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現在的你:重看《西遊記》~有何感悟?

望山跑死馬6


《西遊記》裡的故事跨越百年,依舊細讀不厭,更是翻譯成其他語言,在國外盛行,老版的電視劇《西遊記》中的演員更是盡職盡責,以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為己任,最大程度的還原《西遊記》中的場景,播了幾十年,百看不厭,堪稱經典。

言歸正傳,不知你是否仔細的分析過《西遊記》中的人物,以去東土大唐取經的高僧唐三藏;保護唐三藏取經的大師兄:孫悟空,法號悟空;二師兄:豬八戒,法號悟能;三師兄:沙僧,法號悟淨。

師父心地善良,不忍殺生;大師兄武功高強,桀驁不馴。曾大鬧天宮,讓天庭不得安寧;人們都嘲笑豬八戒最沒用,好吃懶做,貪圖美色,但是吳承恩想告訴大家的人生智慧全在豬八戒這裡。

唐三藏心地善良,不忍殺生,可是你是否發現,他過於偏執不懂變通,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告訴唐三藏這是妖怪變的他不信,甚至責罰孫悟空,將他趕回花果山,不輕易聽信別人的固然是好,可是,去西天取經的路上他們師徒四人便是一個團體,團體中的成員應該相互信任,一些事情眼見不一定為真,要相信隊友,也要用心感受。

而孫悟空有一身的本事,可是他野蠻,不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緒,桀驁不馴,於是觀音菩薩送緊箍咒以約束他。孫悟空有一身的本事,有勇無謀是他的弱點。

沙和尚任勞任怨,武功不高但是願意幹重活,且一切聽從安排聽從指揮,這種人適合做下屬,卻不適合當領導,缺乏自己的想法,性子溫順,對待選擇搖擺不定。

豬八戒被認為是最沒用的一個,但是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豬八戒是最真實的一個,貪吃、偷懶、愛美色,他的身上去除了神的光輝,有七情六慾,形象自然靈動起來。在豬八戒身上,可體味人生。

八戒心寬,所謂心寬體胖,孫悟空總是“呆子呆子”的叫他,但是他雖生氣但是不多時便忘了,如果他處處計較,小肚雞腸,大概他們也無法完成九九八十一難,更無法取得真經。

八戒心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之時,八戒極力反對,他看著漂亮的村姑被打死了,年邁的老頭兒被打死了,最後可憐的老太也被打死了,他難過,卻又無法阻止,可見豬八戒的菩薩心腸,和同情心,和愛心。

八戒忠誠,一路上,八戒一遇到危險便說把行李分了,回高老莊,但是,一路上歷盡坎坷,經歷了那麼多的風風雨雨,八戒說的把行李分了回高老莊也只是說說,並沒有真的置唐三藏於危險中不顧,可見八戒刀子嘴豆腐心,對唐三藏一片忠誠之心!


感謝朋友們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語見


如果讓我重新完完整整的看完86年版本的西遊記不太可能。因為每年都重放,看都看膩了。不過話又說回來了。86年版本的西遊記的確是經典。如果把西遊記當成一份試卷來看,86年版本可以給90分。其他的人頂多達到60分。有的連60分都達不到。如果不是當年的攝影技術還有特效問題,他們完全可以做到100分。但是後來的演員他們都老了,就算重拍也不可能到100分了。別說100了,就是90分也達不到了。其他版本的別說90分,就是達到60分已經很不錯了。我是80年代出生的。現在看86年版本的西遊記,看的是童年回憶。看的是童年的往憶。看的是苦楚,往事不堪回首。因為很多當年和我一起看電視的親人都不在了。所以我也不怎麼喜歡看86年版本的西遊記。不是他拍攝的不好,而是我不想回憶當年的事了。我是既想看到,但又不想看到了。


命運運氣1


如果讓現在的我再重新完完整整的看一遍六小齡童版《西遊記》是不大可能了,但是經典就是經典,無論再這麼翻拍,也不會磨滅86版在我們心中的地位。

你挑著擔,我騎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又出發。熟悉的音律一想起,腦海中就浮現了師徒四人取經的畫面。大鬧天宮,三大白骨精,真假美猴王,女兒情,這些經典的情節看多少次都不膩。

10年前看西遊記看的是熱鬧,只知道每一集都是唐僧又被妖怪抓走了,孫悟空奮力救師傅,每次都樂的咯咯笑。10年後看西遊記眼裡全是滿滿的感動,在那科技不算太發達的90年代,能夠拍出這樣的電視劇怎能不讓人敬佩,畫面質感吊打多少現在粗製濫造的影視劇。

西遊記已成為一代人的記憶,它是中華文化的凝聚,它也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再看西遊,驀然回首,原來它一直都在我腦海,無論現在的電視劇有多好看,對我而言也只是曇花一現,轉眼忘卻,有的甚至連情節都記不住,而它,只要聽歌,畫面就立刻浮現在眼前,連情節都可以一五一十的說出,可見我對西遊記的印象有多深。

致敬經典,致敬永遠的86版《西遊記》。





小馬哥說劇


  初看《西遊記》,乃是影視版,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故事,孫悟空自封齊天大聖大鬧天宮,被壓五指山後隨唐三藏西行取經。那時候覺得天庭眾神當真無用,也曾憎恨如來佛祖。

  時間久了,人生經歷或是思想都變化太大,慢慢的也就有了其它的思考。

  讀過《西遊記》小說之後,發現孫悟空並沒有那麼強大,天庭眾神也並不是那麼無用。不僅如此,更看到了孫悟空並不是那麼的英雄和正義,他也有過妥協有過兇惡。

  大家都知道,西行路上的妖魔鬼怪大多數仙佛下屬坐騎,最後的結果就是有背景的安安穩穩,沒背景的就地正法,這裡引起了我的深思。

  還有一點,就是原本帶領眾妖反抗天庭的齊天大聖,為何就成了佛門弟子,為何大肆屠殺妖怪,為何就選擇了順從?這樣的齊天大聖,真的是英雄?真的是反抗之先鋒?原來反抗的大英雄,最終也還是選擇了低頭。

  其實,網上也好,其它也罷,對西遊的解讀有很多。把西行組與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對應、修心之說、道佛之爭,以及對封建政治的諷刺,種種種種,使得我愈加混亂起來。還有馬德華老師自己說過的:唐僧是一種精神,悟空是一種力量,沙僧是兢兢業業,豬八戒則慾望。

  如今再看西遊,心中感慨愈是良多,只是一片混亂,似乎無法說清,所謂剪不斷理還亂。

  無論如何,西遊就是西遊,是永遠的經典!

  





成青羽文史筆作


批判性的,不喜勿入

準確的說應該是央視版的《西遊記》    

《西遊記》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在每個人心中都有段美好的回憶,世事變化,十年後的今天,重看《西遊記》(因為暑假重播的臺太多了,大有不看也得看的架勢),覺得有點看不下去了,不吐不快啊。 

  1。和尚   和尚被《西遊記》與金庸的小說捧到天上去了,然而我始終難以相信性慾被壓抑,每天頌經不斷,做這樣枯燥的事情性格不會受到扭曲,會是一個正常的人,:“僧乃色中餓鬼”的說法古已有之,在《水滸傳》與《紅樓夢》中和尚的形象也不是很好,即使是《西遊記》中也未必有多好。

電視劇中,對和尚的描寫使我獲得了這樣的印象,與漂亮女性交談就應該不好意思,害羞,但這不符合一個所謂的高僧所應該有的氣質,扭扭捏捏,一點也不大方。     

由於唐僧是一個主角,因此我們會不知不覺的代入到那個角色中,這就獲得了另外一個印象:與女人的交往是不可以的,是個忌諱,不與女人交往是道德高尚的。對於一個成年人看看是無所謂的,但是一個小朋友看多了這樣的電視,無異於對他進行了閹割,對其未來的心理成長尤其不利。 

     唐僧真是個好人嗎?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他是好人,為什麼不救救樹上捆著的妙齡女子,唐僧取經僅僅為了取經而取經,是個膽小怕事的人,如果玄奘知道吳同學把他描寫成這樣一定會不以為然的,如果他是個好人,就不會對妖怪那麼討厭,妖怪也是有感情的,是可以教育好的。如果他是好人就應該把自己的肉分點給妖怪們吃,當然女妖怪們可能更喜歡口暴,這些要求都應該答應人家的,方不失為高僧的風範,以便於感化他們。

待續


三生有幸sh


已故的楊潔老導演,老藝術家真的是厲害,敬業,拍出來中國電影史上重播率最高的電視劇,西遊記可以說是最喜歡的一部電視劇!

六小齡童的孫悟空!馬德華的豬八戒,遲重瑞的唐三藏,還有閆懷禮的沙和尚,都是無可挑剔的,最經典的!

女兒國國王的一生御弟哥哥,唐三藏骨頭都酥了!我也要做唐三藏!

還有玉兔精唱的,是誰把你送到我身邊,沙裡窩沙裡窩

豬八戒背媳婦,還經常聽到有人做手機鈴聲,太多的經典畫面……

尤其片頭曲雲宮迅音,太動感,太牛逼,還有片尾曲,敢為路在何方!都出自許鏡清之手!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走吧艱險又出發!

說的不止是師徒四人,更是我們的人生路,走吧艱險再次出發,有時一個新的起點,過去的已經過去了,過去的功績打敗的妖怪戰勝的困難都已經結束,新的挑戰又要到來,而且一次比一次嚴重,一次比一次驚險,和我們的人生路是一樣的,越是到了高層,越是到了年齡大的時候,你所經受的磨難可能越大,你跌倒之後如果爬不起來可能也造成的後果要大,所以不論何時,只要跌倒了,碰到妖魔鬼怪都要乾死他,最後走向西天!

當你到西天回頭的時候,不會後悔,能說一聲,

我這一聲,無悔於心!無愧於心!

千難萬險結束的時候,就是修成正果之時!


鵬程日誌


《西遊記》,怎麼給它定位呢?少年時代讀它,童趣多多,年事增長,再讀,用現代話說,就已經是“複製粘貼”了。揚潔導演的電視劇,雖然特效粗糙,基本還是中規中矩。後來的《大話西遊》,開胡說八道之先河,此後愈加荒誕,變本加厲,幾乎要挖斷吳敬梓和中華文化之祖墳!每年都拿它賀歲,任何一個狗濫兒編導丶任何歪瓜劣棗的醜貨都能擠進片中,撒潑打滾,胡作非為,並不惜讓猴哥和神仙亂倫!無底線無操守沒羞沒臊地瘋扯,《西遊記》,還讓我們怎麼說你?


愛吃魚的貓8571



張永科38


哈哈,你可以參考一下鄙人對西遊的解讀,你會發現,西遊記的這些明顯矛盾都是吳承恩老先生有意安排的破綻。可以說是,西遊的道行決不低於紅樓。


來談經濟


小時候看的多,基本上只要重播就要看完,現在在看實在看不下去了,可能年齡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