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什麼樣類型的人更喜歡看《紅樓夢》?總沒完沒了的反覆看,享受不斷的喜與悲,你怎麼看?

心依舊夢依然3


現代的小說,詩歌多如牛毛,可是依然有許多人讀《紅樓夢》,不僅讀《紅樓夢》而且寫紅樓文章,閱讀關於《紅樓夢》的文章。這些人反覆閱讀,欣賞,不斷咀嚼,思考,研究《紅樓夢》。這些人可以分成幾大類

一,《紅樓夢》愛好者。

這類人單純閱讀《紅樓夢》及相關文章。

二,業餘紅學研究者。

這些人沒有背景,靠一顆愛《紅樓夢》的心,不停地閱讀,分析,探討《紅樓夢》,並把自己的觀點分享出來,發表在自媒體平臺,有的人還出書發行。在圖書館裡會發現好多關於《紅樓夢》的書籍,有評論,有續寫。許多人不是我們熟知的大家。



三,紅學專家。

清朝就有許多紅學專家,例如脂硯齋等。五四運動前後,一大批學者以現代學術範式研究《紅樓夢》,例如王國維、胡適、俞平伯等人,這時紅學作為一門學問步入學術殿堂,與甲骨學、敦煌學並稱20世紀三大顯學。

紅學專家也有許多學派。

1.評論派。

評論派分為題詠派、評點派,文學鑑賞派、百科全書派、狹義批評派。

評論派堅持文學本位,從各個角度解讀《紅樓夢》。

例如葉崇倫、喚明、富察明義等人通過詩詞來表達對《紅樓夢》 的理解。

脂硯齋、姚燮等是著名的評點派:他們利用眉批、側批、夾批等方式進行點評。

現代鑑賞派代表人物是魯迅、毛澤東等人。

百科全書派主要人物是沈從文等。

現代批評派以王國維為首,比較著名的有作家茅盾、何其芳。



2.考證派。

胡適等人考證《紅樓夢》是曹雪芹家事;林語堂、俞平伯等人以程高本、全評本、脂評本等版本為研究對象,比較各本先後、真偽、異同等。

3.索隱派。

運用諧音、拆字、藏頭、謎語、讖緯等文字遊戲,將《紅樓夢》裡的的人物或者事件考證成歷史事件或者歷史人物。例如劉心武考證秦可卿是康熙朝廢太子的女兒。這些人通過表面故事,去索隱“背後”的“真事”、“真相”、“秘史”。有人研究出反清復明,有研究出宮廷秘史等等。還有大批人基於脂本,推測後四十回曹雪芹原意。

4.創作派。

創作派寫出許多《紅樓夢》相關文學作品。例如,《劉心武續紅樓夢》,安意如《惜春紀》等。

無論哪一派都是紅樓迷,都是紅學愛好者。他們都對《紅樓夢》有著虔誠的熱愛,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即使觀點不一樣,也值得互相尊重。


潤楊閬苑




《紅樓夢》的魅力在於:常讀常新,每一次總會有新的發現!

我想:一個經歷過無數次挫折的中年人,且是曾經的文學青年,他多半會喜歡《紅樓夢》。因為在這裡,他看到一個豪門的盛衰前後的境況,他會有頓悟,盛極必衰!而在人生低谷,每走一步即是向上,他會學會擁有向上的勇氣。

當然,在大觀園少男少女一次又一次詩會上,他們也會找到年少時的對美好事物的歌頌力量。找到單純、善良、熱愛。比如我,會清楚地回憶起高中時辦文學社,出社刊,組織社員們外出青遊採風的往事……

更多的是找到對人生和感情的感受以及啟諦以及精華的人生總結:戒貪的“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戒欲的“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教人豁達的“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教人好學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教人堅守的“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珍重朋友的“萬兩黃金容易得,知音一個也難求。”……等等數不勝數!

《紅樓夢》適合放置床頭,有空即翻閱,隨便一段,總有會心的微笑,總有拍案叫好的讚歎,總有深深淺淺的感悟……


每天讀名著


可能是一些經歷過世事、體味過人間悲歡的人比較喜歡看吧。未諳世事的年輕人,未經歷人間悲苦的人是很難讀進去的。即使讀進去,也只是看到了其中的表面現象,看到了表面的熱鬧、喧囂和浮華,看到了錦衣玉食,看到男女情愛。其實《紅樓夢》內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莫測,藝術無與倫比。尤其是其思想,不同的人看後會有不同的看法,就是同一個人,每次看後也都有不同的收穫。所以,有這麼多的人對它趨之若鶩,很多人讀了一遍又一遍,與書中的人物共悲喜,因為它寫得太感人了。它是中國第一步細緻地描寫生活場景、人物感情的小說。它對人物的生活起居、人物感情心理的描寫細緻入微,所以才會引起這麼多人的共鳴,對它愛不釋手、百看不厭。《紅樓夢》猶如一卷《清明上河圖》,如果說《清明上河圖》達到了中國古代繪畫的巔峰,那麼《紅樓夢》則達到了中國古代小說的巔峰。就是時至今日,中國小說乃至世界小說也未有出其右者。《紅樓夢》的確是一個傳奇,值得人們不斷地去探索。


往事越千年2020


有一定文化層次的人,一般指對古代文化中國古詩詞文化特別感興趣的人,他們一般會反覆閱讀紅樓夢,因為紅樓夢中確實有太多非常精彩的細節描寫,對每一處細節的解讀,都可以還原那個時代中國貴族階級的衣食住行,畢竟從清朝末年開始,中國就基本上沒有相對穩定的皇親國戚和貴族階級了。

另外就是學生,尤其是一些痴男怨女幸的妹子,會反覆的看紅樓夢,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從而顧影自憐,其實每個人都能從紅樓夢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當然了數量龐大的數量最多的群體,就是那些以研究紅樓夢為生的所謂紅學研究者和紅學家。


昭烈名臣


可能各種類型的人都有,但最多的應該是兩種人:一種是熱愛文學的人,反覆看是為了學習書中高明的寫作手法,藉以提高自已的寫作能力。另一種是熱衷刨根問底的人,以解開一個個謎團為樂趣,從中也提高了自己的智商。當然還有一種就是以此為職業的人,反覆看的頻率就更高了。不管哪一種,能讓其反覆看的原因主要是書本身的無窮魅力,《紅樓夢》的奇特之處就是讓人常讀常新,每讀一次都給人生活的啟迪和文學的營養,它就象一座寶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從問世到今將近三百年,仍然不斷有新的發現,但其謎底卻沒有全部揭開,今後還將吸引著很多人反覆地讀,直到其真相大白於天下。


gaotzy


紅樓對我來說,是一本是非常掛味的書。每句話,每個詞,每個字,都值得細細品味。所以第一次看見就入迷了。最早是看不懂什麼的。只是覺得書裡每個字間都帶著一種韻味。說不出來,但是很吸引人。

後來再看是在上高中的時候。開始慢慢的去注意情節,注意人物開始真正的算是在讀《紅樓夢》了。

其實曹紅駕馭文字的水平是非常高的。同樣的續寫紅樓,你看如今後人續寫的《紅樓夢》,會讓你有一種煩躁感,無論如何也看不下去。看曹工的原著就不會有這種感覺。

再然後就是品紅樓了,現在一直在品,就像是品茶,越品越有味道。

其實研究紅學的人,都是愛紅樓的。

由於紅樓太有魔力,導致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也開始去鑽研紅學,在一些博客上寫下關於紅樓的見聞。


煜熺品紅樓



工程領域


應該是三種人看的最多。一種人是從事小說創作的人。從紅樓裡聆聽寫作的真諦,領悟山高水長,天闊路遠的人生意境。第二種人是喜歡古詩詞的人。享受濃詞豔賦帶給人的無窮樂趣,領略風月情濃,萬豔同悲不同的詩歌情趣。三是做紅學研究的人,更是反覆看,天天看,逐句看,逐句揣摩,因為他們要了解的東西太多,其原因就是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太多,看不完,讀不盡,記不來。反覆是霧裡看花,越看越沉迷,水中望月,越望越嚮往。這部鉅著不但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最重要的它是一部謎書,留下那麼多的謎語需要你的去猜,即使耗上一輩子,未必時間能夠?所以張愛玲女士說紅樓中有三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未完。要我說呀,一恨海棠開花,二恨寶黛無果,三恨紅樓無柱,四恨謎團太多。真正是一誤紅樓終身痴!


一萌文化雜談


紅學愛好者,紅學文化研究者


考拉的小窩


《紅樓夢》值得反覆看。我以前有三個版本的《紅樓夢》,我在書的空處隨處寫了很多讀後感,我看《紅樓夢》通讀了有2遍,其餘都是隨翻隨看,看了多少年了。前幾年發大水我屋裡書全打溼扔了,有一本脂評有精美插圖的精裝本,開始出來賣50塊一本的,我是常年放在床頭的,但是後來這本書不知去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