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職場溝通“開口死”,彙報工作“領導煩”,看完分分鐘變溝通達人

借用相聲界大師郭德綱常掛嘴邊的一句話:“相聲是門藝術,語言也是一門藝術,說話講究技巧;”

溝通更講究方法,情商高低會影響溝通的方式和方法,但最終導致別人接受思想、贊同觀點、認可想法的因素也不能忽略。

職場溝通“開口死”,彙報工作“領導煩”,看完分分鐘變溝通達人

溝通的前提是尊重

職場中有一類人仗著自己有些才華不把其他人放在眼裡,這包括他的領導。能力有之、經驗有之、資歷有之,但就是沒有晉升加薪的機會。與同事聊天總是尬聊,無時無刻的在秀自己智商、資歷、能力上的優越感。在同事眼裡,大家都佩服這類人的能力,但在職場環境中這類人最遭人討厭,職場溝通不是戰場,沒必要用自己最優秀的武器去踐踏同事的尊嚴。混跡職場不能光靠能力,強大的人際關係也很重要,有能力且尊重同事的人具有別樣的人格魅力,而尊重上司、同事、下屬卻是未來晉升、加薪、積累人脈的砝碼。

職場溝通“開口死”,彙報工作“領導煩”,看完分分鐘變溝通達人

溝通的過程講究一個迎來送往

既然是溝通,那麼就分工作和生活,雖然很多人做不到這一點,甚至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工作時帶著生活上的情緒,生活上帶著工作中的陰霾,更有甚者會將這種負能量傳染給身邊的同事。

比如:

A:“今天的天真好適合逛街。”

B:“ 他會說逛什麼逛?工作還有好多事沒做呢”

A:“今天下雨了,如果帶一把傘就好了。”

B:“他今天大風帶傘也會淋溼你。”

這類人說的雖是實情,但說話的方式需要注意,人家說逛街,如果你說一句去哪逛;人家說沒帶傘,你如果說建議帶雨衣;那最後的結果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日常工作中、生活上,與同事、親人、朋友溝通時,最怕的就是不懂得迎來送往,明明是人家為了打破尷尬、化解陌生感、拉近彼此的關係,而你卻反其道而行,讓你們的關係更加的冷。

職場溝通“開口死”,彙報工作“領導煩”,看完分分鐘變溝通達人

溝通要注意身份地位

合適的身份說適合的話,職場身份要強調下、同、下級;在尊重的基礎上,我們要說的是溝通要注意身份,與下屬說話不要頤氣指使,沒有任何一個下屬喜歡一個亂髮脾氣的上司,不論對錯,只論態度;與同事溝通,商量的口氣更適合你們展開話題,如果需要秀優越感,那也就失去了溝通的意義;與上級溝通,最好是以彙報、請示的口吻說話,身份地位不同,哪怕你說的是對的,但你沒有資格做決定。

職場如生活,人亦分三六九等,工作也一樣。當與各部門的同事溝通時,千萬要記住溝通的對象是什麼身份,溝通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幫拿主意?是友好協商,還是發號施令?如果搞不清狀況,分不清誰是老大,遲早會在這上面吃大虧。

職場溝通“開口死”,彙報工作“領導煩”,看完分分鐘變溝通達人

溝通要注意時間、地點、場合

前文強調,溝通的基礎是尊重,當我們懂得尊重的重要性之後,那麼在面對人和事時就會特別的注意溝通帶來的影響,什麼時間不適合溝通,什麼地點不能隨便說話,什麼場合不能溝通等等。

作為一個優秀的職場人必須學會溝通,沒有職場人喜歡槓精、話嘮、直男、情商低的人,一個時刻尊重他人、照顧他人情緒、顧忌他人顏面的人隨便到一個陌生的職場環境,他都可以混的如魚得水。

職場溝通“開口死”,彙報工作“領導煩”,看完分分鐘變溝通達人

溝通需要學會換位思考

職場人最怕的就是太過自我、甚至是自私自利。這類人做事、溝通爭取的都是自身利益,如果他去談判肯定一等一。但在職場環境中,這樣的人如果不做出改變註定會被淘汰。

如果我們學會換位思考,與領導溝通時,給領導提供的都是建議,會將決策權交給領導,因為這是領導該做的事,而你還不是領導,只要做好方案即可;如果是與同事溝通,那麼商量、討論的方式是最恰當的,沒有人喜歡一個自私的同事,身處同一個團隊,一切要以團隊利益為導向才好;與下屬溝通時要注意尊重的重要性,情商高的人與下屬溝通時,會充分考慮到事情的難易程度,哪怕下屬做出一些犧牲,他也會想辦法做些補償。

職場溝通“開口死”,彙報工作“領導煩”,看完分分鐘變溝通達人

溝通即接受、認可、贊同,要懂得妥協、求同存異的重要性

職場工作非兒戲,一個優秀的職場人不管身處何職,首先要考慮的是公司利益,不管是與老闆、上司或者同事溝通,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公司利益最大化,但現代職場人大多捨本求末,上下級、平級之間各種博弈,打壓下屬、排除異己成了每天的日常工作。

職場人想要學會溝通,想要在職場有所作為,那就要明白一個道理:“溝通更高層次的昇華是接受、認可、贊同。”學會接受別人的不同意見提升自己;學會認可別人建議,承認別人比自己優秀,讓自己也變得優秀;學會贊同別人,為別人的優秀而喝彩,從而建立自己的關係網。

結尾:職場溝通有方法,尊重他人會讓別人也尊重你;迎來送往會讓你的面子越來越值錢;身份地位會讓你曉得有些話沒資格說;時間、場合、地點會讓你懂得說話的時機很重要;換位思考會讓你明白,有時候語言的殺傷力勝過槍械;接受、認可、贊同、妥協、求同存異會教會我們什麼是謙虛、什麼是自愧不如、什麼是佩服、什麼是嘉獎。

最後,溝通的精髓其實就是承認別人比自己優秀,在溝通的過程中讓別人感覺到“你沒有忽略他,且非常尊重他,併為他考慮,”那麼你就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