一年級。當時的老師是一位代課老師,教了一段兒時間以後,老師嫌工資掙得少就不幹了。學校一時間找不到其他的老師來代課,於是我們那個班整體就放假。回家又休息了一年。

八歲的時候又重新上一年級,那時候是一個女的代課教師教我們。教了有半年時間,老師因為懷孕又要休息,學校又找不到老師教我們。就又蹲了一年。

那時候,對教育都不重視,管理規不規範。所以很多時候沒有老師,也沒人管。

就這樣,第二年我九歲的時候又重新上一年級。這次是一個新分配的公辦男老師。一看有這樣的老師,教我們家長和學生都非常高興。感覺終於看到了希望。

王老師,確實是工作上認真負責,講課的水平也比原來的代課老師好多了,很能吸引學生。

當時我在班裡的學習成績很一般,老師經常的鼓勵我。但是自己有點兒小懶惰不用功,上課經常不專心。

有一次老師在講課,我就在下面畫畫,這時候我的同桌突然舉手向老師報告:老師,他不聽課在畫畫兒。同桌的舉報,讓老師很生氣。老師從講臺上走下來,拿著教鞭棍敲了我的頭。當時感覺很疼的,加上被同桌舉報又感覺很委屈,於是,就禁不住哭了起來。老師還嚴厲的訓斥了我。

經過這一件事情以後,有很長一段兒時間。心裡對同桌兒充滿了怨恨,對老師也不滿意。感覺老師一直對我挺好的,怎麼忽然就對我不好了。但是,由於老師的嚴厲,從那以後,開始好好學習,不敢違反紀律了。

王老師教了我們一年,因為工作需要調走了。他走的時候我的學習成績已經在班裡名列前茅了。當時也不感覺,有多麼感激老師,因為年齡還小嘛。

現在想起來,真感謝當時老師敲的那一棍。後來我也當了老師,跟王老師成了同事。提起當年的事情。對老師真的充滿了感激。這件事到現在還令我記憶深刻。

當年舉報我的同桌兒現在也成了鐵哥們兒。

一位認真負責的老師就是應該敢對學生進行批評,敢管教。學生有了教訓才能改正錯誤。


談學習聊教育


“教似陽光感師恩,誨如雨露動生情”,這是我們初中同學給語文齊老師敬獻的輓聯,沉痛哀悼他獻身教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生。

齊老師出身於教育世家,父親和叔父都是民國時期的教書先生,他和兄長在新社會也都是人民教師。齊老師天資聰慧,長相俊美,口才出眾,文章煉達,小楷飄逸,是全鄉教育界公認的才子。

1971年,我上初中二年級,齊老師擔任我們的語文教師兼班主任。他的授課毫不誇張地說,堂堂精彩,課課優質。他的板書極其漂亮,講解準確形象生動,條理清晰,邏輯分明。凡是被他教過的學生,無不對他的授課讚不絕口。尤其他講的古文——“觸讋說趙太后”,至今回憶起來,還令我驚歎不已。

1978年,當我也成為一名人民教師時,我曾請教他教學經驗,他對我說:一定要備好課!不備課不能上課。只有備好課,才能知道教學成功在哪裡,失敗在哪裡,才能有進步。不然的話,以老師昏昏,怎能使學生昭昭?恩師對我的教誨,影響了我的一生。

齊老師退休後,多病纏身,最後臥病在床。我們同學都先後探望過他,每當看到病床上瘦骨嶙峋的他,想想當年英俊瀟灑的恩師,無不心酸流淚,痛苦不已。

恩師齊老師對教育事業的無私奉獻精神永垂不朽!


曲河堰


有些記憶總會讓人難以忘記,一直珍藏在腦海,久久不會忘卻。

即使我的文字不夠華麗,寫作功底也不高,但還是想記錄下來,因為從天荒地老到地老天荒,我都希望它留存在我的記憶深處,也不知道有沒有人與我有同感。

哈哈哈,還是步入正題。哪位老師讓我記憶深刻?


首先讓我想起的是初中的班主任,在記憶裡,她有著不高的個子,還有半長不短的頭髮,著裝簡單樸素。

當時的我,矮矮的個頭,黑黑的皮膚。一直居住在姑姑家,像現在的留守兒童。性格異常內向,也極其自卑,還又敏感。

這樣的我,總會有人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而班主任與眾多人不同,她總會放大我的優點,不論家長會,還是同學面前,總會說我學習認真,做事仔細,是我黑暗日子裡的一些光亮。

老師也特別負責任,老師教英語,會不厭其煩,一次次重複知識點,甚至有一些,現在我仍然記得。再者,英語聽寫也是初中時候的噩夢,因為每次聽寫完,都要上交,老師親自批改,倘若達不到分數,很差會要求罰抄課文之類,太差會挨板子加罰抄課文。(聽寫,如同課堂作業一般,有專門的本子,幾乎每天,老師會挑最近學習的重點單詞,短語搭配,語法等,進行考查。)


老師的嚴格也印象深刻。我們班和其他班的到校時間不同,我們班稍早一點,每次老師都準時到達,抓遲到的同學。我們班的紀律很不錯,得益於班主任常常佔據教室前後門的小窗。

老師也很通情達理,不死板。倘若有同學真的因為特殊情況而犯錯,老師也並非不講理。

我關於初中的記憶,都和班主任息息相關,關於老師,並不僅僅這些,還有好多的。畢業的那天晚上,有同學講,好想回到教室,讓老師再聽寫一次,勾起了大家深深的感傷。


關於遺憾,就是沒有一張和老師的合影,畢業後便離開了那個暫住的城市,沒有再回去。後來聽說,老師的身體並不好,深深祝願老師身體康健,萬事順遂!


Lnny274


其實我上學很早,5週歲父母通過關係就把送進了學校。在五六十年代,農村沒有幼兒班這一說法,進學校就上一年級,那個年代老師們挨家挨戶串,不管年歲大小,凡是少年都動員進學校上學。所以那個年代的一年級學生歲數參差不齊,小的五六歲,大的還有十五六歲的,上一年級數我最小,記得還穿開襠褲呢。歲數太的光逗我玩,光逗哭我。上1個多月就不上了,輟學了。到10歲又重新上一年級,老師是個女的,叫郭金蘭,郭老師很有耐心,管的很嚴。學生的成績和課堂紀律都好。上到三年級又換了老師叫陳義珍,女的。陳老師郭老師更勝一籌,晚上到學生家輔導作業和家仿,把成績差的分槽餵養。管的很嚴很到位。學生成績和紀律一直很好。五年級又換了老師,叫金家錚,老頭,50多歲。金老師在我學歷中是最嚴歷,最有耐心,最有水平的老師。多才多藝。說,唱,畫,寫,算,樣樣精通。初中上了不到一年,文革開始了,父母也就不讓上學了,輟學了。我是很幸運的與上了三個好老師,原來當老師就是嚴管和耐心(沒有身罰的嚴管。沒有補償的耐心補課)


劉進田1


大家好,我是七岸教育說。

人生中總有那麼一些回憶,讓我們刻骨銘心。

有人說,喜歡一門課是因為喜歡那個老師,在我心裡,我高中的英語老師是我直到現在影響最深刻的一位老師。

記得剛上高中時,我在班級排名十二,那時候我的英語糟糕的就像一鍋粥。

那時候,英語老師每天上課都講語法講的特別認真,讀英語也讀的特別標準,還教會了我英語音標。

從那時起,我下定決心一定要趁著剛開學就把英語成績提上去。

每天放學吃過飯,我都在操場上背單詞,背語法,為的是第二天能在英語課上好好表現一番。

那時候,英語老師每天上課都會叫同學上黑板寫單詞和語法,每次提問我都敢於舉手回答,從此老師也漸漸對我有了新的看法。

記得她說過,在她心裡,沒有哪個學生因為成績不好而沒有地位,只要同學們愛學習,在她心裡對我們都是一視同仁。

我很感激我的英語老師,是她給了我學習英語的信心,讓我從剛開始的十二名到後來的班級前三名,都是因為英語成績有了驚人的提高。

不僅如此,學習英語讓我看到了我的潛力,從此我也懂得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的真正的含義。

從那以後,無論在生活中遇到什麼困難,我都會相信自己的能力,並且不斷地去堅持付出,最後都會得到不錯的成效。

直到現在,我每天都在學習英語,我感覺真的是我的高中第一位英語老師拯救了我的英語。

最後,真心地的感謝我的英語老師,也祝福她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七子姑娘


有兩位三位老師給我印象很深。

第一位是我的小學龍老師,不足1米5身高的他常常成為同學取笑他的理由。記得他給我們上課時,粉筆字寫到高一點的地方,總要把腳踮起來,才勉強夠得著。我的同學就把事先準備好的石仔朝他背後扔,被襲擊多了,有時老師預感到情況不妙,會突然轉身回來,抓了個正著,那些調皮蛋受到了嚴厲的呵斥。但他從未將此事告給家長,第二天又笑眯眯的給我們上課。

這位啟蒙老師,沒有一雙大長腿,但他愛孩子,以及對孩子的包容讓我很震撼!

第二位是我的高中的英語老師唐露瑩,她皮膚白皙,戴一副近視眼鏡,是我見過最為親切溫柔的老師。我當時英語是零基礎,26個字母都沒見過。但她沒有放棄我,批閱作業時,她耐心地幫我把寫錯的字母一個個放到四線格中,認真的態度讓我汗顏。每次上英語課上,她讀單詞的時候都提醒同學注意看她的發音時的口型,還經常讓我讀。聽寫完後又提醒我第二天她會請讀新單詞,讓我做好預習工作,一步步都跟得很緊。在唐老師的幫助下,我雖然覺得吃力,與同學有不少距離,但高中三年一直沒有放棄過對英語的追求。

唐老師是我遇到的最棒的一位老師,從她那裡讓我感受到暖心的關愛可以化成學生學習的動力。

第三位是我的音樂老師宋老師,他眼睛很小,習慣眯笑著。宋老師很有多才,繪畫、音樂、指揮都會。晚上他經常在歌舞廳給人家彈琴伴奏。地方有歌舞比賽的時候,全場的都聽他指揮。

在音樂課上,他教我們呼吸練聲,合唱,我們唱得不好的時候,他一遍又一遍的給我們示範糾正,很普通的一首歌經他一唱,都會成為經典。 音樂真的很神奇,它將我們的心連在了一起。

每當想起他,我依然會陶醉在他的美好的歌聲中,陶醉在他有節奏的律動中。

感謝我親愛的老師,願此生幸福安康與你們相伴!


遠方vlog


時光總是在不經意間流逝,讓我突然想回到那段走過的歲月,見到那些熟悉的面龐。

於是我又想起了那段初中的時光,想起了您——我的語文老師:翟老師。

還記得和您初識的情景。那是初一的下半學期。您個頭不高,穿著深色的中山裝,戴著一頂鴨舌帽。介紹到:我姓"翟",接著在黑板上寫了一個漂亮的"翟"字,我以後是你們的班主任了。

您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臉很沉,不苟言笑。

您負責我們的語文教學。

那時候的孩子心智沒有現在的孩子成熟,也沒有現在的孩子那麼專注學業。

應該說那時候很多老師的功底還是很深厚的。翟老師基本上不用書,就能把語文講的繪聲繪色,談古論今,引經據典,讓我們瞭解到精彩的世界...課堂的氣氛極為活躍。雖然他不愛笑,但掩飾不了他內心的詼諧,他就是這樣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把一個個道理移植到我們的內心。

那時候老師授課的時間掐的非常好,他從不拖堂。總是剩餘幾分鐘,給我們講一個故事。而每次上課的時候,輪流2-3人,必須講一個故事或一段話。(內容不限)

當我寫到這裡的時候,我忍不住哭了。

我說過翟老師的臉很沉,他也是非常嚴厲的人。他似乎和不上進的學生有仇。他扔粉筆頭是非常精準的,甚至扔過黑板擦。

有一次上課我正和同學聊天,一截粉筆頭猛地敲到我的頭上。一抬頭老師正怒視著我。"起來,出去",他怒到。我一起身就去操場玩了,並從內心開始了對他的憎恨。

老師並沒有過後算賬。初中那段時光也離我們很遠了,我們一天天長大了。

多年以後的一次同學相見,他們告訴我,老師後來還提到你好幾次,說你聰明,靦腆還很自負。我問他們老師還好麼?他們說,他已經走了。

背過身的我突然淚流滿面。

眼前又浮現出當初見到您的情景:個頭不高,穿著深色的中山裝,戴著一頂鴨舌帽。

祝福我敬愛的翟老師,同時為曾經青春年少、頑劣的我向您表示深深的道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