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一萬小時貧窮定律:警惕那些讓你越忙越窮的工作


一萬小時貧窮定律:警惕那些讓你越忙越窮的工作


最近,有人在我的後臺裡留言,說打算離職創業,希望我給出建議。

我直接問他“創業的初衷是什麼”,那位朋友向我抱怨:“職場磨鍊多年,生活還是動盪不安。想鍛鍊身體,可是工作忙、抽不出時間;工資剛發,就要還信用卡和車貸。這樣越窮越忙、越忙越窮,在一個怪圈裡走不出來。最糟糕是,年紀越來越大,職場上又不是不可替代的人,危機感很深重……”

我繼續問:“你憑什麼認為你能創業成功?”

對方鄭重其事拋出“一萬小時定律”,認為“專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挺過一萬小時,就能獲得生存優勢。”

我反問:“你已經在職場上挺過不止一萬小時,又獲得怎樣的生存優勢呢?

如果每天只是做一些“簡單的重複”,哪怕你再怎麼勤奮,“一萬小時定律”也不會自動生效。如果你不具有思維破局能力,在時代的跌宕起伏、行業的快速迭代中,你還會陷入“貧窮的死循環”,這樣你將遭遇“一萬小時貧窮定律”。

簡單的道理,炒了五年的菜就能當餐廳老闆嗎?開了五年的出租車就能成為賽車手嗎?寫了五年的小編就能做知識付費嗎?畫了5年的圖就能開設計工作室嗎?寫了5年的代碼就能做互聯網創業嗎?

這裡,我會從四個角度分析“一萬小時定律”的內在邏輯:

1. “一萬小時定律”是如何失效的?透視一項事業的“破局點”和“極限點”。

2.“一萬小時定律”怎樣才能生效?“社交資產”在其中有什麼重要作用。

3.如何超越“一萬小時定律”,贏回時間?最重要是,形成“立體視覺”。

4.我的“500小時方法論”。

其實,你與高手的真正距離,並非只差了“一萬小時”練習。

01

“一萬小時定律”是如何失效的?

——正視“S曲線”的破局點和極限點

“二戰”時期,一個將軍視察前線,看到一個新兵十分緊張,於是給了他一塊口香糖。

“好點了嗎?”將軍問。

“好多了,長官。不過。這口香糖為什麼沒味道?”士兵問。

“因為我嚼過了。”將軍說。

“一萬小時定律”已在國內流傳很久,屬於“嚼過的口香糖”了。這個簡單的邏輯定律告訴人們:“一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要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如果每天工作8個小時,一週工作5天,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5年。

可是,職場上很多人已經體驗了一輪、甚至幾輪“一萬小時”,平庸者還是很平庸。而中小企業、創業公司的CEO,大多沒有機會走完一輪“一萬小時”,因為這些公司的平均壽命只有2.5年。

一個法國社會學家發現:大部分的社會現象都不是“線性發展”的,而是要遵循一個類似“S曲線”的模型。

聰明人知道“局點和風口”在哪裡,在瓶頸出現之前也能及時轉換跑道。

職場上,經驗的積累、人脈的拓展都會給你帶來晉升機會,但是你不會年年都有升職機會。創業中,不管是客戶的沉澱,還是銷售的增長,也都不是直線上升的。隨著時間的變化,都會經歷一個“S曲線”過程。而這個“S曲線”有兩個關鍵點:

一是破局點 你一旦有了成熟的方法或者套路,就相當於“破局”了,你會進入一段事業上升期。“破局點”就是進入職場生涯或者創業狀態以後,可以大膽執行的關鍵路徑。這個時候,你會幻想你的上升空間有多麼廣闊。

二是極限點 到了一定發展階段,你會遇到“玻璃天花板”,目標看得到、夠不著,比如職場上會因為你能力、資歷或者健康狀況的限制,遭遇“晉升瓶頸”;比如創業中可能是早期掙了些錢,小富即安,也可能行業就這麼大,你公司只能做成一個盆景。過了“極限點”以後,衰敗期就近在眼前了。

事業早期階段,你進展很慢,過了某一個“破局點”,突然快速上升,可能是“直線型”上升,也可能是“指數型”上升,直到“極限點”出現,進入事業成熟階段,上升就會大大減緩,甚至停滯不前。

我經常跟我的團隊講:找好破局點,追求“指數型”增長。在“S曲線”的事業冒險中,如果你每天都進行“線性累積”、做“簡單的重複”,就很難有特殊成就。在這種情況下,“一萬小時定律”是失效的。你用一個方法、一個套路,進行了9999個小時,發現自己沒太大長進,你可能會懷疑打法錯了,你會改變路徑,之前的努力,就會有很多被廢棄。

02

“一萬小時定律”怎樣才能生效

——持續積累“社交資產”

時代始終在快速變化,最重要是,能主動適應這個時代的生存規則,讓時間更有價值。注意這兩個關鍵詞:“生存規則”和“時間價值”

比如,你看到很多比你閒的人,遠遠比你有錢。你會怎麼想?這不是公平問題,而是“生存規則”問題。

臺灣鴻海精密(下屬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郭臺銘有一次去自己工廠視察,其間,有一個工程師當面追問他:“為什麼爆肝(加班、勞碌)的是我,首富卻是你!”

此時,郭臺銘給出的回答簡明而震撼:“第一,30年前我創建鴻海的時候是賭上全部家當,不成功便成仁,而你只是寄出幾十份履歷表,然後到點上班,而且隨時可以走人;

第二,從我最早選擇的市場切入點,到最後跟蘋果合作是因為我眼光判斷正確,而你在哪個部門上班是因為學歷和考試被分配的;

第三,我24小時都在思考如何創造利潤,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影響數萬個家庭生計與數十萬股民的權益,而你只要想什麼時候下班和照顧好你的家庭。”

比如,你經常看到諸如“機器換人”、“人工智能又淘汰了哪些職業”這類新聞報道,這背後是什麼?是你的“時間價值”在被稀釋。

很多時候,你認為不公平的事,其實是你的時間正在貶值。你以為你畢業於名牌高校,供職於知名大公司,卻天天擠地鐵上下班,加班如同螞蟻,工資的上升總面臨天花板,好不容易有點公積金還被無情降了……這樣你就很吃虧?你想錯了。

自動化和AI(人工智能)技術,不斷使人工貶值。麥肯錫發佈一份關於全球職業格局的研究報告,其中有一個重要結論:在現有技術條件下,近60%職業的30%的工作內容可以被自動化替代,這部分勞動力價值近16萬億美元。創新工場CEO李開復很早就說:“未來10年,人類50%的工作都會被人工智能取代,比如說交易員,助理,財務人員,中介等,這些事情,它都會比人做得更好。”

讓你跟郭臺銘競爭,“一萬小時定律”有用嗎?讓你跟AI機器競爭,“一萬小時定律”有用嗎?所以,要使“一萬小時定律”真正產生你想要的效果,姿勢一定要正確。這個“正確姿勢”是什麼呢?我認為是持續積累“社交資產”。

重複做一些低層次的簡單工作,永遠不能成為專家、永遠不會贏得生存優勢。要使“一萬小時定律”真正生效,在我看來,社交資產就是最務實的“破局點”。你的社交資產主要包括你的人脈資源和流量資源:

你要積累有價值的“人脈資源”,現在是圈層決定成敗。你看,大部分的投資銀行團隊中,或者證券資管團隊中,老大基本上是不需要親力親為的,只需要通過“社交”將項目的大體情況敲定,剩下的交由下屬完成,但是每年分紅都會擁有高額的收益。你處於什麼圈層,決定了你的眼界、信息質量和財富機會。只有在對的人脈圈層中,“一萬小時定律”才會起作用。

你要積累高價值的“流量資源”,在這個社交營銷時代,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影響者”。一個普通人的圈層小到幾個人、十幾個人經常交流的密友圈,多者到上百或者幾百個的同行圈,更有甚者可以覆蓋幾千上萬人,而你的流量資源是需要成為你所屬圈層的影響者,你的言行、觀點、喜好能夠影響到他人,在你的人脈圈層中發揮作用,讓你成為這個大、小圈層的流量入口

比如,如果你要創業,你需要明白“創業者本質上就是影響者”。你能影響到更多人,很多人相信你能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至於什麼樣的產品或者服務,都只是形式而已。因為更多人願意相信你,你才有機會輸出價值。

對於一般的中小企業、創業公司來說,老闆經常要親自出來吸引“粉絲”進來。如果有500-1000粉絲,千萬不要嫌少,照顧好他們,他們可以成為你的種子用戶,幫你做好口碑傳播;如果有1000-10000粉絲,你的生意就可以慢慢做起來,你需要努力提高轉化率,粉絲變成付費用戶,證明他跟你關係鐵;如果有1萬-5萬粉絲,恭喜你,你可以開始做社交營銷了,你的“影響力”可以給品牌帶來增值。

多年以前,我在給創業者做輔導的時候,就反覆強調:在“去中心化”的移動互聯時代,“社交為王”,無社交不營銷,無營銷不創業。很多中小創業公司,不可能有大筆預算去做營銷,一定會選擇低成本、網絡化的產品推廣方式。創業者自己可以出來當網紅,將流量導向產品銷售,在持續穩定的“流量積累”中,“一萬小時定律”是能發揮很大作用的。

03

超越“一萬小時定律”,贏回時間

——破局“貧窮的死循環”

“一萬小時定律”究竟可以發揮多大作用?在我看來,關鍵不是你怎樣做積累,而是你有多大“破局能力”。

有一個記者,在做一個特定項目調研的時候,他喬裝成為民工,潛入這個圈層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他詳細記錄了每天的生活,大同小異:每天早上不到6點左右起床,由於時間緊,早餐只能匆匆隨便吃點。工廠制度嚴格,不允許員工隨便離開崗位。因為是流水線式操作,所以連上廁所必須申報上司請假批准才能去。時薪很低,必須要工作10個小時以上,才能拿到保證基本溫飽的工資,如果想要體面一點,需要工作更長時間。

下班的感覺是什麼?累,精力早已經消磨殆盡。可是他們還是會去“泡網吧”,將夢想寄託在虛擬的遊戲世界裡。一天24小時,一天一天單調的重複循環,以最廉價的勞動力獲取報酬,下班後的娛樂活動往往也是簡單的感官刺激。那位投資人將這種生活狀態稱作“貧窮的死循環”。

一旦陷入“貧窮的死循環”,時間還有什麼意義?從這個角度看來,“一萬小時定律”的價值邏輯是什麼?是破局,是突破任何“無意義的死循環”。

其實,這種“無意義的死循環”簡直是無處不在。大多數人都是缺乏“破局能力”的,大多會被貧窮限制視野。

比如茅臺公司的市場價值現在已經突破一萬億元,但很多炒股票的小散戶會說,茅臺這麼貴的酒,誰喝啊,你身邊有人喝嗎?所以,很少有小散戶願意買進茅臺股票,只會眼睜睜看著茅臺股價上漲,在一旁說三道四。其實,你我身邊有沒有人喝茅臺酒,沒有一點關係,有人喝就行了,哪怕喝茅臺酒的人,跟你不在一個圈層裡。小股民大多喝不起茅臺,他們的經濟能力限制了他們的視野,好股票擺在那裡,他們也視而不見。所以,當那些小股民不具有“思維破局”能力的時候,不論擁有幾萬小時的炒股經驗,也很難做出成功投資。

你再看看互聯網上,很多“鍵盤俠”喜歡談論國家大事,替國家操心,但是也不愛讀歷史書,全部的歷史知識就來自於中學課本。不論他們高談闊論多少個“一萬小時”,他們的認知能力始終是“鍵盤俠”的水平,不值一提。

英國名著《1984》的作者喬治·奧威爾,對“貧窮”有過一個精彩定義——“貧窮的本質是消滅未來。”簡而言之,就是因為你窮,你才視野狹窄、格局狹小,只顧得上眼皮子底下的事,看不到更廣闊的可能性,更長遠的未來從他們的精神世界中被拿掉了。所以,不論經歷多少個“一萬小時”,都是“貧窮的死循環”。這就是“一萬小時貧窮定律”。

其實,精英階層也有很多人不具有“思維破局”能力。有一位在Facebook工作的數學天才就感嘆:“我們這一代最優秀的頭腦,居然是被用於思考如何讓人們點擊廣告。”你看,任何環境都會讓你只看到眼前的事情,讓你在偶爾想到意義的時候格局受限。

04

我的“500小時方法論”

那麼,如何才能具有靠譜的“思維破局”能力?我的辦法是,構建“立體視覺”。成年人的雙眼間隔大概是6.5釐米,看東西時,兩隻眼睛從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注視著物體,同時在視網膜上成像,合起來就得到了“立體視覺”。構建“立體視覺”,就是找到應對各種細節問題的方法論體系。

職場上、創業中,你的競爭力並不是隨著時間同步增長。就像很多出租車司機,不論開車幾萬小時,也不會成為賽車手;就像很多有錢人,不論打幾萬小時高爾夫球,也進不了奧運會。低水平的刻意練習,可以帶來技藝嫻熟,甚至你的動作可以達到“自動化”程度,但這就是“極限點”了。一旦接近這個“極限點”,“時間價值”是遞減的,因為你仍侷限在低維度的生存規則裡。

我一直認為,一個人能將事業做到何種程度,取決於構建包括人脈資源、流量資源、眼界視野、執行力在內的“立體視覺”,而這個“立體視覺”與投入時間沒有必然聯繫。

如果你是一個技藝嫻熟的廚師,當你足夠技藝嫻熟之後,你再怎麼刻意練習,因為你侷限在廚師的“生存規則”中,你的能力很難再有提升,所以,你的“時間價值”是遞減的,在這種情以下,“一萬小時定律”是失效的。

可是,如果你要開一家餐飲連鎖品牌,你將會進入對你來說更高維度的生存規則中,你就要不斷拓展你的社交資產、夯實你的財務資源。這時,你可能會在一週之內處理諸如標準化食物製作流程、規範員工行為、尋找流量導入接口甚至去見很多投資者等等事情。

你需要的,已經不僅僅是做廚師的單一技藝,而是做好餐飲連鎖店老闆的各種資源積累。你的時間是拆解的,你要儘快在短時間裡掌握應對各種細節問題的具體套路,你會在短期內在各個方面有很大的能力提升。這樣,你的“時間價值”就是遞增的,“一萬小時定律”將會重新發揮作用。

你在職場或者創業中面對的,絕對不是幾個單一的問題,不是隻要專注認真就夠了,而是要面對不同階段零散的各種問題的集合。職場或者商界不是簡單的角力場,而是一個生態系統,你要有能力駕馭各種因素,所以,你要掌握很多套路,形成你的“立體視覺”。

為此,我更看重“500小時方法論”,即掌握解決一類問題的“實用套路”,只需要500小時,然後,積累“一萬小時”,應對各種細節問題的各種套路,“立體構造”一個應對一個市場、一類客戶的方法論體系。

比如,我最近在嘗試幾個新業務,我不會一次性投入很多人力、很多資源,而是一個新業務只投入3、5個人,給半年時間,這樣可以小規模試錯,如果沒有找到“可靠的實用方法論體系”,就迅速調整方向再測試,這樣不斷循環,探索應對各種細節問題的具體套路,直到服務得到檢驗和認可,才跟進資源擴大市場。

我並不否定“一萬小時定律”,而是主張將“一萬小時”進行分解,以實際事業需求為導向,將零散的、解決各個細節問題的具體套路,環環相扣整合成為一套“成熟的方法論體系”。我很少相信專家,我更相信經過實戰檢驗的方法論。

原文:https://dwz.cn/Vmh5wdS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