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漲聲內參:重組年末提速 上市公司悲喜兩重天

漲聲按:隨著年關的臨近,A股市場中涉及資產重組的事項明顯升溫,不僅上市公司扎堆推進資產重組,就連證監會也加快了對相關事項的審核。

不過與此同時,有關上市公司重組告吹的消息也頻頻爆出,而隨著資產重組事項的密集落實,A股市場中的相關個股也隨著或喜或悲。

上市公司年底發力資產重組

12月15日,優博訊披露了其上市以來的首份重組預案,擬收購佳博科技100%股權,交易價格8.15億元。

預案顯示,佳博科技的主營業務是專用打印機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主要產品包括標籤打印機、票據打印機、打印機機芯模組和智能打印終端等。

無獨有偶,也就在同一天,科力遠也發佈了自己的資產重組預案。

漲聲內參:重組年末提速 上市公司悲喜兩重天

據瞭解,近期像優博訊、科力遠這樣發佈資產重組預案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數。據漲聲統計,本月以來已先後有通產麗星、熊貓金控、華菱鋼鐵等31家A股上市公司發佈了各自的併購重組方案,而整個11月份推出併購重組預案的上市公司也不過33家。

在積極推出重組方案的同時,A股上市公司也加快了資產重組的推進進度,統計數據顯示,本月以來資產重組事項實施完畢、進入監管機構審核階段、獲得股東大會批准的上市公司分別為9家、22家、6家,也都較11月份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就在上市公司加緊運作資產重組的背後,則是證監會對資產重組審核提速的支撐,僅在12月12日一天,便有至純科技、天科股份、能科股份等3家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宜獲證監會無條件通過,而整個12月以來已有17家上市公司的重組方案獲得證監會正式批准,同時中路股份、現代投資等5家公司的重組方案在本月得到證監會的受理。相較之下,在11月份同期證監會只放行了日發精機等6家上市公司的重組申請。

漲聲內參:重組年末提速 上市公司悲喜兩重天

漲聲指出,之所以出現上市公司在年底密集運作資產重組,一方面是因為部分業績疲軟的公司已經到了生死期,如果不能在年內完成資產重組,就有可能因為財務數據不達標而遭遇“戴帽”、暫停上市乃至退市。

另一方面,對於沒有業績壓力的公司而言,如果資產重組被拖到明年,那麼在審核過程中就要提交2018年的財務數據,萬一今年的財務數據不理想或者所屬行業成為明年的調控對象,就有可能對其重組事項帶來新的變數,所以有心於重組的上市公司都加快推進遞交材料進度,年底審核才迎來加速潮。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當下監管層有意加快上市公司資產重組的節奏,12月11日證監會上市部劉連起表示:“證監會穩步提高審核效率,推行分道制審核、‘一站式’審批,通過構建機制鼓勵好公司選擇好中介、實施好項目扶優限劣。

持續優化審核流程,提高審核效率。”目前,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平均審核時間約66天,遠低於《證券法》規定的3個月的審核時限。

重組失敗陰雲漸起

雖然近期A股上市公司資產重組步伐的加快,但充滿不確定性的資產重組給投資者帶來的卻並非全都是鮮花與財富,就在12月17日,萬通地產發佈公告稱,公司涉及公司收購星恆電源股份有限公司78.284%股份的重大資產重組已經終止。

而據漲聲統計,本月以來已先後有中天金融、中捷資源、齊翔騰達等9家上市公司的資產重組事項告吹。

漲聲內參:重組年末提速 上市公司悲喜兩重天

據瞭解,導致相關上市公司重組失敗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重組雙方對標的資產的交易價值無法達成一致。

比如華揚聯眾就在12月3日表示,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關鍵便在於交易各方對本次交易的交易價格等核心要素存在較大差異,交易各方協商一致同意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

二是籌劃資產重組事項消耗的時間過長,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中捷資源就於12月5日晚間披露稱,交易雙方對部分交易條款尚無法在一定期限內達成一致意見,綜合目前工作進展,結合相關工作量及要求尤其是時間期限要求,公司預計無法在2018年12月13日前披露符合要求的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或報告書),故而終止此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三是由於近期大盤行情持續波動,導致部分前期已經敲定的上市公司資產重組方案已經失去了實際執行的條件,這也是近期A股上市公司資產重組事項失敗最常見的原因,比如齊翔騰達在12月11日表示,經公司經營管理層慎重考慮,鑑於目前國內證券市場波動影響,繼續推進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菏澤華立34.33%股權事項面臨一定的不確定因素,從保護公司全體股東及公司利益的角度出發,經審慎研究,終止此次重大資產重組,並終止其他兩個項目的收購事宜。

小盤股重組成功幾率高

雖然目前運作資產重組事項的A股上市公司的境遇苦樂不均,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當下的震盪行情下,資產重組概念股仍是市場中最為亮眼的炒作題材之一,比如在12月7日晚間發佈資產重組預案的通產麗星已經連續6個交易日拿下漲停。

漲聲指出,由於信息的不對稱,普通投資者精準佈局重組概念股的難度很大,但通過綜合分析公司總股本、大股東持股比例、重組方向等要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投資者佈局重組潛力股的準確性。

漲聲內參:重組年末提速 上市公司悲喜兩重天

上市公司總股本越大,重組時注入的資產也就越大,重組的難度相應提升,從歷史經驗看,重組成功的公司總股本通常在5億股以下,較小的股本規模不僅可以降低重組的難度,也有利於重組成功後的市場炒作。大股東持股比例高的上市公司便於重組方運作,降低重組風險。

此外,符合宏觀政策方向的重組能有效降低監管層喊停的可能性。另外,此前有過重組預期但因各種原因被迫放棄重組的公司在條件成熟後再次啟動重組的可能性很大,最終成功的幾率也較高。

漲聲提醒投資者,重組類股票的不確定性較大,迴避風險的最佳手段就是避免高位買入。

其次,重組耗時漫長,因此對於重組股的操作要有充分的耐心,重組間隔的時間越長,重組後股價的升幅也越大;同時投資者要避免孤注一擲,宜採取分散投資的方式進行,可考慮選擇在不同價位分批買入的手法攤薄成本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