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题记:天宁寺塔,位于北京西城区广安门外天宁寺内。是中国辽代佛教建筑。天宁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初名光林寺;隋仁寿二年 (602年)称宏业寺;唐开元改天王寺;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更名大万安禅寺。元代毁于兵火,明永乐时重修,宣德年间改名天宁寺。现存古塔、清代重建山门、弥陀殿及乾隆二十一年(1756)、四十七年(1782)两次重修天宁寺碑记等。据1992年大修时发现的辽代建塔碑可知,天宁寺塔建于辽代天庆九年至十年,即1119-1120年。1988年,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全国文保牌,1988年1月公布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北京市文物局说明牌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天宁寺塔,北京最高的密檐式砖塔,为辽代所建。天宁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天宁寺前街甲3号,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今该寺为尼寺。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唐代为天王寺,这是故址碑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天宁寺塔前天宁寺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天宁寺钟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天宁寺及天宁寺塔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天宁寺山门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敕建天宁寺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全景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保护下来的重修碑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天宁寺接引殿,这是蓝色的匾额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接引殿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后接引殿换成本木色匾额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接引殿前月台前的东西两侧立有两通螭首方座石碑,东侧是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重修天宁寺碑记》,西侧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御制重修天宁寺碑文》。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钟楼和鼓楼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接引殿前东西均有配殿。东配殿今为伽蓝殿,位于钟楼北侧,殿门外悬挂“伽蓝殿”匾额,两侧有对联,均为木质原色,伽蓝殿兼作法物流通处。西配殿今为祖师殿,位于鼓楼北侧,殿门外悬挂“祖师殿”匾额,两侧有对联,均为木质原色,祖师殿兼作客堂。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接引殿后,塔前有原释迦殿的东西配殿。东配殿今为药师殿,西配殿今为弥陀殿。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天宁寺塔与接引殿之间的院子里有座方形古碑座,雕工精致,形象古朴……这种碑座一般放置的都是四面有碑文的大型石碑。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碑座上的雕刻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1991年至1992年,天宁寺塔大修,在拆塔刹时,从刹座内拆出一块辽代的建塔碑(现存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即“大辽燕京天王寺建舍利塔记”碑,碑文写道:“皇叔、判留守诸路兵马都元帅府事、秦晋国王,天庆九年五月二十三日奉圣旨起建天王寺砖塔一坐,举高二百三尺,相计共一十个月了毕。”可见此塔建于辽代天祚帝天庆九年至十年(1119年至1120年),塔名“天王寺舍利塔”。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天宁寺塔,塔侧有碑,塔前置香炉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接引殿左侧墙外是北京第二热电厂的烟囱,高180米,1976年9月12日开工,为当时北京市最高的烟囱。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天宁寺塔塔基为方形平台,基座平面为八角形。塔基上为须弥座,须弥座束腰处的壶门内雕刻着狮兽头,间柱上浮雕有缠枝莲纹,转角处雕刻着金刚力士像。须弥座上又加有一道束腰,壶门内雕刻着坐佛像,间柱和转角处雕有金刚力士像。基座上部是平座,勾栏、斗拱都是仿木结构,其上施有三层仰莲座,承托着塔身。基座上的许多雕像均被破坏,佛像头部全部缺失……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须弥座束腰处的壶门内雕刻着狮兽头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完好的狮兽头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转角处雕刻着金刚力士像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在须弥座每一面的佛龛间柱处雕刻的金刚力士像则衣服款式各有不同,手上动作也各异,虽缺失了石像头部,但整个雕像比例协调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平座之上是三层巨大的仰莲瓣,以承托巨大的塔身。仰莲瓣原为铁质,每月初八寺僧在其中注油,点燃三百六十盏灯以供佛祖。每当此时,灯光将塔身照得通明,与天上星月相映生辉。远近百姓聚众观灯,飞火流萤,共同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塔身为八角形,第一层塔身较高,正面朝南,为全部塔身雕饰的重点。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南面的拱门及两侧的天王。拱内主尊为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依《华严经》左右胁侍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合称“华严三圣”。拱门前有一砖砌须弥座,座上原有一坐像(或跪像)。依《圆觉经》,十二圆觉菩萨依次在佛前问道,故此座上原应是问道菩萨像。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2011年,在此座上新放置一金色佛像。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南面的拱门两侧的天王是天宁寺塔现存最完整的雕像,一个怒目狰狞,吼声震天,一个面目沉静,镇定威严,两座雕像栩栩如生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狮子驮着莲花座上有菩萨静坐,狮子回首动感十足,与菩萨动静相应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天宁寺塔保存最好,也最美的雕塑是南面和西南面的这3尊力士与菩萨塑像,表情既有两个力士的或夸张、或威严,也有女菩萨的慈悲安详的面容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西面的拱门及两侧的天王。拱内主尊为阿弥陀佛(无量寿佛),依《观无量寿经》左右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西面的须弥座上的力士金刚、坐佛留存下来的已经很少了,狮兽头留存的还比较多。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西北面的直棂窗及两侧的菩萨。窗上方主尊为五位菩萨,与东北面的五位菩萨及西南面、东南面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合为《圆觉经》的十二圆觉菩萨。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北面的拱门及两侧的天王。拱内主尊为准提观音(《准提经》的准提佛母,为密宗六观音之一),左右为二胁侍菩萨。北京冬季风沙大,常刮西北风,故塔的北面雕像破损极为严重……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东北面的直棂窗及两侧的菩萨。窗上方主尊为五位菩萨,与西北面的五位菩萨及西南面、东南面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合为《圆觉经》的十二圆觉菩萨。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塔身正东向雕塑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东面的拱门及两侧的天王。拱内主尊为药师佛,依《药师经》左右胁侍为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合称“东方三圣”。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东南面的直棂窗及两侧的菩萨。窗上方主尊为普贤菩萨,骑白象,前(左)有“獠蛮”,后(右)有“拂林”。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东南面的须弥座上的力士金刚、坐佛、狮兽头大部分都留存下来了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天宁寺塔塔顶,唐山地震曾掉落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塔檐下的木雕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塔底的铭牌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法器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灵秀的天宁寺塔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蓝天、红墙、青砖塔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热电厂的烟囱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天宁寺塔的老照片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1890年,日本人拍摄的天宁寺塔

美丽中国:天宁寺塔,寺塔风光九百年(图)

天宁寺塔历史沿革

天宁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延兴年间(公元471—476年),初名光林寺。隋代仁寿年间(公元602年)光林寺改名弘业寺。相传隋文帝未称帝时,一印度高僧送他一袋舍利,他登上帝位后,在仁寿年间将舍利分送中原三十州各建一塔秘藏。法门寺、天宁寺均为其一。仁寿二年(公元602年)佛舍利入塔。初建时的塔为木塔,有台阶可上,后塔毁。唐开元年间(公元712年),弘业寺改称天王寺。到了辽代天祚帝天庆九年至十年(公元1119—1120年),于寺内建八角十三层舍利砖塔。

金代(公元1115—1234年),在辽的燕京正式建都,天王寺在金中都皇城的宣华门里,是皇城中的唯一大寺,所以在金世宗、金章宗时此寺修建得更为辉煌,并改名为大万安寺。金朝末年,天宁寺遭到灭顶之灾,整座寺庙随豪华的金中都毁于兵火,仅余孤塔,茕孑无依。元朝末年熊梦祥《析津志》记载,“天王寺在黄土坡上,有塔。”《永乐大典》中的《顺天府志》卷七《寺》记载:“天王寺,在旧城延庆坊内,始建于唐,殿宇碑刻皆毁于火,元朝至元七年建三门,而梵宇未能完集。”明朝的《隩志》记载:“天王寺之更名天宁也,宣德十年事也。”综合上述文献及其他记载,始建于北魏的天王寺,到元朝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时仅重建了一座三门(即山门)。明朝初年,燕王朱棣下令重建该寺,依照辽朝的原状更换了舍利塔基座的砖雕,并扩大该寺规模。辅助朱棣称帝的高僧姚广孝拒绝了爵位及封号,至北京双塔庆寿寺退隐,后迁居该寺。明朝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改称天宁寺。明朝正统乙丑年(公元1445年)更名广善戒坛,后来复称天宁寺。该寺先后在明朝正统乙丑年(公元1445年)、嘉靖甲申年(公元1524年),清朝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重修。

清初时塔顶坍塌。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重建天宁寺。乾隆十年(1745年),励宗万写的《京城古迹考》记载,天宁寺“惟留古殿一间,殿中立无量寿佛一尊”。这座古殿即塔前的接引佛殿。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重修天宁寺,寺中心为辽代舍利塔,将辽代铁塔刹改为砖砌宝顶。塔前为山门、接引佛殿、东西配殿,塔后为三大士殿、戒坛、东西配殿。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再次修缮天宁寺,使天宁寺门庑殿宇斋堂规制一新,成为京城的一处胜迹。《日下旧闻考》记载,清朝天宁寺内的塔前有山门、接引佛殿、配殿,塔后有两重大殿,第一重是大士殿,第二重是广善戒坛,天宁寺西北有别院名为“天师府”。清朝末年以来,天宁寺的建筑大部分残毁。

1937年至1938年,该寺重修,将塔后的三大士殿拆除,旧料移建为山门。天宁寺天王宝塔、三大士配殿、接引佛殿及四面墙垣修缮工程,暨三大士正殿移建山门工程,于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七月十三日开工,二十七年十一月四月完工。惟塔座护角佛、狮头及塔身佛像、蟠龙等残缺部分,为保持原有艺术起见,一仍旧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宁寺被改作天宁寺小学。1956年公私合营时,寺内建立了一个纸制品加工厂,后来先后改为北京扑克牌厂、北京唱片厂。1958年,对该寺内的文物进行了文物普查,并在寺内建小碑记述普查经过。1963年,在寺院前的大操场上又建了一所中学,名叫“天宁寺中学”。该寺部分还被改为民居。寺院原址大片被北京第二热电厂、北京唱片厂占据。1976年,天宁寺塔的塔刹在唐山大地震中被震落。1976年9月12日,北京第二热电厂180米高的烟囱在天宁寺西北侧开工,此为当时北京市最高的烟囱。后来,天宁寺塔周围开始新建多层居民楼,形成了天宁寺东里、天宁寺西里等等。

1988年1月,天宁寺塔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至1992年,国家文物局拨款对天宁寺塔大修,砌墁了台基,揭铺了瓦顶,加固并补修了糟朽的部分木角梁及椽飞,对1976年因唐山大地震而坍塌的塔刹(宝顶)进行了修复,雕塑保持原状不进行修复。

2002年,作为北京市人民政府该年承诺的“60件实事”之一,天宁寺修复工程开工。2007年7月7日,天宁寺宗教活动场所颁证仪式在该寺举行,自此该寺正式恢复宗教活动;同时还举行了天宁寺佛像开光仪式。天宁寺历史上一直是僧寺,但在2002年至2007年修复并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后,成为尼寺。

2012年11月30日上午,天宁寺举行法恩法师升座暨开光庆典。

【感谢观塔赏景、游骑兵-骑游在山水间等博友的图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