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什麼是藤條普洱茶?藤條普洱茶簡介?

雲南普洱茶


藤條茶不是某類樹種,它不是先天基因決定的,而是後天人為帶來的。是一種特殊的採摘方式造就了藤條。

採藤條的茶葉,使用“留採法”。就是每年春茶採摘時,只保留每根枝條尖端發出的兩個新芽和芽頭下面的兩片嫩葉,其他側枝所有芽和新葉全部手工採淨等到新枝條下一輪發芽,再同樣處理,一直持續。

▲藤條茶古茶園

藤條茶的原理是什麼?

在陳宗懋《中國茶業大辭典》裡介紹了此種採養方式叫“留頂養標”。說到這裡,需要給大家科普一個概念,叫做“頂端優勢”。

所謂的“頂端優勢”,是指頂芽生長對側芽萌發和側枝生長有抑制作用。頂芽的分生組織較為活躍,能獲得較多的營養物質,當它生長最強時,向下的側芽生長依次減弱。只有當頂芽受到機械損傷或被採去後,側芽才能迅速生長。

而藤條茶的採養方式就是發揮茶葉的“頂端優勢”的一種做法,能促進茶樹長高,但分枝極少,每批大部分新梢接近成熟時開採,採摘批次少,採下的新梢較為肥壯。

▲沒有“留頂”的錯誤採摘方法,被稱為“光頭”藤條茶。

哪裡會有藤條茶?

藤條茶早在清代就已出現,並在清末民國在瀾滄江中游兩岸地區得到大面積推廣。

所以,藤條茶區大都位於清末民國新興茶園,主要分佈在瀾滄江中游兩岸,在雙江、永德、臨翔、景谷、鎮沅、景東、瀾滄等地還保留大面積藤條老茶園,代表區域有:普洱茶區景谷縣小景谷鄉、鎮沅縣太和鄉、臨滄茶區勐庫東半山壩糯、邦東鄉昔歸以及永德縣。

到了老茶園受追捧的最近十年,這種傳統採養方式不但在藤條茶產區復興,還廣泛傳播到一些以前從不或者很少採用藤條茶採養法的茶區。

▲藤條茶葉底多出現“馬蹄”,是因為採摘連根抹去,為了防止藤條生多餘枝杈。

藤條茶有什麼好?

藤條茶採摘非常方便,枝條留最頂端不採,其他全部採摘,粗老葉子直接採下丟在茶地裡當肥料,要大概15天左右之後才會再次採摘。

藤條茶能保證茶樹的頂端優勢,抑制茶樹開花結果,促進茶樹營養生長,促進茶樹發芽。這種採養方式非常適合雲南的古茶樹,能延遲茶樹衰老,延長茶樹的成熟期,防止茶樹過早進入衰亡期,並提高產量。


懂茶帝


我是謹言,謹言慎行的謹言,熱愛茶文化,歡迎一起學習進步哦!

近年來,普洱茶市場上出現了一種名為“藤條普洱茶”的茶,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在雙庫鎮的老茶園,雙江縣,沙河鎮以及繁華鄉鎮的許多村莊,都可以看到一種奇特的茶樹。這種茶樹的葉子很少,樹幹和荔枝幾乎看不見,荔枝也長出來了。數十個細膩,柔軟和長細的葡萄藤。細藤的下部也是裸露的,沒有葉子。只有葡萄藤有幾個芽和幾片葉子,整個茶樹看起來像柳樹,外觀低而柔軟。

雙江人稱這棵樹為長藤,葉子少的茶樹稱為藤茶。通過人工修剪栽培藤茶,並將茶樹模製成藤條。

對於藤茶的茶葉,使用“保留方法”。除了枝條頂部的新芽外,其他枝條的所有芽和新葉都是手工採摘的,新芽在下一輪發芽,同樣的處理進行10到20年。這樣,茶樹的葉子就會少一些,樹幹和厚厚的荔枝都是裸露的,荔枝的細長枝條從幾十個到幾百個細長的枝條生長,每個枝條的頂部都有芽葉,其餘的都是裸露的。

藤茶採摘的原則在於樹枝頂部的葉片,側面修剪,保證茶樹的頂部邊緣,抑制茶樹的開花結果,促進茶樹的營養生長,促進茶樹的萌芽。這種養殖方法非常適合雲南古茶樹,可以延緩茶樹的老化,延長茶樹的成熟,防止茶樹過早進入,提高產量。

目前保留這種栽培方法的代表區域有:小井谷鄉,景谷縣,太和鄉,鎮County縣,臨沂茶區,半山東半山壩,邦東鄉,永德縣。經過長時間的採摘管理,藤茶是一種勤奮和智慧的狀態。


謹言


在雙江縣勐庫鎮及沙河鄉、忙糯鄉許多村寨的老茶地裡可看到一種形態奇特的茶樹,這種茶樹葉片很少,主幹和岔枝裸露可見,岔枝上長著幾十根上百根又細又軟又長的細藤。一根根細藤的下段也裸身無葉,只有藤條尖頂長著幾個嫩芽和幾片嫩葉,整棵茶樹看上去帶有一種柳樹艘低垂柔軟的姿貌。


雙江人將這種樹上盡是長藤,葉片很少的茶樹稱為藤條茶。藤條茶是靠人工修整培養出來的,將茶樹塑成藤條狀。


藤條茶是茶農在漫長的茶事生產中,結合茶樹的特性和周圍環境總結出來的茶樹採養方法,或者叫管養模式。


藤條茶是雲茶的傳統採養模式,早在清代就已出現,並在清末民國在瀾滄江中游兩岸地區得到大面積推廣。到了老茶園受追捧的最近十年,這種雲茶傳統採養方式不但在藤條茶產區復興,還廣泛傳播到一些以前從不或者很少採用藤條茶採養法的茶區。



採藤條茶的茶葉,使用“留採法”。就是除枝條頂端的新梢外,其他側枝所有芽和新葉全部手工採淨,等到新枝條下一輪發芽,再同樣處理,持續10年~20年。這樣茶樹葉片會比較少,主幹和粗大岔枝呈裸露狀態,粗大岔枝上生長著幾十到上百不等的細長枝條,每根枝條頂端部分生有芽葉,其餘地方裸露。


這和蘋果的疏花一個道理。一枝樹,風一吹,每一枝都吹到,陽光一曬,每一枝都曬到。



【藤條茶是獨特的茶種嗎?】

許多人看到藤條茶枝條細長,採摘蓬面大而好,生長枝多,而認為它是一種獨特的茶種,比如類似紫娟。其實,藤條茶跟先天的茶種關係不大,而是茶樹定植後被人為按照特定種植管護與採摘模式造就的,通過長期干預而形成獨特的藤條狀。


在參觀保留這種採養方式的古茶園,可以看到,古茶樹生命力非常旺盛,芽葉綠嫩,茶農採摘起來也相當方便,一枝採完再去採摘下一枝。當然這樣的管養模式不僅僅是手工採摘就可以了,還要配合翻土和管理。


藤條採養法的鮮葉製得的幹茶,含梗帶蹄有片,一看就知是放養型茶樹,按照傳統法採摘,自與現代種茶採茶法有別。一見樹就知它的成長經歷,就知人茶共興的漫長曆史,其是雲南大葉種的傳統採養法,是雲南茶葉在清末民國專業化、規模化、商品化的活見證。這一法自與現代茶園高密植、高投入、高產出、規模化、標準化的理念有別,是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文化一套特技的見證 。



總結來說,這種採養方式非常適合雲南的古茶樹,能延遲茶樹衰老,延長茶樹的成熟期,防止茶樹過早進入衰亡期,並提高產量。


看更多美學知識和東方傳統手藝,歡迎關注【東家·守藝人】。


東家APP


什麼是藤條普洱茶?藤條普洱茶簡介?

嚴格來說,藤條茶並不是茶葉的種類,是茶葉的培養方法。
藤條茶的外表,看起來就很有特色,一棵樹上有幾十根甚至上百根的樹藤,

為什麼要把茶樹培養成條的形狀?

主要有兩個好處,
第一,可以提高產量,
第二,採摘也方便。
以前的雲南藤條茶非常多,藤條茶的好處是每一片茶葉都可以享受到陽光,所以茶樹會長得特別好,能夠延緩茶樹的衰老,延長茶樹的成熟期。
藤條茶的口感豐富,飽滿,協調。甜度比較高。

藤條茶,一年可以採3到4次。

藤條茶是如何培養出來的呢?

培養藤條茶,就是讓主幹長粗壯,採摘的時候只留下頂部的芽葉,把每主幹分出來的分支採摘乾淨,這樣茶葉生長的時候就會不斷的往長了長,而不會分太對枝椏。不讓他發出太多的分支,久而久之就會越長越長,變成了像藤條一樣的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