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投籃不夠力,不遠怎麼辦?

智聖國軒


愛籃球、愛球鞋、愛生活,分享一切我知道的。

“投籃不夠力,投不遠,投不了3分,用力投又投不準,投的過程中手型會變......”相信這些問題一定困擾了很多人,包括我本人在內。但是我經過一系列的專項訓練之後有了長足的進步。其實投不遠,感覺力氣不夠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一:腿部力量不夠

第二:核心力量不足

第三:手臂及腕部力量不夠

第四:投籃用力方式不對

第五:投籃手型不對

第六:投籃不自信不果斷

接下來對症下藥:

第一:加強腿部力量的訓練,比如深蹲和跳繩都是比較好的訓練方式。

第二:所謂核心力量簡單來說就是整個腰腹和臀部的力量,它的力量決定你可不可以在身體失去平衡的時候還能不能保持平穩出手,在籃球運動中,核心力量是非常重要的。鍛鍊方式有端腹、卷腹這樣一些力量訓練,個人推薦用健腹輪來練習。

第三:加強手臂及手腕力量的訓練,比如啞鈴之類的訓練器械以及標準俯臥撐(建議做夾臂標準俯臥撐)

第四: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投籃力量主要來自於腿部,然後通過我們的腰腹將力量傳到我們的手臂,最後壓腕控制方向。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投籃是往上跳,給球一個向上的力量,不是向前也不是向後(除了後仰跳投)。很多人力量不夠為了投的更遠就會趨向於向前跳,這是大部分人投不了三分以及投不準的原因之一。

第五:投籃手型見圖片。

第六:練習的次數是你自信的來源。

最後就是要多看多練。多看看多觀察一些NBA球星的投籃方式(推薦庫裡、歐文、科沃爾、雷阿倫)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投籃方式,但是相信你可以找到適合你的方式。其次就是多練多練,這是最重要的。

希望我的解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一六零愛籃球


我今年41了,打球20多年,最近3-4年一直在練習三分球,100個進球1小時10分鐘(自投自撿,還包括熱身時間),起初我也很頭疼這個問題,片面的認為如果要遠就降低出手點,現在看來這個方法打錯特錯。投射入網需要一個合理的角度,大家看過足球的任意球,高手踢出的任意球很多都是電梯球,通過球的旋轉讓球到達一定高度後,改變球的下落軌跡,有人分析過庫裡的投籃,特點就是入射角度大於普通球員,有數據說庫裡的入射角度能夠達到60度,這一點我也沒辦法考證,但是相信大家都有類似的感覺,例如有一個球手感很好,手臂打直後,手指撥球力度和合適,球飛行弧度高,且後轉速度快,你會發現這個球似乎是飛到了球框以上就突然下墜,直直的掉入框中,恭喜你,這就是庫裡的投籃方法,這個方法最難掌握的地方在於將投與甩進行有效的結合。

我們經常在野球場打球的會發現有些人投籃靠“甩”也就是出手的事後手腕就像彈簧一樣向前甩動,而且幅度很大,能夠帶動小臂有個突然向前的動作,這個手法最明顯的就是大鳥伯德,你可以看他參加三分大賽時候的視頻就特別明顯。這個手法在職業選手裡面用的不多,這也難怪伯德使用這個方法,你看伯德的自傳就知道了,這個投籃的方式真是典型的自學成才的典範。更多的投籃訓練都是“大臂、小臂、手腕同時聯動”最後出手時候手指撥球,這是比較規矩的投籃方法。我覺得這個投籃方式對於我們普遍普通愛好者來說有個弊病,就是手掌位置的問題,有些人基礎好,投籃訓練時候很規矩,手掌就想一個盤子一樣接近90度角的托住籃球,並且垂直向上運動。我有幾個朋友就是這樣,特別標準的姿勢,也就是出手很正,他們投出的球往往左右偏離不大,投不進主要是發力沒有掌握好,所以不是過了就是沒到。而大多數的人沒有專門聯繫過投籃姿勢,往往一出手就歪了,這是你託球時候的手部位置不對,且出手時手肘左右搖晃了。職業隊員的手掌往往比我們的大,覆蓋球的面積也大,同時通過專業訓練,投籃時候的手型很正,所以很大程度上解決出手偏的問題。

投籃前的手型一旦形成就很難改了,這要從持球開始練習,聽說過籃球入門的三威脅姿勢吧,這個可就太難了,所以不建議改。

我們在總結一下投和甩,投是大臂向上(高且直)、小臂向斜上併到達一定高度時候撥球壓腕,1、2、3、4個步驟幾乎同步,弧線高。而“甩”是甩小臂(小臂動作幅度大,且弧度平)。說實話,野球場上用甩的會比較準,為啥呢。。。。節奏!!!

庫裡的手法仔細看來真的很特殊,小臂幅度很大類似甩,大臂又伸的很直很高類似投。所以保證了出手的弧度高,而球的下落速度是通過手腕的壓,與手指的撥。。。。網上有個庫裡教投籃的視頻,其中庫裡提醒大家,單手撥球是基本功需要經常練習。大家可以嘗試一下單手持球投籃,並且增加壓腕的力度,觀察球向後旋轉的速度,你要是讓球飛到籃筐上產生下墜來增加入射角度的話,球的轉速是關鍵。

有人說三分球的重點在下盤,也有人說是手型,其實都不太準確的。我覺得更多的在於力量的傳遞,投籃的力量來自地面的反彈力通過腿、腰、背、手臂到手腕!切記如果你要練習庫裡的投籃方式,手腕要有一定的爆發力才能保證後旋快。

明白這一點後,很多人就回刻意的在三分球訓練中增加手腕下壓的力度,但是這個方法錯了,因為投籃本身是一系列動作的和諧發展的結果,如果你刻意的增加某個部分的發力必然導致失衡,從而破壞節奏,降低命中率。所以在初學的時候,最好先從罰球練起,先近點,在增加一點小臂上揚的動作,同時增加一些壓腕的力度來觀察球轉速的變化,之後就是半截籃練習,包括中距離練習,逐漸增加肌肉記憶,每次訓練時候可以先投20個罰球(投進)算是熱身,在投10箇中投或者跳投,之後是10個三分,在之後是中投三分往復練習,增加肌肉記憶。

至於週期要看練習的力度和悟性了,我現在中投有點感覺了,好像球是飛到籃筐上面突然下墜入網的,三分球還差一些,但是類似的手感也時不時的找到。只是穩定性較之中投還差了些。這個投籃手法練習到了一定階段就可以完全以三分球為主了,每次投進100個,測試時間長短就能知道你進步的速度了。有時候我會刻意在三分線外半步的距離來練習,命中率會下降一些,但是手感好的時候依然抱著連續進球。

在原有投籃手法的基礎上增加一些甩的成分,會比較好的提升節奏感,同時三分球的練習不光是準度,更多的是穩定性,所以為什麼要投進100個,原因就在此,越是投到後期,動作越容易變形,力量的傳導不均勻,導致失衡。這是提升穩定性的好機會,而且要學會在枯燥的投籃練習中調節自己的競技狀態,讓自己保持興奮度這一點尤為關鍵,野球手的最大問題就是穩定性與興奮度問題,手感好了怎麼投怎麼有,手感差了不知道怎麼調整,越投越偏,從而失去信心不敢投籃。這些都是在練習中可以去調整的。

最後我在補充一點,三分練習很累,尤其是自投自撿。但這是個很好的間歇性有氧運動,比穩定速率有氧訓練更能帶來降體脂。這也是我練習三分球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正陽門外


你好我是暖浪丶

籃球這項運動確實充滿魅力,得分更是內心暢快,但是有的人就會發現自己越離籃筐遠投籃就越沒有威脅?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是沒有投籃天賦嗎?

其實並不是,不論是做任何事情都少不了練習,而題主說的投籃無力情況很多種,我沒見過你所以沒發具體說你要怎麼練習,只能統一說一下你自己對號入座就可以。

沒有系統訓練的人,核心肌群,也就是腹肌胸肌這一塊力量不足,身高不夠所以投籃選擇最好是選擇跳投。

如果選擇跳投,正所謂力從地起,腿部力量也就相對重要,從雙腿開始一股力向上傳導讓手部的球如同鞭子似的甩出去,這樣的球很有力度。平時可以扎馬步,做做深蹲等等。

隨後就是上肢力量,手臂自然不用說,另外就是手腕的力量,要學會壓手腕,讓球出去之後有角度並且球速夠快可以做啞鈴延伸動作,手臂不動,手腕動,以此類推可以很多種方法,但是記住,手腕鍛鍊要有度,畢竟哪裡肌肉保護少,而且脆弱很容易受傷自己摸索自己的上限。

另外就是投籃姿勢了,儘量採用標準些的,這個標準你可以自己上網看看。

我個人覺得還有一點,似乎很多人都忽略了,平衡性!有些人稍微被碰一下不僅渾身沒了力氣連站都站不穩,這個核心肌群很重要,但是還有一點就是沒事你可以試試畫條線或者沿著一條線,閉著眼睛走直線。

籃球是一項很不錯的運動,希望你能多多堅持和練習。



暖浪體育


這個問題問的好尷尬呀

比如沒有力氣搬不起東西,難道還拿不動碗。籃球分為一分兩分三分,罰球屬於一分,三分線外屬於三分,其他都屬於兩分。

三分線NBA的最遠,國際籃聯的比較短,但是對我普通人來說也是比較費力,力氣不夠肯定弧線不好。當然你還可以選擇兩分三分這個選擇就比較多,一般投籃,上籃,挑籃,打板,如果你跳的夠高還可以扣籃。

看過男籃比賽的都覺得他們很輕巧,但是看女籃就沒有那麼刺激。最明顯的就是她們的投籃姿勢,女生因為體質的原因,身體機能比不上男生,所以投籃都屬於拋球。說簡單點就是我們男孩子小時候的投籃姿勢,兩個手用力扔出去,這樣的姿勢準心就無法保證了。現役NBA球哥就是最好的例子,不過受傷了,哈哈


動覽屋窺


目測題主年紀不大,題主沒有說清楚自己目前的一個情況哦!~


作為一個籃球愛好者,曾經在小學升初中那段時間打球有過題主類似的感覺的,其實說白了身體還沒有長好,無法利用身體隨心所欲的發力!這種情況只能說明你還小,平時要多吃,有的人說是不是應該注重練習手臂的力量,我覺得未必,多做有氧運動多吃飯,整體身體模板大了之後,力量自然而然就會來了,不要著急哦!


如果你已經成年了,覺得投籃不夠力,還有兩個原因:1、手臂力量練得太多,多注意休息就好餓了 2、投籃姿勢不正確,這個糾正我覺得需要一點時間,和練習的。


望採納哦!~~


看淡CP


不夠力就下載嗶哩嗶哩app然後搜索coachfui這個香港教練。你一定獲益良多。比看樓上一大堆答主的回答來找自己問題快得多。


阿澤c喲


別扯那麼多虛的。投籃沒力投不遠只有1個原因:身體動作舒展不開,沒熱身好。去跑5公里和20個引體向上等就可以了,砸都能砸出去。當然要帥的話就得花點時間了,但熱身是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