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第八期」談紅雙喜 狂飈、天極套膠哪種更適合你?

你還在為選擇狂飈還是天極而糾結嗎?同為紅雙喜旗下的正手套膠產品,我們在選擇正手套膠時,究竟該選擇啥?

作為粘套主力這兩個系列已經推出了好久了,大家比較熟悉。都成為了經典產品。聊天時大家最愛討論的就是狂飈的替代品,而天極系列更是首當其衝。

關於如何配置很多朋友都有自己的心得。天極套膠的開發理念主要是根據近年來乒乓技術的發展,向兇穩結合的趨勢發展,為了滿足運動員比賽的需求,

讓每個使用者都有穩定的發揮,紅雙喜在加強控制的前提下開發天極系列套膠,以控制和穩定發揮為天極系列套膠的主要理念,這也是天極和狂飈的區別。

「第八期」談紅雙喜 狂飈、天極套膠哪種更適合你?

DHS狂飆3

【狂飈3】追求速度與力量兼有旋轉(均衡)

狂飈3特別針對以控制球為主或發力相對較小的運動員而研製。

粘性大,摩擦係數高,海綿厚,容易吃球,以優越的速度和旋轉性能著稱,適合正手弧圈攻擊。可減輕發力的沉重感,並獲得較長的弧線,有利於對球的控制,在近臺即可發揮快攻與弧圈威力。

狂飈3是為小力量而設計的,更容易打出較長的弧線。為什麼很多人覺得狂飈3硬而不易透呢?因為狂飈當年是為軟五設計的。剛改大球時國家隊用五夾的人太多,需要一款有較強支撐力又不能死硬的套膠,於是狂飈系列應用而生。它的海綿硬,但硬而不彈,搭配粘性膠面可以打出非常強烈的旋轉,又能提高軟五被完全打透的機率,增強了擊球的力量。只是對膠水的依賴性比較強。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進步,更多七夾與纖維底板的廣泛使用。為了適應無機狂飈的硬度越來越低。也推出了專門應用無機的NEO版本。大家不要盲目認為高度數的比低度數的快。如果沒有相應的力量,就打不出套膠的威脅。

一定是旋轉適合自己力量的硬度。有機版本的狂飈3持球長,手感厚實,有抓住球的感覺。旋轉好、二跳強,拉球弧線漂亮。NEO版的力量感不如有機版本的強,更需要彈性足、支撐好的底板組合。也可以通過膨脹油等方法加強力量感。狂飈3對底板的適應性強,不過依然以純木為主,纖維可以選擇更通透的NEO版。軟板配高硬度,硬板配低硬度。除了檜木面材搭配狂飈手感一般。其他的表現都還不錯。

「第八期」談紅雙喜 狂飈、天極套膠哪種更適合你?

DHS狂飆2

【狂飈2】暴力的進攻,低平的弧線

如果說狂飈3設計是突出均衡,那麼狂飈2就是突出於暴力和弧線了。幾乎在許多專業裡都看不到狂飈2,並不是狂飈2不好,因為要駕馭它需要一定的功力。一旦突破了界限,狂飈2能給力產生前所未有的暴力快感,弧線比狂飈3更下扎,力量更足,更適合遠臺。如果你發力好,需要一擊制勝的快感,狂飈2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第八期」談紅雙喜 狂飈、天極套膠哪種更適合你?

DHS天極3

【天極3】連續進攻,形變恢復快

相對想替代狂飈3的朋友,天極3的使用率是較高的,天極3比狂飈3更透板。力量小,灌幾次膠水後還沒比較柔和,即使失去灌膠效能後手感也不會太死。它的風格是不用闆闆發力,相持時中等力量拉球較快,不像狂飈3發不上力時球重,有利於連續。小力量的挑,劈等技術用起來輕盈飄逸。

天極3的開發中,主要解決並加強套膠彈球后恢復速度,增強連續進攻的速度和球的重量。此套膠強調的速度是連續速度快並非是單個球速度快,拉衝弧線穩定、容易控制、命中率高。和狂飈吃膠水不同的是,天極膠水不要塗太多,否則影響形變,天極3採用柔韌性的膠質,膠面本身光澤平整,韌性更好。即使不發全力出球也能保持很高的速度。(關於這一點,以膠水為例,天極3只需要一次到兩次的膠水塗抹,就會體現出強烈的速度感),而且形變恢復要快,這樣能保證持續的拉弧圈能力。注意和暴衝打法的區別,另外強調中近臺。

天極3更多強調膠皮本身的恢復速度,滿足連續進攻的打法要求,形變的作用還體現在天極3套膠借力性能也很優秀,在借力的情況下也能保持高質量的回球速度,使擊球形成快速、連續不斷、密不透風的風格。另外,這種細膩的快速擊球方式,直接的表現就是弧圈動作幅度小而密、細膩而敏銳,這也和天極3保留了一定能的表面粘性有密切的關係。快速連續配合優良的借力性能,天極3為王皓這樣的打法服務(以快速連續的中近臺為主要得分手段)。

「第八期」談紅雙喜 狂飈、天極套膠哪種更適合你?

DHS天極2

【天極2】強烈、多變化的旋轉

天極2的開發中,針對馬琳特點,在套膠製造上努力解決高粘性膠面影響單個球速度旋轉重量和控球穩定性的問題。澀性保障了穩定摩擦球的要求。膠皮和狂飈不同是,澀性材料的運用。這是國外膠皮通常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增加摩擦係數,而非傳統中國膠皮的粘性物質。

天極2改變傳統套膠的粘性膠皮性質,在膠皮製作商加入了澀性原料,這樣套膠在使用壽命和抗氧化能力上有一定的提高。採用澀+粘結合方式的天極2,

可以讓馬琳利用套膠加強控制穩定性,用摩擦製造速度。套膠整體滯球能力強,線路更清晰,相持能力更好,有更多時間選擇進攻角度和線路,單板質量更高。

天極3與天極2的比較:

概括來說,TG(TECHNOLOGY GENERATION)的工藝思想就是體現“控制”的要素。

在天極2上,就是“控制+旋轉”的技術表現——穩定的多變旋轉;

在天極3上,就是“控制+速度”的技術表現——細膩快速連續拉球。

而在產品的物理或者化學特性上,膠質的處理直接體現出了“中西合璧”的特點,比如表面材質的處理上採用了突破中國傳統套膠的粘性方式。

四大粘套的性能與手感的比較:

論力量:狂飈2>狂飈3>天極3>天極2

論控制:天極2>天極3>狂飈3>狂飈2

論旋轉:狂飈3>天極2>狂飈2>天極3

論速度:狂飈2>狂飈3>天極3>天極2

今天就介紹到這裡啦~ 還有其他問題可以私信小編呦!!

還請大家多多關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