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李治在位34年,大家都在說他軟弱無能,其實我們都看錯他了

歷史的更迭離不開創造歷史的人,而帝王將相就是推動歷史發展的主要人物。明君自然是名留千古,受萬世之讚頌,而昏君則是被人憎惡,遺臭萬年。還有一種皇帝就是那種既無大功也無大過這人,在位多年看似並沒有什麼大的作為,但又沒有什麼昏庸的行為。

唐高宗李治就是這樣一位皇帝,從貞觀之治即位之後,一直做了34年皇帝,但是並沒有做出什麼提別值得被大家讚頌的功績,卻也無混用之事,大家都說他其實就是一個軟弱無能之人,登基為帝前默默無聞,好不容易當了皇帝卻又一直聽從武則天之言,似乎沒什麼自己的主見。

但是他真的是大家說的這樣嗎?如果真是這樣無能無才又軟柔怎麼能在激烈地皇權之爭中勝利呢?如果真的毫無主見還不如女子的話,怎麼能夠在位34年一直兢兢業業,勵精圖治,坐穩這令萬人覬覦的皇位呢?能在皇位上穩坐34年怎麼可能是昏庸無能之人呢?所以說,他其實並不是眾人眼中軟弱無能之人,他有十足的能力坐穩這高高在上的皇位。

李治在位34年,大家都在說他軟弱無能,其實我們都看錯他了

首先在李世民在廢掉太子李承乾之後,本意要立二皇子李泰為太子,當時李泰在眾多皇子當中算是能力比較出眾的,很受皇帝和長孫皇后的喜愛,皇位看似已經是囊中之物了,但是奈何他就是個作死之人,居然仗著自己受寵,還未登基就高調非常,目中無人,行為乖張。

漸漸的皇帝對其就有些不滿了,這個時候李治可沒閒著呢,不僅落井下石,挑撥關係,還趁機拉攏了長孫無忌。而長孫無忌在政壇多年,怎麼會輕易幫助他呢,其實都是背地裡商量好了要聯盟對付李泰,必定也是許下了不少的好處。

李治在位34年,大家都在說他軟弱無能,其實我們都看錯他了

而長孫無忌肯定也是看出了他有自己的主意和能力,能夠韜光養晦,這皇帝之位,很可能就是他的,我們說站對隊伍是非常重要的,而老謀深算的長孫無忌就是看對了人,站對了隊伍。這也側面說明了李治確實還是有能力的,他的軟弱不過是在打太極拳看似無力,實則在關鍵時刻就會有重重一擊。

然而,在他登上皇位以後,便開始想方設法除去曾助他登基的長孫無忌。在他即位後,因為平時表現的太過軟弱,所以在朝廷之中並沒有什麼大臣臣服於他,反而是長孫無忌,權傾朝野,朝中大事幾乎全由他管理,李治早就做夠了這個傀儡皇帝,所以便想辦法減弱其勢力,讓他遠離朝堂。於是便想出了廢掉長孫無忌支持的王皇后,而改立武媚娘為後。

李治在位34年,大家都在說他軟弱無能,其實我們都看錯他了

開始的時候這個提議受到了很多人的阻止,不過後來李治找到了一個突破口就是當時能與長孫無忌平起平坐的李績,得到的回答是這是皇帝的家事,大臣無權過問。這無疑是側面給了李治支持。於是他便大膽宣佈了這件事,這下完全違背了長孫無忌的意願,似乎就像是告訴群臣,這個國家還是由他說了算的。

自此之後,長孫無忌逐漸開始收斂,大臣也開始臣服於他了。從他對付長孫無忌的手段也可以看出,他絕非軟弱無能之人,只不過是韜光養晦,喜歡把心思都藏起來罷了。而他對於武媚孃的唯命是從,其實大部分是出於對於她的愛,他太愛她了,所以一生都敬她愛她,並非自己性子軟弱不敢反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