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為什麼我們的友誼都死在朋友圈

為什麼我們的友誼都死在朋友圈

從相談甚歡,到點贊之交,朋友圈見證了一段段友誼消亡史。

大家活得越來越酷,朋友卻丟了一路。通訊錄裡的人越來越多,能交心的卻沒幾個。我身邊有個朋友,每次跟他在一起,都會聽他吐槽他的朋友圈到處都是裝逼犯。一開始我還會勸勸:實在不行就刪了嘛。可是後來聽得多了,我就不再勸了,因為我發現他每次吐槽的人都不一樣,時間長了,我都能把他朋友圈的兩百多個好友認個遍了。有一天我終於忍不住了,讓他給我展示了一下他的朋友圈:

你看看,這個女的每天都在曬自拍,不就是為了顯示她剛買的手機嘛;你看看,這個男的,不就買臺車嗎?至於天天都在朋友圈曬一下自己去了哪裡嗎;還有這個這個,你看,曬機票曬景點,有錢了不起嗎?天天出去旅遊裝什麼文藝青年…..聽完這些,我不禁陷入了深思….我為什麼會有這麼傻逼的朋友?

朋友圈對於我們其實是這樣的存在:山河湖海,世界名著,動物園共水族館齊飛,名牌包與咖啡館一色,人間百態世間萬物,甚至哪個明星來開演唱會,不用買票能看全程。

朋友圈裡其實分成兩派,一派是日常吐槽朋友圈裝逼,覺得朋友圈是裝逼重災區;然後另一派就是裝逼的人,他們同樣會覺得,你覺得我在裝逼,其實是因為你自己low。

但問題來了:當初我們互加微信就是為了留著日後互相吐槽,演一出面和心不和的宮心計嗎?其實裝逼派和反裝逼派這兩種角色都不固定,有人可能前一秒看別人發個什麼東西,心裡一陣不屑撇嘴加蔑視,然後轉眼拿起面前的某巴克杯子嘟嘴自拍:又是一個歲月靜好的下午…..他認為別人裝逼,但不會覺得自己在裝逼。所以裝逼是一個很不好界定的詞,什麼樣的行為叫做裝逼?王思聰買臺法拉利發朋友圈和一個從小不愛讀書的人拿著一本《查拉斯圖拉如是說》自拍….哪個更像是裝逼?很明顯是後者。

所以你們發現了嗎?裝逼不裝逼的定義真的是分人的。假如一個人表現出來的是符合自己身價或者內涵的東西,那就不算是裝逼,我家產萬貫,拍車便算不得裝逼,但是假如有人明明家徒四壁,還非要在朋友圈裡裝出一副京城闊少的生活日常,那其實也算不上裝逼,那叫傻逼。

其實朋友圈裡沒幾個人在裝逼,要麼是符合人家實際情況的日常分享,要麼是打腫臉充胖子的傻逼行為。其實不管是土豪日常還是傻逼日常,在我們的圈子裡都應該只佔一小部分。但是假如像是我開篇的時候提到的那個朋友一樣在他的眼裡所有人都在裝逼的話,就該思考一下問題出在哪裡了。


為什麼我們的友誼都死在朋友圈


假如你的價值觀認為喝瓶裝水是種奢侈的行為,那是不是所有喝礦泉水的人都是裝逼?假如你是個從不花時間看書的人,那是不是所有分享讀書心得的人在你眼裡都是裝逼?假如你家境一般但偏偏生性好妒,那別人去到處旅遊在你眼裡同樣是裝逼啊。這種low逼,說白了叫做看不得別人好。

對待這種人,我們就別太在乎了。誰都不是付費電視,幹嘛非得按照別人的喜好來演出情節。為了照顧low逼情緒,處處遮遮掩掩生怕一不小心就打碎了他們的玻璃心,幹嘛呢,我們是發個朋友圈又不是交畢業論文,還得等你審核答辯怎麼著?

大家發現了嗎?當你判斷一個人裝逼的時候一般有兩種情況,要麼他是傻逼要麼你是傻逼。其實,論裝逼我只服金星,因為他裝了個真的。所以,以後少說別人裝逼,畢竟大家應該都不太想當傻逼。

朋友圈是一個承載了太多情緒的地方,有時候我們想要分享,有時候我們就是想要炫耀。如果實在互相看不慣,就別隱藏在彼此的朋友圈裡潛伏了,互刪不好嗎?微信好友多了又不增值,除非你是個做微商的。

再說了,許多人朋友圈裡的好友,都是有嚴格的等級、區域劃分的。父母長輩多數待在選中的朋友不可見分組,偶爾能給他們看的朋友圈,一片歲月靜好;年紀相當的朋友,要給他們看自己的忙碌充實,偶爾低調展示揹包手錶、讀書筆記、旅行地點;領導上司,就只能看到自己勤奮工作、努力加班的時刻……

人人都卯足了勁要展現自己最超凡金貴的那一面,生怕輸了。朋友圈已經不像朋友圈,倒更像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不知何時起,朋友圈似乎變成了一些人檢驗友誼的試金石。人品、真情、小心思……好像都逃不過朋友圈眾人的法眼。可是,通訊錄裡的人越來越多,和朋友們在圈裡打得火熱,卻常常找不到一個可以傾訴的人。

從星標、置頂,到分組可見,再到相對無言。無論過去有多麼親密,都可以輕鬆地用一個刪除鍵,為一段友誼畫上句號。而被刪除的人,可能要過很久才會發現,自己已經被好友“拋棄”了。真應了那句調侃,我們的友誼始於初見,知於時間,葬於朋友圈。

有人感嘆過:活得越來越酷,朋友丟了一路。舊知己變不了老朋友是常事,往前走時,免不了要捨棄過去。可在成人世界摸爬滾打久了,也再難卸下心房,以初心去結交新朋友。

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曾在《蘇菲的世界》裡寫道:生命本來就是悲傷而嚴肅的。我們來到這個美好的世界裡,彼此相逢,彼此問候,並結伴同遊一段短暫的時間。然後我們就失去了對方,並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們突然莫名其妙地來到世上一般。

環境、經歷、眼界、追求都在改變著我們,這些變化讓曾經親密的人只能成為一段回憶。高山流水,也免不了曲終人散。那些你曾經以為很要好的朋友,那些你曾以為會一直結伴走下去的人,不知道何時就在路途中走散了。

朋友圈是個“大浪淘沙”的現場。那些刪除你的人,會漸漸變成陌生人;無甚交集的人,最終只會成為通訊錄裡的擺設。而真正的朋友,會在一輪輪的篩選之後,仍然站在你身邊。也許不會時常聯繫,但只要有事,他會第一時間伸出援助之手;他不會向你炫耀自己功成名就,不會在你進步時嫉妒、不甘。雖然我們經過這麼多年都會有不同的變化,可能聊天不如以前多了,默契沒有以前深厚了,但是這些都不是我要追求的,我要追求的是我們最初的那一份真情。

有些人總在心底,從來沒忘記。正如村上春樹所說: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裡,總會在那裡。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為什麼我們的友誼都死在朋友圈

論裝逼,我來一個,你們感受一下。

當一曲《恭喜你發財》響遍大街小巷和各大超市時,你就知道,該過年了。你的年貨備好了嗎?

有個成語說的好“辭舊迎新”,春節就是個辭舊迎新的好日子。將陳舊的東西都清掃出去,而準備年貨,就是將新的事物迎接進來的過程。因此,一份好的年貨至關重要。尤其是,大家都會利用這個春節,走親訪友,聯絡感情,順便將你品頭論足一番。

所以,每一個春節就像是一場考試。你邀請的客人就是考官。如何給你的考官留下好的印象?

首先,你能邀請到家裡做客,肯定都是熟悉的親朋好友。他們有的是看你從小長大,有的是和你一起從小長大,可能連你穿開襠褲時是什麼樣的都知道。因此,他們對你已經失去了新鮮感。新鮮感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大家都喜歡。那麼,當他們所熟知的人以一個嶄新的姿態出現時,必然能吸引大家的眼球。有了新鮮感,就獲得了好感。同時,這也是一個從側面展示你成長的機會。畢竟,人總是會慢慢成長的。在親友面前展現你的成長,會讓他們感到欣慰。

展現新的自我,我推薦你在淘寶購買青龍偃月刀。

還有什麼能比手握一把青龍偃月刀更能展現自己?當你站在家門口,手握青龍偃月刀,迎接親友進門的時候,就是將你自己展現的最淋漓盡致的時候。尤其是刀刃閃著幽幽的寒光之時,全部親朋好友必定會被你深深折服,崇拜者甚至會和你拍照留念,轉發朋友圈。

我開始感受到家裡越來越濃郁的春節的氣息了。可以說萬事俱備,就差過年!我長舒一口氣,坐在沙發上,點燃一支菸。眯著眼睛,幻想著親友來我家做客時,流露出的羨慕的眼神。

這逼裝的你還不趕緊給個滿分,洗洗睡吧,晚安!


為什麼我們的友誼都死在朋友圈


好奇 | 故事 | 電影 | 生活

—————END—————

晚安

世界與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