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普京執政俄羅斯已經18年了,他讓俄羅斯強大了還是衰落了?

香堂風子


普金是俄羅斯復甦的唯一希望,至少現在看來是這樣的,克格勃的出身使得普金在對付美國、北約時有新的謀略。普金也繼承了老牌俄國對西方敢於叫板的血統,在軍力建設上,至少在好核武庫維護上沒有落下太多。

普金時期俄海軍的核潛艇也是一艘一艘造,潛射彈道導彈仍然是俄軍的最核心武器。俄空軍方面,每年大約購買100架戰機,這個速度已經算是非常快的了。

面對美國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北約東擴的背景下,俄軍的態度也非常明顯,該打的時候必須打,對烏克蘭、克里米亞採取的打擊手段也是說打就打。顯然,普金時代俄羅斯應該是更強大的,正在緩慢復甦起來。

直到今天,美國仍然懼怕俄軍,在核武庫上俄軍一直處於與美國對等的狀態中,在部署口徑、俱樂部巡航導彈之後,俄軍也具備遠程打擊能力,這是蘇聯末期所不具備的。俄軍目前唯一弱項是防空驅逐艦和航母,這兩大裝備需要燒錢,一旦俄軍決定建造航母,那麼與美國大洋上的對抗又將重現。


兵器瞭望臺


這個問題要對比的看,而不是孤立的看問題。前提是俄羅斯綜合國力強大的程度建立在超過前蘇聯還是美國?還是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休克時期?

不然,你沒有定位,就沒有說清楚問題的依據?前者俄羅斯對比前蘇聯還是美國,不但現在做不到,而且未來也很難。

後者對比休克時期的俄羅斯,顯然俄羅斯已經做到。普京18年做到了收拾蘇聯解體留下的亂局。穩定了車臣問題,在2015年前GDP達到世界第7。

1991年俄羅斯軍隊連車臣都打不過,2008年敢揍格魯吉亞,那時還不夠驚豔。2014年,對烏克蘭動手,2015年出兵敘利亞。此時的俄羅斯軍隊很好的體現了,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又回來了。

從整體上看,烏克蘭和敘利亞問題的處理,體現出俄羅斯在普京領導下,出現了一個高效能政府團隊。

從看清國際形勢走向,分析事態發展趨勢,毫不猶豫的出手抓機遇都能看出在硬實力提高的同時,俄羅斯擁有了積極務實有效的軟實力。


核子獵潛艇


普京是強人,但強不過天。就算他2024年卸任,執政24年,也沒有能力兌現他最偉大的承諾“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當然,他對於俄羅斯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最突出的是他收拾了葉利欽留給他的爛攤子,恢復了俄羅斯的世界大國影響力與地位,以俄羅斯比韓國還次的經濟實力來衡量,這一點殊為不易。那麼,普京已經執政了18年,俄羅斯究竟是強大了,還是衰弱了?正確的答案是俄羅斯在普京的治理下,國力的確有所提升,但永遠無法恢復到蘇聯的水平。

為了更直觀瞭解普京對俄羅斯國力的有限提升,跟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做個橫向對比就一目瞭然。

1、普京治下的俄羅斯跟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相比,經濟有一定的發展,國力也有所提升,勉強維持世界第二大強國的影響力與地位。

1991年俄羅斯獨立,在葉利欽總統的主導下,強力推行民主價值觀,確立了總統制、多黨制、三權分立、自由選舉為主要特徵的西方式的政治體制。第二年,葉利欽大搞以開放價格和國有資產大規模私有化為主要內容的“休克療法”,使俄羅斯快速從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蛻變成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但“休克療法”就像一副毒藥,俄羅斯俯下去後,毒症併發,導致經濟長期衰退,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寡頭橫行,嚴重貧富分化,國力大幅下降,差一點國將不國。普京上臺後大力打擊寡頭,加上趕上高油價的好時代,俄羅斯才扭轉了這個不堪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恢復了俄羅斯的國力與國家地位。

葉利欽時代:1992年,俄羅斯的GDP為4602.91億美元,GDP同比增長率為-14.53%,人均GDO為3292美元;1999年,俄羅斯的GDP為1959.06億美元,GDP同比增長率為6.4%,人均GDO為1329美元。葉利欽治下的俄羅斯就像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無論是GDP,還是人均GDP都是斷崖式下降,可以說,普京從葉利欽那裡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

普京時代:2000年,俄羅斯的GDP為2597.08億美元,GDP同比增長率為10.%,人均GDO為1772美元;2017年,俄羅斯的GDP為1.58萬億美元,GDP同比增長率為1.55%,人均GDO為10757美元。2017年俄羅斯的GDP是普京擔任總統的第一年2000年的6倍,人均GDP也是上漲了6倍,說明普京時代的俄羅斯經濟還是獲得了較大程度的振興,民眾的收入也得到了較大的提高,生活品質有一定的改善。

可以說,普京較好地收拾了葉利欽交給他的爛攤子,改善了俄羅斯的經濟與民眾的生活,也恢復了俄羅斯的世界大國的影響力與地位,是俄羅斯成為美中之後的世界一極。但是,從俄羅斯這27年來的發展軌跡與質量來衡量,俄羅斯永遠都沒有能力恢復到蘇聯鼎盛時期的水平。

2、普京時代的俄羅斯的外部環境,跟葉利欽時期相比,極度惡化,比美蘇爭霸時代還糟糕,還冰冷,所處的環境孤立、兇險,嚴重阻礙了俄羅斯內務的發展、振興。

爭霸天下,充當救世主,是俄羅斯人的身體裡流淌著的血液,是從前統治者蒙古金帳汗國的爭霸天下,以及東正教的充當救世主的情懷混合而成的俄羅斯的文化傳統與基因,從沙俄時代一直延續到當今的俄羅斯,並在普京大帝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對於俄羅斯人,即使天天吃土豆,喝劣質伏特加,也要盡情釋放征服與擴張的慾望,跟人一較長短,去爭霸天下。這就是美國曆來提防俄羅斯,把俄羅斯視為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甚至是敵對國,常年遏制俄羅斯,屢屢制裁俄羅斯的根本原因。

因為擁有爭霸天下,充當救世主的基因,俄羅斯再怎麼弱勢,也不願意向最主要的矛盾對象、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臣服,咬緊牙根硬扛著,美俄的矛盾與衝突愈演愈烈,在2018年掀起了最高潮,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直言美俄關係是有史以來最為糟糕的,對此,特朗普深表認同,認為現在的美俄關係比美蘇爭霸時期還糟糕。俄羅斯的資深議員則認為現在的美俄關係已經比冷戰更冷,是冰戰。

現如今,俄羅斯在世界大國中外部環境最為惡劣,最為孤立,以至於俄羅斯前副總理、現總統助理弗拉季斯拉夫·蘇爾科夫無限感慨:俄羅斯四百年向西,四百年朝東,無論向西還是朝東都沒有生根,仍在東張西望,正在迎來地緣政治的“百年孤獨”,需要探索第三條道路。

如此孤立、孤獨的俄羅斯,將雙頭鷹的劣根性展露無遺,極大地限制了俄羅斯內政的發展,經濟的振興,恢復蘇聯的超級大國的地位,比印度實現超級大國地位的夢想更加遙遠,更加飄渺。


飛狼


普京2000接棒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正式登上俄羅斯總統寶座,到2008年,普京連任一次總統,當了8年總統。

2008年卸任總統,出任俄羅斯總理,好搭檔梅德韋傑夫當選總統,因為俄羅斯憲法規定總統任期只可以連選連任兩屆,不過明眼人都知道,梅德韋傑夫當選總統只是為普京過渡,避開憲法規定。而俄羅斯大權依然掌握在普京手中,並且在普京出任總理期間,俄羅斯議會直接修憲,把總統任期由4年改為6年,明顯是為普京再次選總統準備的,而普京也曾說過,總統任期4年太短了,6年比較合理,一切都在普京的掌握之中。

果然2012年普京再次當選俄羅斯總統,2018年再次連任俄羅斯總統,不出意外的話,普京將當俄羅斯總統20年,加上出任總理的4年,普京一共掌控俄羅斯大權要長達24年之久,現在已經掌控俄羅斯大權18年了。

至於說普京讓俄羅斯變強大還是衰落了,這就要看從哪個角度來看了,“大正”提供兩個角度供你參考:

(一)俄羅斯在普京掌控中變得強大了。

現在俄羅斯聯邦脫胎於蘇聯,是蘇聯的核心加盟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也繼承了蘇聯大部分都領土和在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蘇聯是俄羅斯聯邦的前身,但俄羅斯聯邦卻不是蘇聯的全部。

1991年蘇聯解體,葉利欽出任俄羅斯總統,由於葉利欽極度迷信西方國家,想要融入西方。因此被西方一些二把刀的經濟專家忽悠的找不著北了,推動俄羅斯經濟私有化改革,最終導致俄羅斯經濟大亂,盧布貶值了數千倍,數萬億美元社會財富蒸發,國有資產被賤賣,誕生一大批經濟寡頭。

葉利欽也在90年代末收拾不了局面了,車臣地區還發生了武裝叛亂。這時候出來一個傑出人物,他就是普京。普京開始被葉利欽認命為俄羅斯第一副總理,上任後的普京,直接一改俄羅斯對西方國家態度,以強硬姿態出現,對於車臣武裝勢力,普京堅決打擊,絕不妥協,並且親自指揮戰鬥,最終取得車臣戰爭的勝利,也為崩潰多年俄羅斯民族從新拾會自信,所以在第二年(2000年),普京順利接棒葉利欽,成功掌控俄羅斯最高權柄。

大權在握的普京開始整頓俄羅斯經濟,強力制裁橫行的經濟寡頭,整合了俄羅斯國家力量,在普京的治理下,俄羅斯慢慢恢復的實力。而隨著石油價格暴漲,俄羅斯經濟越來越好,而且慢慢變得非常強大,對抗以美國為首西方國家也更有底氣。石油是在關鍵的時候幫了普京大忙,讓普京更上一層樓。

(二)俄羅斯雖然在普京的掌控中恢復實力,但沒有恢復昔日的輝煌。

俄羅斯雖然在在普京手中恢復了實力,變得很強大,但卻沒有我們想想都那麼強大,很多人認為俄羅斯是世界上唯一能夠對抗美國的國家,實際不然,俄羅斯目前經濟規模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不到。如果不是西方國家有抗俄拒俄的傳統思想,俄羅斯根本獲得不了那麼大的關注,俄羅斯已經和美國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和前身蘇聯早就不能同日而語了,再也達不到蘇聯時期的輝煌。

而且俄羅斯近還是幾年在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經濟制裁下,經濟出現衰退,GDP也被小小的韓國超越,看趨勢,俄羅斯會逐漸走進衰落,讓很多看好俄羅斯的人大失所望。


大正看世界


網上一直流傳著普京說過的一句話:“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普京自1999年底執掌俄羅斯以來一直致力於撫平“解體之痛”,實現“復興之夢”,如今已經過了18個年頭,俄羅斯依然沒有真正強大起來,雖然還存在不少問題,但普京確實一定程度上確實讓俄羅斯變強大了,不僅挽回了俄羅斯人民失去的自信與尊嚴,也重塑了俄羅斯的強國形象。

俄羅斯是一個聯邦制國家,葉利欽統治時期的俄聯邦早已陷入了分崩離析的邊緣,不僅僅是車臣共和國,各聯邦主體都在蠢蠢欲動脫離俄羅斯,普京上臺後通過強硬的各種政治手段加強了中央集權力量,將俄羅斯牢牢掌握在了手中。而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還對經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頓,如整肅寡頭勢力、懲治非法掠奪國家財產等,並收回了國家對戰略資源的控制權,俄羅斯從此邁向了“普京之路”。

一、普京挽回了俄羅斯人民自信與尊嚴

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80%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包括全部的政治遺產,如今俄羅斯的經濟總量不及美國的十分之一,也不如一個廣東省,雖然俄羅斯經濟不景氣而且軍事仍以“啃老”為主,但在柔情硬漢普京的領導,沒有一個國家敢正面挑釁俄羅斯,北極熊雖然瘦如柴骨,但依然有著強大爆發力。

在葉利欽時期,連一個車臣都敢公開向俄聯邦叫囂宣佈獨立,軟弱無能的葉利欽瞻前顧後,只能動嘴皮子警告杜達耶夫不要“玩火”,這一舉動甚至西方輿論都認為,俄聯邦將不復存在。普京上臺後通過武力,一個多月解決了車臣問題,就是要向全西方國家宣佈,俄羅斯不僅有能力解決國內的問題,而且依然是世界上兩霸之一,挽回了俄羅斯人民的尊嚴。

不僅如此,普京上臺以來一直在塑造戰鬥民族英雄形象,給俄羅斯人民展現了一個強硬、果敢和堅毅的總統,與過去的戈爾巴喬夫、葉利欽的軟弱無能形成了鮮明對比,給俄羅斯人民帶來了希望與自信,而普京以鮮明的個性和獨領風騷的領袖風範不僅征服了俄羅斯人民,也成為了世界輿論的焦點。

二、普京重塑了俄羅斯強國的形象

自普京上臺後,經濟曾經有一段十年輝煌時期,主要是坐上了油價的順風車,2008年油價更是創下了147美元一桶,從2000年至2010年十年間,俄羅斯的GDP和人均GDP連創新高,俄羅斯實現了經濟的一度繁榮,不僅還清了不少前蘇聯欠下的外債,人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

但好景不長,2008年油價出現了斷崖式下跌,2010年油價從此陷入了低迷,再加上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後遭受歐美的制裁,金融體系趨於崩潰,盧布嚴重貶值引發外匯縮水、資本外逃,俄羅斯2015年和2016年經濟出現了負增長,經濟嚴重受創,人民生活陷入了困境,但即便如此,普京依然帶來人民自力更生,民意支持率連創新高。

雖然俄羅斯經濟的不景氣,但這並不影響普京重塑俄羅斯的強國形象,為維護國家利益不畏美國及西方強權,主動出擊,如2008年出兵格魯吉亞、2013年的斯諾登事件、2014年強行收回克里米亞、2015年介入烏克蘭危機、出兵敘利亞等,普京以強硬的政治手腕,不僅提高了俄羅斯在國際上的威望和話語權,也重塑了俄羅斯強國的形象。

從前蘇聯時期至如今的俄羅斯,經濟依賴無法擺脫對資源性產品和軍工的依賴,普京一直力圖於經濟的轉型,但根深蒂固、收效甚微,也難怪奧巴馬在卸任前曾這樣評價俄羅斯:“他們除了石油天然氣和武器,其他經濟產品對其他國毫無吸引力”。雖然普京沒能將俄羅斯帶回前蘇聯的鼎盛時期,但至少挽回了俄羅斯人民的自信與尊嚴,也將俄羅斯帶回到了強國之列。


賽門之略


跟以前的自己相比,俄羅斯肯定是強大了,但與世界其他強國相比,俄羅斯卻是落後了

2000年3月27日普京正式當選俄羅斯總統,由此開啟了他對俄羅斯的掌控,實際上從2000年到2019年普京已經執政20年了。時至今日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俄羅斯比之前強大了,這一點毋庸置疑。

2000年的時候俄羅斯GDP為2597億美元,而到了2017年俄羅斯的GDP增長到了1.3萬億美元,俄羅斯的經濟總量翻了5倍,人們的生活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經濟的發展也促使俄羅斯的軍事實力慢慢復甦,普京上臺後相繼平定了車臣等國內分離勢力,加強了俄羅斯中央政府的權威,鞏固了對邊疆地區的控制。並且對外打贏了2008年的俄格衝突,2014年的俄烏衝突,控制了阿布哈茲、南奧塞梯、克里米亞和烏東地區。還出兵保住了自己在中東唯一的盟友巴沙爾政權,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俄羅斯比起20年前強大多了。

(2000年剛剛擔任總統的普京)

不過俄羅斯的進步僅僅是相對與自身而言的,其實放眼全球主要強國,俄羅斯是在相對後退的。

我們以印度為例,2000年時4766億美元,而到了2017年印度的GDP總量已經達到了2.6萬億美元,是印度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

並且印度的經濟質量要比俄羅斯高很多,印度這近20年來的經濟增長主要靠的是輕工業和第三產業,印度的軟件製造業在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而印度的重工業近些年來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工業結構正在不斷完善。

相比之下,俄羅斯的經濟主要依靠於能源出口,除了能源以外,俄羅斯的民用工業和第三產業依舊非常落後,近20年來都沒什麼大的發展。因此俄羅斯經濟受國際能源價格影響巨大,其中石油價格的波動牽動著俄羅斯的整個神經。國際油價上漲俄羅斯經濟就會繁榮,國際油價下跌俄羅斯經濟就一片蕭條。

(油價漲則俄國強,油價跌則俄國殤)

其實在2013年時俄羅斯的GDP曾達到2萬億美元,比現在高多了。但後來由於國際油價暴跌,致使俄羅斯經濟大幅縮水,一路萎縮到現在。

而俄羅斯的老對手美國在這些年裡經濟總量也快翻了一倍了,從2000年的10萬億美元出頭增長到去年的19.5萬億,今年更是有望首度突破20萬億。

至於俄羅斯的老鄰居中國,在這20年來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經濟上可以說完全碾壓俄羅斯。

即便是在軍事上,除了在某些軍工領域外,中國現在也是大幅超越了俄羅斯。如今中國的武器裝備發生了質的的變化,大型驅逐艦、國產航母、大型運輸機、五代機、第三代主戰坦克等武器相繼問世。而反觀俄羅斯,俄軍使用的裝備依舊是30多年前蘇聯的老古董,最多就是換換殼子,已經明顯落後於時代了。

(中俄兩國軍艦對比,哪個是中國軍艦相信大家一眼就看出來了)

總的來看,今天的俄羅斯確實比以前強大多了,但是跟其他主要國家相比,俄羅斯則是明顯落後了對此普京大帝似乎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俄羅斯如果再不努力就要被墨西哥老鐵超越了)


千佛山車神


普京目前為止,當了14年總統和4年總理,普京還將實現他曾經說過的話“給我20年,還一個全新的俄羅斯”。普京執掌俄羅斯的這些年,俄羅斯既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就,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從總體上看,俄羅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著,可以說是在荊棘中前行。蘇聯剛解體的時候,俄羅斯聯邦的情況非常的糟糕,俄羅斯軍隊進攻車臣,被對手打得大敗。後來普京在葉利欽的支持下,擔任了代總理,指揮俄軍取得大勝,最終成為俄羅斯總統,開始了執政生涯。

普京上任後沒多久,發現了俄羅斯社會存在的風氣問題,酗酒。當時俄羅斯每年因為酗酒引發的案件就特別多,普京對此深惡痛絕。普京本人是不吸菸,也很少飲酒的。雖然普京在克格勃工作過,還在德國潛伏了八年,但普京並未因此有任何的壞習慣。普京積極整治酗酒問題,讓俄羅斯的風氣明顯改善。

緊接著,普京適當放低姿態,不同小布什爭鋒,一門心思發展經濟。讓俄羅斯經濟取得了很大進步,人均GDP提升了好幾倍。但很快美國反應過來了,開始打壓油價,讓普京的強國夢出現了危機。

此時的俄羅斯還面臨各種其他威脅,例如多次劫持事件,普京都果斷處置,雖然顯得過於鐵血,忽視了人質的安危。但最終讓敵對勢力針對俄羅斯的恐怖襲擊停了下來。根據公開信息,普京也遇到過幾十次暗殺,但都被相關部門發現和破獲。普京自己則泰然自若,喜歡養狗,彈鋼琴,同時還是柔道高手,高中時期就得過柔道冠軍,普京和他的偶像彼得大帝一樣,都是傳奇人物。

隨著美俄形勢的變化,特別是美國朝敘利亞和烏克蘭下手,已經觸及了俄羅斯的戰略紅線。普京現在只能跟美國堅決鬥爭下去,雖然俄羅斯遇到不少困難,但其他俄羅斯領導人上來後也不會辦的就更好。普京的政治智慧是很高超的,能夠為俄羅斯贏得機會。


兵說


弗拉基米爾·普京,2000年當選為俄羅斯總統,執政十八年來先後四次當選總統,一直致力於復興俄羅斯超級大國的地位。


他治下的俄羅斯,十八年來究竟是強大了還是衰落了?


我認為,普京的十八年,讓俄羅斯民族重新拾回了蘇聯時代的自信。


俄羅斯特有的地理人文歷史國情,意味著這個國家或者說這個民族在漫長的時間內都無法像美國那樣強大,一個領袖帶領這個國家能不衰落已經很了不起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即便是蘇聯解體後重組的俄羅斯,國土面積依然世界第一。



然而如此龐大的國土,人口僅不到1.5億,與島國日本人口相當。大半人口集中在國土西部,中部東部城市間隔遙遠。更糟糕的是,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卻集中在遠東地區,西部又缺乏出海口,廣袤無垠的國土為俄國人提供了豐富的物產,也為他們設置了最大的屏障。


蘇美冷戰時期,美國與沙特聯手打壓國際油價,直接導致蘇聯的石油出口利潤降至冰點,經濟長期萎靡不振,龐大的社會機器運轉不暢,最後導致冷戰失敗,國家解體。


解體之後,隨之而來的便是國家內部分裂勢力崛起。1994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兩年下來,俄羅斯軍方一敗塗地傷亡慘重,車臣甚至獲得非正式的獨立地位。

1999年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短短半年時間,俄羅斯就收回了絕大部分土地,迅速獲得勝利。


第二次車臣戰爭的指揮者,正是當時剛剛就任總理的普京。


俄羅斯國土廣袤,鄰國眾多,國土內部民族又眾多,然而俄羅斯民族人口卻僅有一億多,為了維持超長的國境線及國內安全,俄羅斯勢必要付出高昂的軍費為代價,然而俄羅斯偏偏不是經濟強國不是人口大國。


可是俄羅斯並不是一個經濟強國,他不是中國,擁有世界第一的勞動力,他不是美國,擁有絕佳的地理位置,他不是馬來印尼,守著馬六甲黃金海峽,他僅僅是一個大片國土在北迴歸線以北,大部分出海口幾乎沒有經濟戰略價值的極北國家。


沒有足夠的勞動力,無法支撐製造業,沒有好地段,沒法靠天賞飯。


這樣一個國家,特別是在經歷瞭解體經濟大崩潰後,你能把它維持不倒就已經不錯了。



可是這個叫做普京的男人做到了。


普京執政這十八年,承受了不知多少次風浪。


打壓寡頭,蘇聯解體後幾年的葉利欽時代,很多人名常出現在國內新聞裡,他們是趁著國家解體發國難財的各類寡頭,聯合銀行總裁別列佐夫斯基、大橋銀行總裁古辛斯基、國際商業銀行總裁維諾格拉多夫、首都儲蓄銀行總裁斯摩稜斯基、阿爾法銀行總裁弗裡德曼、梅納捷普銀行總裁霍多爾科夫斯基、俄羅斯信貸商業銀行總裁馬爾金,到了普京時代,這些人的名字再也聽不到了。收拾掉這些寡頭,普京只不過用了三年。


鎮壓車臣叛亂。第一次車臣戰爭,俄軍死亡4000人,傷18000人,失蹤2000人,苦戰一年無功而返,車臣獲得非正式獨立地位。堂堂蘇軍居然敗在一個幾十年前還是原始社會體系的民族手裡。第二次車臣戰爭,有了普京的指揮,俄軍以陣亡不到1800人的代價取得全面勝利。叛軍首領的兒子如今對普京俯首稱臣成天表忠心。


果斷出兵穩定東歐鄰國局勢。出兵敘利亞打擊IS。等等等等。不在一一列舉。


普京治下的十八年,讓解體後的俄羅斯人從落魄不振中重新自信起來。

一個國家可以貧窮,但不能失去信心。一個領導人給予國家最好的禮物,就是讓民眾為所生活的國家和民族感到自豪和驕傲。


民眾的自信,是國家強大之源。


斯國民


地球人都知道,普京剛上臺時候就曾說過這麼一句經典的話:“給我20年,還大家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如今,20年馬上就要到了,俄羅斯到底強大了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小甜嘟爸爸認為,在普京的領導下,俄羅斯還是強大了,至少比他剛接手的時候要強大。



普京剛接手的時候,因葉利欽一頭倒向西方懷抱,經濟上推行“休克療法”,可謂內憂外患,是一個爛攤子,這也許是葉利欽無奈下臺的主要原因之一。


普京正式上臺後,打擊金融寡頭,收回國有資產,粉碎車臣叛亂,把克里米亞收入囊中,出兵敘利亞,扺制北約東擴,每仗都打得比較漂亮。加之油價上漲,俄羅斯經濟還是得到了一定發展。

但也要看到,俄羅斯經濟結構單一,以原材料經濟為主,過於依賴能源資源,加之油價下跌,經濟停滯不前,這是俄羅斯的大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距俄羅斯強大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


小甜嘟爸爸


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只能是目前狀態了,應說是最好狀況!普京從葉利欽接手一個破爛攤子。葉為了爭取美國以及西方認可,解散了聯邦,拆散了軍隊,出賣了國企...普京當時如按美歐意願,只能進一步解散俄羅斯,只剩下莫斯科周圍不大地域,完全向美歐認熊。但普京的愛國熱血,激發他選擇“絕境重生”的道路。外交上對美處處忍讓,但在恢復國力方面出狠手,刀刀見血。首先,把關乎命脈的國企重新收歸國有,把寡頭投入監獄;其次,投入重金,重整軍備,幹掉車臣獨立分裂武裝維護國家完整,阻止進一步分裂;再次,發展國企,開發資源經濟...歷經十多年,才見現在,實屬劫後新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